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红山文化中心墓葬随葬玉器数量多、质量纯、选料精、体积大、工艺讲究;第三等级墓有随葬玉器和中、小型石棺;第四等级墓有讲究的石棺;附属墓只有简单的墓坑。这可以用于说明()A.玉器是随葬必需品 B.早期国家的形成C.墓葬地域特征明显 D.社会贫富的分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不同墓葬随葬品不同,中心墓葬随葬玉器数量多、质量纯、选料精、体积大、工艺讲究,第三等级墓有随葬玉器和中、小型石棺,第四等级墓只有讲究的石棺,没有玉器,附属墓只有简单的墓坑,一般无随葬品。可见,不同墓葬主人身份有所差别,属于社会贫富的分化,D项正确;第四等级墓和附属墓没有玉器,所以玉器并不是随葬的必需品,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阶级的分化,并没有体现公共权力机构等因素,因此不能印证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不同地域的墓葬,排除C项。故选D项。2.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周公这一举措旨在()A.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宣扬政权的合法性C.缓解宗周镐京的压力 D.推动洛邑的城市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材料中周公将象征天下共主地位的王朝传统礼仪重器——九鼎迁至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定鼎成周,其政治意义在于以此标明周王受天命,代商而为天下共主的合法与正统,B项正确;权力的高度集中不符合西周的阶段特征,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宗周镐京的压力,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的是周公将象征天下共主地位的王朝传统礼仪重器九鼎迁至洛邑,并未体现推动洛邑的城市化,D项错误。故选B项。3.《商君书》将秦君塑造成明一法度、任力不任德“圣王”;《吕氏春秋》继而将秦君塑造成既能养生治国、又能偃荡兵聚的“圣王”。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礼乐制度的崩溃 B.黄老之学的盛行 C.政治形势的需要 D.君主专制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由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在《商君书》中将秦君塑造成明一法度、任力不任德的“圣王”。但随着统一战争的进行,统一成为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但此时秦国被东方各国反感,为了化解广大的新占领区和庞大的占领人口与秦国秦人之间的矛盾,适应秦朝统一大势的需要,《吕氏春秋》将秦君塑造成既能养生治国,又能偃荡兵燹的“圣王”,C项正确;题干阐释的是“圣王”内涵的变化,与礼乐制度的崩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并未盛行,排除B项;君主专制在此时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4.汉初《津关令》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严格盘查金器、铜、铁等金属出关中的规定。这反映了当时政府意图()A.实施盐铁官营 B.取消地方铸币权 C.坚持重农抑商 D.保障王朝的安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黄金和铜都是制造货币的重要材料,朝廷严格限制其流向关外,是为了保证关中的财富积累;铁可以用来制造兵器和农工器具,朝廷禁止其从关中流出,是为了保持关中地区在兵器、工具材料方面对关东的优势。通过这些措施,朝廷的意图是保障王朝的安全,D项正确;实施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期,不是汉初,排除A项;取消地方铸币权是汉武帝时期,不是汉初,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贵重金属的政策,没有涉及农业和商业,排除C项。故选D项。5.《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条规定:“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犯罪者,各依其品,从议、请、减、赎、当、免之律,不得荫亲属。”此条“疏议”专此规定做了说明:“依礼,‘凡夫人,从其夫之爵位’。”这说明唐代()A.政府坚持礼法结合 B.妇女地位得到提高 C.政府加强基层教化 D.司法制度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从《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条的规定和相关说明“依礼,‘凡夫人,从其夫之爵位’”可以看出,唐代司法礼法结合的特征,A项正确;题干中提及“凡夫人,从其夫之爵位”,可见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基层教化,排除C项;司法制度的成熟问题不是题干探讨的话题,且题干材料无法印证唐代司法制度已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6.明初,官营织局采取匠户徭役制的生产方式,被签为“匠籍”的人在局内从事生产,以完成每年的“岁造”定额。明中期以后朝廷逐年加派缎匹,江南各官局不得不将大部分岁造任务派给民间领织,逐渐形成局织、领织并行的格局。这一变化()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促进了民间工商业发展C.废除了工商食官的政策 D.完善了手工业管理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至明中期以后(中国)。材料所示为明初“官营织局采取匠户徭役制的生产方式”,明代中期以后,“江南各官局不得不将大部分岁造任务派给民间领织”,民间丝织匠人开始为官府生产丝织品,这一变化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排除A项;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垄断性经营制度,排除C项;材料并不涉及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7.法国记者弗朗索瓦·加多弗尔在清末光绪年间造访武汉,他对当时发生的某一事件作出了如下评价,“中国的中心成为了帝国军事改革以及精神和物质进步的试验田”。有关该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对日本侵略野心予以重创 B.追求富国强兵以实现自救C.推动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学堂选官制由此正式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本题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的中心”是指法国记者造访的武汉,武汉在空间位置上位于中国的中心。洋务运动中武汉开设了众多洋务军用企业及民用企业,符合材料中“成为了帝国军事改革以及精神和物质进步的试验田”,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破产,并未对日本的侵略野心造成重创,排除A项;维新思想的传播和学堂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军事改革”“物质进步”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8.下表为1896—1936年英、日、德、俄四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量(单位:百万元),其中①②③④依次是()时间①②③④1896—329.425.3—1907—191613.442.64.2981917—192736——318.61928—19360.7——190A.德国、英国、日本、俄国 B.德国、俄国、英国、日本C.英国、俄国、德国、日本 D.英国、日本、德国、俄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1936年(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注重新技术和新发明,对华投资减少,因此①为英国;1896年6月3日,尼古拉二世通过《中俄密约》,获得东北铁路的建造权和铁路区域的开发权。作为邻近国家,沙俄直接投资修建铁路,意图通过铁路进行领土侵略。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此后俄国对东北铁路的投资大为减少,因此②是俄国;1897年11月,德国租借胶州湾。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使德国获得了在山东修筑铁路的特权。一战中,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去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因此③是德国;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获得长春至旅顺段的铁路支线及其所属的财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日本已经成为直接投资中国铁路的主要力量,因此④是日本,C项正确;排除A、B、D项。9.张勋复辟后,孙中山于1917年7月致电六省督军,称“唯西南六省,为民国干净土,应请火速协商,建设临时政府”。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于1920年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并将取胜的希望寄托于发动民军和由陈炯明所率的粤军身上。1923年1月,他在《国民党宣言》中指出:革命事业是“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转变反映出()A.民族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C.群众运动显示出巨大威力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张勋复辟,孙中山依靠军阀进行第一次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未深刻认识到军阀的反动性,依然尝试依靠军阀取得革命胜利。期间,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孙中山认识到群众运动的巨大威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民族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的说法脱离材料,排除A项;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俄历十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924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1922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诞生,下面是其创刊宣言的部分内容。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本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懒惰和倚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使将来各种事业,都受着这种精神的支配和改变。我们的政治,以后就不至于这样黑暗,我们达到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的社会的道路,也就容易得多了。A.改变生活习惯是革命胜利的前提 B.实现共产主义是当前的迫切需要C.开辟革命新道路以解决中国问题 D.思想解放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1922年。据材料可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创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懒惰和倚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使将来各种事业,都受着这种精神的支配和改变……达到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的社会的道路,也就容易得多了。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材料强调的是唤醒国民的思想觉悟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前提,而不是改变生活习惯,D项正确,排除A项;当前革命的任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排除B项;1922年尚未开辟革命新道路,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由此可见,古田会议()A.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原则 B.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摆脱了苏联红军的建军模式 D.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官兵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古田会议强调红军的政治属性,强调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A项正确。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材料没有提到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排除B项。前苏联政治建军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是军队必须听从党的领导,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此没有摆脱苏联红军的建军模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兵关系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2.全面抗战期间,呼吁“真正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改国民大会为“全权的民意的机关”,赋予其制定宪法、选举与改组国民政府、决定政府各种基本政策等权力;休会期间,设立常驻机关,监督政府实施宪法与国民大会决议。这表明()A.积极探索国家治理的新方案 B.公开反对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C.秉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 D.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材料所示为抗战期间,对国家政权结构和基本政策的探索,这一探索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A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需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公开反对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排除B项;材料所示为我党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积极探索国家治理新模式,C项说法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无西方代议制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表所示为1949—1956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及粮食产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时间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326.0384.0420.0461.0498.0506.1501.7500.4粮食产量(百万吨)113.2132.1143.7163.9166.8169.5183.9192.8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一五”计划逐步开展C.生产关系变革成效显著 D.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通过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过渡时期农业生产总值及粮食产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这一时期上升主要得益于建国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以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这两次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表中1949-1956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及粮食产量情况均上升趋势一致,C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应该是1953年之后,排除A项;因为“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在1952年底,也是具体史实,时间上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14.1984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对外关系时指出:“吸收资金,引进技术,不进一步对外开放不行。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西欧。对苏联,政治上坚持消除三大障碍,不松口,经济上可以解冻,多做些生意。”由此可知,他强调()A.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避免冷战带来的冲击C.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 D.改善与美苏日的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涉及从美日西欧引进外资、技术,与苏联做生意,均可以看出国家强调经济外交,体现了这一时期外交为经济服务的理念,C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A项;避免冷战带来的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美国、日本、西欧和苏联,改善关系也是为了发展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图所示为1978—2011年我国乡镇企业数量(万个)及乡镇企业总产值(亿元)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1978--2011年。据材料“下图所示为1978—2011年我国乡镇企业数量(万个)及乡镇企业总产值(亿元)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及乡镇企业数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发展的,不属于国有企业,且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开始的,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21世纪初,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蔗糖产地分布表(部分)路名州(府)名产品福建路泉州沙糖福州甘蔗、糖霜、竹蔗、蔗糖、紫蔗蔗糖、糖霜、狄蔗建宁府甘蔗汀州甘蔗江南西路吉州沙糖、蔗糖、石蜜虔州糖、石蜜广南东路广州沙糖、甘蔗、糖霜惠州糖霜潮州甘蔗广南西路藤州甘蔗、糖霜庆远府甘蔗两浙路平江府昆仑蔗、夹苗蔗、青灰蔗、桄榔蔗、蔗糖越州乳糖临安府荻蔗、甘蔗台州竹蔗、狄蔗庆元府甘蔗、糖霜梓州路(潼川府路)梓州砂糖、糖霜资州甘蔗遂宁府甘蔗、糖霜成都府路汉州甘蔗、糖霜荆湖南路子母蔗荆湖北路甘蔗、石蜜、沙糖、糖霜江南东路甘蔗、石蜜、沙糖、糖霜京东东路青州沙糖京西北路郑州竹蔗、狄蔗——摘编自《太平寰宇记》等材料二在宋代,处州、平江府、越州、临安府、台州、庆元府所在的两浙路与江南东路邻接,组成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福建路的泉州、福州、兴化军、建宁府、汀州与江南西路的吉州、南安军、虔州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广州、惠州、潮州所属的广南东路与桂州、藤州、庆远府所在的广南西路,构成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梓州路的梓州、资州、遂宁府和成都府路的成都府、汉州合成西南蔗糖生产基地。从各蔗糖生产基地的内部来看,如在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中,两浙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流域;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中福建路的蔗糖产地分布于晋江、闽江和汀江流域,江南西路蔗糖产地吉州、南安军和虔州均位于赣江流域;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中广南东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珠江、韩江流域,广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漓江、金城江和西江流域;西南蔗糖生产基地中的蔗糖产区分布于沱江、涪江和岷江流域。——摘编自张美婷《宋代蔗糖业经济相关问题研究》(1)提取材料中关于宋代蔗糖产地分布的信息,并概括其特点。(2)指出影响宋代蔗糖产地分布的因素。【答案】(1)信息: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位于两浙路与江南东路交汇处,包括处州、平江府、越州等地,其中两浙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流域;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涵盖福建路的泉州、福州等地,蔗糖产地集中于晋江、闽江和汀江流域;江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吉州、南安军、虔州,均处于赣江流域;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包括广南东路的广州、惠州等地,蔗糖产区分布于珠江、韩江流域,而广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桂州等地,位于漓江、金城江和西江流域;西南蔗糖生产基地则由梓州路、成都府路的梓州、成都等地组成,蔗糖产区分布于沱江、涪江和岷江流域。特点:地域性和区域性明显。(2)因素: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适宜蔗糖生长;交通条件的便利性,有助于蔗糖的运输与销售;气候条件适宜,如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甘蔗的生长;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为蔗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信息,根据材料二“在宋代,处州、平江府、越州、临安府、台州、庆元府所在的两浙路与江南东路邻接,组成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与材料一“两浙路”与“江南东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位于两浙路与江南东路交汇处,包括处州、平江府、越州等地,其中两浙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流域;根据材料二“福建路的泉州、福州、兴化军、建宁府、汀州与江南西路的吉州、南安军、虔州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与材料一“福建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涵盖福建路的泉州、福州等地,蔗糖产地集中于晋江、闽江和汀江流域;根据材料二“江南西路蔗糖产地吉州、南安军和虔州均位于赣江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吉州、南安军、虔州,均处于赣江流域;根据材料二“广州、惠州、潮州所属的广南东路与桂州、藤州、庆远府所在的广南西路,构成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与“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中广南东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珠江、韩江流域,广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漓江、金城江和西江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包括广南东路的广州、惠州等地,蔗糖产区分布于珠江、韩江流域,而广南西路蔗糖产地位于桂州等地,位于漓江、金城江和西江流域;根据材料二“ 西南蔗糖生产基地中的蔗糖产区分布于沱江、涪江和岷江流域。”与“梓州路的梓州、资州、遂宁府和成都府路的成都府、汉州合成西南蔗糖生产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蔗糖生产基地则由梓州路、成都府路的梓州、成都等地组成,蔗糖产区分布于沱江、涪江和岷江流域。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两浙路:甘蔗、糖霜”与“梓州路(潼川府路):砂糖、糖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点表现为地域性和区域性明显。【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福建路:福州,甘蔗、糖霜、竹蔗、蔗糖、紫蔗”与材料二“在宋代,处州、平江府、越州、临安府、台州、庆元府所在的两浙路与江南东路邻接,组成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适宜蔗糖生长;根据材料二“从各蔗糖生产基地的内部来看,如在东部沿海蔗糖生产基地中,两浙路的蔗糖产区分布于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为蔗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根据材料二“福建路的泉州、福州、兴化军、建宁府、汀州与江南西路的吉州、南安军、虔州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东南沿海蔗糖生产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候条件适宜,如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条件的便利性,有助于蔗糖的运输与销售。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私营企业的危机时期简介1916—1931年1916年,士绅陈惟彦、江干卿和宁松泉等人开始在芜湖筹建裕中纱厂,并通过上海洋行从英国道勃生厂购买机器。但因机器受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且购买地皮耗时良久,直至1919年5月纱厂才正式投产。1931—1945年1937年12月10日,日军占领芜湖县,纱厂被整改为日军陆军医院,纱厂机器遭到严重破坏。1938年5月,日军又让裕丰纺绩株式会社以“军管理”名义经管纱厂。日本人采取掠夺式经营的方式,使该厂日产棉纱量锐减到2~3件。1945—1949年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接收纱厂,并于1946年派郭明章接管纱厂。但郭明章在任期间纱厂经营管理混乱,内部勾心斗角,日产棉纱最多仅为5件左右,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1949年至今1949年4月23日,芜湖县解放,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裕中纱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改名为芜湖纺织厂,裕中纱厂又迎来了新生。——摘编自彭勇刚《安徽省民族工业的近代化——以芜湖县裕中纱厂为例》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毛泽东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观点: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阐述:芜湖县裕中纱厂的发展历程是一段充满波折与变革的历史。从1916年士绅陈惟彦等人开始筹建,到1919年正式投产,裕中纱厂经历了初期的艰难筹备。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37年日军的占领,纱厂被整改为日军陆军医院,机器遭到严重破坏,生产陷入停滞。1938年,日军又让裕丰纺绩株式会社以“军管理”名义接管纱厂,进一步加剧了纱厂的困境,日产棉纱量锐减至2~3件。抗日战争后期,裕中纱厂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虽然接收了纱厂,但内部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日产棉纱最多仅为5件左右。直到1949年芜湖县解放,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裕中纱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改名为芜湖纺织厂,纱厂才迎来了新生。综上所述,裕中纱厂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私营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存困境。从筹建到投产,再到被日军占领和接管,以及后来的国民政府管理不善,纱厂经历了多次重大变故。然而,在芜湖县解放和公私合营后,纱厂终于迎来了转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以来(中国)。首先,从图中题目描述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关于芜湖县裕中纱厂发展历程的文字材料。虽然图中并未直接给出具体的题目要求,但根据常见的问答模式,我们可以假设题目要求是对这段材料进行总结或分析。其次,基于这一假设,我将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性解答。芜湖县裕中纱厂的发展历程是一段充满波折与变革的历史。从1916年士绅陈惟彦等人开始筹建,到1919年正式投产,裕中纱厂经历了初期的艰难筹备。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37年日军的占领,纱厂被整改为日军陆军医院,机器遭到严重破坏,生产陷入停滞。1938年,日军又让裕丰纺绩株式会社以“军管理”名义接管纱厂,进一步加剧了纱厂的困境,日产棉纱量锐减至2~3件。抗日战争后期,裕中纱厂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虽然接收了纱厂,但内部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日产棉纱最多仅为5件左右。直到1949年芜湖县解放,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裕中纱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改名为芜湖纺织厂,纱厂才迎来了新生。最后进行总结,综上所述,裕中纱厂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私营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存困境。从筹建到投产,再到被日军占领和接管,以及后来的国民政府管理不善,纱厂经历了多次重大变故。然而,在芜湖县解放和公私合营后,纱厂终于迎来了转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民日报》是中国最重要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上下齐动员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人民日报》将社会主义妇女新形象作为报道的主题,不仅注重妇女群体形象的塑造,对于妇女中的典型范例也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报道。在《人民日报》1949—1956年的样本中,女性形象出现最多的主题是“政治”,共有645篇,占总数的37.8%。这个主题下出现了战争中冲锋陷阵的战斗女英雄,救死扶伤、英勇果敢的医护人员,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女代表、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女政治家。其次是“劳动生产/工作”主题,共375篇,占所有文章总数的22%。这其中有163篇报道塑造了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形象,描述工厂女工的有81篇,报道主角为火车司机、乘务员、拖拉机手等的有49篇。新中国妇女不单单在生产劳动、工作、社会上崭露头角,同时在具有竞争精神的体育赛场上也出现了她们的身影。87篇报道中不仅有中国女性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傲然的成绩,还有对其他国家女性运动员的刻画,比如苏联滑冰运动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体操队员等。——摘编自刘瑶《建国初期〈人民日报〉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以“女性新形象·时代风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中国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对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关于女性形象的报道主要围绕“政治”与“劳动生产/工作”两大主题展开。在“政治”主题下,我们看到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是在战争中冲锋陷阵,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或是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以无畏的精神守护生命的希望;更有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女政治家,她们以睿智和勇气,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女性的风采。这些报道不仅彰显了妇女在战争和政治领域的突出贡献,更塑造了她们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新形象。而在“劳动生产/工作”主题下,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成为了报道的焦点。无论是工厂女工、火车司机,还是乘务员、拖拉机手,她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她们在生产劳动中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彰显了新中国妇女在各个领域中的积极参与和重要地位。这些报道不仅塑造了勤劳能干、自强不息的劳动妇女形象,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此外,《人民日报》还关注到了中国女性在体育领域的风采。报道中,中国女性运动员以矫健的身姿和傲然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赢得了荣誉和尊重。同时,对其他国家女性运动员的刻画也展现了新中国妇女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与风采。这些报道不仅丰富了女性新形象的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女性的国际影响力。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通过报道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典型范例的宣传,展现了新中国妇女在政治、劳动、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这些报道不仅塑造了勤劳能干、英勇无畏、自信风采的新中国妇女形象,更体现了新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深刻内涵,为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首先,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较全方面思考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中国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对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关于女性形象的报道主要围绕“政治”与“劳动生产/工作”两大主题展开。在“政治”主题下,我们看到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是在战争中冲锋陷阵,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或是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以无畏的精神守护生命的希望;更有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女政治家,她们以睿智和勇气,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女性的风采。这些报道不仅彰显了妇女在战争和政治领域的突出贡献,更塑造了她们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新形象。而在“劳动生产/工作”主题下,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成为了报道的焦点。无论是工厂女工、火车司机,还是乘务员、拖拉机手,她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其次,我们分析她们的影响,她们在生产劳动中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彰显了新中国妇女在各个领域中的积极参与和重要地位。这些报道不仅塑造了勤劳能干、自强不息的劳动妇女形象,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此外,《人民日报》还关注到了中国女性在体育领域的风采。报道中,中国女性运动员以矫健的身姿和傲然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赢得了荣誉和尊重。同时,对其他国家女性运动员的刻画也展现了新中国妇女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与风采。这些报道不仅丰富了女性新形象的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女性的国际影响力。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