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1页
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2页
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3页
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4页
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2.年代尺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所示是史明智同学在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方框处应填()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3.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4.关于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征战激烈,加剧分裂 D.周王室中兴,推广礼乐5.《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此记载相关的工程是()A.灵渠 B.长城C.都江堰 D.郑国渠6.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7.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材料出处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资治通鉴》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8.“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段材料反映出秦在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 B.统一车轨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9.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按照世纪纪年换算是()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10.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分封制以德治国 B.郡县制以法治国C.行省制无为而治 D.“推恩”尊崇儒术11.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导致政治腐败,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这段材料反映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A.原因 B.特点 C.经过 D.影响1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对下图所示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C.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坚实的基础13.如图所示为重庆出土的三国时期的“庖厨俑”,一人跪坐于俎前,俎上置鸡、鸭、鱼、饺子、龟、猪、牛头、各类果蔬等,俎侧饰有一朵小花,刻画精细。由此表明三国时期重庆地区()A.绘画水平高超 B.文化成就卓越C.经济发展落后 D.生活食材丰富14.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不断内迁B.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C.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D.东晋初期,祖逖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1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科技文化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齐民要术》 B.《大明历》C.《兰亭集序》 D.《伤寒杂病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分)

17.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2分)

18.汉武帝派出使西域,开辟了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2分)

19.《》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2分)

20.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2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遗址位于图中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图中处。(填图中英文字母)(4分)

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有一万余处。(2)将活动二中图一、图二、图三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3分)考古发现推论图一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图二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图三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00—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3分)(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2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5分,第23题18分,共33分。)22.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生产篇]材料一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4分)[改革篇]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2)根据材料二回答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并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文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3分)[发展篇]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治理国家的政策。在这项政策作用下,西汉初年出现哪一治世局面?(3分)[交流篇]材料四(两汉时期)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个“交通网络”的名称及起到的作用。(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权更迭材料二人口迁徙示意图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的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迁徙……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材料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各民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胡化和“▲”的交织,就是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过程。——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①、②处填写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