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现代文小阅读★[重点点击]重点词句理解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这两项也是历年高考频频出现的重要考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文中”应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它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具体的词语句子及上下文等。在阅读中,我们所说的语言环境通常是指对词语句子意思影响最直接的上下文词、上下句、上下段、文章主旨等。“重要”是就词语和句子在文中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句子,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词语方面来说,它在“文中重要”大体是这样几类:①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富含深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运用修辞手法的特殊词语;⑥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无论科技文、社科文、文学作品哪一类作品,都有对重要词语的考查,并且对这些词语的考查,一般的说,往往测试的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这些词语在文章所给的语境中的具体的含义。正确的理解这些词语,需要我们在考前作好一定的准备。如何理解它们呢?首先不要忘记立足文意,联系上下文,考查词语的情境义,接着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来思考,选择准确的词义。有时还要注意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词语色彩、搭配习惯、词性、用法等方面来推究。从句子方面来说,它在“文中重要”大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语义较为丰厚、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②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③能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④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的语句;⑤较难理解的各种修辞句;⑥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也不难,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理清句子结构,抓住句子的修饰语;②抓住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理解它的作用;③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④弄清文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里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一篇科技类文章,或介绍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技术、新的见解,或对原有见解进行补充,或纠正过去错误的见解,或反驳某一见解等,总要提出一些新的东西,这就是说人们阅读它时要获取的新鲜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所有的信息分类,区别首要的、重要的、次要的和无用的信息;要对信息加以归类,哪一个信息是统领的,它统领几个小信息,这几个信息之间的先后地位如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所谓“提取”就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将筛选出的信息“取”出来。都能说明某个问题的是哪几条信息,就要对哪几条信息再度筛选、归类。对信息的加工,特别是明确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筛选并提取信息的关键。例如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句话包括在哪句话中),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做“明示信息”。有些则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注解、文中的括号内等。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可能隐蔽着重要的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漏掉。这也是我们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隐含信息常常隐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将漏掉重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处命题。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阅读中,应该学会将分散的信息组合或分类组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与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文章主旨)的语句等,这是阅读中万万不可忽视的。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文章思路具体的外在表现。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是说,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可见理清思路,对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住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在复习中,要训练自己能分清语段内部的结构层次,把握好语句间的连贯与衔接,能将打乱了的语言材料按一定思路理顺。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好的文章一般都具有严密、灵活和深刻的特点。把握文章的思路,是本考点发展的趋向。不同文体结构有不同特点。如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②按观察点的变换组织材料。③按场面转换安排材料。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议论文基本结构大概是这样几种形式:①总分式结构。②并列式结构。③对照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⑤破立式结构。而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后边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有的是文段、有的是文章。如果是概括归纳段落内容的,应首先看清文段中有哪些句子,任何一个文段中句子的意义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有机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表现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意思。要准确地把握段落中心意思,就要先弄清句间的关系。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就需要进行归纳综合。概括归纳应注意:①分析段落中的表达方式,从表达方式看,有叙述、有描写、有说明、有议论、有抒情。一般来说,我们要注意议论抒情句。②要分析文段内句与句、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从文路上把握主旨。③有几个文段的还要注意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位置的段落对文章的作用不同,看清其位置有利于准确归纳概括。概括归纳文章内容,则要注意文体。如:说明文一要抓住文题。因为说明文的文题常常点明全文说明的对象、范围等。二要把握文章为说明事物特征而选择的说明角度,理清说明顺序,内容往往就明晰了。三是把握文中反映事物特征的关键语句,说明文的文段一般都很规范,大多数文段中都能找到中心句或关键句。四是有些说明文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说明,文中还不时插进作者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部分我们也不要忽视,这不仅仅是我们归纳概括中要注意的,而且还可能是要我们进行推断和想象中需要的。对记叙文来说,则是:首先要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的什么样的人;以写事为主,应明确写的什么事。其次要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从哪些角度写这些人、事。再则要分析层与层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总结概括。最后还不能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议论文:一要抓住文题。议论文的文题即使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起码也告诉你文章论述的对象、范围,是非常有价值的。二要找到点明中心论点的语句。这样的句子有时在文章的首段,有时在末段,有时在中间。要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三要分析归纳文章的论证过程,明确论据内容以及论据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从而概括全篇的内容。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如果不能准确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不能说读懂了文章。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就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是颂扬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那么,如何才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呢?首先是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其次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内容。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概括”。概括有三种方法:第一,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第二,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合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第三,综合归纳,即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经过提炼把几个要点综合起来。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考查推断力和想像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因为该考点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而平常训练中关于该点的单项考查能力没有强调过,所以要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形成如下能力:快速阅读捕捉要点的能力和对诸多语言材料中个别的、非本质的东西进行筛选提炼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能力。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没有把写作的主旨清楚地告诉读者,这就要求必须借助上下文或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想像能力类的测试题一般有如下特点:第一,有较大的开放度。广阔的时空,是想像得以驰骋的舞台。由文内拓展向文外;从有形飞跃向无形;调动过去和未来以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或者由眼前的现实去揣摩过去和未来,是这种试题的明显形态,很清晰地区别于一般试题的“以文证文”,甚或文内迷藏的游戏和封闭特征。第二,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与高考话题作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其目标指向性要比话题作文更为具体,更为明晰。或者要求考生借相类似的知识积累和理解、欣赏能力来验证解决文内的问题,或者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把握,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情节作出设计;或者对文章的部分或整体作出自己的辨析或评价。第三,解答的个性化。这类试题尽管有一定的目标指向,但其开放度又决定了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它的答案必然是千人千面、丰富多彩的,从中可以看出考生积累知识的厚重程度,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思维表达的娴熟程度。这种试题,评价有相对的标准度和要求,但绝不流于封闭化、标准化。[难点探究]现代文小阅读容易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少精读细品、全面把握文旨的习惯。科技文语言简明,科技信息含量大,一旦阅读不细,很重要的信息就会从眼边溜走。等到养成了囫囵吞枣的习惯,势必在考场上丢失应得的分数。2.临场心态不佳,不能正常发挥。科技类文章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读起来不易理解,有的考生在平时做题时由于得分率不高,考场一旦阅读不顺,便产生烦躁情绪,越烦躁越读不进去,以致严重影响了做题质量。3.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有的考生阅读投入少,做题投入多,还没从整体上控制全文的要旨,就急于动手做题。在做题中遇到了困难,又到原文中反复搜寻查找。其结果,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症结,以致把答案做错。4.做题方法不够科学。科技类文章阅读试题一般是单选性的,题支干扰性很强,过早地阅读题支,极容易把头脑搞乱,自己招来了更多的干扰因素。有的考生看不透这一点,做题中,读完题干,不假思索,就急于读题支,以期迅速得到该题的答案。其结果,只能欲速则不达,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找来了更多的麻烦。5.缺少整体阅读意识。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试题的答案也必须依附在这个整体之上,如果不从整体着眼,只把答案盯在局部,就难免把答案搞错。[考点透视](一)自然科学类文章命题规律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以前常称为科技说明文,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包括生物工程、天体物理、工程技术、通讯技术、考古学、化学等方面的科技发现和研究成果。体裁一般为论文、说明文或科技消息摘要。选文大多出白《参考消息》、《新华文摘》、《中华文摘》、《中国科学报》等报,文章篇幅短小,一般在400-600字之内,长的可达800字左右,信息密度很大。阅读理解这类文章,并不以学生已掌握的既有科学知识为基础(当然,学生也不能是科盲),关键在于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即读懂自然科学类文章,全面准确地辨别、把握语言信息,从而了解文章介绍对象的主要特点,了解作者或作者所介绍的主要人物的看法与观点。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命题方面是有一套命题思路的,这就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规律:“阅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三步命题思路,也是我们识题的思路,这就是“解释语义——筛选信息——思维加工——合理推断”。同时,命题人还说过,对于阅读材料“我们的理解总是逐渐深化的,每一回阅读往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是一遍可以奏效的,它是渐进的、渐悟的,是藏着“反复”阅读的深层次理解的。(二)社科文命题规律社会科学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设计原则如下: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最后是多项选择。一般地说,每个阅读文段命四个小题,这四个小题是:理解信息含量特别高的关键词句命一个题,归纳一个主要语段信息命一个题,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命一个题,根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像命一个题。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题,难度中等。[经典题析][例1](2004年全国高考卷甲)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题。人体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内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7.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骼、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概念理解题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命题者往往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设计错项的。A项错在“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根据文意,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囊胚中”而非“囊胚外表”。C项错在“可发育成胎盘”,根据文意,“胎盘”是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发育而成的,而不是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分化而成的。D项错在“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根据原文“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一句可知,“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是两种作用截然不同的细胞,前者具有全能性,而后者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8.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答题指向。首先,题干要探究的是“研究价值”,而非“主要分布”;其次,要探究的是“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更”意味着须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成年干细胞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第二段的第一句只谈成年干细胞的分布,显然不合题意。所以A项不能作为其判断的依据。二是段内层次。本题四个选项的内容均出自阅读材料的第二段,第一句与下文构成转折关系,第二句开头的“但是”是一个语言提示,意味着本段的重点在下文,从第二句到“因此”前显然就是“判断的依据”,而B、C、D正在其中,因此可以作为其判断的依据。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在第二段中,“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是用来说明“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是用来说明“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据此可以看出,文章的行文思路是就成年干细胞整体而言的,而不是将其分成“在体内”和“在体外”来进行说明的,因此B项的理解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基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推断的内容源自第四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但西班牙研究者的实验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腺岛素的能力,还未在“人类”身上做这样的实验,更谈不上“证实”,所以A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例2](2004年全国高考卷丙)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题。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结合第一段和第四段的末句,不难确定其对“茶马古道”的表述是正确的。B项有两处错误:一、根据原文第二段末尾一句我们可以断定,“茶马互市”为朝廷提供了一笔巨额茶利以补充军费,而不是“茶马古道”;二、从“补充”二字可以看出“茶马互市”是军费的“补充”,而不是主要来源。C项“‘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可从第四段末一句“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得到印证。D项,文章末尾说“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这一句话和D项的表述主旨是完全相同的。8.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原文第二段,A、B、C三项都是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只有D项是藏族重视“茶马互市”的原因,这在第三段可以找到根据。另外,A、B、C三项陈述的对象是“宋朝统治者”,而D项的陈述对象是“藏族”,从陈述对象的不同也可选出是D项。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第二段开头说“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可见A选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B项,由原文第三段中间的“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了增加奶量”,可知B选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C项的载体是“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它的意思是,茶叶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必不可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外界供给其他物品,而是不是需要“很多东西”。且后文又说“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C项无疑是错的。D项的表述可以在原文第五段找到根据。.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B、C、D三项是基于原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结论是正确的。A项推断的错误在于“‘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这一推断的依据是原文第一段,原文意思是说“茶马互市”这种汉藏之间的贸易在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但不能据此推断出“茶马互市”不应该早于唐代。有可能是早于唐代,只是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没有记载罢了。第二大题虽然一改去年的自然科学类文章,变为考查社科类文章,但考查角度和考查方式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考生当不会觉得陌生。[例3](2004年全国高考卷丁)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题。化学制剂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海洋造成的污染。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生物的根本性质。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有时候,这些化学药品会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到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时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植物毒死了,牲畜得病了,曾经一度纯净的井水,也给饮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但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串,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这些药品的数字实在令人震惊:每年有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与之适应。其后果还不容易被我们所预料,因为它完全超出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和经验。4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而研制出来的基本化学药品就超过200种。这些粉末、喷雾汽、烟雾剂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都普遍使用。它们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这种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可是,人们使用这些药品,其目的仅仅是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或老鼠等。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以后,杀虫剂便逐步升级。因为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于是,人们又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再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还要毒的药剂。然而,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适宜于一切生物生长吗?7.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D.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答案]D[解析l该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词语的正确理解。解答该题的有效信息是原文第一段的未一句,即“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这句话含有三个要素:一是时间——20世纪;二是主体——人类;三是行为——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比照A、B、C、D四个选项,只有D项的理解包含有这三个要素,当然是正确答案。8.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是()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B.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C.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等化学药品的普遍使用,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D.那些药品中的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答案]A[解析]该题的A选项来自第一段,B、C、D三个选项来自第四段。A项讲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地球之间的关系。B、C、D三项讲的是人类研制的剧毒物质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据此可选出A项是正确答案。另外,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中的主体“人类”一词,也可轻易选出A项,因为B、C、D三项都是人类的行为产生的结果。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答案]C[解析]A项的表述可从原文第一段的第一、二两句找到根据,虽然这两句的主语是生物(动植物),但人类也是生物的一部分。B项可从原文第四段找到根据,第四段的主要意思就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D项可从原文第五段的“因为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找到根据。C项的主要信息来源于原文第三段,该段讲的是人们不能适应化学药品,因为人的一生太短暂,劝诫人们要慎用这些化学药品。而C项错误地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把表述的重点转移到“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是错误的。.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丸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B.化学药品和辐射线能够改变生物的根本性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化学药品和辐射线。C仅仅为了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老鼠等,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D.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所以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推断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根据原文可以推断A项“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是正确的。B项“化学药品和辐射线能够改变生物的根本性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句子本身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错误。C项“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缺少根据,纯属“无中生有”。D项的“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和原文“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对比,就会发现少了“似乎”二字,所以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例4](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美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cC。,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天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处于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答案]A[解析]第1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始终围绕着“全球变暖”这一气候现象展开论述,其中涉及“温室效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温室效应,考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共列出对温室效应的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最准确的一项。答案应该选A。这四种选项的材料都来自原文。其实,考生如果细读原文,不难发现文中关于温室效应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原文中说:“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这一定义有四个关键词,也可以看作是四个必要条件,即“透射阳光”、“密闭空间”、“热交换”和“保温效应”。为了增加难度,命题时有意识把这四个条件分散开,考生只要能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再看它们在四个选项中的分布情况,就能顺利地找到正确选项。B项说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只有“热交换”一个条件,显然不对,可以排除。C项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也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而也可以排除。D项说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只有“热交换”和“保温”两个条件,但没有“接受阳光”和“密闭空间”,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A项说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处于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保留了全部四个必要条件,只是前后顺序作了调整,“透射”改为“接受”,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应该选A。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答案]C[解析]第2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读物中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本题围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列出了四种表述。这四种表述都出自原文,只是有的稍加变化而已。要求考生从中选出一种“最严重”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就要把这四个选项一一还原到原文中去。在原文第一段中,“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以下这一段都是这些“灾难性后果”的种种表现。此题四个选项所表述的都是从中抽取出来的。但是,在这一段的最后有这样的话:“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显然,这正是C项所表达的内容。C项是正确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A、B、D三项了。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过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答案]D[解析]第3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考试说明》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要求。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能够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本题选用了文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重要句子,这个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揣摩,才能正确领会,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意。本题列出对文中这句话的四种理解,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生态平衡与气候变化有关,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地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项所说的生态变化与人的活动没有关系。A项说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的归纳,显然是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的,因而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说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过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过量开采”和“燃烧”也都是人的活动,也是正确的。C项说由于人类无限制地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更是直接点明是人类无限制的破坏,也是正确的,也可以排除。D项说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虽然也提到人类,但“雷击”和“虫害”却不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所以是不正确的。D是正确的选项。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丸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答案]B[解析]第4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推断出来的,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一旦人类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这一推断是正确的。B项推断的依据只是一种假设:“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由此并不能得出“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这样的结论。因为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且必要。所以,B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C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显然,科学家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点来立论的。至于核燃料可能又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那是另一个问题。所以,就这个推断来说,仍是正确的。D项推断的依据也是一种假设,但这种假设是基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带来温室效应来立论的,所以也是正确的。★阳光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这项耗资600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20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5至米露在水面以上。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55束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20米左右。。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MCT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20%到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0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1.25万兆瓦,约相当于12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5到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院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1)下列对海下“风车”发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利用海水潮汐能和海水的流动转动置于海底的“风车”叶片,使之发电的技术。B.是利用海水的涨落变化转动海南岛底“风车”叶片,带动与“风车”相连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C.把类似倒立风车的发电机组置于海底,利用海水潮汐能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的技术。D.与风力发电机结构和原理相同,只是以海水潮汐能替代风能,使“风车”发电的技术。(2)根据全文,下列不属于海下“风车”发电的优越性的一项是()A.海下“风车”发电这项新技术,为人类开发了又一种无污染的新能源。B.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不用建造水坝。C.海下“风车”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不受天气影响,可持续使用。D.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3)下列对“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海水水流能量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B.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C.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D.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密度,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核技术适用于所有的沿海国家。B.经勘测,欧洲有0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生物进化中,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了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它与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而人们通常把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部定时机制称为生物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夜晚,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减缓,产生的热量变少,体温也跟着下降,人就变得迷糊起来。到了清晨,器官系统的活动加快,体温开始升高,精神随之振奋。这就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生物钟的节律运行,就会感到身体不适。那么,能否像拨动时钟一样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呢?这正是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的课题。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褪黑激素(松果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替上升或下降,这说明生物钟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与褪黑激素密切相关。1987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利维用大约相当于日出后1小时的阳光强度的光治疗“季节性失调症”,不但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还改变了褪黑激素的分泌。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在已初步搞清,生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光脉冲照射的时机,人体温达到最低点前后(约早晨5点)是关键,紧随最低点之后照射可使生物钟提前,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则使生物钟推后,在体温接近峰值时(16—17点之间)照射,对生物钟不产生影响。光线与生物钟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一般认为光线通过视网膜与松果体之间的神经直接调节生物钟的活动,光照可以通过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使生物钟周期朝光线影响的相反方向变化。但是,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一年有季节变化,天有阴晴雨雪,各种人造光的刺激随处可见,生产、科研、社交活动丰富多彩,都可能对生物钟的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1)下列对“生物钟”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指在生物进化中,在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的与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的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B.指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部定时机制。C.指能随昼夜变化对人身体各器官活动、产生的热量、体温及精神进行调节的内部定时机制。D.指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其节律运行,就会使人感到身体不适的内部定时机制。(2)下列对第四段中划线句子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光线的影响在夜里尤其明显,此时光照大脑兴奋,生物钟提前,而更强光线的照射强化了兴奋,反而使生物钟推后了。B.人们在体温达到最低点(约早晨5点)之后,接受光照可使生物钟提前,而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反而使生物钟推后。C.光线照射既可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又可刺激褪黑激素的分泌,生物钟的周期可以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D.生物钟受自然光影响,人们夙兴夜寐,人为的光亮照射可使生物钟周期发生变化,使人的昼夜活动颠倒。(3)下面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实验证明,生物钟决定着人体活动的节律。B.除脊椎动物外的其他生物都不能通过调节褪黑激素分泌的方式来改变其生物钟。C.光亮的刺激,能使褪黑激素分泌增多,从而抑制睡眠。D.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呈现昼夜周期性。(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科学家曾利用光照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可见对生物钟进行调节还具有医疗价值。B.生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光脉冲照射的时机,因此把握好照射时机是调节生物钟的关键一环。C.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对生物钟产生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人为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D.假如人能够对生物钟进行调节,那么人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对自身的精神状态进行调节,而不再受昼夜变化的限制。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众多文学大师的厚爱?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都曾在这里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气象非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些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6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让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包括“小乔初嫁了”在内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询问当地老百姓知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诱惑。一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笑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秋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1)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解释比较恰当的一项是()A.指可使人得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宗教启迪的山川风物。B.指山川风物使宗教思想得到具体体现和形象展示。C.指天柱山处处地方都弥漫了浓厚的宗教气氛。D.指被虔诚的封建宗教意识所渗透的山水景物。(2)对“王安石深感寂寞”一句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项是()A.王安石因百姓对历史人物的无知感到非常失望。B.曾建赫赫功业的周瑜尚且湮没无闻,初来此地做官的王安石增添了失落感。C.王安石追思古人,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现象感慨万端。D.王安石觉得自己功业无成,深感老来孤独。(3)以下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天柱山即古之南岳,它与后来称为南岳的衡山不是同一个地方。B.天柱山自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有可能成为高品位文人的精神皈依点。C.天柱山那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一直是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D.游天柱山而对乔氏姐妹发生兴趣的,不过是一般文人。(4)对上面的文字综合分析较为恰当的一项是()A.汉武帝、司马迁、李白、苏东坡等看重天柱山,是因其宗教气氛和历史魅力。B.天柱山确有使文学艺术家获得“解脱”、“受到吸引”的人文景观。C.文学家们的悟性和追求,往往使他们并不重视自然景观的好坏。D.文学家们对山水景观喜爱与否,原因各不相同,难以历数。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不久前,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珊瑚作“模子”,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大拇指骨并最终培植出新的大拇指。这一惊人的突破令医学界大为振奋。科学家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使他们能够培植出包括心瓣、肝脏及乳头等更为复杂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患者莫尔西亚的大拇指在一次意外中被压断。为他治疗的舒费尔巴吉医生将他的断指的残余部分植在他的胸部,以让拇指的皮肉组织继续生长。与此同时,细胞工程专家瓦卡迪为他培育新的拇指骨。这一过程如同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科学家先将珊瑚雕成拇指形状的模子,并在里面钻了许多细小的孔,然后从莫尔西亚手臂取出骨细胞,同一种从海藻中提炼出来的化合物钙褐藻胶一起塞进珊瑚模的蜂巢孔内,骨细胞在珊瑚的滋润下逐渐成型,而珊瑚最后则自然解体,留下由其培植而成的指骨,此后,医生将培植出的指骨接到莫尔西亚的掌上,并在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的皮肉组织。医生们下一步要做的,是用患者的耳朵上的细胞来培植他的手指关节组织。虽然研究人员尚不知这项试验最后是否能取得成功,但仅现在所取得的进展便已令人鼓舞不已了。他们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科学家将能培育出任何人体器官,实际上在此之前,瓦尔迪同和另一位细胞工程专家兰格一起,在老鼠的背上成功培植出一只人类的耳朵。这些实验成功之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又在动物身上进行了二十多项培植或移植器官及组织的试验。这些实验包括大动脉、心瓣、腱和韧带、乳头及部分气管,与此同时,哈佛大学的一位科学家也曾从绵羊胎儿身上抽出膀胱细胞,在实验室内进行培植,然后在小绵羊出世后植入其体内。科学家相信,人工培植的真骨,将在未来取代伤残人的塑料或金属假肢。而用电脑绘制出来的“模子”,将能够保证人工培育出来的器官同原来的一模一样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够在实验室中培育乳房、眼角膜和人的手脚四肢,到那时,患者将不再担心无人捐献器官,而且,由于新的器官是由自身细胞培育而出,在移植到患者身上之后,不用担心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排斥。(1)下列对第一段中“这项技术”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指利用珊瑚作“模子”,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大拇指骨并最终培植出新的大拇指的技术。B.指培植出包括心瓣、肝脏及乳头等更为复杂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的技术。C.指细胞工程专家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新的拇指骨,医生将培植出的指骨接在患者掌上,并将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皮肉组织的技术。D.指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出新的人体器官,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的技术。(2)下列对“为他治疗的舒费尔巴吉医生将他的断指的残余部分植在他的胸部,以让拇指的皮肉组织继续生长”这句话所表述做法目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使患者的细胞得以生存,再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新的大拇指骨。B.培植出新的拇指骨接到患者的掌上,在拇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的皮肉组织。C.将研究人员在珊瑚模子里精心培植出的拇指骨接到患者的掌上。D.培植出新的拇指皮肉组织,以便最终在接到掌上的指骨外部加以铺盖。(3)根据原文,不属于人工培植人体器官好处的一项是()A.将可以在动物身上培植出人体器官。B.将会取代伤残人的塑料或金属假肢。C.将能够保证同原来的器官一模一样。D.将不用担心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排斥。(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用某种物质作“模子”,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出所需的器官,以供器官移植之用,这是人工培植器官的基本原则。B.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进行二十多项培植或移植器官及组织试验的成功,展现了人工培植人体器官的光明前景。C.用患者耳朵上的细胞来培植他的手关节再取得成功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科学家就能培育出任何人体器官。D.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实验室中培植人体器官,到时将可以改变依靠人们捐赠器官的被动局面。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无俗意。说赵孟頫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頫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兽性的托尔斯泰,而兽性的托尔斯泰恒为人性的托尔斯泰所打倒。亦如《伊德和自我》所云,原始的伊德显然是很不堪的;惟有“超我”的追逐,使伊德趋向完美。显然当艺术家升腾着庸俗之气的时节,和天下的俗人没有任何区别,俗谚云“诗人之作清绝,慎勿为邻居”,恐怕是这诗人灵魂二元分裂和组合表现特显,故诗可读,而人不可交。谢灵运即是最佳例证。当一个艺术家创作时,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当他不创作时离于道、摒于德、背于仁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证亘古至今,不绝如缕。哲学家似乎也不例外,譬如卢梭和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矛盾状况,是不能轻易用“伪君子”三字去说清的,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大体用的泥巴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二元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宗教战争,便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之所以能够如此,我以为与儒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不重奇迹、神秘,却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在“三教合一”中,它不动声色地渗入其他宗教,化为它们的重要内容和实质成分。而儒学之所以能这样,其原因又在于它本身原来就不止是“处世格言”“普通常识”,而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它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儒学的这种品德和功能,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同时,它又是“半哲学”。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伦理。孔子讲“仁”讲“礼”,都非常具体。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对理性和理性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展。例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人生意义的执着和追求,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并非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它是中国实用理性的哲学。正因为靠理性、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酥,《论语》不是《圣经》。也正是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1)对作者提到证严法师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知中国宗教的主要内容仍是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B.可以说明中国宗教与儒学既有区别但也有不小的相似性。C.证严法师的观点说明儒学实质上完全具有宗教的性质。D.可知中国宗教有现实世俗目的,并非完全看破红尘缘。(2)对“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儒学的广泛影响使得中国无法发生宗教战争。B.“三教合一”的现实使得宗教战争没有发生的土壤。C.儒学本身就有宗教特质,而它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D.儒学的包容性不排斥宗教,与宗教冲突并不很大。(3)有关儒学“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与中国宗教彼此融合,中国宗教吸纳了许多儒学的内容,因而,儒学自然也就具有了宗教的一些特质。B.儒学虽无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无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但实用理性的一面却同样具有行学特质。C.儒学“终极关怀”的品格使它能够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这点与宗教的功能相同。D.儒学没有宗教里的奇迹、魔法、人格神,但它可靠其理性在精神上指引人们,这点和宗教也相似。(4)根据文中信息,对“《论语》不是《圣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哲学、理性特质决定了它没有《圣经》里的神秘与奇迹。B.《论语》讲究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这和《圣经》教义有根本不同。C.《论语》不是宗教教义,虽然它也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D.《论语》不倡导“怪力乱神”,《圣经》却会突出人格神的宣传。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人脑记忆的奥秘人的一生中,大脑储藏了大量的数据、名称、面相、声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这些记忆有助于人类获得各种技能。同时,人的个性差异很大程度上为各自大脑中的记忆不同所致。人脑具有多个功能不同的记忆系统,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能将新的信息以一种活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存留在脑海里达数秒钟。大脑的各个部分中,总有一些处于负责记忆的额叶皮层的监督之下,短期记忆就是这样产生的。该记忆可信度很高,但容量有限。大多数人的短期记忆只能容下5至9个对象,例如记忆一组电话号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次性竹制餐具供货与可持续资源开发合同2篇
- 幼儿园教研工作制度模版(2篇)
- 人力资源助理的工作职责(2篇)
- 2025年小学班主任德育计划例文(2篇)
- 幼儿园幼儿膳食管理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英语教师工作计划模版(3篇)
- 夏季汛期安全工作方案(2篇)
- 教职工上下班工作制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代理权转让与业绩考核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例文(二篇)
- 2025年中国财产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巨量信息流广告(初级)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MOOC】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爱课程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企业管理5000论文范文
-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课件
- 2024年手术室护士年度工作计划(4篇)
- 财务管理基础规范操作手册
- 米酒酿造工艺
- 点式高层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