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工作指南TOC\o"1-2"\h\u32415第1章会计基础概念 421228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4182361.1.1经济活动记录 429631.1.2分类与汇总 4153371.1.3决策支持 4202911.1.4记录职能 448201.1.5核算职能 5202751.1.6监督职能 517680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5250861.2.1会计主体假设 5208201.2.2持续经营假设 5112291.2.3会计分期假设 5291401.2.4货币计量假设 5290991.2.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5178301.2.6可靠性原则 5136011.2.7相关性原则 5129501.3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5276361.3.1资产 5108401.3.2负债 5288411.3.3所有者权益 657421.3.4收入 68721.3.5费用 621241.3.6利润 687281.3.7资产类科目 6305841.3.8负债类科目 6313581.3.9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6260331.3.10收入类科目 636401.3.11费用类科目 6167501.3.12利润类科目 68150第2章会计核算方法 6248812.1复式记账法 6310612.1.1账户设置 616602.1.2记账规则 7245152.1.3记账程序 734362.2借贷记账法 7258282.2.1借贷方向 7220952.2.2记账符号 738472.2.3记账规则 783582.3会计分录与会计方程式 7205852.3.1会计分录 729282.3.2会计方程式 7212132.3.3会计分录的编制 719644第3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84073.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制作 87203.1.1原始凭证 8190053.1.2记账凭证 8213413.1.3会计凭证的制作 860723.2账簿的种类与登记 8290923.2.1序时账簿 9236433.2.2分类账簿 9108703.2.3账簿的登记 9282393.3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9198263.3.1记账规则 9205933.3.2错账更正 917646第4章货币资金管理 1048604.1现金管理 10313404.1.1现金管理制度 1047984.1.2现金收支管理 10213964.1.3现金保管 10211534.1.4现金报销 10133104.2银行存款管理 10191504.2.1银行账户管理 1046944.2.2银行存款收支管理 1186434.2.3银行存款核对 11255074.2.4银行存款利息管理 1199814.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11301314.3.1票据管理 11256514.3.2外埠存款管理 11230364.3.3信用证管理 113114.3.4保证金管理 1119571第5章存货与成本计算 11225095.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 1177155.2成本计算方法 12166415.3存货盘存与存货管理 1210645第6章固定资产与折旧 1310048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3182376.1.1固定资产的定义 1378696.1.2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3108896.1.3固定资产的计量 13261596.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351986.2.1直线法 13113056.2.2工作量法 14280636.2.3双倍余额递减法 14325366.3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清理 14139066.3.1固定资产的处置 14179626.3.2固定资产的清理 14196486.3.3固定资产处置与清理的会计处理 1421139第7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 141377.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14214487.1.1应收账款的概念 15123807.1.2应收账款的确认 1537417.1.3应收账款的计量 15294587.2坏账准备的提取与处理 15303297.2.1坏账准备的概念 1537477.2.2坏账准备的提取 152467.2.3坏账准备的处理 15214357.3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 1540027.3.1应收账款的管理 15273847.3.2应收账款的催收 16268237.3.3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 1618712第8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16162198.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6270428.1.1流动负债的定义与分类 1629528.1.2流动负债的确认条件 16112188.1.3流动负债的计量方法 16164998.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7193978.2.1长期负债的定义与分类 1743858.2.2长期负债的确认条件 175788.2.3长期负债的计量方法 17178438.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17265138.3.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分类 17274718.3.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17231028.3.3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 1715463第9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18288589.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8195309.1.1收入的概念 18300039.1.2收入的确认 1861719.1.3收入的计量 1895129.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8288379.2.1费用的概念 18313489.2.2费用的确认 1829799.2.3费量的计量 19127839.3利润的计算与分配 19165019.3.1利润的概念 1991709.3.2利润的计算 19213429.3.3利润的分配 1925729第10章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 19299710.1资产负债表 19625310.1.1资产负债表概述 192988310.1.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 203177910.1.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02608910.2利润表 202708210.2.1利润表概述 20588310.2.2利润表的结构与内容 201218910.2.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02585810.3现金流量表 202640510.3.1现金流量表概述 202284110.3.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 201515810.3.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11830610.4财务分析指标与方法 211511210.4.1偿债能力分析 211885610.4.2营运能力分析 21278310.4.3盈利能力分析 211788810.4.4发展能力分析 21182010.4.5财务综合分析 21第1章会计基础概念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职能。其目的在于为各类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会计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1.1经济活动记录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方面的数据。1.1.2分类与汇总会计将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形成各类会计报表。1.1.3决策支持会计通过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1.1.4记录职能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记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1.5核算职能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计算出各项经济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1.1.6监督职能会计通过审查和监督经济活动,保证企业遵循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2.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信息应以其为主体进行记录和报告。1.2.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经营,会计信息应反映这一假设。1.2.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于核算和报告。1.2.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信息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2.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处理应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而非单纯的法律形式。1.2.6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客观、公正,无误导性。1.2.7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与经济决策有关,有助于用户进行决策。1.3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3.1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3.2负债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1.3.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1.3.4收入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3.5费用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3.6利润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是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的基础。会计科目按照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3.7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如“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1.3.8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1.3.9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状况,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1.3.10收入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反映企业的收入状况,如“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1.3.11费用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反映企业的费用状况,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1.3.12利润类科目利润类科目反映企业的利润状况,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第2章会计核算方法2.1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方法,其核心在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以保持资产与权益的平衡。这种方法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便于核对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2.1.1账户设置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合理设置会计账户,保证每个账户具有明确的核算内容。2.1.2记账规则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保证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在借方和贷方找到相对应的账户。2.1.3记账程序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管理需要,选择适当的记账程序,如记账凭证、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2.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它将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资产、费用和权益、收入。2.2.1借贷方向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权益的减少;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权益的增加。2.2.2记账符号借方用“借”表示,贷方用“贷”表示。2.2.3记账规则遵循“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原则,保证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正确。2.3会计分录与会计方程式2.3.1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记录单位,表示某一经济业务对会计账户的影响。它包括借贷方向、账户名称、金额等内容。2.3.2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表达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常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分录必须遵循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原则。2.3.3会计分录的编制根据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按照借贷记账法的原则,编制会计分录,保证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正确确定经济业务的性质和类别;(2)合理选择会计账户;(3)保证借贷双方金额相等;(4)注明经济业务的日期和依据。第3章会计凭证与账簿3.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制作会计凭证是会计信息记录的起点,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凭证按照其用途和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3.1.1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直接产生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书面证明。原始凭证包括以下种类:(1)购货发票、销售发票、费用报销单等;(2)收据、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3)合同、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3.1.2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指将原始凭证上的经济业务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后,作为记账依据的凭证。记账凭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2)通用记账凭证;(3)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3.1.3会计凭证的制作制作会计凭证应遵循以下原则:(1)内容完整、真实,字迹清楚,不得涂改;(2)填写规范,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易于涂改的笔;(3)凭证编号连续,不得重复或遗漏;(4)凭证附件齐全,与凭证内容相符;(5)及时制作,不得拖延。3.2账簿的种类与登记账簿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按照用途和形式,账簿可分为以下几种:3.2.1序时账簿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的账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金日记账;(2)银行存款日记账;(3)通用日记账。3.2.2分类账簿分类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分类进行登记的账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总分类账;(2)明细分类账;(3)辅助分类账。3.2.3账簿的登记账簿登记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会计凭证进行登记;(2)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登记;(3)借贷方向正确,金额准确;(4)登记字迹清楚,不得涂改;(5)定期结账,保证账簿平衡。3.3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记账规则是会计人员在记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错账更正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的重要环节。3.3.1记账规则(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记账方向正确,金额准确;(3)原始凭证齐全,内容真实;(4)记账及时,不得拖延;(5)字迹清楚,不得涂改。3.3.2错账更正发觉错账时,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更正:(1)划线更正法:在错误的数字或文字上划线,并在旁边注明正确的数字或文字;(2)红字更正法:用红色墨水在错误的凭证或账簿记录上注明,同时在旁边注明正确的记录;(3)补充更正法:在错账的下一行或下一页补充正确的记录,同时在旁边注明原因;(4)重新制作法:对于严重错误的凭证或账簿,应重新制作。注意:在更正错账时,应保持原有记录清晰可辨,不得涂抹、篡改。同时对错账更正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查核。第4章货币资金管理4.1现金管理4.1.1现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一环。企业应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运用。现金管理制度应包括现金收支、现金保管、现金报销等相关规定。4.1.2现金收支管理企业应规范现金收支流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现金收入应及时足额入账,现金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执行。严禁坐支现金、白条抵库等行为。4.1.3现金保管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现金保管,保证现金安全。现金保管人员应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加强对现金保管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现金丢失或被盗。4.1.4现金报销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现金报销制度,规范报销流程。报销时应提供合法、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严禁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等行为。4.2银行存款管理4.2.1银行账户管理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银行开设合法账户,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企业应定期对银行账户进行清理,保证账户的合规性和有效性。4.2.2银行存款收支管理企业应规范银行存款收支行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银行存款收入应及时入账,支出应严格按预算和审批程序执行。4.2.3银行存款核对企业应定期与银行进行账务核对,保证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实际余额相符。对于长期未达账项,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4.2.4银行存款利息管理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计算和收取银行存款利息。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与银行核对利息收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4.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4.3.1票据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商业汇票、支票等票据的管理,保证票据的安全、合规使用。企业应制定票据领用、背书、贴现等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4.3.2外埠存款管理企业在外地的存款应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实行统一管理。企业应定期对异地存款进行清理,保证资金安全、合规。4.3.3信用证管理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等活动时,应合理使用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企业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信用证的申请、使用和管理,防范信用风险。4.3.4保证金管理企业在参与投标、租赁等活动时,可能需要支付保证金。企业应加强对保证金的管理,保证保证金的安全、合规使用,并及时收回。通过以上对货币资金管理的阐述,企业可以更好地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5章存货与成本计算5.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存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重要的资产之一,其分类与计价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具有重要意义。存货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材料:指直接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物质资料。(2)在产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3)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达到设计规定的产品。(4)成品:指已经完成生产过程,可供销售的产品。(5)委托加工物资:指企业将原材料等提供给外部单位加工的物资。(6)周转材料: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频繁使用、逐渐消耗的材料。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先进先出法(FIFO):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2)加权平均法:将存货的购入成本加权平均,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3)个别计价法:对每批(或单个)存货分别计价,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4)后进先出法(LIFO):假定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5.2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品种法: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成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2)分批法: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成本,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企业。(3)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归集生产成本,适用于多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4)标准成本法:预先制定产品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适用于成本控制和管理的企业。(5)作业成本法:将生产成本与作业活动相结合,根据作业活动消耗的资源分配生产成本,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资源消耗与作业活动密切相关的企业。5.3存货盘存与存货管理存货盘存是检查存货数量和确认存货价值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存。存货盘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地盘点法:通过对存货实地逐一点数、量尺、过磅等方法,确定存货的实际数量。(2)永续盘点法:通过连续记录存货的收发存情况,随时反映存货的结存数量。存货管理旨在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同时降低存货成本。存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预测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2)加强存货质量控制,防止存货过期、损坏等。(3)建立健全存货盘点制度,保证存货数据的准确性。(4)采用科学的存货分析方法,如存货周转率、存货结构分析等,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第6章固定资产与折旧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6.1.1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有形资产。6.1.2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6.1.3固定资产的计量固定资产的计量应当基于成本原则,即按照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1)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2)后续计量: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主要包括折旧、减值测试和后续支出等。6.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6.2.1直线法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平均分摊到各会计期间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寿命6.2.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年折旧额=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6.2.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以直线法两倍的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使用寿命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6.3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清理6.3.1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处置收益或损失进行核算。6.3.2固定资产的清理固定资产清理是指企业对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出售等处理的过程。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核算清理费用、清理收入以及固定资产的净残值。6.3.3固定资产处置与清理的会计处理(1)固定资产处置: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2)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4)固定资产净残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第7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7.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7.1.1应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对购买方形成的具有货币索取权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7.1.2应收账款的确认企业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应收账款:(1)企业已将商品或劳务提供给购买方;(2)企业已放弃对应收账款的主要风险和报酬;(3)企业有明确的权利收取款项;(4)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应收账款。7.1.3应收账款的计量应收账款应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并考虑以下因素:(1)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2)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税费;(3)预期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7.2坏账准备的提取与处理7.2.1坏账准备的概念坏账准备是企业为防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风险准备金。7.2.2坏账准备的提取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的历史损失经验、当前经济状况及预计未来损失情况,合理估计坏账损失,并提取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应反映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7.2.3坏账准备的处理当企业确认某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应进行以下处理:(1)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2)冲减坏账准备;(3)将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7.3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7.3.1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2)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定期进行核对和分析;(3)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预警和监控;(4)定期评估应收账款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7.3.2应收账款的催收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包括:(1)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客户支付能力;(2)根据客户信用状况和逾期时间,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3)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追讨;(4)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明确催收任务和责任。7.3.3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1)开展客户信用调查,评估客户信用等级;(2)实施严格的信用审批制度;(3)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审核,调整信用额度;(4)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第8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8.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8.1.1流动负债的定义与分类流动负债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以现金或其他经济利益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8.1.2流动负债的确认条件流动负债的确认条件如下:(1)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该义务的偿还期限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8.1.3流动负债的计量方法流动负债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2)按预期需要偿还的金额计量;(3)按公允价值计量。8.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8.2.1长期负债的定义与分类长期负债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需要以现金或其他经济利益偿还的债务。长期负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等。8.2.2长期负债的确认条件长期负债的确认条件如下:(1)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该义务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8.2.3长期负债的计量方法长期负债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2)按预期需要偿还的金额计量;(3)按公允价值计量;(4)按摊余成本计量。8.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8.3.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分类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8.3.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如下:(1)企业已经发生交易或其他事项;(2)该交易或其他事项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3)该变化能够可靠地计量。8.3.3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2)按公允价值计量;(3)按历史成本计量。注意:本章内容仅涉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第9章收入、费用与利润9.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9.1.1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9.1.2收入的确认企业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收入:(1)已经将商品或劳务转让给买方,且转让的商品或劳务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2)可以可靠地计量收入金额;(3)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9.1.3收入的计量企业应按照以下方法计量收入:(1)销售商品收入:按照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原则计量;(2)提供劳务收入:按照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原则计量;(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照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确认原则计量。9.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9.2.1费用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9.2.2费用的确认企业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费用:(1)已经发生;(2)可以可靠地计量;(3)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4)费用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9.2.3费量的计量企业应按照以下方法计量费用:(1)生产成本: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按照费用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合理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9.3利润的计算与分配9.3.1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表现为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9.3.2利润的计算企业应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利润:(1)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计算营业利润;(2)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利润总额;(3)利润总额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委托书甲方授权乙方实施项目3篇
- 方式买卖合同书的范本3篇
- 新版合同经营协议3篇
- 居民供水承包3篇
- 市场开发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 旅游团班车服务协议3篇
- 数码摄像器材购销协议3篇
- 养猪场建筑工程监理协议
- 农业土地租赁合同:农业生产用地
- 油气管道设备租赁合同
- 江苏省连云港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引上管的设计及安装要求
- 一年级美术(上册)课件-《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课件
- GB∕T 32218-2015 真空技术 真空系统漏率测试方法
- 医院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大坝枢纽工程截流施工方案
- 行政强制法讲座-PPT课件
- 风冷螺杆热泵机组招标技术要求
- 火力发电厂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 (完整版)弱电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盘点票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