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选择题)1.(2023春·贵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A.《吕氏春秋》 B.《四库全书》C.《太平广记》 D.《说文解字》2.(2023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3.(2023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依据《经典常谈》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B.《诗经》比、兴都是政教的警喻,在诗篇发端的叫做比。C.《离骚》是屈原放逐时候所作。“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D.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之外,六家都是宋人。4.(2023春·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请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B.《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C.杜甫的诗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除“温柔敦厚”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D.最早的有系统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这两部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5.(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老师推荐采用选择性阅读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6.(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根据《说文解字》中造字的六个条例说明,“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形声字。7.(2023春·广东阳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经典常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本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C.这本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D.在讨论儒家经书时,该书肯定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8.(2023春·重庆·八年级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伏生以命护书,才使该书传于天下。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谓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9.(2023春·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经典常谈》中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和“江”“海”的造字法不同。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雅,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如《关雎》《蒹葭》。D.《经典常谈》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10.(2023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B.《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用先合后分的葫芦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C.《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放在首篇。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11.(2023春·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该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全书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不时闪现出真知灼见,给读者以深沉的启示。D.读这本书时,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12.(2023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们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教人怎样赏味田园。C.古代所说的“言志”是现在所说的“抒情”。D.《说文解字》里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被称为“六义”。E.《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河,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13.(2023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经典常谈》一书相关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先生时时留意这是一本写给学术研究者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理论性。B.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放在首篇。C.读《经典常谈》不要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书籍卷数”等,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等,要“因这本书,去接触古书”。D.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该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根据你目前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14.(2023春·吉林延边·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阅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以下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B.《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汇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分别为直陈其事、借物譬喻、托物起兴。D.《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15.(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深圳市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B.《史记》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周易》中提到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是它的大神通。D.《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16.(2023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D.本书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不平铺直叙,常有引人入胜之处。17.(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指南,也是一部国学入门读物。B.《孟子》一书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C.《史记》用到散行文字;《汉书》则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D.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18.(2023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语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B.小语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内容,决定去读《<战国策>第八》。C.小语想拓展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认真阅读《<诗经>第四》。D.小语想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文第十三》。19.(2023春·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古代历史典籍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字判断相应的历史典籍,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也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②最早的记言历史,主要为虞夏商周的号令。③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④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A.《国语》
《左传》
《尚书》
《史记》B.《尚书》
《国语》
《左传》
《汉书》C.《春秋》
《尚书》
《左传》
《汉书》D.《国语》《春秋》《公羊传》《史记》20.(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关于《经典常谈》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B.“四书”曾是统一的标准小学教科书。C.《大学》讲的是古代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中庸》讲的则是孔门心法。D.孔子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孟子的温润不同。21.(2023春·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著作。B.《经典常谈》多次被“常谈”,正是因为它普及性、通俗性的特点。C.《经典常谈》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枝不蔓。D.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是希望年轻人多多阅读经典,避免中华古典文化走向没落。22.(2023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口中“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里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说的是屈原。B.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春秋”一词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木兰诗》都出自这本书。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收录九千多字。23.(2023春·湖北恩施·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小冯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卡片作品:《经典常谈》作者:朱自清,号实秋,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相关内容: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C.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的态度。D.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4.(2023春·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A.该书摈弃了现代学术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B.该书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C.该书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有十三篇。D.该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论文集,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25.(2023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经典常谈》,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著作。B.《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D.《经典常谈》重点介绍的史书是编年体史书《论语》。26.(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认为文化应“尊古”,故按照传统但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了《经典常谈》。B.《经典常谈》一书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作者特别关注学术的高度和广度,这一写作境界,非常人轻易能达到。C.《经典常谈》一书虽是学术性散文,但不“板着脸说话”,而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对古代文学、历史进行介绍。D.“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中的“诗三百”就是后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27.(2023春·江苏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们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人,他的诗教人怎样赏味田园。C.“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古代所说的“言志”是现在所说的“抒情”。D.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经典,里面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六个条例称为“六义”。E.《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河,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28.(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根据《经典常谈》中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其二》中谈到,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法家借卦爻辞发扬法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B.《<尚书>第三》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国君的文章。C.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论语》的劝惩作用。D.司马迁的《史记》创造了“纪传”的体制,《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多万字。29.(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于《经典常谈》里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B.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该书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事的历史,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D.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与班固著的《汉书》并举,被称为“正史”的源头。30.(2023春·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D.“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31.(2023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各项是对朱自清《经典常谈》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朱自清先生在书中认为要读懂经典,得懂“小学”,也就是文字学,所以作者把文字学的经典之作《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B.相传在《尚书》传续过程中,济南伏生贡献最大。在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汉定天下后他在齐鲁私自传授此书。汉文帝曾派掌故官晁错跟从他学习。C.《诗经》的注解从大毛公(毛亨)开始,传到小毛公(毛苌)手里完成。他们是从道家思想来解释这一文学经典的。D.《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不但是史学权威,也是文学权威。它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E.《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它们都是纪传体通史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2.(2023春·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名著内容陈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保尔离开学校,是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末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B.“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C.保尔与冬妮娅、丽达、达雅的三段恋情,暗含了保尔逐渐远离肉体、远离奢华,向精神、原则、理念靠近的心灵历程。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作者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33.(2023春·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中)选出对《经典常谈》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全书共13篇。B.在人家门头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周易》这部书。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D.《战国策》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34.(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读《经典常谈》选段,据此概括《史记》与《汉书》的基本特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A.《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B.《汉书》弘丽精整,多用排偶。C.《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D.《史记》《汉书》,所采者博,所择者精,组织弘大,描写曲达。35.(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共13篇,其中没有提到的是(
)A.《辞赋》 B.《红楼梦》C.《诗经》 D.《礼》36.(2023春·江苏常州·八年级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经典常谈》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并把《诗经》放在了首篇。B.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C.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代表人物有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子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统于一尊。D.“六书”中的“指事”发源于图画,描摹物形的大概,如“上”“下”;“象形”是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日”“月”。等到汉武帝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便只存在书体的演变了。37.(2023春·吉林·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38.(2023春·浙江·八年级期中)带着具体目的去阅读,往往能更好的解决课内学习遇到的某个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习课内古诗文,你选择性阅读了《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章节并有了新理解,下列表达有误的是(
)A.《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非常经典的文言文,应该属于“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子”部,可以选择去《文十三》一章进行深入阅读。B.为了更好的对《<诗经>二首》中的主旨进行解读,你可以查阅《<诗经>第四》中关于“诗言志”的相关观点。C.《经典常谈》里解释“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你认为《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很好的例子。39.(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一书,于1942年出版,作者朱自清当时在昆明西南大学任教。B.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朱自清的着眼点虽然主要在于普及性,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学术性。C.朱自清在《序》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中国文字相传是仓颉造的;八卦相传是女娲画的;《周易》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40.(2023春·江西九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广大国学爱好者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作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尊经”“崇古”,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经典常谈》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常有引人入胜之处,例如写战国时期的说客,常常有生动传神的精彩之笔。D.朱自清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41.(2023春·湖南长沙·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某同学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该书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B.根据《<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内容可知:“日”“月”为“明”,“明”是会意文字,“花”“露”是转注文字。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我们做学问要精益求精,这体现了“诗言志”的育人作用。D.作为一本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里有作者本人的学术主张,也介绍了当时学界对于相关古典书籍的前沿见解,是一本颇有新意的书。42.(2023春·浙江温州·八年级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联考期中)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43.(2023春·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A.散文 B.歌谣C.诗经 D.乐府44.(2023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根据你读《经典常谈》的经验,应选择阅读的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45.(2023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一部为中学生的具有导读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B.作者对十三类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C.《〈诗经〉第四》中认为,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节奏要求和传播方式的不同。D.根据《〈说文解字〉第一》,我们可以得知汉字字体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只是为了人们使用便利。46.(2023春·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中)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可推荐他阅读的章节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C.《史记》《汉书》第九 D.辞赋第十一47.(2023春·江西南昌·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朱自清是按照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C.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格外重视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D.《经典常谈》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48.(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B.《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箍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49.(2023春·江西上饶·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50.(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中)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51.(2023春·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一书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把说的意思明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话表示,古代称作隐语,类似后世的谜语。B.“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C.李白变换五言诗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D.柳宗元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他与韩愈并称“韩柳”。52.(2023春·山东日照·八年级统考期中)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选择题)1.(2023春·贵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A.《吕氏春秋》 B.《四库全书》C.《太平广记》 D.《说文解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识记。《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书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仓颉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故选D。2.(2023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许慎是东汉人。故选A。3.(2023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依据《经典常谈》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B.《诗经》比、兴都是政教的警喻,在诗篇发端的叫做比。C.《离骚》是屈原放逐时候所作。“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D.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之外,六家都是宋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有误,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比”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故选B。4.(2023春·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请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B.《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C.杜甫的诗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除“温柔敦厚”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D.最早的有系统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这两部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答案】A【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A.有误,“六书”不是由许慎创造的。“六书”是一个分类系统,用于解释中国古代文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则。这个分类系统最初是由西汉时期的学者提出,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完善和普及。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这个分类系统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使得它成为了后世认识和研究汉字的重要参考;故选A。5.(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老师推荐采用选择性阅读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识记。A.《说文解字》第一:主要讲了文字的创造、演变过程,以及造字、用字的方法,让国学初学者对文字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激发人们对文字的兴趣;B.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C.《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D.《辞赋第十一》主要讲述了屈原作《离骚》的过程,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符合题意;故选D。6.(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根据《说文解字》中造字的六个条例说明,“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形声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C.《史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故选C。7.(2023春·广东阳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经典常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本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C.这本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D.在讨论儒家经书时,该书肯定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识记。D.在讨论儒家经书时,该书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见解;故选D。8.(2023春·重庆·八年级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伏生以命护书,才使该书传于天下。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谓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武”是会意字,“钱”是形声字。故选B。9.(2023春·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经典常谈》中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和“江”“海”的造字法不同。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雅,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如《关雎》《蒹葭》。D.《经典常谈》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答案】C【解析】考查名著识记。C.《诗经》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关雎》《蒹葭》均选自“风”。故选C。10.(2023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B.《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用先合后分的葫芦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C.《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放在首篇。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水浒传》的结构是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故选B。11.(2023春·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该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全书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不时闪现出真知灼见,给读者以深沉的启示。D.读这本书时,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选项“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错误。故选C。12.(2023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们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教人怎样赏味田园。C.古代所说的“言志”是现在所说的“抒情”。D.《说文解字》里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被称为“六义”。E.《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河,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C.古代所说的“言志”和现在所说的“抒情”并不一样,“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D.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义”是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故选CD。13.(2023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经典常谈》一书相关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先生时时留意这是一本写给学术研究者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理论性。B.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放在首篇。C.读《经典常谈》不要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书籍卷数”等,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等,要“因这本书,去接触古书”。D.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该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根据你目前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答案】A【解析】考查对名著常识的了解。A.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并不是“写给学术研究者的书”。故选A。14.(2023春·吉林延边·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阅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以下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B.《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汇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分别为直陈其事、借物譬喻、托物起兴。D.《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识记。A.《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不属于史书;故选A。15.(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深圳市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B.《史记》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周易》中提到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是它的大神通。D.《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文学常识识记。B.有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有误。辟邪是八卦的小神通,八卦的大神通在于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D.有误。《尚书》中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故选A。16.(2023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D.本书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不平铺直叙,常有引人入胜之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原文是:“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在古代,“礼”是社会行为规范,而“乐”则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乐”包括歌和舞,它不仅能够娱乐身心,还能够教人平心静气、尊重他人、遵守规矩等道德品质。“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17.(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指南,也是一部国学入门读物。B.《孟子》一书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C.《史记》用到散行文字;《汉书》则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D.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B.表述有误。传达“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的是《论语》,而非《孟子》。故选B。18.(2023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语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B.小语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内容,决定去读《<战国策>第八》。C.小语想拓展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认真阅读《<诗经>第四》。D.小语想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文第十三》。【答案】D【解析】考查名著理解。D.有误,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应仔细研读《<说文解字>第一》;故选D。19.(2023春·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古代历史典籍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字判断相应的历史典籍,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也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②最早的记言历史,主要为虞夏商周的号令。③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④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A.《国语》
《左传》
《尚书》
《史记》B.《尚书》
《国语》
《左传》
《汉书》C.《春秋》
《尚书》
《左传》
《汉书》D.《国语》《春秋》《公羊传》《史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积累。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即《春秋经》,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②《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③《左传》这部书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征实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④《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的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故选C。20.(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关于《经典常谈》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B.“四书”曾是统一的标准小学教科书。C.《大学》讲的是古代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中庸》讲的则是孔门心法。D.孔子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孟子的温润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D.有误,程颐在评论孟子时说“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和孔子的温润是不同的”;故选D。21.(2023春·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著作。B.《经典常谈》多次被“常谈”,正是因为它普及性、通俗性的特点。C.《经典常谈》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枝不蔓。D.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是希望年轻人多多阅读经典,避免中华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名著内容的能力。A.依据经典常谈主要内容可知,《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故选A。22.(2023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口中“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里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说的是屈原。B.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春秋”一词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木兰诗》都出自这本书。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收录九千多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文学常识。C.《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故选C。23.(2023春·湖北恩施·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小冯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卡片作品:《经典常谈》作者:朱自清,号实秋,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相关内容: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C.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的态度。D.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B.表述有误。《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并不是史书体例。故选B。24.(2023春·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A.该书摈弃了现代学术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B.该书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C.该书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有十三篇。D.该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论文集,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答案】D【解析】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D.有误,《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故选D。25.(2023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经典常谈》,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著作。B.《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D.《经典常谈》重点介绍的史书是编年体史书《论语》。【答案】D【解析】考查名著阅读。D.“《论语》”有误,应为:《春秋》。故选D。26.(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认为文化应“尊古”,故按照传统但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了《经典常谈》。B.《经典常谈》一书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作者特别关注学术的高度和广度,这一写作境界,非常人轻易能达到。C.《经典常谈》一书虽是学术性散文,但不“板着脸说话”,而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对古代文学、历史进行介绍。D.“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中的“诗三百”就是后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答案】D【解析】考查名著阅读。A.朱自清认为要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学的精神,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他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B.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C.《经典常谈》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故选项“平铺直叙的方式”错误;故选D。27.(2023春·江苏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们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人,他的诗教人怎样赏味田园。C.“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古代所说的“言志”是现在所说的“抒情”。D.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经典,里面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六个条例称为“六义”。E.《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河,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著名阅读。C.古代所说的“言志”和现在所说的“抒情”并不一样,“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D.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义”是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故选CD。28.(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根据《经典常谈》中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其二》中谈到,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法家借卦爻辞发扬法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B.《<尚书>第三》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国君的文章。C.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论语》的劝惩作用。D.司马迁的《史记》创造了“纪传”的体制,《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多万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A.有误。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法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B.有误。《<尚书>第三》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章;C.有误。三传中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故选D。29.(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于《经典常谈》里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B.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该书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事的历史,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D.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与班固著的《汉书》并举,被称为“正史”的源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文学常识识记。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事的历史”有误;故选C。30.(2023春·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D.“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A.《尚书》毕纳昌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手扒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又称虞舜王朝。所以,《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而非“夏商周三代”;B.宋代出现的“话本”;而非“唐代”;C.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而非“《大戴记》”;故选D。31.(2023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各项是对朱自清《经典常谈》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朱自清先生在书中认为要读懂经典,得懂“小学”,也就是文字学,所以作者把文字学的经典之作《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B.相传在《尚书》传续过程中,济南伏生贡献最大。在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汉定天下后他在齐鲁私自传授此书。汉文帝曾派掌故官晁错跟从他学习。C.《诗经》的注解从大毛公(毛亨)开始,传到小毛公(毛苌)手里完成。他们是从道家思想来解释这一文学经典的。D.《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不但是史学权威,也是文学权威。它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E.《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它们都是纪传体通史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CE【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道家思想”错误,应是“儒家思想”;E.《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并非“纪传体通史”;故选CE。32.(2023春·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名著内容陈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保尔离开学校,是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末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B.“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C.保尔与冬妮娅、丽达、达雅的三段恋情,暗含了保尔逐渐远离肉体、远离奢华,向精神、原则、理念靠近的心灵历程。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作者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D.有误,朱自清写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是要做初中生的古典文化普及,所以作者采用白话文来重述,兼以“导读”的形式,希望可以启发一般人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所以,其语言风格并不像常见的学术文章那么枯燥、艰涩,反而采取一种说故事、聊天式的闲话风进行古典文化导读。除了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以外,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虽然采用一种闲话方式来讲古典文化,可是作者在陈述学术观点时用词却准确而有分寸,显得十分严谨。选项中“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说法有误;故选D。33.(2023春·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中)选出对《经典常谈》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全书共13篇。B.在人家门头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周易》这部书。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D.《战国策》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识记。D.有误。《经典常谈》原文是“《春秋》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故选D。34.(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读《经典常谈》选段,据此概括《史记》与《汉书》的基本特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A.《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B.《汉书》弘丽精整,多用排偶。C.《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D.《史记》《汉书》,所采者博,所择者精,组织弘大,描写曲达。【答案】A【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辨析。A.结合“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可知,《史记》“文直而事核(文章直截了当而且叙事简明扼要)”;结合“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可知,《汉书》“文赡而事详(叙事周详,笔墨丰赡,剪裁得体而不杂乱)”;故选A。35.(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共13篇,其中没有提到的是(
)A.《辞赋》 B.《红楼梦》C.《诗经》 D.《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识记。《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故选B。36.(2023春·江苏常州·八年级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经典常谈》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并把《诗经》放在了首篇。B.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C.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代表人物有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子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统于一尊。D.“六书”中的“指事”发源于图画,描摹物形的大概,如“上”“下”;“象形”是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日”“月”。等到汉武帝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便只存在书体的演变了。【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A.说法不正确。《经典常谈》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把《说文解字》放在了首篇,而非“介绍了《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并把《诗经》放在了首篇”。D.说法不正确。“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象形”发源于图画。而非“‘指事’发源于图画”“‘象形’是用抽象的符号”;此外用小篆统一文字的是秦始皇,并非“汉武帝”;故选AD。37.(2023春·吉林·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解说不正确。《三礼第五》中的原文是“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故选C。38.(2023春·浙江·八年级期中)带着具体目的去阅读,往往能更好的解决课内学习遇到的某个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习课内古诗文,你选择性阅读了《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章节并有了新理解,下列表达有误的是(
)A.《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非常经典的文言文,应该属于“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子”部,可以选择去《文十三》一章进行深入阅读。B.为了更好的对《<诗经>二首》中的主旨进行解读,你可以查阅《<诗经>第四》中关于“诗言志”的相关观点。C.《经典常谈》里解释“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你认为《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很好的例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A.选项“应该属于‘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子’部”有误。“经史子集”四部分别指: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不属于先秦百家著作和宗教类,因而表述有误。故选A。39.(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一书,于1942年出版,作者朱自清当时在昆明西南大学任教。B.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朱自清的着眼点虽然主要在于普及性,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学术性。C.朱自清在《序》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中国文字相传是仓颉造的;八卦相传是女娲画的;《周易》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D.有误,八卦相传是伏羲画的,《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故选D。40.(2023春·江西九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广大国学爱好者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作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尊经”“崇古”,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经典常谈》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常有引人入胜之处,例如写战国时期的说客,常常有生动传神的精彩之笔。D.朱自清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答案】C【解析】考查名著阅读。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作者认为,现代学术需要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学的精神。选项“我们一定要‘尊经’‘崇古’”说法有误;D.这些话是叶圣陶说的,并非“朱自清”;故选C。41.(2023春·湖南长沙·八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某同学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该书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B.根据《<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内容可知:“日”“月”为“明”,“明”是会意文字,“花”“露”是转注文字。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我们做学问要精益求精,这体现了“诗言志”的育人作用。D.作为一本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里有作者本人的学术主张,也介绍了当时学界对于相关古典书籍的前沿见解,是一本颇有新意的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B.花,形声字。由“艸(艹)”和“化”构成。“艸(艹)”作形旁,说明这个字的本义与植物有关;“化”作声旁,指示读音。本义是花朵。露,形声字。雨表意,表示露珠像雨珠;路表声,表示露是凝结在路面或草木上的小水滴。本义是露水;故选B。42.(2023春·浙江温州·八年级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联考期中)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根据“屈原的爱国情感”联系名著内容筛选即可。A.《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与屈原无关;B.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与屈原无关;C.《周易》即《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与屈原无关;D.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故选D。43.(2023春·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A.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建筑材料寄存与环保检测服务协议范本2025
- 2025年北京市外贸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参考范本
-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前景展望
- 科普手术操作流程
- 电子产品物流司机用工合同
- 2025年度办公室租赁及企业财务咨询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肾衰竭护理查房
- 校园卫生咱维护劳动教育
- 林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模板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答案
- (3月省质检)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专业网格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贵州黔东南州各县(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691人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word)及答案(扫描版)
-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天麻》编制说明
- 基于语音信号去噪处理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要点
- G414(五)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
- 木箱制作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