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IAJL 12-2024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_第1页
T-EPIAJL 12-2024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_第2页
T-EPIAJL 12-2024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_第3页
T-EPIAJL 12-2024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_第4页
T-EPIAJL 12-2024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180K41Guideformeasurementmethodsandevaluationofflowtem吉林省电力行业协会发布I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试验方法 6评定准则 附录A(资料性)定子绕组焊接头典型红外图谱 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电力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起草人:张海权、张晓鹏、杨明、贲喜鹏、曲占坤、刘越、苏显贺、王桂楠。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方法及评定导则本文件规定了发电机定子绕组通流测温试验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试验方法及评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定子鼻端并头裸露或手包云母带层叠绕薄覆绝缘结构的发电机定子线棒电气连接(焊接或把合连接)部件质量检查,不适用于定子鼻端并头绝缘盒或直接灌注厚覆绝缘结构的发电机定子线棒电气连接(焊接或把合连接)部件质量检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25电工术语旋转电机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1524-2016发电机红外检测方法及评定导则JB/T8991-1999发电机锡焊接头检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DL/T6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温升temperaturerise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3.2温差temperaturedifference不同被测设备表面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表面温度之差。3.3环境温度参照体referencebodyofambienttemperature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它不一定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检测设备相似的物理属性,并与被检测设备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23.4线棒焊接头windingbarweldingjoint发电机两根线棒端部之间或线棒与引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部分。4总体要求4.1试验周期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开展此试验:a)线棒接头焊接后需要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时;b)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相间互差超标或者发生明显变化,怀疑线棒焊接头有开焊或断股缺陷c)必要时,例如:定子绕组受到出口短路冲击后、发电机曾发生过焊接头焊缝开裂故障、同型发电机定子线棒焊接头存在焊缝开裂问题等情况,需要排查时。4.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a)定子出线和中性点软连接全部拆除;b)发电机转子已抽出,发电机定子端部被测部位无遮挡,膛内无异物;c)在定子线棒不通定子冷却水(吹净残余定子冷却水)或充满定子冷却水不循环的冷态下开展本项试验;d)发电机出线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应短路接地;e)确保发电机线棒层间温度指示正常,以便随时监视线棒温度变化;f)定子周围应无明显对流通风和热源,环境温度保持相对恒定;g)发电机定子绕组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宜超过5K。4.3仪器要求试验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a)低电压大电流发生器一套,能够连续输出测试所需的直流电流且满足容量需求,建议最大电流不低于5000A,连续输出时间不低于2h;b)焦平面红外热像仪一套,应具备图像显示、存储、输出和分析功能,热灵敏度不低于40mK(30℃时准确度不低于±2℃或读数的±2%,分辨率不低于640×480像素,焦距满足发电机端部全景拍摄需要,并具有抗强电磁场干扰能力。基本要求可参照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附录B.1中精确检测的要求。4.4人员要求试验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a)进入生产现场的试验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设专责监护人;3b)试验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条件,提前制定并学习试验方案,熟悉试验仪器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4.5接线方式要求试验接线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线可单相通流,也可两相通流或三相通流,为方便比对线棒焊接头温度状况,宜在大电流发生器容量允许时优先采用三相通流测试;b)接线可多根软电缆并联,也可采用包覆绝缘的成束裸编织铜带,所有单根线缆等长,且总截面保证电流密度不超过3.5A/mm2,防止通流时连接线缆过热;c)连接线缆不应绕成闭合回路,不应扭绞,应做好绝缘防护,防止接地短路;d)将大电流发生器输出端靠近发电机出线端,使连接线缆尽量短;e)连接线缆应与大电流发生器出线铜排及定子出线铜排可靠连接,防止接触不良发热。5试验方法5.1试验前应完成发电机定子绕组直阻冷态测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5.2准备记号笔,便于进入定子端部使用记号笔标记超温部位。5.3在大电流发生器容量允许时宜采用较大的电流,最大试验电流应达到发电机定子额定电流的20%~25%。5.4通流前记录汽励两端定子绕组线棒层间温度、各线棒焊接头的初始温度和周围环境温度。5.5按照最大试验电流的3%~5%通入电流,检查试验线路连通性。5.6按照最大试验电流的10%、20%、40%、70%、100%逐步提高试验电流,至最大试验电流后保持恒流状态,期间应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查各接线端子、连接线缆、线棒焊接头和定子线棒端部,并查看DCS画面线棒层间温度,发现某部位温度增长迅速或超过70℃时应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处理。保持最大试验电流阶段每隔10min记录各焊接头温度,至汽励两端线棒焊接头较环境温度参照体的平均温升达到5K以上,进行测量评定。5.7试验时间一般为60min,如有热点需精确定位,试验时间可适当延长。5.8应同时检测定子绕组端部圆周上所有通电线棒焊接头的温度,比较相互间温差。考虑焊接头各部位温度不一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应同时读取焊接头相同部位的温度。45.9重点比对同相同分支焊接头相同部位的温度,并尽量采用同一角度测量。5.10如采用单相或两相分别进行通流,则第一次通流试验后应开启定冷水泵循环或冷却足够时间,温度降至初始值再开始第二次通流试验。6评定准则6.1定子绕组焊接头的通流测温评定应符合下列准则:a)各线棒焊接头温度无明显差异者,焊接质量为合格;b)未包绝缘的焊接头,相互温差达到5K及以上时,温度高者为不合格焊接头;c)已包绝缘的焊接头,相互温差达到3K及以上时,温度高者为不合格焊接头,应剥去绝缘再做进一步试验判定。6.2定子绕组焊接头的典型红外图谱参见附录A。5(资料性)定子绕组焊接头典型红外图谱定子绕组焊接头的典型红外图谱如图A.1~图A.3所示。图A.1~图A.3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