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授课教案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授课教案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授课教案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授课教案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授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宏观学

授课教案

主讲人:李仁君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定义、问题与方法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回忆上学期鲁滨逊的故事

2.关于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简短定义: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邂

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它经济总量的决定。

二、宏观经济问题

1、经济增长:

这是从经济开展的长期趋势考察的。

我们在第三章详细考察。

2、经济周期:

一个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收缩期、谷底、扩张期和顶峰。表示如下:

3、失业

1)什么叫失业?

失业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在当前的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且具备劳动能力,目

前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

思考:无业游民与失业者的区别。

2)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二[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成为失业者必须符合3个条件:

A年龄16岁-65岁;

B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

C有工作能力。

成为失业者还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

A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积极找工作;

B已经卜岗,等着被招回;

C期待着在30天内开始新的工作。

3)失业的分类:

A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所引起;

B结构性失业:由于特定行业或地区就业时机的减少,这种情况下“失业”与

“空位”并存;

C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波动产生的普遍性失业。

4)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

A自然失业:经济中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防止的失业。摩擦性失业

和结构性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B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有工作,只要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行不悖。

C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

人数的比率。

5)失业的经济影响

A失业的危害:

a产出与收入的减少;

b人力资本损失;

c社会问题;

B失业的积极的一面:

a一定程度的失业存在是保持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b人尽其才需要寻找、比拟、挑选和淘汰;

c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在流动中形成的;

d失业者存在是对在业工人无形的催促。

4.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

价格水平持续、稳定、普遍的上升。

2)通货膨胀的表示与衡量:

通货膨胀率={[今年价格水平-上年价格水平]/[上年价格水平]}xlOO出

3)通货膨胀的分类:

A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

B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TOO*之间;

C超级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

4)看看美国的通货膨胀

5、国际经济

1)现代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背景;

2)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

3)贸易余额:一国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出口减去它从世界其它国家的进口的余额;

A出口)进口,贸易顺差;

B进口〉出口,贸易逆差。

6、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收支活动和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2)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标准分析

1)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标准分析解决“应该是什么?”

2)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A内生变量是指模型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指用来解释模型内其它变

量,但其本身要由模型外来解释的变量。

B存量:衡量某一时点上的数量;

流量:衡量某一时期内的数量。

3)几个关于存量与流量的例子:

A投资I与资本K:K=L+I;

B储蓄S与财富W:gWr+S;

C经常工程C与净国际投资头寸NN1P:NNIP=NNIPT+C、;

D预算赤字DEF与公债规模":D&D3+DEF。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3、动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三市场划分:

1)产品市场;2)要素市场;3)金融市场。

5、四行为主体:

1)家庭;2)企业;3)政府;4)国外。

6、以微观分析为根底

7、防止“合成谬误”(萨缪尔森)

第二节宏观经济的儿个主要概念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之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效劳的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之内,一国公民所生产的境全部最终产品与效劳的价值总和。

[例1]美国一公民为从事一项国内投资,向日本一家银行贷款,该工程每年为这

位美国公民带来200百万美元收入,但每年向日本支付利息10万美元。

在此例中:

美国GDP:增加200万美元GNP:增加190万美元;

日本GDP:增加0GNP:增加10万美元。

[例2]韩国一公民在中国执教足球甲A联赛一年,获收入30万美元。

在此例中:

中国GDP:增加30万美元GNP:增加0

韩国GDP:增加0GNP:增加30万美元

3、GDP与GNP之关系如下:

GNP-本国要素在国外收入十外国要素在职本国收入二GDP

我们把“本国要素在国内收入-外国要素在本国收入”

定义为:“净要素支付”,记为NFP,那么

GNP-NFP=GDP;

GNP=GDP+NFP。

4、对GDP和GNP的理解:

1)只计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用增值法

[例子]面包生产的过程

2)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3)只记当期的产出

[思考]没卖出去的产品怎么办?

4)GDP或GNP的缺乏与校正

A该记的没有记黄赌毒、走私、地下经济以及家务劳动;

B该扣的没有扣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

C总量上的缺陷两介国家,GDP一样,构成不一样;

D分配上的缺陷人均GNP一样,可能一国两极分化,另一国相对平均;

E校正:经济净福利NetEconomicsWeiferes[NEW]

二、名义GNP与实际GNP

1、名义GN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NP;

2、实际GNP是用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GNP。

三、利率与贴现

1、利率:利率是一种比率,它表示今天的货币或商品换取明天的货币或商品之条

件;

[例]某银行年利率10%,今天的1元钱1年以后值多少?

1X[1+1O%]=1.1

换言之,为使明年得到1元,今年应存入:

1/[1+10%]=0.91

2、贴现:将来的货币或商品按一定的比率折合成今天的价值,这个比率叫贴现率。

1)假设年利率为i,未来各年收入流量为匕、匕、丫3、……、♦,这笔收入流量的现

值为:

2

PV=Y,/[l+i]+Y2/[l+i]+……+Y、/[l+i]N

2)假设年利率为i,未来各年收入的流量都相等为Y,这笔收入流量的现值为:

PV=Y/i

3)[案例研究]“时间偏好与贴现率”

四、预期

1、静态预期:假设明年与今年相似而行事的预期:

Y%,=Y

2、外推型预期:与预期者的情绪有很大关系:

YZ=Y+a[Y-¥_,]

a=l,预期者乐观;

a=-1,预期者悲观;

Q:0,预期者中性。

3、适应性预期:根据其现期预期被证实的误差程度来调整其对未来的预期。

YZ=r+a[Y-Ye][0<a<1]

按照这种方法,对下年的预测值实际上是去年预测值和今年实际值的加权平均:

Y*[1-a]Ye+aY

a=o,每期预测值都相同:E;

a=l,成为静态预期:Yo

4、理性预期:预期者能对个人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加以有效利用的预期,被称为理

性预期假说。

1)穆思(Muth)1961,《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的理论》:“由于预期是对未来

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

‘理性‘预期。”

2)卢卡斯(Lucas)1981,《关于使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政策评估的批判》,提

出经济结构变量非常量。

5、[案例研究]“征地与打井”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形成

1、否认萨伊定律

2、提出三大心理规律

3、开展有效需求理论

4、提出政府干预思想

[案例研究]“市场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两个剑桥之争

1、新古典综合:这一学派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萨缪尔森为代表,大学所在地在剑

桥镇。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并在各方面系统化、模型化:

1)希克斯一汉森:IS—LM模型;

2)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之消费理论;

3)索洛:新古典增长理论;

4)克莱因、米勒: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新剑桥学派:以琼•罗宾逊为代表,在英国剑桥大学。

1)琼•罗宾逊:反对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结合,认为这是杂牌凯恩斯主义,好认

为应该从古典学派那里听取营养,从分配问题入手,才能更好地理解凯恩斯;

2)斯拉法:建立了新剑桥学派的价值理论模型,I960年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

一书;

3)帕西内蒂:建立了新剑桥学派的增长理论

三、“非均衡的”凯恩斯学派

1、克劳沃:《凯恩斯主义者的对抗革命:一个理论评价》;

2、莱荣霍甫德:《论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

3、贝纳西:《非瓦尔拉斯宏观经济学》。

以上这些代表人物共同强调宏观经济的非均衡性。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反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重新强调工资、价格的自由伸缩性,市场出清等,提出了适应性预

期、理性预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等分析工具,在政策主张上反对国家干预。这一学派包括:

1、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2、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

五、新凯恩斯主义

1、否认工资、价格自由伸缩性的假设;

2、提出价格粘性的新观点:

1)工资合同理论;

2)菜单本钱理论;

3)效率工资理论。

3、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收入和支出的流量循环模型(1)

1.两部门模型

1)只有家庭和企业;

2)总收入[总供应]:Y=C+S,

总支出[总需求]:E=C+I;

3)总需求二总供应,

8=1

漏出:S;

注入:I

2.三部门模型

1)家庭、企业、政府;

2)总收入[总供应]:Y=C+S+T,

总支出[总需求]:E=C+I+G;

3)总需求二总供应,

S+T=I+G

漏出;S、T:

注入:I、G

3.四部门模型

1)家庭、企业、政府、国外:

2)总收入[总供应]:Y=C+S+T,

总支出[总需求]:E=C+1+G+NX;

3)总需求二总供应,

S+T=I+G+NX

漏出;S、T:

注入:I、G、NX

二、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

1、支出法衡量国民收入

从上图中箭头指向企业的局部来看,由四局部构成:

Y=C+I+G+NX:

1)消费C,最主要的局部,美国60%以上,中国接近50%。包括: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效劳支出

住房租金

2)投资I,最活泼的局部,波动大,包括:

固定投资;

存货投资;

住房投资。

3)政府购置支出G

国防支出:军事采购、军饷等;

其它物品与劳务支出:包括根底设施、及警察、法院效劳等支出。

4)净出口NX二X-M:

出口-进口

二、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

2、收入法衡量国民收入:可以从流量循环图中箭头指向或离开家庭的局部核算。

1)国民收入N1,一国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

劳动收入;

所有者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企业支付的利息)

2)国民收入NI与GDP之关系:

A)GDP-折旧二NDP(国内生产净值);

B)NDP-间接税二NI。

3)个人收入PI:

PI=N-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DI二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3、部门法衡量国民收入:

将各部门增加值分别核算后加在一起。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名义GDP与实际GDP

1、名义GDP:

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2、实际GDP:

以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是实际GDP。

二者关系:

名义GDP/价格指数=实际GDP。

二、价格指数(1)

1、概念

指数:现期值与基痢值之比;

价格指数:现期产值除以基期产值,以产量为权数计算。

2、几种主要的价格指数:

1)GDP缩减指数(GDP消膨指数)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注意]以现期商品组合为权数计算。

二、价格指数(2)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CPI:现期消费组合总支出/基期消费组合总支出

[注意]这里是以基期商品组合为权数计算。

[例子]某一消费资料如下表,计算CPI:

二、价格指数⑶

[解]CPT=[1.2X5+12.5X6+0.75X200]/

[0.8X5+11X6+0.7X200]

=231/210

=1.1

三、奥肯定律

1、奥肯定律

描述失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一条经验性规律。

2、定律含义:

1)失业率每增加1%,GDP卜降2%;

2)交替关系主要存在于周期性失业的情况下。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一、国民收入的生产(1)

1、考虑总量生产函数:

Y=F(K,L)

Y:实际产出;K:资本存量;L:就业水平

2、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

1)/Y//K>0,/2Y//K〈0:

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并且递减;

2)同样适用于L:

3)tY=F(t.K,tL),t>0o

规模报酬不变。

一、国民收入的生产(2)

[例子]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L'«

检验三个性质:

1)/Y//K=ALbaaKa_,=aA[K/L]a,>0;

J2Y/Z1K=aAL,a[a-l]Ka'2<0

2)同理:

3)F(tK,tL)=A[tK]°t[tL]l-«=tAK«L,-«=tY

3、儿个假设

1)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

2)潜在产出水平9F(KL)

二、国民收入的套配

从宏观意义上分析劳动、资本要素的价格确定就是讨论国民收入分配。

1、几个假设:

1)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

2)两个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

3)要素供应不变Y、L,价格为r、W;

4)潜在产出水平L林格为P。

2、劳动市场均衡:

劳动供应:SlL

劳动需求:Di=MPL(w/p)

以上两个方程能解出一个均衡解:(w/p)*

3、资本市场均衡:

资本供应:Sk二丁

劳动需求:Dk=MPk(r/p)

以上两个方程能解出一个均衡解:(r/p)*

4、欧拉定理

Y=MP,.ZJL+MRZK

“谁奉献谁收益,总奉献等于总收益”

证明欧拉定理(在下页):

三、国民收入的消费

这里的消费是指广义的消费,指对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考虑一个封闭经济:

Y=C+I+G

1、消费

1)几个概念:

a、消费函数

b、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c、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2)消费理论简介

a、凯恩斯消费理论

a)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mpc:0~1;

b)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c)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C=a+bY;

d)长期中的矛盾:消费之谜。

b、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说之消费理论

a)每个家庭都根据其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

b)每个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消费和储蓄是不一样的,消费取决于所处

的生命周期阶段;

c)消费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取决于财产。

c、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之消费理论

a)人的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b)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C)持久性收入中包括劳动收入与财产收入,所以,消费不仅仅取决于收入,

也取决于财产。

2、投资

1)投资之定义

投资是指资本存量之增加。

2〕投资函数

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叫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例关系。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二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政府购置

1)G=T,政府预算平衡;

2)G>T,政府预算赤字;

3)G<T,政府预算盈余。

G、T都视为外生变量来处理。

第四节国民收入均衡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1、总需求

AD=C+I+G=C(Y-T)+I(r)+G

2、总供应

AS=F(K,L)=Y

3、总需泵二点供应

Y=C(Y-T)+I(r)+G->r*

二、金融击锡均衡

1、可贷资金的供应

S=Y-C-G=Y-C(Y-T)-G

法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Yo

2、可贷资金的需求

1=1(r)

3、可贷资金的供应=可贷资金的需求

S=I(r)fr*

三、财政政策的作用

1、政府购置的变动

以政府购置增加为例:

1)产品市场

政府购置增加一潜在收入不变一消费不变一投资减少~利率上升~挤出效应

2)金融市场

政府购置增加一公共储蓄减少一潜在收入不变一私人储蓄不变一总储蓄减少一

利率上升

2、税收变动

以减税为例:

1)产品市场

减税一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一投资减少(潜在收入不变,政府支出不变)

一利率上升一挤出效应一

2)金融市场

减税f公共储蓄减少f私人储蓄不变f总储蓄减少f利率上升

第三章经济增长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一个经典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

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根

底上的。”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

商务印书馆,1981年,P2E

二、三点含义

1、经笳实力增长一一商品与劳务总量越来越多一一GDP或人均GDP越来越多;

2、必要条件:技术进步;

3、充分条件:制度与意识之相应调整。

四、经济增长的开展趋势考察

1、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由1780年——1938年间,用了58年使GNP翻了一番;

2、美国1839年——1888年,用了49年使GNP翻了一番;

3、日本1885—1919年,用了34年使GNP翻了一番;

4、中国1977——1987年,用了10年使GNP翻了两番。

五、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1、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

分工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积累一劳动人数增加;

大卫•李嘉图:

强调资本枳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以凯恩斯主义为根底,中心是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主要有两个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此为第一个模型

新古典模型:最有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模型介绍

哈罗德(英)和多马(美)于1947年至于1959间提出并完善,它是第一个将凯恩斯理

论动态化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同时它也是后面将要介绍的索洛模型之根底。

二、变量说明

1、大写表示总量:

L:劳动力总量,一个经济的整体就业人数。

K:资本总量;

Y:总产出,它由生产函数Y=F(K,L)决定;

W:工资;

2、小写表示人均量:

k:人均资本,k二K/二;

y:人均产出,尸Y/二;

W:人均工资,w=W/L;

三、模型分析

1、假设: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

资本产出比v固定,劳动产出比d固定,那么,资本劳动比〔人均资本占有量)亦不

变v/d。

2、生产函数:Y=min[L/6£-K/v]

3、哈罗德一一多马经济增长条件:

1)先从需求方面确定息产出的动态均衡条件:

I=AK,I=S,S=sYfY=I/sfAY=AI/s①

2)从总供应方面确定总产出的动态均衡条件,假定所有资本都被充分利用:

Y=min[L/d£「K/v]-Y=K/v-AY=AK/v=I/v②

3)均衡经济增长条件

由①和②:AJ/s=I/v

可得投资增长率:s/v

由②:Z\Y二Z\K/v=I/v=S/v=(s/v)Y

可得产出增长率:ZXY/Y二s/v

・•・投资和产出必须同步增加

另外,考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的情况:

Y=L/d-*Y(t)=L(t)/6(t)

两边取对数再对时闰求导:

InY(t)=InL(t)—Ina(t)

(1/Y)dY=(1/L)dL-AY/Y=AL/L

设△L/L=n,那么,AY/Y=AL/L二n,

这说明:经济均衡增长必须做到产出、投资与人口同步增长:

s/v二n。

4、哈罗德一一多马模型之缺陷

1)如果条件得不到满足,要么失业率上升,要么投资回报度下降,虽然可以解释

这些非均衡增长问题,但无法解决之;

2)模型之三个参数都是“外生变量”,一旦出现不均衡,只能任其开展下去;

3)模型没有解释储蓄率是如何决定的。

第三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模型简介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修正。他讨

论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并分析了在均衡增长条件下的消费、投资

与劳动力工资率、资本回报率等的关系。1987年获Nobel经济学奖。索洛模型为建立了新古

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根底。

二、模型的假设

1、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

Y=F(K,L);

2、假设血L是可以替代的;

3、总量生产函数的三个性质;

4、y=F(K,L)=(K/L,L/L)

=(k,1)=c+i

=(1-s)y+i

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

1、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y=f(k).•・zdy=f]/k)

这说明人均资本存量变化影响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k主要取决于投资与折旧,

即/k(i,8)=i-8k

2、投资的决定

i=s(y)=sf(k)

这说明投资取决于两个因素:储蓄率s和人均资本存量k,成同方向变动。

3、关于折旧

采用固定比例折旧法,6为平均折旧率,那么每年折旧掉的人均资本就是:8k

四、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

1、资本积累;资本存量的改变;净投资:

/k=i-8k

=sf(k)—Sk

2、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就是:

/k=0,即

sf(k)=6k

3、经济增长稳定状态的几点含义:

1)经济增长稳定状态是一种趋势;

2)稳定状态如果受意外冲击而偏离,它也能自动恢复,这是哈罗德模型所不具

备的;

’3)稳定状态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4)人们可以影响或选择稳定状态。

五、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的影响

1、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2、如果一个经济有较高的储蓄率,它会保持一个较大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但它不

一定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六、资本积累的黄金定律

1、黄金定律的含义

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选择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这个状态就叫作资

本积累的“黄金定律水平”,记为:k;

2、黄金定律的根本条件

黄金定律的根本条件是: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

3、推导如下:

c=y—i=f(k)—i

在稳定状态,总有

i*=8k*,那么:

c*=f(k*)—3k*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等零:

c*'=f'(k*)—6=0

f,(k*)=6

MR=3

七、根本索洛模型的启示

1、一个高的储蓄率利高的投资率导致一个高的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但未

必会导致一个高的经济增长率;

2、经济增长率一般发生在从低资本存量到高资本存量过程中;

3、经济一旦处于稳定状态,便不再有经济增长:

4、那么,如何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呢?且看下一个问题。

八、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1、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

根据:y=Y/L,k=K/L,L也可变,那么:

Jk=i-(5+n)k(n为人口增长率)

现在6和n以不同的方式降低k。

Zlk=sf(k)—(6+n)k

令,k=0,那么有:sf(k*)=i*=(S+n)k*

2)参加了人口增长的索洛模型实现了三个扩展:

[A]解释了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B]富和贫的一种解释;

[C]黄金定律的修正:MPK=6+no

2、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

为解释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把技术进步引入索洛模型:

Y二F(K,L)一Y二F(K,L•E)

其中:E是劳动效率变量;L-E那么是劳动的效率单位数。

假设E以固定速率g增长,L以n速率增长,那么,L・E就以“n+g”之速率增长。

(推导过程省略)

3、技术进步对稳态之影响

1)考虑技术进步以后变量有了新的含义:

k=K/L-E,y=Y/L・E

2)有技术进步的稳态:

Zlk=sf(k)—(6+n+g)k

令/k=0,那么有:sf(k*)=i*=(6+n+g)k*

3〕新稳态的含义

它解释了技术进步导致了人均产出持续增长;

每效率单位的资本k=K/L-E及

每效率单位的产出y二Y/L-E都不变,

但人均总产出Y/L=y-E以速率g增长;

总产出Y二y•三•L以n+g的速率增长。

4、技术进步对黄金定律的影响

c=y-i

c*二f(k*)—(6+n+g)k*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等零:

c*'=f'(k*)—(S+n+g)=0

f'(k*)=6+n+g

MPK=6+n+g

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一、索洛模型的缺陷

1、技术外生

2、理论与现实之矛盾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1、索洛模型中,储蓄率S、人口增长率n,技术进步g都是外生变量。

2、经济学家将以上这些变量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经济的长期增长一一内生经济增长理

论:

三、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储蓄率政策

2、技术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

第四章失业

第一节失业分类

一、周期性失业

1、凯恩斯定义的总需求缺乏导致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也。

“为什么我们不生火?”

“因为没有煤”

“为什么我们没有煤?”

“因为父亲失业了。”

“为H么父亲失业了?”

“因为煤太多了。”

——《1931年的故事》

二、自然失业

1、古典语派定义的古典失业,即自然失业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2、自然失业率

在经济动态变动过程中不可防止的失业人口叫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对总劳动力的比率

称为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几种失业理论

一、职业搜寻理论

1、假设:

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2〕工资有差异,搜寻时间与高薪成正比;

3)失业是找高薪工作的一种投资;

4)失业是有本钱的。

2.从收益方面分析

搜寻与时间的关系W(t)

aw/at>o,d2w/at2<o

3、从本钱方面分析:

dC/dt>0,d':C/dt2>0

4、最优搜寻:

dw/at=dc/dt

5、比拟静态分析:

搜寻本钱曲线移动会出现什么情况?

失业救济和保险

保存工资水平

二、贝弗里奇曲线

1、空岗率与下岗率(失业率〕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曲线叫贝弗里奇曲线。

2、假设:长期均衡中空岗率与下岗率是相等的。

3、区分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第三节实际工资刚性

一、最低工资法

1、实际工资刚性

实际工资无法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力供需平衡的水平。

2、最低工资法好处

防止劳动者之间的收入过大的差异

3、最低工资法不利之处

提高失业率

[材料]“最低工资”

二、内部人一一外部人模型

1、工会存在

2、内部人一一已就业的劳动者

外部人一一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

3、厂商用外部人替代内部人存在“调换本钱”,工会使这种本钱加大。

三、效率工资理论

1、雇主主动性地把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水平之上。

2、[案例]“周扒皮与王善人”

[案例]“坦桑尼亚的效率工资”

第四节失业的构成和治埋

一、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

从动态态来理解

短期失业一般是摩擦性失业,主要原因是找工作需要时间。

长期失业一般由工资刚性造成

二、失业人员构成

1、年龄结构:青年人失业多;

2、文化结构:文化低的人容易失业

3、性别结构:女性容易失业

4、行业结构:传统产业失业多;

5、种族结构:有色人种失业率高

三、自然失业率上升原因

第三产业飞速开展,女性参加劳动供应;

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失业的回滞

四、失业的两种治理政策

1、主动治理政策

从劳动力供应角度,调整结构等

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工资变动灵活性等;

2、被动治理政策

对失业进行救济;

消除失业的社会影响方面。

第五章通货膨胀

第一节货币

一、货币的职能

1、计价单位

2、交易媒介

3、价值储藏

[材料]“假设没有货币”

二、货币的开展史

1、实物货币

2、金银货币

3、纸币

4、电子货币

[材料]“货币简史”

三、货币的界定和测度

从货币供应的角度

1、C=纸币+铸币

2、Ml二C+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它支票存款;

3、M241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非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它存款;

4、M3=M2+大额定期存款+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它存款

[讨论]信用卡是不是货币?

第二节货币数量论

一、数量方程式

MV二PT

M一一货币数量;

V——货币平均流通速度;

P一一每次交易的平均价格;

T——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数量

四个变量中有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

二、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1、数量方程式的变形

MV=PY

M——货币数量;

V一一货币的收入速度;

P——当期产出的平均价格水平;

Y------定时期内的实际产出

2、对上公式进行处理:先取对数再求时间导数

△M/M+△V/V=△P/P+AY/Y

△V/V、Z\Y/Y是常数;

△M/M是因;

△P/P是果。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古典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1、古典两分法

2、货币中性

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利率

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如果使用实物货币就没有这个区分了;

2、在纸币条件下,有通货膨胀,就有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区分;

3、费雪方程与费雪效应

设: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i,通货膨胀率兀,

那么:i=r+兀,或r=i-兀

☆费雪方程说明:名义利率的变动等于实际利率变动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变动。

☆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也上升1%。

二、事前实际利率与事后实际利率

1、引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炉,

2、事前实际利率

事前实际利率二i-市,

3、事后实际利率

事后实际利率二i-兀,

三、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

1、引入政府债券

持有货币的时机本钱就是名义利率;

2、另一种理解

持有货币的显性本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兀*

持有货币的隐性本钱是购置债券的期望收益,即实际利率;

所以,持有货币的时机本钱二r+Ko

3、货币需求和名义利率成反比

(M/P)d=L(i,Y)

L与i成反比变化(时机本钱的因素)

P与i成正比变化(费雪效应)

L与Y成正比变化(实际余额效应)

4、未来货币供应同样会影响当前价格

(M/P)d=L(i,Y)-*(M/P)d=L(r+7t;Y)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社会本钱

一、预期的通货膨胀

1、经济的混乱;

2、人力资源浪费;

3、税收扭曲。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公平效应

借款者和贷款者;

工人和雇主;

公众和政府。

2、效率效应

干扰价格信号;

浪费了资源。

3、产出效应

一方面,货币工资收入滞后于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扩大,因而有增加产出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通货膨胀过分严重,货币失宠,物物交换限制了产出,这时又会减少

产出。

第七章总需求理论

谈总需求有两个前提:

1、价格水平不变;

2、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要解决的问题:

1、产品市场:IS曲线;

2、货币市场:LM曲线。

3、均衡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4、宏观经济政策;

5、推导总需求曲线。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方案支出线

E=C+I+G

C=a+bY

E=a+bY+I+G

=(a+I+G)+bY

=A+eY

A:自发支出;

e:边际支出倾向

二、国民收入决定

1、区分方案支出与实际支出

2、存货变动:非意愿存货

方案支出大于实际支出一非意愿存货减少一补充存货一生产扩大;

反之,生产扩大。

3、方案支出等于实际支出,均衡收入被决定

三、比拟静态分析

1、自发支出变动

自发支出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与自发支出增量之比。

k=AY/△E

政府支出乘数h=AJ/△G;

投资乘数k=△¥/△I

[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与乘数效应

怎样看待乘数效应?

2、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考虑到税收

YD=Y-T,T=tY,C=a+bYD

C=a+bYD=a+b(Y-tY)=a+b(1-t)Y,那么

E=C+I+G=a+b(1-t)Y+I+G

=a+I+C+b(1-t)Y

边际支出倾向e=dE/dY=b(1-t)

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的需求

1、交易动机:与收入相关

2、预防动机:与由入相关

3、投机动机:与利率相关

二、货币供应

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

外生变量

以后详细考察

三、利率决定

供求决定论

四、利率的传导机制

利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应增加一利率下降一投资增加一收入上升

看图示

第三节IS——模型

一、IS曲线

1、推导

1)通过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分析;

2)利用储蓄函数之利率与收入的同向关系;

3)投资函数;

4)根据利率传导机制解释IS曲线向右下倾斜。

2、IS曲线与财政政策

1)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其它原因引起产品市场上均衡发生了变化,都会使IS曲线移动;

2)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左移,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LM曲线

1、推导

1)通过货币市场均衡分析;

2)货币交易需求与收入之间同方向变动;

3)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解释LM曲线左上倾斜。

2、LM曲线与货币政策

1)货币供应增加,LM由线右移,扩张性货币政策:

2)货币供应减少,LM由线左移,紧缩性货币财政政策。

三、IS——LM与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

1、几何解

2、代数解

第四节IS一一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IS曲线左移;

2、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3、两种极端理论

1)古典区域:

LM为垂线;

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弹性;

收入变动引起较少的货币需求变动就能造成较大的利率变动;

挤出效应为1;

再现了古典两分法。

1)凯恩斯区域:

LM为水平线;

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无限弹性;

收入变动引起的较大的货币需求变动只能导致较小的利率变动;

挤出效应为0;

再现了凯恩斯革命;政府调控万能!

二、货币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便1S曲线右移;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

2、利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应量一利率一改变投资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IS曲线垂直

投资对利率完全不敏感;

利率传导机制失效;

货币政策无效。

2)IS曲线水平

投资对利率完全有弹性;

利率传导机制有效;

货币政策有效。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双扩配合,消灭“挤出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