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问题研究与解决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304第一章:导言 222191.1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2217701.2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324021第二章:我国三农现状分析 3306392.1农业发展状况 4214072.2农村经济现状 4124902.3农民生活水平 415882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52443.1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5116213.2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5268733.3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 621046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262464.1农业产业化经营 635024.1.1产业链构建 7121204.1.2产业化组织形式 7313994.1.3政策支持 7263124.2农业科技创新 7233994.2.1良种选育与推广 7104824.2.2农业机械化 7314364.2.3农业信息化 7245124.3农业产业扶贫 8172924.3.1产业扶贫项目筛选 8147534.3.2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 898934.3.3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85821第五章: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8292455.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8104535.2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811445.3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99021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9251076.1农村交通建设 99136.1.1农村道路建设 9140226.1.2农村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102696.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0137486.2.1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10245026.2.2农村灌溉工程建设 10170216.3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 1035066.3.1农村能源建设 11203896.3.2农村环保设施建设 1125732第七章: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 1113917.1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11299607.2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1272647.3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 1215454第八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2289318.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2207778.1.1制度概述 12170638.1.2覆盖范围 13214538.1.3基金筹集与管理 13238508.1.4养老金发放与调整 134008.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3117998.2.1制度概述 1325048.2.2覆盖范围 1319418.2.3基金筹集与管理 13321278.2.4医疗保险待遇与报销 14102408.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4136198.3.1制度概述 1449028.3.2覆盖范围 1496298.3.3保障标准与调整 14293008.3.4保障方式与发放 149125第九章:农村社会治理与民主建设 1470769.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227569.1.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65589.1.2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15300629.1.3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 15127229.2农村法治建设 15206669.2.1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15285019.2.2完善农村法治体系 15314499.2.3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 15212509.3农村民主管理与监督 1621429.3.1加强农村民主管理 16258419.3.2加强农村民主监督 1630382第十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161299810.1三农问题研究结论 161319010.2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161417410.3研究展望 17第一章:导言1.1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议题。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背景方面,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农村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问题则表现在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教育水平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农村是城市发展的后盾,农村繁荣才能支撑城市繁荣。农民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群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1.2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实证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分析,对三农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剖析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解决途径。(4)比较分析法:对比国内外三农问题的解决策略,借鉴先进经验,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主要包括:(1)国家统计局:提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的统计数据。(2)报告:包括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3)学术期刊: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三农问题研究论文。(4)书籍:关于三农问题的专著和编著。(5)网络资源:互联网上关于三农问题的新闻报道、政策解读等。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我国三农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第二章:我国三农现状分析2.1农业发展状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向多样化、特色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0%。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方式仍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抗风险能力较弱。2.2农村经济现状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传统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2)农村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类农民合作社达到190万家,家庭农场超过100万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3)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4)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农村经济仍面临一些问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尚不充分,部分地区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农村市场主体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3农民生活水平我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同比增长6.9%。以下为农民生活水平的几个方面:(1)消费水平提高。农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食品、衣着、住房、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2)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3)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4)教育、卫生条件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但是农民生活水平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生产,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1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土地承包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土地承包制度的稳定性问题。当前,农村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缺乏保障,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承包制度的流转问题。土地承包制度的流转机制不健全,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限,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另,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3.2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当前,我国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快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土地流转的程序、条件和双方权益,保障土地流转的合法性。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土地流转市场是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土地流转服务。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如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以满足不同农民的土地流转需求。3.3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一直是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要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土地征用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证土地征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保障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申诉权。要合理确定土地补偿标准。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既要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也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土地补偿过程中,要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要建立土地征用后的安置和保障机制。对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生产生活和就业安置,保证农民在土地征用后能够平稳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紧紧围绕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和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1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以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素:4.1.1产业链构建产业链构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优化产业链结构,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业产后加工和储藏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多功能化;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1.2产业化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组织型、家庭农场型等。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发挥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4.1.3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财政补贴力度;优化金融信贷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土地政策改革,保障农业产业化用地需求。4.2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4.2.1良种选育与推广良种选育与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加大对良种选育的投入,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加强良种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2.2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措施包括:研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机械设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4.2.3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面,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4.3农业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农业产业扶贫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4.3.1产业扶贫项目筛选产业扶贫项目筛选是农业产业扶贫的基础。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提高扶贫效果。4.3.2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是农业产业扶贫的关键。要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生根。4.3.3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产业扶贫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农村金融服务创新5.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首要任务。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合作性金融机构为补充,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引领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合作性金融机构要发挥其贴近农民、服务农民的优势,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金融需求。5.2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户需求,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信贷产品,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2)创新保险产品。推广农业保险、农村人身保险等保险产品,提高农村居民的风险保障水平。(3)创新支付结算产品。推广农村支付服务,提高农村居民支付便利性,如农村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4)创新投资理财产品。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理财产品,满足其财富增值需求。5.3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农村金融风险防控是保障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2)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监测。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处置风险隐患。(3)提高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控建设,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能力。(4)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负担。(5)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防范金融欺诈和非法集资等风险。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1农村交通建设农村交通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村交通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6.1.1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交通建设的基础,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农村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需求,制定农村道路建设规划。(2)提高道路质量,保障安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规范,保证道路建设质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注重道路养护,延长使用寿命。建立农村道路养护制度,加强道路养护工作,保证道路畅通。6.1.2农村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农村公共交通体系是农村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公交线路,提高覆盖率。根据农民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路,保证农村公共交通覆盖农村地区。(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农民需求。提高公共交通车辆舒适度、准时率和安全性,满足农民出行需求。(3)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公共交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公共交通领域,促进农村公共交通发展。6.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6.2.1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对农村水源地进行保护和治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2)优化供水设施,提高供水质量。采用先进的供水技术,提高农村供水设施的供水质量和效率。(3)建立健全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问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6.2.2农村灌溉工程建设农村灌溉工程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合理规划,优化灌溉布局。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和水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规划。(2)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3)加强灌溉设施维护,保障灌溉效果。建立健全灌溉设施维护制度,保证灌溉设施正常运行。6.3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6.3.1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降低农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加强农村能源管理,保障能源安全。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管理体系,保证农村能源安全。6.3.2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7.1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构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保证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2)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为特征的教育管理体制,激发农村教育活力。(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7.2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以下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主要措施:(1)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2)加强农村职业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3)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7.3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的主要措施:(1)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人才引进政策。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吸引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优化农村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人才整体素质。(4)发挥农村人才市场作用。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农村人才流动和优化配置。(5)加强农村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人才服务体系,为农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服务,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第八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8.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8.1.1制度概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指在农村居民达到法定年龄后,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责任的制度。该制度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8.1.2覆盖范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包括农村居民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其中,老年人是指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残疾人员是指因疾病、残疾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家庭、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家庭等。8.1.3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国家财政补贴、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是基金的主要来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保证基金的安全、合规运作。8.1.4养老金发放与调整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需求等因素确定。养老金实行按月发放,根据物价上涨、工资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8.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8.2.1制度概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指在农村居民中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农村居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8.2.2覆盖范围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包括农村居民中的全体居民。农村居民可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方式,享受医疗保险待遇。8.2.3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村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国家财政补贴、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是基金的主要来源。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保证基金的安全、合规运作。8.2.4医疗保险待遇与报销农村医疗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大病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门诊慢性病费用报销等;大病保险待遇主要针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农村居民,提供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报销。8.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缓解贫困问题。8.3.1制度概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在农村居民中建立的一种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该制度通过给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8.3.2覆盖范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包括农村居民中的贫困家庭。贫困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8.3.3保障标准与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需求等因素确定。保障标准实行定期调整,以适应物价上涨、收入增长等因素。8.3.4保障方式与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采取现金发放、实物发放和救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保障金按月发放,保证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第九章:农村社会治理与民主建设9.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9.1.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在农村工作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组织书记。(2)加强员队伍建设,提高员素质,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3)加强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9.1.2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选举工作,保证选举的公正、公平、公开。(2)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9.1.3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1)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农村社会治理。(2)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保证其依法、有序运行。(3)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支持其发挥积极作用。9.2农村法治建设农村法治建设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2.1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1)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法治观念。(2)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法、用法、守法的农村法治人才。(3)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平台,拓宽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渠道。9.2.2完善农村法治体系构建农村法治体系,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农村立法工作,完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借款合同质押协议3篇
- 2025版办公室装修材料采购及施工监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采购质保金与履约保证金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保险合同-保险范围与保险金额2篇
- 2025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同学聚会班长致辞模版(2篇)
- 2025年度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协议3篇
- 观察花的课程设计
- 车间质检职责内容模版(2篇)
- 2025年信息化工作个人工作总结(2篇)
- 电气接线工艺培训
- 中央空调安全规范
- 胸腔积液-课件
- 公司设备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3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 cn.7a一种酱香型大曲酒固态发酵的生态控制方法
- TLFSA 003-2020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 GB/T 8491-2009高硅耐蚀铸铁件
- 供水安全与抢修
- DB31 595-2021 冷库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 第三章果蔬采后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