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备考提能创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备考提能创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备考提能创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备考提能创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备考提能创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学问整合(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学问总结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经济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坚固存在,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缘由。(3)经济重心:经验了南移过程,从而变更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古代中国政府大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性缘由(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供应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夫斗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是经济发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沟通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沟通学习以及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创建了大量的物质财宝。3.明朝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深刻变更(1)农业方面①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②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副产品也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2)手工业方面①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②雇佣众多工人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3)政治方面:明清统治者实行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心集权。(4)文化思想方面①明清时期出现“三言”“二拍”等文学作品,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②思想领域出现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5)对外关系: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中国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4.16世纪起先中国落伍的经济表现及缘由(1)表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与之相比较,在经济方式上,中国仍固守传统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工商业发展艰难。在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沟通。(2)缘由①政治统治: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②经济政策: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③思想文化: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束缚人的思想,影响科技创新;传统科技发展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缘由。(三)中外关联1.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2.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和16世纪的西方在“商业革命”方面的表现与特点

史学前沿百家争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区域经济社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带动区域间经济文化的沟通融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1)梳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变革、衍生对地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连通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由黄、渤海沿岸地区通过经济文化沟通而渐渐形成,在区域空间上与南海丝绸之路互为补充,丰富与完善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地理空间,为相关区域探讨奠定基础。(2)探讨古代区域经贸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广东、福建、浙东、岭南、江南等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贯穿下,与西方世界绽开了深化的经贸往来。(3)探讨典型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流淌,如丝绸、瓷器、南京布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4)探讨经典案例,如“东印度公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历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中国历史学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探讨,除了从区域角度探讨涉海区域历史外,还从多学科、多视角将它纳入世界体系、全球化进程进行宏观考察,展示海上丝路在东西方文明对话、经贸沟通与海陆互动中的宏大场面与重要贡献。同时,学界在挖掘、整理、探讨古代海上丝路文献、海图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既为海上丝路探讨供应了宝贵的原始史料和实物资料,也拓展并丰富了海上丝路的探讨内容与空间。白银进出口对明清货币制度的影响从明代万历年间到1820年头,中国是巨额白银的流入国;而在鸦片斗争前后的二三十年中,由于鸦片的输入,以及从1860年头起的外贸逆差,中国又成为白银的流出国。白银的流入和流出都关系到当时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与重构:流入时期,以白银替代宝钞,可以避开政府在缺乏制度约束条件下滥发纸币所导致的经济波动和民生灾难;流出时期,市场向内外扩大,中国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体系中重新出现纸币和其他多种信用工具。关于此主题的探讨主要有:(1)对白银货币化及货币本位制的过程及影响的探讨。(2)对清代地方货币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探讨。(3)货币经济的对外沟通问题。(4)明清时期白银的输入与澳门的兴衰等。总结:白银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开端时期的重大课题,是全球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这一问题之所以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与全球史在中国的探讨、“一带一路”探讨的深化有着亲密联系。相关探讨已经引起历史学与经济学界的共同爱好,聚焦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关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