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目录TOC\o"1-4"\h\z\u摘要: 4引言 5一、文献综述 5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5(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6(二)P2P网络借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8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9(一)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9(二)P2P网络借款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10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研究设计 11(一)研究假设 11(二)变量选择 11(三)数据来源 12(四)模型构建 12五、实证分析 12(一)研究变量分析 121.单位根检验 132.协整检验 13(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31.模型1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13(1)F检验 13(2)Hausman检验 14(3)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142.模型2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14(1)F检验 14(2)Hausman检验 14(3)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15六、研究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15(一)研究结论 15(二)政策性建议 16参考文献: 17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互联网与金融两大重要行业的完美结合,给现代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出现与兴起,如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网上理财平台等,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然而,金融技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尤其主要是传统的中间业务)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实证模型浅析第三方支付和P2P网络借款给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就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型建议,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款;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引言2005年以前,商业银行开始将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结合。招商银行首次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推销,成为了网上银行的领头兵。之后,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随之发展起来,比如P2P网贷平台、众筹平台等,并且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3年往后的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进入巅峰时刻,通过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吸收了大量的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等突出特点,给客户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交易体验,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正常运作。中间业务由于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部分发展较快的大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总体收益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都正在进一步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及运营模式转变,积极地走中间业务创新之路,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深入研究,以第三方支付和P2P网络借款为研究案例,进一步探讨在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来促进商业银行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文献综述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在业务领域既相互依靠合作,又争夺市场利润。目前来看,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大量研究中,业界学者主要持两种看法。第一,部分学者认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抑制作用。田川(2020)提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其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在新兴行业间寻找发展的新机会。赵晓祎(2018)认为伴随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大力发展,互联网货币基金应运而生,并且使得银行的资金支配和使用受到牵连,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的开展也受到制约,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金融改革。谢平(2014)等学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受到互联网金融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很大程度上未来可能会在某种层面上取代部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郭捷(2021)认为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抢占了商业银行一部分市场,商业银行需要从自身找准定位进行适当的业务改革与业务创新。第二,部分学者认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作用。暨俊辉(2017)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兴起,使得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无限发展的前景。郭强(2019)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下,商业银行为顺应经济大趋势,积极加强技术改革创新,改革盈利模式,逐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侯宇婷(2019)认为第三方支付运行离不开互联网,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能够给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及提高盈利能力。王楠(2018)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共赢。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当今时代已经是一个网络消费的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依托于网络信息及网络消费高速发展,传统消费模式已经不足以来满足当今时代广大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广大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在移动通讯设备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微信、支付宝、翼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引导推动下,各支付平台相继推出系列独具特色的移动支付平台和相关金融服务服务,种类繁多且蜂拥而出。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且用户规模也逐步扩大。随后,电商引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推动等又进一步增大了第三方支付的客户群体,同时,大大增大了我国商品交易的便利性,从商场柜台到路边摊,第三方支付方式无处不在。从如下图2-1中我们可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未来具有长期健康发展态势。图2-12013-201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与增速2.第三方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集中度高、发展不均衡如图2-2所示,如今,支付宝、财付通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且第三方支付产业的产业集中度高、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趋势,容易导致不良竞争而影响交易市场正常运作秩序,最突出的是少数寡头企业可以在交易市场中获取高额利润,而大多数企业只能在寡头企业外仅有的少数剩余市场中相互竞争,争夺市场。由此可见,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极不均衡。图2-2201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市场份额(2)操作风险大。内部制度和系统不完备、人员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风险,严重将导致金融风险。第三方支付使得资金来源方和接收方相分离,信息真假难辨,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长此以往会给相关监管部门工作带来压力,不利于良好金融环境的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经济大环境。(3)用户的个人信息得不到良好的保障。我国居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尤其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不严造成信息泄露。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客户信息的支持,但其监管制度还比较缺乏,因此,客户信息及支付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泄露的信息,不但会增加经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平台的交易风险也存在很大的隐患,进而在某种层面上使得经济大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投资商,用户信息泄露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个人信用出现问题或增大外界投资风险,支付平台还也很有可能做出卷款逃跑等其他恶劣行为。(4)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第三方支付是近几年国内发展形式较好的新兴金融服务行业,目前来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发展速度而言仍比较滞后。由于我国在第三方支付层面上的相关法律文件较为短缺,较严格的法律意义而言约束力弱,因此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第三方支付没有受到合法的监管,导致其法律主体责任模糊。(二)P2P网络借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P2P网络借款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P2P网络借款平台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像平台的利率比银行的利率高、平台的相关操作及规定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来。2017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并做出了一系列官方正规要求,从此之后,全国P2P网贷成交额呈现出大幅的下滑趋势。通过图2-3可以得出,2017年网贷成交额为38952.35亿元,2018年成交额为19366.33亿元,下降50.28%,2019年成交额再下滑,为9649.11亿元,下降50.18%。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7年11月21日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紧急公布了禁止办理未经批准而开设网络借贷公司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相关通知。受监管政策及政府相关通知的限制,2018年至今网络借贷公司新批设速度明显减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11日,全国累计共批设了262家网络小贷公司。随着网贷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督,我国P2P网贷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图2-32014-2019年P2P网贷成交额2.P2P网络借款存在的问题(1)征信系统不完善由于P2P网贷平台不具备直接进入相应征信体系的资格,仅仅只能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互联网等有限方式来调查借款人的相关资信,并难以通过较低成本准确的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经济概况及借入资金的实际用途。同时,借款人的登记信息和注册信息也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借款人可以选择上传良好的资信证明甚至伪造证明,以求提高借款人自身的信用评级。此外,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P2P网络借款面临的风险高,利率相对也高,容易给借款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产生比较大的违约风险。(2)操作风险比较大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很多,比如平台不够健全、外部其他事件的发生等,而且会给客户带来较大风险。而且P2P网贷在缺乏监管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杭州发生的某P2P平台“爆雷”事件,负责人失联,相关投资人产生巨大的损失,给社会以及网贷平台都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若各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还将会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给整个经济大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3)国家监管不严及政策不完善P2P网络借贷是新型借贷模式,并且在近几年迅速发展。而且P2P行业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我国相关部门还没有建立一个针对于网络借贷的、有效的监管体系及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措施。同时,由于P2P网贷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比较迅速,专门适用于P2P网贷行业的相关法律条文仍比较短缺,日后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来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约束。(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1.中间业务的分类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被明确的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中间业务,另一类是狭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比较广,大致可以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在《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中,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为以下九类,如图4-2所示。图2-4中间业务的分类2.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早期,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中间业务的发展也不例外,但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壮大,对金融业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政府准确把握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并且各大商业银行也逐渐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并进行业务转型,拓展业务规模,进而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收入。如今时代,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主动的扩大中间业务的规模,并且中间业务在银行盈利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达到15%以上,由此可见,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另外,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受银行资金规模的影响,资金规模较大的银行相对于小型银行来看,其手续费和佣金费较高。大型银行具有信用良好一大优势,客户群体也比较庞大,而且还拥有大量优秀人才和先进操作技术,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具备独特的优势。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一)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1.支付结算业务到影响在第三方支付发展不够成熟之时,常见的支付手段有储蓄卡、信用卡等,支付结算业务办理主要集中在各大网点,其成本相对昂贵,也缺乏灵活性。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办理手段以及场景相对受限,且效率大大降低。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了互联网技术,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了业务办理的便捷性且降低了成本。由此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替代了一部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走了商业银行部分客户,且抢占了市场份额。2.降低银行卡业务办理业绩银行卡业务的运营收入主要是由用户办理银行卡业务时的手续费及管理费构成的。但银行卡业务需要到有限的网点办理,成本高且灵活性差。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则是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进行日常运营及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大量的掌握用户需求及平台的不足之处,推广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低,例如,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快速转账和交易功能,财付通可以直接实现信用卡免费异地交易和还款。基于交易成本的高低和业务办理的便捷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分流了银行的客户资源,同时,还占有了商业银行的部分市场。3.分流了代收代付类业务的客户群体在第三方支付普及之前,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代收付类业务,虽然此类业务深入居民日常生活且为银行带来了比较可观的收入,但客户办理此类业务需要到特定的网点,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广为发展,其方便快捷、高效且成本低的特点深得客户群体的喜爱,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缴纳生活费用。4.给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光明前景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办理业务在时间和空间都不再受限,各商业银行也逐步开始打破原有的传统的中间业务模式,拓宽业务范围,且也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中间业务创新步伐。银行各项业务在逐渐向电子化靠拢,积极面对银行业务改革,主动适应经济转型,从容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的线下网点随处可见且信用体系较其他金融机构庞大,第三方支付的客户群体以线上支付方式为主,二者的有效结合能为商业银行开辟更多的新用户,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二)P2P网络借款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1.削弱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础P2P网络借款为客户群体创新出一个新的融资途径,不但准入门槛低、收益高且服务对象更加灵活,抓住了商业银行所忽略的“长尾市场”的客户群体,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个体户、大学生创业者等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拓宽了金融交易市场,逐步实现金融交易大众化。P2P网贷能够抓住传统需求曲线上被人遗忘的长尾部分,将“长尾市场”的市场能量聚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2.减少商业银行理财收益作为近几年发展趋势比较乐观的一种网络理财平台,P2P网络平台的主要操作方式是网贷平台作为中间人,将投资者的资金贷给借款人,平台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投资者获得高息回报。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符合“二八定律”,即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其约占20%的具有信贷需求及理财需求的客户。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在4%左右,并且理财费用高、中间环节繁琐、费时又费力。P2P网贷平台理财收益率在8%-15%范围,不但费用低、手续简单、效率高,而且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购买理财产品。P2P网贷平台分流了商业银行占比少且重要的那部分20%的客户群体,P2P网贷平台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这部分客户更好的金融服务,抢占市场,挤压理财业务,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率。3.商业银行被迫进行业务转型由现有文献及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是典型的“长尾市场”,P2P网贷平台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传统商业银行所忽略的“长尾市场”,减小了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业务改革来迎合当今时代的需求。但在互联网经济下,P2P网贷平台的高收益率伴随着高风险产生,基于这一点,商业银行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信用优势与P2P网贷竞争中小客户资源。此外,在国家相关部门政策的扶持下,降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起点,提高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率,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进行业务改革与创新,利用自身的优势拓宽业务市场,才能顺应经济大发展,与互联网金融良好竞争并获得一席之地。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具有两个重要作用,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虽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对银行中间业务造成了影响,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又迫使我国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进行业务结构上的改革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银行从金融市场中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逐步向互联网业务靠拢。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其中间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P2P网贷比较大的冲击,同时,中间业务的盈利收入减少,理财业务也受到挤压,不得不降低理财门槛,这样有助于缓解银行的理财业务压力,避免盈利收入的恶心减少。但目前来看,与其他方面的影响对比,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直接受到的影响更大,更大程度的在一定层面上影响银行中间业务日常的正常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1: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第三方支付的促进作用。假设2:P2P网贷对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一定的负向影响。(二)变量选择表4-1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本文以银行中间业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阅读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得出,中间业务的盈利收入中所占主要份额的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因此,本文的被解释变量选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衡量指标,并做取对数处理。2.解释变量(1)第三方支付(TPP)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得到广泛普及,其规模也呈现出一种指数式的扩增。为了真实的反映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第三方支付总规模为评价指标,并取对数。(2)P2P网贷(P2P)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P2P网贷交易规模可以比较确切的反映出其未来发展状况,本文选取2013-2017年P2P网贷交易规模为评价指标,并取对数。3.控制变量综合考虑后,本文选取各商业银行年报中的资本充足率(CAR)、成本收入比(CIR)、资产规模(Asset)和资产收益率(ROA)为控制变量,衡量商业银行各项金融业务的经营状况及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能力,使得实证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所选取的控制变量的指标只有在正确的经营范围内,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三)数据来源2013年以后,我国互联网金融高速稳定发展,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2013年之后的数据相对来说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综合来看,本文选取20家银行及所需互联网金融在2013-2019年的相关经营数据。其中,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报告网,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控制变量都是来源于各银行的年报。(四)模型构建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建立以下模型:模型1: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的影响的模型构建:lnF模型2:P2P网贷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的影响的模型构建:lnFi表示样本商业银行(i=1,2,……,20);t表示2013-2019年(t=2013,2014,……,2019);α为互联网金融影响系数;β为各控制变量影响系数。五、实证分析(一)研究变量分析1.单位根检验为了正确、有效的避免伪回归,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选取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来验证数据是否平稳。变量在5%水平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所示:表5-1变量单位根检验(P值)变量原始数据一阶差分LLCFisher-ADFLLCFisher-ADF1.00000.99270.00000.00001.00000.95410.00000.00000.98430.79890.00000.00291.00000.99450.00000.00000.99160.99670.00000.00000.13370.39170.00000.00001.00000.03810.00000.0000结果显示,各变量原始数据全部未通过单位根检验,所以各变量原始数据均为非平稳序列,需要进行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由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一阶差分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表明不存在单位根,所以一阶差分数据为平稳序列。2.协整检验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协整检验。本文采用Kao检验来判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如下所示:5-2变量协整检验结果(Kao检验)模型1模型2Kao检验方式T值P值T值P值ADF-5.9697300.0000-4.2634720.0000结果显示,Kao检验的ADF值为T值,各变量的P值均小于0.01,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各变量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不同的面板数据应用的模型不同,本文通过F检验的方法来分析和判断选择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通过Hausamn检验的方法来分析和判断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1.模型1的实证检验及分析(1)F检验表5-3模型1的F检验结果F检验F值d.f.P值Cross-sectionF17.13(20,119)0.0000模型1的F检验结果显示:F检验对应P值为0,小于0.01,拒绝原假设,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更优。(2)Hausman检验表5-4模型1的Hausman检验TestSummaryChi-Sq.statisticP值Cross-sectionrandom3.740.5875模型1的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Hausman检验对应P值为0.5875,大于0.1,接受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回归。(3)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5-5模型1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回归系数对应P值0.28700.00001.09540.0000-2.03930.00000.58960.01501.08250.0050拟合优度0.9300回归结果显示:LnTPP的回归系数为0.2870,对应P值为0,小于0.1,故拒绝原假设,表明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第三方支付总规模增加1%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约增加0.2870%。从控制变量来看,其对应的P值均低于0.05,故拒绝原假设,各变量显著。其中,LnAsset的回归系数为1.0954,即当资产增加1%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1.0954%;CAR的回归系数为-2.0393,表明资本充足率与中间业务的发展成负相关;CIR、ROA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表明成本收入比、资产收益率与中间业务发展成正相关。2.模型2的实证检验及分析(1)F检验表5-6模型2的F检验结果F检验F值d.f.P值Cross-sectionF25.75(20,119)0.0000模型2的F检验结果显示:F检验对应P值为0,小于0.1,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更优。(2)Hausman检验表5-7模型2的Hausman检验结果TestSummaryChi-Sq.statisticP值Cross-sectionrandom3.330.6497模型2的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Hausman检验对应P值为0.6497,大于0.1,因此接受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回归。(3)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5-8模型2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回归系数对应P值0.12700.00001.04260.0000-0.95800.00120.36720.01100.56470.0089拟合优度0.9300回归结果显示:LnTPP的回归系数为0.1270,对应P值为0,小于0.1,故拒绝原假设,表明P2P网贷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当P2P总规模增加1%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0.1270%。从控制变量来看,其对应的P值均低于0.05,故拒绝原假设,各变量显著。其中,LnAsset的回归系数为1.0426,即当资产增加1%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1.0426%;CAR的回归系数为-0.9580,表明资本充足率与中间业务的发展成负相关;CIR、ROA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表明成本收入比、资产收益率与中间业务发展成正相关。六、研究结论及政策性建议(一)研究结论本文选取2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款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各类平台的业务经营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大不相同,根据一系列实证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兴起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运作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P2P网络借款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运作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与研究假设基本一致。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第三方支付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与研究假设不谋而合。当今时代,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迅猛发展,其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变成现在的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且二者的合作范围逐渐扩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与共赢的合作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支付的极大推动,促进其模式创新、营业模式转型、扩大业务范围等,加快业务改革。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P2P网贷对其具有负向作用,与研究假设不谋而合。根据已有文献及研究得出,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P2P网贷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还对其借贷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将其一部分客户分流,但是基于当前现状,商业银行还建立了属于自身的P2P网贷平台,并且也增加了新的业务,如对P2P网贷资金的存管,在商业银行内部有较多的流动资金。商业银行具有高信用的特点,再加上国家在全面整治P2P网贷平台上的大力支持以及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改革与重视,都促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金融市场上占据相对权威的地位。由此可见,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随是负向的,但程度并不大。(二)政策性建议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给其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并且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势在于优秀人才和现代高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重视技术开发和高技术的引用以及优秀人才的聘用。综上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依托大数据,促使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数字化人才吸引了广大商业银行的关注,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改善线上服务渠道等。由此可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业务转型与创新是当前各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及时、准确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及有关数据,通过分析所得数据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客观的把握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些精准化的金融服务和新颖的金融产品来更好的满足广大客户当今时代的需求。2.建造建立健全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技术融合,建造建立健全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二者的最大优势,在保证金融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金融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与信息整合,打破商业银行及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在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前提下,商业银行要追随经济发展大趋势,发展线上线下相互交叉的经营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度、高效性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3.提高把握程度,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通过对比近些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支情况,中间业务对于银行的盈利收入的增加、业务规模的拓展及市场规模扩大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把握程度是决定商业银行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商业银行应提高对中间业务的把握程度,开展一系列创新型中间业务,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商业银行的全面发展。4.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需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减少金融服务变革过程中的阻碍。第一,对金融体系进行准的动态监管,极大地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带动商业银行的不断;第二,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确保金融监管有理可循,有法可依。由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以信用为基础,存在比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在一定层面上也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规避分险。同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不但要积极地应,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始终有节有度。参考文献:[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