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组织说明【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尝试诗歌的写作。”因此在本单元学习内容方面,确定目标为阅读诗歌,体会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写作手法,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情感;学习欣赏品味诗歌的语言、形象,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欣赏由经典诗歌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因此在本单元教学引导方面,确立为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表达独特感受,促进精神成长;重视诵读积累,感受诗歌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鼓励学生口头书面运用多样形式呈现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课程评价方面: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要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因此本单元评价方面,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品,关注研讨交流及创意表达的能力。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情感浓烈的新诗时,应关注诗歌朗诵、诗歌鉴赏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诗歌鉴赏上,本专题着重于写作手法和诗歌情感的鉴赏。【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任务学习鉴赏诗歌、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组成,在“自主欣赏”任务驱动下,教材选了六首诗歌,分别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及穆旦的《我看》。这组教材的主题内容是诗歌之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获得文学的审美熏陶。这组教材的语文素养主题是诗歌的阅读、朗诵与写作,教材以诗歌文体为线组合,从内容上看,几首诗歌的共性是都借描写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抒发某种情怀,这一特点为自主赏析诗歌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从形式上看,既有古体诗词,也有现代诗歌,多数是现当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便于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六首诗歌风格各异,但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一一爱。《沁园春·雪》流露毛泽东对祖国山河雄阔豪迈的爱;《周总理,你在哪里》抒发柯岩对总理情意深切的爱;《我爱这土地》表达艾青对土地深沉真挚的爱。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在柔美的湛蓝》中曾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是凝练的艺术。本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定为“让爱诗意地栖居”,融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引领学生在诗歌鉴赏,朗诵,创作的系列活动中“赏”爱,“创”爱,“诵”爱,携手诗歌与爱拥抱更好向未来。【设计依据】教材依据:本单元属于部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该类单元渗透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将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创设情境任务设计层递活动--教学评估反馈(即教学评一体化),本单元设计以教材为导向,以主题为引领,以情境任务为驱动,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每个课段整合阅读、资料、活动、创作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由课内到课外,读写互动,听说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学情依据:七、八年级学生此前已接触过现代诗歌的学习,已掌握了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基本能够把握诗歌内容,整体感知诗歌情感。在本单元,学生在语气、节奏等较为抽象的朗读技巧上,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形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上均有待提高。【教学实施思路】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分为三个课段。第一课段诗漾芳华,丹青绘诗意,学生通过学习六首诗歌,分析意象和诗歌语言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意蕴和感情基调,体悟作者感情。第二课段掬诗在手,槐序予君诗,了解诗歌的形式,结合所学诗歌表现技巧,运用恰当的意象创作小诗。第三课段携诗逐梦,音韵诵诗情,在课内诗歌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诗歌朗诵技巧的设计,通过诵诗会展现诗歌艺术魅力。第一课段:诗漾芳华,丹青绘诗意核心任务:研读课文,了解新诗的特点,自主归纳新诗鉴赏的方法技巧。学习任务:1.联系已学知识,借助教材所给助学系统,概括新诗基本特点;2.精读诗歌,梳理诗歌中的意象,理清诗歌背后隐藏的情感;3.研读诗歌,赏析诗歌“陌生化”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本课段共5课时。学习资源:推荐阅读《教我如何不想她》《囚歌》《您是》《一句话》《祖国啊,我亲爱的祖》《沁园春.长沙》《有的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艾青)《乡愁四韵》(余光中)《笑》(林徽因)《园》(穆旦)学生活动:1.初读诗文研感受。完成诗歌名片,开展“为你绘诗,泼墨年华”活动。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一张画纸,几许色彩,带你穿越华夏千年流光,描绘心中的诗意与浪漫,用以墨香点染诗韵,诉说对诗意的追寻和美的探索。同学们选取诗歌创作的背景事件或诗词中的一个场景画面,以小组合作方式,共同绘制一张具有画面美、创意美、意境美的诗词图景。2.再读论世捕意象。完成意象表格,开展“为你话诗,寻象会意”活动。(1)通过表格分类梳理诗词中所选用的意象。(2)概括各类意象运用在诗词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并归纳传达的情感。(3)探索古今诗歌中的共同意象进行古诗联想,完成联诗成句。3.鉴读手法感魅力。完成写法清单,开展“为你荐诗,雅作共赏”活动。执笔一则诗歌写短评,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鉴赏《沁园春·雪》意境宏阔胸怀天下,《我爱这土地》中“土地”“鸟”等意象表达作者对土地执著的爱,《乡愁》中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学习评价: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内六首诗词选用的意象,选取其中一意象为主题,勾连名篇佳作整理诗集,采用小组互评方式进行评价。第二课段:掬诗在手,槐序予君诗核心任务:结合所学新诗表现技巧,抓住生活中能够触发自己情感的景、人或物,发挥联想与想象,运用恰当的意象,以“书墨氤氲传千里,遥寄婵娟锦书来”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学习任务:1.回顾第一课段六首诗歌的鉴赏内容,归纳诗歌创作技巧,梳理写作思路。2动笔创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员相互评价,推出一份代表作品,根据评价内容修改完善自创诗歌,并在第三课段主题诵诗会上交流展示。课时安排:本课段共2课时。学习资源:《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短诗五首》等13首诗歌。学生活动:1.时光为纸,共叙“诗”话。引导学生续写《我打碎了夕阳》,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在补写中体悟现代诗语言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2.化文合一,笔润“诗”情。尝试改编体裁,将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文《散步》改写为一首现代诗,使语言更加凝练,富有诗情画意。3.韵有新声,雅存“诗”意。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如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或是《乡愁》的形式,创作一首小诗。学习评价:开展“书墨氤氲传千里,遥寄婵娟锦书来”主题写诗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员相互评价,并根据评价细化表修改完善自创诗歌。第三课段:携诗逐梦,音韵诵诗情核心任务: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语调、韵律、节奏等传达出诗人的情思,进行朗诵表演。学习任务:1.观看名家朗诵视频,标注朗读符号,学习诗歌朗诵技巧;2.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带来的美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3.尝试朗诵,相互评价交流,共同排练展示。课时安排:本课段2课时。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教材中的13首诗歌2.推荐资源:中央电视台《新年诗会》中《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等诗歌的朗诵视频;《经典咏流传》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乡愁》等诗歌的演唱视频。学生活动1.开展“我以我诗诵芳华”主题诵诗会。(1)为自己写作的新诗写一份朗诵脚本,画出停顿节奏,标注重音、语速、语调、语气等,并写出这样处理的理由。(2)为自己写作的新诗匹配一首恰当的乐曲,写出匹配此乐曲的理由。(3)有感情地诵读自己的诗歌,倾听同伴的诵读。2.“闻诗入梦来·为你读诗”公众号竞选推文。(1)主题集中。设定一个明确的主题,给你的小组代表推文取一个优雅简洁,符合主题的标题。(2)栏目丰富。小组代表推文需要包含配乐朗诵视频、文本展示、作者介绍、诗文鉴赏、小编有话、拓展延伸等栏目。(3)版面美观。版面版式要有整体性,可以设计穿插一些符合主题的、恰当的配图。学习评价:本课段评价主要在于分享交流时的评价和回应评价,如朗诵处理是否符合诗歌情感基调,以及诗歌创作意象选用是否合理、恰当等。1.组内品评。学生将自己的诗歌在本组内交流,解释诗歌创作缘由与构思,组内成员就其意象、情感、格律、手法四方面进行点评,并挑选出代表作。2.班级点评。各小组推荐代表作向全班分享,班级同学就仪表形象、语言表达、态势神情、朗诵效果、创意设计五方面进行点评。3.大众投票。以班级为单位推出一篇公众号推文,汇集各小组代表作品,面向大众进行公开投票。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能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读出感情和韵律。2.选择的合适的意象、句式和音律,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学会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等,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领略到诗人的情思,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进而接受诗歌语言美、韵味美、情思美的熏陶并增强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②语言运用:1.找出诗中的名句反复品味,并至少积累5句。2.自主研读教材中的6首诗歌,关注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意象,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主旨,针对其中1-2句经典诗句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小评论。③思维能力:1.通过对比品析,探究诗歌中的具体形象与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升在不同形象之间发现关联性的形象思维能力。2.通过模仿和联想,创作小诗,编写诗集,提升创造力。④审美创造:通过多种形式阅读和演绎诗歌,感受诗歌的美感,弘扬诗歌文化,初步掌握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注意重音、停连、节奏,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感情韵律。(2)自主研读,探究意象与思想感情的联系,发展形象思维,理解诗人情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1)通过模仿和联想,创作诗歌,编写诗集,提高创造力。(2)借助多种形式阅读和演绎诗歌,获得文学审美的熏陶,弘扬诗歌文化,初步学会用诗歌表情达意的方法。三、达成评价(一)设计说明表现性评价,指的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任务往往是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听读说写的真实任务,包括以下要素:目标和角色、对象、情景、产品或标准。表现性评价的证据指的是,通过外显的语文行为(听读说写)证明学生已经准确地掌握了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并展示出了迁移能力。具体体现在对三个问题的回答:①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证据证明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主要类型有非正式检查如提问、检查预习作业等,观察和对话,随堂测验或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②在学生的反应、作品和行为中,哪些具体特征和行为可以来判断他们达到了哪些预期效果(指标和量规);③我们所计划的证据能使我们推断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吗(反思与调整)。(二)单元评价任务设计总任务:班级要举办“青春礼赞”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你作为班级此项活动的负责人,参与主持、策划和文稿撰写等工作。子任务1:勾连名篇佳作,从语言、节奏、情感等角度详细阐释该作品作为学校候选作品的理由(标准),以小组为单位编辑《青春宣言》诗歌集。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子任务2:联系自己当下的生活,通过与不同时代的“青春宣言”对话,展望未来,写一写表达自己的“青春宣言”的诗,能借助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争取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象)的认同(目标)。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子任务3:策划“我的青春宣言”班级诵诗活动,为遴选出的参演的诗歌诵读作品制作“朗读脚本”,提供给班级候选(情景),尽最大努力满足小组在班级展演中获奖的愿望(目标)。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四、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导图五、单元概念地图课时教学设计(第6课时/总9课时)课题掬诗在手,槐序予君诗一、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翻开教材,美好的诗味扑面而来,这里有毛泽东对北国壮丽雪景的激情赞美;有艾青对祖国地土生死相恋的一片痴情;有台湾诗人余光中重重又叠叠的思念与企盼;还有林徽因对“你”的真切欢喜与爱的赞颂……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读诗、品诗、写诗。读诗,感受诗的韵律,想象诗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情感,品评诗歌特色;写诗,诗歌联系生活,诗歌抒写心灵。我设计的创写小诗的作文课,由读至写,打通语文与生活,让诗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一种形式,让学生仿有方向,写有方法。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写诗,教学核心任务为举办“海棠·诗会”,以此为目的,学生需要在对九上第一单元的诗歌品读感悟基础上续写、改写、创写,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在诗会上进行展演交流,使学生具备“三会三化”的知识能力,即会续写,紧扣文本和韵脚、节奏,续写不完整诗歌;会改写,能够做到语言转化和意象归纳,将复杂情感以具体意象表达,进行文本转化,能将经典散文改写成现代诗;会创写,围绕主题,能编排自己的现代诗歌,创作表达情志的小诗。最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七年级《金色花》《荷叶·母亲》对于诗歌长于抒情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感受,对于散文诗的面貌有了大致了解;通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对外国哲理小诗有了简单积累;通过八年级《回延安》对诗歌的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有了基本的印象。但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在阅读现代诗、创作小诗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三、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能够将自己的直觉、灵感、内心感受与联想想象的内容,掌握诗歌化的表达能力。(2)借鉴优秀诗歌的写法,学习诗歌创作技巧,练习仿写,进行诗化的表达。教学难点:(1)围绕某一个内容或主题,写一首小诗,并能够依据诗歌的特点,进行修改提升。(2)培养发现、把握生活中体现爱与美的细节和瞬间能力,能够捕捉并深化内心的情感体验。四、学习目标确定1.基于对新诗特点的了解,学习用诗歌表达真情实感。2.把握诗歌节奏和韵律,分行分节排列进行续写和改写。3.通过诗歌,学会发现、欣赏和创造生活中的美,独立创作。五、教学流程图本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是基于逆向思维设计提出,坚持“素养为纲,实践主线”的核心宗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活动为主线,对应学习任务群。教学重点以输出带动输入,以“海棠·诗会”主任务驱动整个教学流程,由“时光为纸,共续“诗”话——美文合一,笔润“诗”情——韵有新声,雅存“诗”意”三大环节组成。六、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时光为纸,共续“诗”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学习情境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海棠·诗会”主题诗歌比赛第一场——“时光为纸,共续“诗”话”诗句扩写正式打响,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添砖加瓦,化诗成文,期待你们的佳作!二、驱动性问题给出现代诗的开头,如何续写成一首完整的小诗呢?三、活动过程1.回顾经典:屏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男女生分读(第一三节男生读,第二四节女生读,最后一节合读两遍)。思考:这首诗在节奏上的特点是什么?预设:每节的第一三句均押韵,押“ɑn”韵,声调以平声为主,读起来轻快悠扬,和谐悦耳;每节诗的行数相等,每行的字数大致相同,诗节整齐匀称;为了押韵,为了使诗节整齐,诗句会出现突然的转折、停顿,使得诗歌的节奏和形式新颖别致。屏显:续写诗歌,音韵节奏要和谐优美2.师生共探:小结:现代诗的形式美,不仅体现在长短句节奏变化上,还体现在有些诗歌延续了古代诗歌押韵的特点,为诗歌添上合适的韵脚,能更好地传达情感,并使诗歌更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锦囊妙计①理解诗意,把握中心;②找准意象,还原情境;③描绘画面,想象补白;④表现意境,注入情思;⑤统一韵脚,加强节奏。学生活动1完成任务,评比成果。同学们为了参加此次诗会,各展其才,为了使最后诗会展示时拿出的诗歌亮眼精彩,纷纷加入“为诗歌添枝加叶”的扩写比赛,锻炼自己,一起展示你的成果吧给出上句,“我打碎了夕阳”,请你续写,______________。示例:我打碎了夕阳,铺在卧榻旁,扯一缕入梦,消磨长夜微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在补写中体悟现代诗语言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活动意图说明: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如是说:“一首诗开了头,诗人并不知道这首诗怎样结束,有时,写出的东西叫人吃惊,因为写出的往往比他预期的更好,他的思想往往比他希求的更远。”本活动在第一单元的诗歌篇目外选取一首押韵的诗篇开头,让学生朗读发现韵脚与诗歌内容、情感的关系,感受诗歌形式的音韵美的同时,为学生对诗歌怎么押韵,如何为诗歌选韵,如何调整诗句节奏感等疑惑拨开迷雾。评价与反思: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环节二:美文合一,笔润“诗”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学习情境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海棠·诗会”主题诗歌比赛之第二场——“美文合一,笔润“诗”情”在我校图书馆正式开始筹办,比赛内容为从不同的视角对语文课文进行“改文成诗”,以此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进程。同时,一些优秀作品将进行反复诵读并录制音频作品展现给全校师生,欢迎你的加入!二、驱动性问题如何将一篇散文改写为一首现代诗歌呢?三、活动过程1.回顾经典:屏显余光中《乡愁》,自由朗读。思考:“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叠词用得好在哪里?它们的位置为什么不能调换?预设:能准确修饰对象;朴素自然,意蕴深厚,反衬牵挂、思念、痛苦、渴望感情之深;对称,具有声韵之美等。屏显:化文成诗,语言要简洁凝练2.师生共探:锦囊妙计①改写的内容要保持原来的意思和意境②展开合理想象③使用恰当的修辞④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完成任务,评比成果。为了将本次“改文成诗”设计大赛举办的更好,也为了最大限度的引起大家的共鸣,同学们纷纷决定在不改变作者情思的情况下,合理将初中阶段学过的散文《散步》创作成一首诗歌,自拟标题,请你也加入进来吧。示例:《致紫藤萝》(改编自七下《紫藤萝瀑布》)春红已谢的时候/你独自盛开/那是生命的微笑/是生命的执著/每一朵盛开/是张满的帆/浪袭来/你们却笑/风吼起/你们在呐喊/“开花!开花!”/我看见/你生命的力量/宣泄成紫色瀑布/汇成奔腾不息的生命河流附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文篇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荷叶·母亲》《金色花》《散步》《背影》《昆明的雨》《回忆鲁迅先生》《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老王》《土地的誓言》《藤野先生》《白杨礼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桃花源记》《三峡》《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逍遥游》等。引导学生课后有兴趣可继续尝试散文改写为诗歌【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经典引路,借助范文强化学生对写好诗歌语言要简洁凝练这一技巧的深入认知。活动意图说明:无论是形式还是主题,莫怀戚的《散步》这首散文诗非常适合学生在此进行训练。通过改写,既能加强对诗歌形式和鉴赏方法技巧的运用,同时能更直观感受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体悟诗歌作为抒发真情的绝佳载体特殊性,感受诗歌创作的魅力与快乐。评价与反思: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环节三:韵有新声,雅存“诗”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学习情境“海棠·诗会”主题诗歌比赛之第三场——“韵有新声,雅存“诗”意”活动拉开序幕,面向全校同学征集以“让爱诗意地栖居”为主题的诗歌作品,以精美的团扇形式在“独家诗作工坊”展出,欢迎学生踊跃投稿,成为校园小诗人!二、驱动性问题如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现代诗歌呢?三、活动过程出示一张秋景图片,教师引入设问:窗外正值金秋九月好时光,看到这大好秋景,老师情不自禁地写了这样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秋天多美啊!”你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吗?为什么?预设:不是一首好诗,意象不够具体生动,新颖别致,抒情过于直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