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行业软件开发流程优化及质量保障计划TOC\o"1-2"\h\u15645第一章:引言 2241961.1编写目的 2327151.2范围 3323051.3参考资料 317475第二章:软件开发觉状分析 3139362.1软件开发流程概述 3148962.2质量保障现状 4270822.3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43416第三章: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策略 489063.1敏捷开发方法 4236993.2敏捷开发与瀑布模型的结合 544983.3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 56515第四章:需求分析与设计优化 6254424.1需求收集与确认 677634.2需求管理 6109964.3设计原则与模式 730113第五章:编码与实现优化 723325.1代码规范与重构 7257515.2代码审查 8325295.3单元测试与测试驱动开发 87375第六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9246446.1质量管理策略 9213236.1.1确立质量管理目标 9183576.1.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9125226.1.3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9217946.2质量评估与监控 9285176.2.1制定质量评估标准 9226656.2.2实施质量监控 9202926.2.3质量数据分析 1017426.3质量改进计划 10139336.3.1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10267626.3.2实施质量改进 1010826.3.3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1031814第七章:测试与验证 10202847.1测试策略与计划 1040257.1.1测试目标 1187247.1.2测试策略 11122227.1.3测试计划 11143407.2测试用例设计 11197327.2.1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1325567.2.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256557.3自动化测试与持续测试 1255207.3.1自动化测试 12104387.3.2持续测试 1224403第八章:缺陷管理 13310598.1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319978.2缺陷分类与评估 13180758.3缺陷修复与预防 143184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14126489.1项目管理方法 14101229.1.1水晶方法 14319269.1.2敏捷方法 15251949.1.3PMBOK指南 1576359.2团队沟通与协作 1544769.2.1沟通渠道 15170309.2.2团队协作工具 15210649.2.3团队协作策略 1596159.3风险管理 1588379.3.1风险识别 1530629.3.2风险评估 1683439.3.3风险应对 16230469.3.4风险监控 1618741第十章:实施与持续改进 162582810.1实施计划与监控 162535610.1.1实施计划的制定 16362210.1.2实施计划的执行与监控 16424210.2改进措施与效果评估 172478910.2.1改进措施的制定 1736310.2.2效果评估 172552810.3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845210.3.1持续改进的思路 171303110.3.2优化策略 18第一章:引言1.1编写目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软件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书旨在探讨软件行业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及质量保障策略,为软件企业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我国软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1.2范围本书主要针对软件行业中的软件开发流程优化及质量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软件开发流程的现状分析及问题识别;(2)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的方法与策略;(3)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4)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本书适用于软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以及相关研究人员。1.3参考资料为保证本书内容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以下参考资料为本书的主要依据:(1),.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研究[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8,30(2):120125;(2),赵六.软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9,18(1):15;(3)陈七,刘八.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ISO/IEC12207:2017系统与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过程;(5)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相关标准与文献。通过对以上参考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本书旨在为软件行业提供一个全面的软件开发流程优化及质量保障计划。后续章节将详细阐述相关内容,以期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二章:软件开发觉状分析2.1软件开发流程概述软件开发流程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先后顺序、内容和方法。当前,软件行业普遍采用瀑布模型、敏捷开发模型、迭代开发模型等流程。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六个阶段,各阶段严格按顺序执行。敏捷开发模型和迭代开发模型则强调快速响应变化、持续交付和团队合作。2.2质量保障现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保障。当前,软件行业质量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需求评审、需求跟踪等手段,保证需求完整、准确、可测试。(2)设计阶段:采用设计审查、代码审查等手段,保证设计合理、易于维护。(3)编码阶段:通过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静态代码分析等手段,保证代码质量。(4)测试阶段:采用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等多种测试方法,保证软件质量。(5)部署和维护阶段:通过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等手段,保证软件稳定运行。2.3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尽管当前软件行业在开发流程和质量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需求变更频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难以避免,如何有效应对需求变更是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的关键。(2)开发效率与质量保障的矛盾:在追求快速交付的同时如何保证软件质量成为一大挑战。(3)团队协作问题:软件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如何提高团队协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是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的重要方向。(4)技术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何快速掌握新技术,提高软件质量,是软件开发团队面临的挑战。(5)安全风险:软件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软件安全性,防范潜在风险,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章: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策略3.1敏捷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离不开敏捷开发方法的引入。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适应性强的软件开发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快速响应变化,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以下是敏捷开发方法的几个关键要素:(1)需求变更管理:敏捷开发鼓励团队成员及时反馈需求变更,以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通过短周期的迭代,及时调整开发方向,降低项目风险。(2)团队协作:敏捷开发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提倡跨职能团队的工作模式。团队成员在项目过程同承担责任,提高工作效率。(3)迭代开发:敏捷开发将项目分解为多个短周期的迭代,每个迭代周期完成一部分功能。这种方式有助于快速验证需求,提高软件质量。(4)持续反馈:敏捷开发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持续反馈,通过每日站会、迭代评审等环节,及时发觉问题,调整开发策略。3.2敏捷开发与瀑布模型的结合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敏捷开发与瀑布模型可以相互借鉴,实现优势互补。以下为敏捷开发与瀑布模型结合的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在敏捷开发中,需求分析可以借鉴瀑布模型的方法,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和分析。这有助于保证项目需求的完整性。(2)设计阶段:在敏捷开发中,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瀑布模型的思路,进行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等。这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3)开发与测试:敏捷开发中的迭代开发可以借鉴瀑布模型中的开发与测试阶段。在每个迭代周期,开发团队完成一定量的功能开发,测试团队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保证软件质量。(4)项目管理:敏捷开发与瀑布模型在项目管理方面可以相互借鉴。例如,瀑布模型中的项目计划、进度跟踪等环节,可以应用于敏捷开发中的迭代计划、进度评估等。3.3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持续集成(CI)和持续部署(CD)是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缩短开发周期。(1)持续集成:持续集成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将代码集成到主分支上,通过自动化构建、测试等手段,保证代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下是持续集成的关键要素:自动化构建:通过自动化构建工具,实现代码的自动编译、打包等操作。自动化测试:通过自动化测试框架,对集成后的代码进行测试,保证功能完整性。代码审查:在代码集成前,进行代码审查,保证代码质量。(2)持续部署:持续部署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经过测试的代码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以下是持续部署的关键要素:自动化部署:通过自动化部署工具,实现代码的自动部署。灰度发布:在部署过程中,采用灰度发布策略,逐步扩大部署范围,降低风险。监控与反馈:对部署后的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通过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软件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实现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提高软件质量。第四章:需求分析与设计优化4.1需求收集与确认需求收集是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明确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和期望。为了保证需求的准确性,需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需求来源:需求来源包括用户、市场、竞争对手、法规等,需要对这些来源进行梳理和分析。(2)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用户对软件功能、功能、界面等方面的需求。(3)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形成需求列表。(4)需求确认:与用户沟通,确认需求列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开发团队对需求的正确理解。4.2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需求进行有效控制、变更和跟踪的活动。以下为需求管理的关键步骤:(1)需求变更控制:对需求进行变更时,需评估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并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进行。(2)需求跟踪:建立需求跟踪矩阵,记录需求的状态、变更历史和关联关系,保证需求的一致性。(3)需求验证:通过测试、审查等方式,验证需求的实现程度,保证软件满足用户需求。(4)需求文档管理:对需求文档进行版本控制、存储和共享,便于开发团队查阅和使用。4.3设计原则与模式设计原则与模式是指导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的准则和方法。以下为常用的设计原则与模式:(1)模块化:将软件划分为若干个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便于开发和维护。(2)封装:隐藏模块内部的实现细节,仅暴露必要的接口,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3)抽象:抽取模块共性的属性和方法,形成抽象类或接口,提高代码复用性。(4)单一职责:保证每个模块只负责一项功能,降低模块间的依赖关系。(5)开闭原则:软件实体应允许扩展,但不允许修改。通过扩展实现新功能,而非修改原有代码。(6)工厂模式: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降低对象创建过程的复杂度。(7)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8)观察者模式:当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自动通知所有依赖于该对象的观察者。通过遵循设计原则与模式,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复用性,为软件开发流程优化及质量保障奠定基础。第五章:编码与实现优化5.1代码规范与重构为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编码过程实施严格的规范管理。应制定统一的代码规范,包括命名规则、代码结构、注释要求等,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开发人员需严格遵循这些规范,保证代码风格的统一。在代码编写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代码重构。重构是指在保持代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对代码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代码质量。重构主要包括消除代码冗余、提高代码模块化程度、优化算法等方面。通过重构,可以有效降低代码复杂度,提高代码的健壮性。5.2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保证代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代码审查机制。代码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代码合规性审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代码规范,包括命名规则、代码结构、注释等。(2)代码功能性审查:检查代码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是否存在潜在的错误。(3)代码安全性审查:检查代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4)代码功能审查:检查代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如执行效率、内存占用等。代码审查可以采用人工审查和自动化审查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审查可以针对代码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自动化审查则可以快速发觉代码中潜在的问题。通过代码审查,可以有效提高代码质量,降低软件开发风险。5.3单元测试与测试驱动开发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等)进行的测试。通过编写单元测试,可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健壮性和稳定性。单元测试应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每个测试用例应独立于其他测试用例,不依赖于外部环境。(2)全面性:测试用例应覆盖所有可能的代码分支和执行路径。(3)可维护性:测试代码应易于维护,遵循代码规范。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Development,TDD)是一种以测试为导向的软件开发方法。在TDD中,开发人员首先编写单元测试,然后编写代码以满足测试要求。这种开发模式有助于保证代码的健壮性,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单元测试和测试驱动开发方法,以提高软件质量。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测试框架和测试工具,以支持高效的测试活动。通过持续的测试和优化,不断改进软件质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第六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6.1质量管理策略6.1.1确立质量管理目标为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企业应首先确立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包括产品功能、功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这些目标应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提供指导。6.1.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根据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责任分配、资源投入、进度安排等内容。同时保证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6.1.3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监督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该组织应具备以下职责: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组织质量改进活动。6.2质量评估与监控6.2.1制定质量评估标准依据质量管理目标,制定质量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评估标准应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以便于对质量进行评估。6.2.2实施质量监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保证各个阶段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6.2.3质量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包括缺陷率、测试覆盖率、变更请求等。通过数据分析,发觉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3质量改进计划6.3.1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质量评估和监控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改进目标;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人和进度安排。6.3.2实施质量改进按照质量改进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改进。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保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改进策略;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6.3.3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改进活动的实施,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高质量管理组织的效能;增强质量意识和文化;推动质量改进的持续进行。第七章:测试与验证7.1测试策略与计划7.1.1测试目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策略与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保证软件产品满足预定的功能、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测试活动应贯穿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以尽早发觉和修复缺陷,降低开发成本。7.1.2测试策略测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的测试覆盖:保证测试覆盖所有功能模块、代码分支和异常情况。(2)分阶段的测试:根据软件开发阶段,将测试活动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3)多维度的测试:从功能、功能、安全、兼容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测试。(4)动态调整测试计划:根据项目进展和风险情况,适时调整测试计划。7.1.3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测试范围:明确测试涉及的功能模块、代码分支和异常情况。(2)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3)测试资源:分配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4)测试时间:制定合理的测试时间表,保证测试活动有序进行。(5)测试人员:明确测试团队的职责和分工。7.2测试用例设计7.2.1测试用例设计原则测试用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保证测试用例覆盖所有功能点和异常情况。(2)可读性:测试用例描述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3)可维护性:测试用例应易于修改和维护。(4)可复用性:测试用例应具备一定的复用性,减少重复工作。7.2.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等价类划分: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内的数据具有相同的行为。(2)边界值分析:对输入数据的边界值进行测试,以保证软件在边界情况下正确运行。(3)因子分析:分析输入参数之间的关系,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各种参数组合。(4)逻辑覆盖:根据代码逻辑设计测试用例,保证覆盖所有可能的代码路径。7.3自动化测试与持续测试7.3.1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自动化工具代替人工执行测试用例,以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快速执行大量测试用例,节省人力成本。(2)保证测试一致性:自动化测试可保证每次执行测试用例的结果一致。(3)方便回归测试:自动化测试便于进行回归测试,保证软件修改后原有功能不受影响。7.3.2持续测试持续测试是指将自动化测试集成到持续集成(CI)和持续部署(CD)流程中,实现对软件产品的实时监控和测试。持续测试具有以下优势:(1)及时发觉缺陷:持续测试可及时发觉代码修改引入的缺陷,降低风险。(2)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测试有助于保证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3)加快迭代速度:持续测试可缩短测试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在实施自动化测试与持续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方面:(1)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技能,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测试工具。(2)编写高质量的自动化测试脚本:保证测试脚本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3)优化测试环境:搭建稳定、高效的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4)与开发团队紧密协作:保证自动化测试与持续测试与开发过程紧密结合,提高测试效果。第八章:缺陷管理8.1缺陷生命周期管理缺陷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缺陷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涵盖了缺陷的报告、确认、分类、分配、修复、验证和关闭等环节。缺陷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软件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软件质量。在缺陷生命周期管理中,以下环节:(1)缺陷报告: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发觉缺陷时,需及时填写缺陷报告,详细描述缺陷现象、复现步骤、影响范围等信息。(2)缺陷确认:缺陷报告提交后,由缺陷管理人员对缺陷进行确认,保证缺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优先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对缺陷进行分类,以便合理安排缺陷修复工作。(4)缺陷分配: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或测试人员,保证缺陷得到及时修复。(5)缺陷修复:开发人员根据缺陷报告,对缺陷进行修复,并提交修复后的代码。(6)缺陷验证:测试人员对修复后的缺陷进行验证,保证缺陷已被解决。(7)缺陷关闭:验证通过后,缺陷管理人员将缺陷标记为已关闭,并更新缺陷状态。8.2缺陷分类与评估缺陷分类与评估是缺陷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分类和评估有助于提高缺陷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缺陷分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重程度:根据缺陷对软件功能、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将缺陷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和轻微四个等级。(2)优先级:根据缺陷的紧急程度和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将缺陷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3)影响范围:根据缺陷影响的功能模块、用户群体和业务场景,将缺陷分为全局、局部和特定场景三个等级。缺陷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陷修复成本:评估修复缺陷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以便在项目计划中合理安排。(2)缺陷风险:评估缺陷对软件质量和项目进度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3)缺陷修复策略: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修复策略,如立即修复、后续版本修复或暂时忽略等。8.3缺陷修复与预防缺陷修复与预防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缺陷修复与预防的几个关键点:(1)缺陷修复:开发人员根据缺陷报告,分析缺陷原因,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法,如修改代码、优化算法等,保证缺陷得到有效解决。(2)缺陷跟踪:在缺陷修复过程中,需持续跟踪缺陷状态,保证缺陷按时完成修复。(3)缺陷预防: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代码审查、优化开发流程等,以降低缺陷发生的概率。(4)缺陷知识库:建立缺陷知识库,对已解决的缺陷进行归类、整理和分享,以便在后续项目中避免类似缺陷的出现。(5)缺陷反馈:将缺陷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缺陷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软件质量,降低缺陷发生的风险,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软件产品。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9.1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是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预算和范围顺利完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项目的成功。9.1.1水晶方法水晶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法。它强调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过程模型。水晶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项目。9.1.2敏捷方法敏捷方法是一种以迭代、适应性为特点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法。它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小阶段,每个阶段都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敏捷方法注重客户参与和反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9.1.3PMBOK指南PMBOK指南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它包含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过程和实践。PMBOK指南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项目,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全面的项目管理框架。9.2团队沟通与协作团队沟通与协作是软件开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能够提高项目团队的执行力,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9.2.1沟通渠道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沟通渠道的选择对于项目进展。常见的沟通渠道包括:面对面会议、电话会议、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项目团队应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9.2.2团队协作工具为了提高团队协作效率,项目团队可以使用各种协作工具。例如:项目管理软件、代码托管平台、文档共享系统、在线会议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进行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问题解决。9.2.3团队协作策略团队协作策略包括明确角色与职责、制定协作规则、定期评估与反馈等。通过实施有效的团队协作策略,可以提高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9.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软件开发项目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下是风险管理的一些关键步骤:9.3.1风险识别项目团队应全面识别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识别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9.3.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风险评估可以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风险矩阵、决策树等。9.3.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9.3.4风险监控在项目过程中,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按揭贷款借款合同模板样本3篇
- 工业链条油订购协议3篇
- 工程大门协议3篇
- 新郎的搞笑结婚誓言3篇
- 安全驾驶的首要条件驾驶员保证书范本3篇
- 安心鲜蛋采购协议3篇
- 招标文件评审的策略与技巧3篇
- 安居房施工合同索赔期限3篇
- 居民区卫生清洁协议3篇
- 新版砂石运输合同协议3篇
-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 炎德英才大联考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小数加减乘除简便运算100题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紫晶存储招股说明书
- 项目款结算单
- 2023年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网络培训研修总结心得体会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并茂)课件
-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 关于“中国天眼”为主题的阅读(2021湖北荆门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