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1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1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1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1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B.C.D.2.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高山冰川

B.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南极地区的冰川

D.海洋水和河水3.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4.天然森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天然森林形成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现乔木群落

②出现灌木群落

③出现先锋植物

④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5.如图是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花是两性花

B.②和③构成雄蕊

C.④和⑥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D.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⑤、⑦、⑧组成的雌蕊6.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7.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

D.腐乳、酸奶8.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过程具有变态现象

C.青蛙的幼体蝌蚪是在水中发育成长的

D.成体青蛙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9.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动力是水的三态变化

B.修建水库大坝工程主要是对⑥的影响

C.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⑤的增加10.化学冰袋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则该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蔗糖1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

B.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

C.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属于一个种群1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C.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分和空气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13.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14.下列有关植物的生殖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

B.植物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

C.葡萄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

D.人们常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植物,同有性生殖相比,优点是后代具有更强的生命力15.下列关于人体生殖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C.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D.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增加,人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16.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储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

C.②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只要有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大豆种子就能萌发1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收集到图示体积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试管集满水

B.a接电源负极

C.检验乙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产生气体的量18.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丁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1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20.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7题每空2分,共34分)2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①食盐水;②矿泉水;③泥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牛奶;2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人们常在积雪上撒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熔点。23.如图是大豆种子的解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滴加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填序号);(3)①②③④合称________,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4)萌发初期,种子的________(填序号)突破种皮。24.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男女同学在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________(填“早”或“晚”)(2)图乙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各器官发育的曲线,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________。25.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列举一个)。(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26.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互连接,形成食物网;(2)在该食物网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3)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4)图中草属于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若蛇大量灭绝,则鼠的数量会________。A.逐渐增多

B.几乎不变

C.先增多后减少2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2)将40g甲物质溶解到60g、80℃的热水中,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要将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三、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8.小科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2)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9.小科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如图甲所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表示沸腾时气泡的情形是________(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不等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3)小科在实验中发现水沸腾的时间较长,要使水沸腾的时间缩短,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0.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小科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锥形瓶观察结果A+B+++C(1)实验前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答案】A【考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

【解答】A.用药匙将二氧化锰的粉末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应该用手直接拿,应该用药匙取用,且放在玻璃容器中,故B错误;

C.先将试管横放,再用镊子夹着大理石放入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竖立,故C错误;

D.向试管内加入氯化钠固体时,也应该将试管横放,再用药匙将其送入试管底部,故D错误。

故选A。2.【答案】B【考点】地球上的水体【解析】【分析】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冰川、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淡水资源可以以固态、液态、汽态的形式存在。

【解答】高山冰川、南极地区的冰川都是没有融化的冰,因此不能直接利用,海洋水是含盐量很高,因此不能直接饮用,湖泊的作用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浅层地下水比如井水可以为人直接利用,因此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3.【答案】D【考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据此区分解答。

【解答】湖中的水、湖中的大闸蟹、湖中的芦苇仅仅指的是水、大闸蟹、芦苇,因此不能算是生态系统,而湿地风景区包括了该地区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4.【答案】C【考点】群落的结构【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

【解答】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出现灌木群落→出现乔木→形成乔木群落→最后形成森林,因此天然森林形成过程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②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5.【答案】D【考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1)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2)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萼片、⑤花柱、⑥花瓣、⑦子房、⑧胚珠。

【解答】A、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因此此花是两性花,A不符合题意;

B、②花药和③花丝构成雄蕊,B不符合题意;

C、花的萼片和花瓣在花开放以前有保护花内部结构的功能,因此④萼片和⑥花瓣有保护花蕊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不单单只是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①柱头、⑤花柱、⑦子房组成雌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6.【答案】D【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当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密度变小,根据V=mρ可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7.【答案】B【考点】真菌【解析】【分析】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制醋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多种霉菌。

【解答】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或馒头膨大或松软,,因此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面包和米酒,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8.【答案】A【考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根据青蛙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特征解答。

【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抱对,将精子和卵子排到水中,因此在水中完成受精,属于体外受精,而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形态区别很大,属于变态现象,幼体蝌蚪在水中发育成长,成体青蛙可以用肺呼吸,皮肤可以帮助辅助呼吸,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9.【答案】D【考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气态、固态、液态是水的三态。

(2)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解答】A、太阳能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表径流,因此修建水库大坝工程主要是对⑤地表径流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人工增雨会改变⑤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C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造成⑥的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0.【答案】C【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吸热还是放热分析判断。

【解答】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水温几乎没有变化;生石灰溶于水时放热,水温升高;只有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使水温下降,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11.【答案】D【考点】种群的概念【解析】【分析】(1)隔离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定向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2)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解答】A、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总和,同一种群的个体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A不符合题意;

B、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存在大小不同,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总和,而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包括鲫鱼、鲤鱼等,因此不属于种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2.【答案】A【考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三圈中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就是生物圈。

【解答】A、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A符合题意;

B、生物圈中不仅仅是植物和动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不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分和空气,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3.【答案】B【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③液体的表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通过升高温度和加大空气流速的方式加快蒸发,故A错误;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通过减小上方空气流速的方式减小蒸发,故B正确;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通过加大空气流速的方式加快蒸发,故C错误;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积的方式加快蒸发,故D错误。

故选B。14.【答案】D【考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解答】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A不符合题意;

B、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之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植物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C、葡萄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C不符合题意;

D、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它同有性生殖相比,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5.【答案】C【考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繁密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卵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后会沿着输卵管向子宫方向移动,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A、胎儿发育的场所就是母体的子宫,A不符合题意;

B、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而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卵巢排出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C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增加,人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比如男孩出现胡须,女孩骨盆宽大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16.【答案】A【考点】种子的萌发,花的结构【解析】【分析】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解答】A、卵细胞和精子含染色体,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它能贮存遗传信息,并且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受精卵中储存有遗传物质,A符合题意;

B、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B不符合题意;

C、②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C不符合题意;

D、有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还不够,大豆种子的胚要完整,同时不能处于休眠期,满足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的种子才可以萌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7.【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过程、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答】A.实验前应将试管集满水,防止里面混有空气,保证气体的纯净,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连接的试管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较大,则气体为氢气,则a应该接电源负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乙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小,应该为氧气,则检验乙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够增大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度,但是不能增加产生气体的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8.【答案】D【考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解析】【分析】食物链的起始者是生产者,食物链文字表示中不能加入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可以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都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

【解答】A、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因此营养级别最低,丙是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因此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部分,还包括非生物部分,因此只是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是组成不了生态系统的,B不符合题意;

C、丁不是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丁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9.【答案】D【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2)如果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如果溶液不饱和,那么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3)根据溶液质量大小进行判断;

(4)根据t1℃时,二者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判断。

【解答】A.t根据图像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缺少单位g,故A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乙。题目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

C.温度从t2℃降至t1℃时,如果溶液质量相等,则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题目没有说明溶液质量的关系,因此无法比较,故C错误;

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20.【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多,其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

【解答】A、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若是没有人为的破坏或干扰,曲线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A不符合题意;

B、S3所代表的面积表示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因此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B不符合题意;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恢复所需时间越长,因此代表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低,C符合题意;

D、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7题每空2分,共34分)21.【答案】①②④;③⑤【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而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食盐水由水和可溶于水的食盐组成,为溶液;

②矿泉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矿物质,为溶液;

③泥水中存在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为浊液;

④澄清石灰水中存在可溶性的氢氧化钙,为溶液;

⑤牛奶不溶于水,为浊液。

则属于溶液的是①②④,属于浊液的是③⑤。22.【答案】凝华;降低【考点】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混合物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物质的熔点低。

【解答】(1)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

(2)人们常在积雪上撒盐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熔点。23.【答案】(1)胚芽;子叶

(2)②

(3)胚

(4)④【考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解答】(1)①胚芽,②子叶。

(2)子叶中含有淀粉,而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因此滴加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②。

(3)①胚芽,②子叶,③胚轴,④胚根合称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萌发初期,种子的④胚根突破种皮。

故答案为:(1)胚芽;子叶(2)②(3)胚(4)④24.【答案】(1)早

(2)①【考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根据青春期人体生长和发育的特征解答。【解答】(1)根据曲线图可知,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早。

(2)脑在婴幼儿期发育最迅速,到青春期已基本发育完全,因此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①。

故答案为:(1)早(2)①

25.【答案】(1)不完全变态发育;蟑螂

(2)蛹期;C;幼虫期【考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1)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螳螂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蛹期,乙图是蝶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c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因为幼虫取食植物的枝叶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蟑螂(2)蛹期;C;幼虫期

26.【答案】(1)5

(2)捕食与竞争

(3)草→鼠→蛇→鹰

(4)A;B【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解析】【分析】食物链的起始者是生产者,由于多条食物链彼此交互连接形成食物网,该食物链中草属于生产者,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具有自我条件能力。【解答】(1)食物链包括: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食物链彼此交互连接,形成食物网

(2)鹰捕捉蛇为食物,鹰也可以当老鼠为食物,蛇可以当老鼠为食物,因此蛇和鹰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3)上述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因此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

(4)图中草属于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因为它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若人们大量捕捉蛇,因为兔子和鼠的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所以兔子和鼠的数量会增加,以后由于兔和鼠的过度繁殖,食物减少,数量也随之减少,最后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处于生态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5(2)捕食与竞争(3)草→鼠→蛇→鹰(4)生产者;C

27.【答案】(1)t℃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g

(2)饱和;37.5%

(3)恒温蒸发溶剂【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1)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解答;

(2)根据80℃时甲的溶解度计算出6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然后与40g比较,从而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t℃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