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修订说明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中主要增加和补充了GPS测量RTK-DGPS测量数字化测图施工定位机助制图多波束测深和适航水深测量等内容并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规范共分11章56节2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郭文伟2术语郭文伟3平面控制测量张铁军郭文伟高程控制测量张铁军李素江袁世中5地形测量李金亮6水位控制测量袁世中P17水深测量郭文伟张铁军8施工测量李为荣郭文伟9水文观测李金亮万大斌唐友田10变形测量李为荣郭文伟11制图冯立新万大斌附录A郭文伟附录BC张铁军附录D万大斌附录EF袁世中附录G~H附录J~M郭文伟附录N张铁军附录P~R郭文伟附录S万大斌附录T张铁军附录u万大斌附录V冯立新万大斌附录w郭文伟本规范于2000年12月23日通过部审2001年9月5日发布2002年1月1日实施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和本规范管理组以便再修订时参考P2目次1总则12术语23平面控制测量531一般规定532导线测量633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834电磁波测1035GPS测量1136资料整理144高程控制测量1941一般规定1942水准测量2043三角高程测量2244跨水面高程测量245地形测量2651一般规定2652测站补点2953细部坐标点的测定3054地物和地貌测绘3055地形图拼接与检查336水位控制测量3461一般规定3462水位站布设3563水位观测3664平均海面的确定39P165深度基准面的确定407水深测量4271一般规定4272测深线布设4373定位4474测深4775水下障碍物探测4976适航水深测量5077内业整理518施工测量5481一般规定5482施工平面控制5483施工高程控制5684施工标志5785疏浚和航道整治施工放样5786港口工程施工放样5987吹填施工测量629水文观测6391一般规定6392比降观测6393沿海流速和流向观测6494内河流速流向和流量观测6595泥沙测验和底质探测6796断面测量6997波浪和风观测7098海水含盐度测定7299冰情观测72910航迹观测7410变形测量75101一般规定75P2102监测网的布设76103监测网观测77lO4水平位移观测79lO5滑坡观测79106沉降观测80107倾斜和裂缝观测81108内业整理8211制图84111一般规定84112编图设计和编绘85113清绘和注记87114晒蓝图静电复印和复照87附录A测量任务书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提纲89附录B控制点标石标石规格及埋设94附录CGPS接收机的检验比对和GPS观测记录手簿97附录D跨江线缆垂弧测量99附录E水位站经历簿格式和测站考证簿的主要内容102附录F理论最低潮面的计算108附录G定位中误差估算公式110附录H无线电定位系统的布设和技术要求112附录J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曲率半径114附录K测深仪的检验要求116附录L深度改正数计算117附录M测深仪换能器动吃水改正数测定方法119附录N多波束测深系统和侧扫声纳扫测作业要求121附录P软式扫海具扫测报告格式129附录Q水位分带方法134附录R施工标志测设内容135附录S河床质探测器137附录T浅地层剖面仪使用要求139P3附录U船舶航行双迹观测141附录V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图式143附录W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207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208附条文说明211P41总则com为统一水运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测量质量满足水运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船舶安全航行的需要制定本规范com本规范适用于港口与航道工程测量通航建筑物和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等工程测量可参照执行com水运工程测量应根据测量任务书和现场踏勘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制定技术方案编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测量结束后应做好资料整理编写测量技术报告测量任务书测量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技术报告提纲见附录Acom测量仪器和工具应按国家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并及时检验校正com水运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P12术语com航道基本测量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定期进行的全面测量包括沿海航道与港区水域的测量和内河长河段航道图测绘com航道检查测量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对沿海航道与港区水域部分要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以水深测量为主的测量comDGPS即差分GPS在坐标已精确测定的基准台上设置GPS接收机并和移动台上的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不少于四颗的同一组卫星求得该时刻差分改正数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等改正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把这些改正数实时播发给在附近工作的移动台用户或事后传送给移动台用户由移动台用户用所收到的差分改正数对其GPS定位数据进行实时修正进而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comRTK-DGPS是一种高精度实时相位差分动态定位技术由基准台移动台及RTK差分数据链组成移动台无需在已知点上做初始化而直接在动态环境下确定整周模糊度实时接收GPS定位信息并按基准台发送的RTK差分改正数进行修正获得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comRBN-DGPS无线电信标差分GPS定位系统RadioBeaconDifferentialGPS的简称此系统是利用无线电信标台站向移动台播发差分改正信息移动台用此对其所接收的GPS定位信息实时进行修正以确P2定其精确位置comGPS高程测量利用GPS相对定位确定测区高精度的三维基线向量结合基准点的水准测量获得大地高程异常值推求地面待定点的正常高com全潮相邻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潮期一个潮期完成一次潮汐升降运动称为全潮com适航浮泥层厚度既能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又不损害船体的浮泥层的厚度指高频测深仪的波束反射界面到与适航密度值相对应的浮泥下界面之间的浮泥层的厚度com适航水深用高频测深仪测得的深度基准面以下的深度与适航浮泥层厚度之和com施工标志用于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标志和施工导标com变形监测网由变形基点变形观测点组成的变形控制网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网com静吃水测量船在漂泊或停泊的状态下测深仪换能器底面距水面的垂直距离com动吃水测量船以正常航速测深时由于船舶航行引起的测深仪换能器下沉量com硬底质水底为风化岩碎石卵石标准贯入击数大于3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人击数大于15的粘性土的底质com中等底质P3水底为标准贯人击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3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人击数大于6且小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质的底质com软底质水底为标准贯人击数小于或等于1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入击数小于或等于6的粘性土质的底质P43平面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com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视测区大小工程性质和测图比例尺等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分级布设com平面坐标系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分带应com投影分带com测图比例尺 投影分带 150015000 15°3° 1500O110000 3° 110000150000 3°6° 注对l500地形测图及港口工程施工测量测区距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大于45km时可采用任意带投影com2一个测区应采用同一坐标系对港口工程测量和比例尺不小于11000的疏浚及航道测量其长度投影变形不应大于140000对比例尺小于11000的疏浚及航道测量其投影变形不应大于1/20000com3当采用国家或原坐标系统其投影长度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换带计算或采用独立坐标系统com4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可采用任意带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面可采用国家参考椭球面或主要测区的平均高程面com5在未建立控制坐标系统的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P5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com平面控制宜在国家等级控制网内建立加密网依次分为叫一级二级和图根三个级别一二级平面控制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com各级导线网三角网和三边网的起算点边的精度不应低于高一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一二级导线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一二级三角网最弱边边长中误差及一二级三边网各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均不得大于01m当测区最大比例尺大于11000时不应大于50mmcom平面控制点应选在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位置测区首级控制点应埋设标石或在固定地物上凿设标志和点号控制点埋石标石规格及埋设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对兼作水准点用的控制点应按水准标石规格埋设对主要控制点应绘点之记32导线测量com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结点网等形式相同等级导线的边长应均匀同一测站各方向边长之比不得小于13com各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com-2的规定电磁波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com-1等级 测回数 平均边长 导线总长 测角中误 测距相对 方位角闭 导线相对 DJ2 DJ6 m m 差〃 中误差 合差〃 闭合差 一级 2 4 500 8000 ±5 1/60000 1/20000 二级 1 2 400 4000 ±10 1/30000 1/10000 图根 1 2000 ±20 1/10000 1/5000 注①表中n为导线的测站数②当测区最大比例尺为11000在导线中部联测坚强方向时一二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和导线总长可适当放宽但最大长度不应超过表中规定的2倍P6钢尺量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com-2等级 测回数 平均边长 导线总长 测角中误 方位角闭 导线相对 DJ2 DJ6 m m 差〃 合差〃 闭合差 一级 2 4 200 4000 ±5 110000 二级 1 2 100 2000 ±10 15000 图根 1 1000 ±20 12000 注①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取±50mm时平均边长和导线总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O5倍取±02m时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2倍②导线网布设成结点网时网中起算点与结点结点与结点间的路线长度应小于规定的导线总长的07倍布没成结点网时导线总长不宜超过相应等级规定总长的17倍③支导线总长不得超过相应等级导线规定总长的04倍com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观测水平角时应严格整平对中仪器严禁日光直接照射经纬仪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不应超出一格com2当采用方向观测法时若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图根控制测量可不归零各测回间应变换度盘位置各测回零方向观测值应相差180°/nn为测回数com3当方向数多于6个时应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时应联测2个共同方向其中之为共同零方向两次所测角度之差应小于相应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观测完毕后应进行测站平差com4仪器迁站后当需要重新补测部分方向时应com3款的要求com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com水平角观测主要技术要求com仪器类型 读数取位〃 半测回归零〃 一测回2c互差〃 同一方向归零后各测回互差〃 DJ2 1 12 18 12 DJ6 6 18 36 24 注①表中2C为2倍照准误差②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干3°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进行比较P7com当观测结果com时应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com2某方向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方向并联测零方向com3同一方向归零后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方向可靠性较差的测回并联测零方向com用钢尺丈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丈量距离时应同时测定钢尺温度并进行温度尺长和倾斜改正com2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com等级 丈量次数 定线最大偏差mm 每次丈量读数次数 读数取位mm 温度取位℃ 两次丈量互差mm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2 50 3 O5 O5 S/10 1/20000 二级 2 50 2 1 1 S/5 1/10000 图根 1 70 2 1 1 1/5000 注①表中s为丈量长度m②检定钢尺时其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10000033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com三角网及三边网宜由近似等边的三角形组成各三角形的内角应在30°~120°之间特殊困难地区个别角度不应小25°三边网的三角形内角大于100°时宜用经纬仪按相应等级的测角精度对该角进行观测com三角网和三角锁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P8三角网和三角锁的主要技术要求com 测角中误差 乎均边长 三角形最大 测回数 相对中误差 等级 〃 km 闭合差〃 DJ2 DJ6 起算边 最弱边 一级 ±5 20 ±15 2 4 1/40000 1/20000 二级 ±10 10 ±30 1 2 1/20000 1/10000 图根 ±20 O5 ±60 - 1 1/10000 1/5000 注最弱边边长中误差取±5cm时平均边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05倍取±20cm时平均边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2倍com单三角锁两条起算边及三边网两个起算方位角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超过12个当采用线形锁作为加密控制时三角形个数不宜超过10个com三角网和三角锁的起算边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按相应等级的精度进行测定当三角网和三角锁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大于com时应在三角网和三角锁中央增测起算边或布设四边形中点多边形com三边网和三角锁的边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边长均应往返观测平均边长应comcom2边长测距相对中误差应com-1的规定com当采用交会法插点时交会角宜在30°~120°之间各种交会方法至少应有一个多余观测值由两组观测值计算的交会点纵横坐标互差不应大于相对点位中误差的2倍当采用后方交会法时交会点不应位于距危险圆1/4半径范围内com法测定归心元素时应从三个不同方向按盘左和盘右对觇标标心柱标石和仪器中心进行投影投影角应接近60°或120°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标石和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觇标标心柱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lOmm偏心距应量至毫米偏心角应量至15′P934电磁波测距com电磁波测距仪的等级精度应com电磁波测距仪的等级精度com测距仪等级 精度一 表达式 Ⅰ mD≤5 Ⅱ 5mD≤10 mD±ab·D Ⅲ 10mD≤20 注mD为测距中误差mma为仪器的固定误差mmb为仪器的比例误差系数10-6D为测距长度kmcom选定测距边时测线应避开反光物体和发热体并应离开地面障碍物13m以上测站不应设在强电磁场干扰区com边长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边长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com等级 测距仪等级 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mm 单程测回较差mm 往返较差mm Ⅰ 1 5 2mD 一级 Ⅱ 2 10 15 Ⅲ 4 20 30 二级 Ⅱ 1 10 Ⅲ 2 20 30 图根 Ⅲ 1 20 注①2mD为测距中误差mm②一测回是指测距仪照准反射镜一次读数2-4次③根据不同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com边长观测时应同时测定测站处的大气温度和气压并对边长进行改正温度计和气压计应避免日光曝晒温度计应悬挂在与测距仪大致等高处温度读数应精确至05℃气压读数应精确至100Pacom各级边长按高差计算水平距离时高差精度应满足图根点要求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应com-1的规定按垂直角P10计算水平距离时观测垂直角的测回数应com-2的规定测距边两端高差限值com-1等级 一级 二级 图根 高差m 150D 300D 300D 注表中D为测距边的水平距离km垂直角测回数的规定com-2垂直角α等级 α5° 5°≤α10°α≥10° DJ2 DJ6 DJ2 DJ2 DJ2 DJ6 一级 1 1或2 2 3 二级 1 1 1 2 2 4 图根 1 1 1 1 1 1 注①垂直角各测回互差DJ2为15"DJ6为25"②按三丝法观测垂直角时测回数可减少一半35GPS测量com采用GPS测量技术建立各级平面控制网时GP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应按式com计算并应comcom式中σGPS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即等效距离误差mma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10-6D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GPS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com项目等级 固定误差σmm 比例误差系统b10-6 相邻点平均距离限km 一 ≤8 8-10 5-lO 二 ≤16 16-20 2-5 图根 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 05-2 comGPS测量控制网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P11com1GPS制网中作为起算点的高级控制点不得少于2个宜用第3个已知点作校核并应均匀分布使之与待定点构成闭合环com2GPS控制网宜在测区内布设成由独立基线构成的多边网或附合路线GPS基线构成的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一级网不应多于8条其余等级网不应多于10条没有包括在最简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观测基线应进行重复观测com3当GPS控制网相邻点间的距离大于20km时宜选用双频接收机com4当用RTK-DGPS加密图根点时应先在已知点上进行精度测试比对在每个加密点上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5s其定位精度应符合图根网的精度要求且不能再用于发展控制点comGPS点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GPS点位的选取应方便使用和保存在地平仰角15°以上的视野内不宜有障碍物并宜避开电磁辐射源和可能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地点光滑反射物体或大面积水面com2当GPS点间需要通视时应在附近设方位点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其观测精度应与GPS点相同com3当GPS点周围地平仰角15°以上视野内有障碍物或周围有大面积水域时应绘制环视图com4GPS一二级点应埋设标石图根点或临时控制点可不埋设标石只设立临时标志图根点需要埋石时可参考一二级点的规格适当缩小comGPS点和方位点均应绘制点之记comGPS测量的外业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接收机使用前应按附录C的要求进行检验com2GPS接收机天线的对中误差一二级点不得超过2mm图根点不得超过3mm当天线不能在标石中心安置时可采用偏心观测测定归心元素将成果归算到标石中心com3测量前后应量取天线高度天线高度应取三次读数P12的平均值精确到lmm测量前后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com4测站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卫星高度角不小于15o2观测时间不少于30min3采样时间间隔为15~60s4观测卫星不少于4颗卫星分布象限不少于2个5观测时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不大于86当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法观测时使用双频接收机并连续跟踪不少于5颗卫星的信号观测时间不受限制com5外业观测应统一采用世界协调时UTCcom6观测期间应注意观察仪器的工作状态宜避免电源中断和人畜汽车等在天线附近走动雷雨时应关机停测并通知其它同步观测台站com7一个观测时段内不得重新启动接收机重新选择工作模式终止记录数据改变参数设置或移动天线com8一个时段观测结束时应检查天线对中是否有变动核实输入的各种参数检查有效观测时间和记录数据量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观测数据转存备份comCPS测量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数据处理应采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或经批准使用的新软件数据处理宜采用自动处理方式当采用人工干预处理应注明干预的原因内容和效果com2外业数据质量检核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小于10%2同一条边任意两个观测时段的成果互差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倍3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分量闭合差限值按下式计算com-1P13式中WXWYWZ坐标分量闭合差n闭合环中的边数δ按平均边长计算的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4同步观测闭合环的闭合差限值按下式计算com-2式中WXYZ同步观测闭合环的闭合差5附合路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式com-1计算其中n为附合路线的边数6单点支线两个时段基线解算结果互差小于相应等级精度指标的倍com3当外业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重测或补测重测或补测的分析结果应写入数据处理报告com4GPS网的最小无约束平差宜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GPS网的最小约束平差可在WGS-84坐标系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必要时可利用局部拟合的转换参数进行WGS-84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坐标转换参数应进行校核com5GPS网平差的输出信息应包括各测站点的大地坐标三维地心直角坐标相邻点之间的平面边长坐标方位角和相应的精度评估信息36资料整理com现场更改原始观测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角度观测值的秒值读记错时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时可更改一次同一方向盘左盘右的水平角值不得同时更改垂直角度不得连环更改com2距离观测值的厘米毫米值不得更改米分米值可更改一次同一距离往返观测或两次观测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com当使用电子手簿作外业记录时应打印全部原始观测值和P14记事项目com平差计算可采用严密平差和简易平差平差前应对全部观测值和起始数据进行检查并对有关项目进行验算com当计算坐标转换参数时应至少保留一个已知点作为校核点com观测成果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三角网和三角锁的验算应包括测角中误差极条件自由项基线及边条件自由项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其限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com-1com-2com-3com-4式中mβ测角中误差"w三角形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wj极条件自由项β传距角°′〃ρ"常数取206265"wb基线及边条件自由项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wf方位角条件自由项"mα1mα2起始方位角中误差"P15com2三边网的验算应包括往返观测时的测距单位权中误差观测角与测边所计算的角值之差和三边网角条件自由项其限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com-5com-6com-7com-8式中μ测距单位权中误差mmd往返测距离互差mmn测距边条数p各测距边的先验权σs测距边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Mγ观测角与测边所计算的角值之差〃各测距边平均相对中误差ρ"常数取206265"αβ除观测角外的另两个角的角值以°′〃表示mβ相应等级三角网规定的测角中误差〃Wg三边网角条件包括圆周角条件和组合条件自由项〃αw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角余切函数之和ctgα1十ctgβ1αf与极点相连的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中心多边形或差四边形或外侧的两辐射边ctgα1十ctgβi-1i为三角形编号P16com3导线网测角中误差和相对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com-9com-10式中mβ测角中误差"导线相对闭合差fβ闭合导线环或附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N导线网闭合环或附合导线个数fxfy纵横坐标闭合差mS导线长度m3.com对GPS网观测数据应进行基线分量闭合差及重复边精度的验算com测距边长度的归化投影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归算至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com1式中D1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Do测距边在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投影长度mHm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Nm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差距mR地球曲率半径mcom2归算至高斯投影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com2式中D2高斯投影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P17com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com内业计算数字取位com等级 方向角度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 坐标值m 方位角值" 一级二级 1 0001 0001 1 图根 6 001 O01 1 com平差计算首次使用的软件必须以已有的正确成果资料进行验证最后计算结果和精度信息文件必须是软件提供的原始成果不得改动对输人数据应进行仔细的核对最后结果应由两人分别独立计算并互相进行校核com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下列资料1外业手簿仪器检验归心元素的测定测站平差等资料和数据载体2平面控制网布置图点之记和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3GPS观测记录表见附录C4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P184高程控制测量41一般规定com水运工程高程控制测量依次分为三四等和图根三个级别各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四等及其以下也可采用GPS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各级高程控制均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com高程控制网的基本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三四等高程控制网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20mm对作业困难地区的内河航道测量当以四等水准作为测区首级高程控制时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可放宽到30mmcom2图根高程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作首级控制时不应超过50mm单程观测路线长度不应大于8kmcom确定高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采用其它高程基准时应求得其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com2一个测区宜采用同一高程基准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程基准时应求出其相互关系com3在尚未建立高程系统的地区可设立临时高程基准com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等形式困难地区可布设成支线形式com首级高程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标石控制点的位置应高P19于高水位线并应选择在地基稳固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地点对于三四等水准点不宜在河岸大堤上埋设标石三四等水准点应绘点之记com高程控制测量com进行高差高程计算取位高差高程计算取位规定com项目 三等四等图根 三角高程垂直角观测及改正数〃 1 高差计算m 0001 三角高程m O01 水准观测m 0001 最后水准高程m 0001 com当采用GP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计算GPS网点的正常高时应至少采用3个能有效控制测区的等级水准点作为起算点起算点分布应均匀不宜用外推方法comGPS高程测量所用的已知水准点距测区不宜超过15km并应有1个及以上等级水准点作为校核点42水准测量com测站观测宜采用双面水准尺其观测顺序三等水准应为后前前后四等水准与图根水准应为后后前前图根水准观测也可使用单面水准尺其观测应采用两次仪器高进行顺序为后前com四等水准可采用两组同向观测也可用变动仪器高或双摆尺的方法代替往返观测P20com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3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往返测互差mm 路线长度km 观测次数双面尺 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 之差mm 附合或环线 支线 平原 山区 支线 附合或闭合 三等 ±3 ±6 50 20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四等 ±5 ±10 20 10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图根 ±20 4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注①表中L为已测测段路线长度kmR为附合或环线路线长度km计算往返互差时R为测段或区段长度kmn为测站数②控制网布设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或起算点问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O7倍③作业困难地区的内河航道测量以四等水准作为测区首级控制时应进行往返观测附合路线长度不应大于50kmcom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可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com-1com-2式中M△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各测段往返互差mmn测段数R测段长度kmMw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W水准闭合差mmN水准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L水准环线长度kmcom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P21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com等级 水准仪类型 最大视线长度m 视线高地面最低高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红黑面读数互差mm 红黑面高差之差mm 间歇前后或双转点法或变动仪器高前后高差之差mm 三 DS3 75 O3 3 6 2 3 3 四 DS3 100 O2 5 lO 3 5 5 图根 DS10 100 大致相等 4 6 6 com水准测量的重测与取舍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测量结果不com时应选择可靠性小的测段重测若原往返互差超限但重测后的高差与原往测及与原返测的高差互差均未超限时应取三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测段的观测结果com2观测结果不com时若在本站当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com一测段观测中需间歇时应在地基稳固的地点设置2个以上的标志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对各点进行检测com水准观测分米以下的数值读记错时应重新观测米及分米值读记错时可更改一次同一测站前后尺相关数字及红黑面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com开始施测水准前仪器受到剧烈震动或碰撞后应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并作好记录43三角高程测量com三角高程测量分为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和图根水准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只适用于图根水准测量com三角高程网各边的垂直角宜对向观测或中间设站观测P22观测时目标成像应稳定清晰com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起算点不应低于三等水准点起算点间高程传递边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15km观测边长不宜大于1kmcom2垂直角观测测回数过半后宜变动仪器高或棱镜高其变动范围应大于01m所测高差互差不应大于3×10-5倍的测边边长有条件时宜采用三联脚架法com图根三角高程网可按四等水准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作为高程起算点起算点间高程传递边的路线长度应小于16km当测图等高距大于1m时不应大于40kmcom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并应进行地球曲率及折光差的改正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35等级 经纬仪类型 垂直角测回数 指标差互差· 垂直角互差· 对向观测高差互差mm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mm 四等 DJ2 3 8 8 图根 DJ2 2 15 15 Dj6 3 25 25 注①表中D为高程传递边的水平距离km②经纬仪三角高程对向观测高差互差可放宽至01Dm当边长大于2km时其测回数应增加1倍③边长小于600m时测回数可减少一测回com经纬仪仪器高和棱镜觇标高可用钢尺或对中杆在每次观测前后各量取一次四等高程应精确到1mm两次互差不应大于2mm图根高程应精确到5mm两次互差不应大于lOmmcom平面控制点的单点高程宜对向测定当高程传递边长小于1km时也可用两个起算点单向测定所测得的高程互差不应大于1mP234.4跨水面高程测量com跨越地点应选在水面狭窄地基稳固之处观测时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宜大于3mcom当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时跨越距离应小于400m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跨河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跨河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42跨越距离m 半测回远尺读数次数 测回数 测回差mm 三等 四等 图根 200 2 1 200一400 3 2 8 12 25 注①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在一岸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远尺再读近尺 ②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视线长度宜相等并大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在上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量com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跨水面测量时宜在阴天进行观测对向观测时的气象等外界条件宜相同垂直角观测的测回数应com其它技术指标应com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跨越水面时的垂直角测回数com跨越距离km测回数观测方法 1O 1O-2O 中丝法 4 6 三丝法 3 com采用经纬仪倾角法代替图根水准跨水面测量时其测回数应comP24经纬仪倾角法测回数com跨越视线长度skm 仪器类型 观测组数 每组测回数 测回互差允许值mm 20 DJ2 2 2 com在静水水域可利用水面传递高程当采用水面传递高程时两次观测互差四等不应大于图根不应大于R为两岸观测点标志间的距离kmcom潮汐性质相同的海域可采用高低潮法及同步期平均海面法通过海水面传递高程高低潮法中各对平潮平均值所得高差互差和同步期平均海面法观测次数应com-com-2的规定高低潮法限差要求com-1距离km 高低平潮的观测对数 每对高低平潮观测次数每10min读记一次 各对平潮平均值所得高差的互差限差mm 四等 图根 1 2 12 30 70 1~5 4 12 40 100 注①各对平潮平均值即为各次全潮中高低平潮期平均值②当互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予以补测或重测同步期平均海面法观测次数要求com-2距离D 观测时间 观测次数次/h km 全潮次数 水位变化02m以上 水位变化02m以内 D1 2 2~6 1 1≤D5 4 2~6 1 5≤D10 6 2~6 1 10≤D20 8 2~6 1 注海况较好时观测时间可缩短P255地形测量51一般规定com实测地形图的基本精度应com地形测量基本精度com点位中误差mm 地形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m 重要地物 次要地物及地形点 地形类别 地面倾角 重点地区 一般地区 图上±06 图上±08 平坦地区 6°o h3 h2 丘陵地 6°~15° h2 2h3 山地 15°o 2h3 h 注①重点地区是指碍航地区航道整治区枢纽工程区和港口工程区②洪水位以上区域及河海漫滩地区其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1mm③表中h为等高距mcom测图比例尺应根据测量类别测区范围任务要求和经济合理com测图比例尺com测量类别 项目阶段 测图比例尺 航道测量 沿海 12000~150000 内河 11000~125000 港口工程测量 规划可行性研究 12000~120000 初步设计 11000~15000 施工图设计 1500~12000 疏浚工程测量 航道 11000~15000 港池 11000~12000 泊位 1500~11000 吹填区 1500~12000 P26com测量类别 项目阶段 测图比例尺 航道整治工程测量 初步设计 1100015000 施工图设计 150015000 注①不分设计阶段的小型工程其面积小于03km2时比例尺可采用l50011000 ②疏浚卸泥区测图比例尺可按航道测量比例尺要求进行com原图宜选用厚度为007~010mm伸缩率小于02‰的热定型聚酯薄膜坐标方格网和控制点的展绘误差不应大于O2mm对角线长度及控制点边长校对误差不应大于O3mmcom视距极坐标法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应com视距极坐标法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1.4 基本 高程 测点最 最大视距m 测图比例尺 等高距m 注记m 大间距m 重要地物 次要地物及地形点 1500 O5或1 com 15 60 100 11000 1 O1 30 100 200 12000 1 01 50 200 300 15000 1或2 01 100 300 400 110000 12或5 01 150 400 500 注①在视线清晰时的一般地区地形点的最大视距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15倍②垂直角超过100或在城镇工业区测图时视距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07倍com1500比例尺测图的地物宜用量距法或精密测距法测定12000~110000和地形简单的开阔地区11000的比例尺测图可用01m刻划的花杆代替地形尺花杆刻划误差不应大于2mmcom图根点的密度应comP27图根点密度com测图比例尺每平方公里点数测区范围 1500 1l000 12000 15000 1100OO 港口 96 32 12 6 3 航道 60 24 8 4 2 注①这里的图根点包括可供地形测图的各级控制点②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田根点的密度不应小于表中规定值的05倍com仪器及绘图工具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视距乘常数的偏差不应大于01com2垂直度盘指标差的偏差不应大于1ˊcom3比例尺尺长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2mmcom4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01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com5坐标展点器的刻划偏差不应大于O2mmcom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com2定向边长度应大于图上01m定向后应用其它方向校核其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com3视线高应有校核记录其互差不应大于01m或基本等高距的1/10com4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测站观测结束时应检查归零方向其归零的偏差经纬仪不应大于2ˊ平板仪不应大于图上03mmcom5每测站应测定1~2个站际地形重合点相邻图边应各测出图外lOmmcom当修测地形图时应对原图进行现场检测当套用原图时应消除原图图纸变形的影响com用测距仪经纬仪和全站仪测图应符合下列规定P28com1在进行外业数据采集时应在现场绘制草图com2最大视距长度不宜com定值最大视距长度mcom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测距仪与经纬仪配合测图 250 450 700 82O 1000 全站仪测图 300 500 700 1000 1200 注①在地势平坦地形简单的测区地形点可放宽到表中规定值的12倍②当视距较大时应根据不同比例尺和高程精度考虑竖盘指标差及地球曲率影响的修正com当采用GPS进行地形测量时其精度应com52测站补点com当图根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应增设测站补点测站补点展绘在图上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com用解析交会法测定的测站补点应有多余观测方向其两组坐标的互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对15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04mm用图解交会法测定的测站补点示误三角形其最大边不应大于图上03mmcom经纬仪视距导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水平角和垂直角应各测一测回视距应往返观测其互差不应大于1/200导线总长小于或等于150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O3mm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04mcom2视距导线边长不应com重要地物的视距长度高程闭合差不应大于02m方位角闭合差及边长闭合差限差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com-1com-2P29式中Wα方位角闭合差限差ˊN折角数Ws边长闭合差限差m[S]总长mn边数com11000~15000比例尺测图可用视距极坐标法引测一次图解补点15000~l10000比例尺测图可连续引测两次图解补点视距长度不应com定的重要地物的视距长度水平角和垂直角应各测一测回视距应往返观测其互差不应大于1/200.高程互差不应大于01m53细部坐标点的测定com建筑物细部坐标点精度应com细部坐标点精度表5.3.1类别 点位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 港口 ±50mm ±50mm 航道 图上±01m ±100mm com细部坐标点应从控制点引测坐标计算精确到厘米展点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com细部坐标点应分类编制成果表并按规定编号标注于地形图上54地物和地貌测绘com地物和地貌应现场勾绘地物测绘的取舍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房屋外廓应以墙为准临时性的可不测com2当建筑物的轮廓凹凸在1500比例尺图上小于lmm其它比例尺图上小于05mm时可用直线连接com3防空巷道等地下设施宜测量出口竖井平面位置和P30高程com4测绘1500和11000比例尺的房屋建筑区地形图时房屋宜单座测绘测绘小于12000比例尺的建筑区地形图时可进行综合测绘狭窄的巷道可不单绘com5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外廓不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标出其位置com6管线转角处应实测线路密集时居民区的低压电线通讯线和各种管线的检修井可择要测绘com7比例尺小于12000的道路测绘可适当舍去车站范围内的次要附属设施较宽公路的中心线及公路平交时的交叉中心应标注高程乡间道路可择要测绘公路经过村镇时图上不应中断应按真实位置测绘com8铁路曲线段应标注内轨面高程com9水系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1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泉眼水井等按实际情况测绘比例尺小于12000的地形图上泉眼和水井用符号表示2干涸自然河流冲沟按地形特征测绘3湖泊水库池塘河流渠道等的水域部分均测量水底高程4图上河流宽度小于05mm渠道实际宽度小于08m时用单线表示5海岸线按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的实际痕迹进行测绘6沿海灯塔灯桩均测量灯光中心高程并从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com10堤坝应标注顶部与坡角高程函洞应标注洞底高程水井应标注井台高程泉眼应标注泉口高程陡坡应标注坡顶坡底高程或标注比高下水道井盖应标注井盖高程比例尺大于11000的测图还应标注井底高程com对跨越航道的架空电缆管道索道桥梁等应测定其在大潮高潮面或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的净空高度测量方法详见附P31录D水底电缆管道和隧道应根据有关资料在图上标明其埋设位置和深度并附曲线图或断面图标注com地貌应用等高线表示陡崖冲沟等明显的特征地貌应以图式表示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处应标注高程和绘制示坡线露岩独立石土堆陡坎等应标注高程或比高测绘地貌时台地和小丘等应测出制高点鞍部及坡度方向com内河航道地形宜自水沫线测至最高洪水位线高潮面或最高洪水位线以上凡能长久保存的明显地物和方位物宜测定其位置并绘注于图上com露出水面的礁石应测出其最高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将名称和范围标注在图上com植被和农田的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com1稻田旱地菜地经济作物地和养殖场地等应按实际作物类别标绘在地形图上com2当地类界与线状地物重合时应标绘线状地物图式com3当梯田坎的坡宽在地形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小于2mm时可标注比高当田坎密集时两坎间距在地形图上小于lOmm或坎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择要测绘com4水田应测出代表性高程田埂宽小于图上1mm时可用单线表示com5树林苗圃灌木丛散树独立树行树竹林芦苇地花圃和人工草地等均应测绘com居民地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山岭河流海洋湖泊和道路等应择要标注名称等级公路及货场广场等应标注铺面材料com地物和地貌应在现场绘图当地物地貌比较简单可用测记法但现场应勾绘草图com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行业话务员工作总结
- 娱乐休闲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评估自我能力的有效方法计划
- 礼品饰品销售员工作总结
- 中班游戏活动小青蛙跳荷叶
- 家具家居行业会计工作总结
- 幼儿园小班教案《挑战天空的小猫》及教学反思
- 小学安全工作总结汇编六篇
- 家长如何教育小孩子
- 咖啡厅卫生整治规范
- 抗震支架技术交底
- 教练技术三阶段讲义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 GB/T 1220-2007不锈钢棒
-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2022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能勤绩廉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特种阀门介绍10课件
- 报价函 报价单
- 内墙涂料工程监理实施办法
- 空调(热泵)室内机首检记录表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