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中国的人口数量 ►任务二:中国的人口特点►任务三: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任务四:中国的人口政策合作探究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措施探究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网图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同步训练巩固提升001学习目标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及其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002自主学习►任务一:中国的人口数量结合教材“图1—9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完成任务一,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2020年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约14.4亿(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8.57%。(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是我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目前,人口最多的省区:广东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西藏自治区。►任务二: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增长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老龄产业。►任务三: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结合教材“图1—10中国人口分布”完成任务三,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图1—10中国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中国的人口地理界线:①(黑龙江省)黑河——②(云南省)腾冲,即胡焕庸分界线。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的原因:地形: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气候:暖湿季风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交通: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开发早晚:城镇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任务四:中国的人口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政策调整:中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003合作探究探究一: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措施点拨1: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点拨2: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措施:鼓励生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延迟退休、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老龄产业。【典例】据联合国《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数量超过14.5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4%。读“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表”。完成下面小题。深度老龄化社会30%成为老龄化社会14%进入老龄社会大门8.78%1.关于中国老龄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95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大门B.今年(2023年)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C.预计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逐渐下降D.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2.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且有加剧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人口分布进一步均衡 B.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C.劳动力数量加速增加 D.中小学教育需求量增加【答案】1.D2.B
【解析】1.据材料可知,1995年人口老龄化比重低于8.78%,未进入人口老龄社会大门,A错误;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老龄人口比重30%,预计是2050年,B错误;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快速,老龄人口扩大,C错误;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重缓慢上升,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D正确。故答案为D。
2.人口分布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无关,A错误;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生率下降,将导致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B正确;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不会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错误;中小学教育需求量增加和青少年所占的比重有关,和老龄化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探究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点拨1: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多,西部少。点拨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交通、开发早晚、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形: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气候:暖湿季风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交通: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开发早晚:城镇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典例】“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人口多 B.高海拔地区人口多C.西部内陆人口多 D.高纬度地区人口多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3.针对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严禁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迁移 B.西部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C.大力推动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D.鼓励东部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答案】1.A2.C3.B
【解析】1.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势较低的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人口少,西部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胡焕庸线"东南侧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相对平坦,更适合定居,人口稠密,其西北侧气候干旱,多高原高山,不适合定居,人口少,所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C正确。土壤、矿产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政策、交通、家庭和婚姻等不属于自然因素,AD错。故选C。
3.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与农村的迁移,东西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不适合人类的大规模迁移.为了加速西北地区的发展,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持.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CD排除,故选B。0404知识图网005强化特训营我国人口沿黑河—腾冲线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下图为2010-2020年中国各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黑河—腾冲线穿越的省级行政区一共有(
)A.6个 B.7个 C.8个 D.9个2.自2010-2020的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西藏 B.广东 C.山东 D.新疆3.根据该图资料,可以判断(
)A.各省区人口密度相差很大 B.不同省区人口增长速度比较接近C.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D.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人口稀疏【答案】1.C2.A3.A
【解析】1.黑河—腾冲线穿越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共8个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据图可知,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速为22%,广东人口增速为21%,山东人口增速为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速为19%,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据图可知,各省区人口密度相差很大,A正确;不同省区人口增长速度差异大,B错误;图中资料无法判读经济情况和地形,CD错误;故选A。
下表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城镇人口数量(亿)0.621.332.062.804.566.669.02乡村人口数量(亿)5.215.628.028.548.106.745.10总人口数量(亿)5.836.9510.0811.3412.6613.4014.124.符合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是(
)A. B.C. D.5.表中数据可反映出(
)A.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大 B.人口总数不断减少C.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 D.城镇人口比例上升【答案】4.A5.D
【解析】4.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先变多再变少,在1990年达到最多(8.54亿),A选项折线图符合题意,BCD选项折线图均与题意不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小,A错误;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错误;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C错误;城镇人口比例上升,D正确。故选D。
“祁吉线”是指青海省祁连县和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的连线。这反映了青藏高原这个地区不仅人口稀疏,而且其内部人口分布差异也十分突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中部密,四周疏 D.东南密,西北疏7.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与降水 B.纬度与气温 C.距海洋远近 D.行政区划分【答案】6.D7.A
【解析】6.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总体特点是东南密、西北疏,海拔较低的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人口密度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条件是制约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有众多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相对较优越,人口分布相对集中,A正确。与纬度、距海洋远近、行政区划分无关,BCD错误;故选A。
东莞市是广东省重要外贸口岸。读2022年末东莞市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043.70292.4592.256.5341058.下列关于2022年末东莞市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户籍人口比重大 B.城镇化水平高C.人口数量负增长 D.城市人口密度小9.东莞市吸引大量非户籍人口迁入的原因可能是(
)A.物价水平较低 B.人均资源占有量多C.城市建设用地广 D.经济发展水平高10.东莞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A.降低社会就业压力 B.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C.提高人口生育年龄 D.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答案】8.B9.D10.D
【解析】8.由2022年末东莞市人口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东莞户籍人口比重小,A错误;城镇化水平达到92.25%,城镇化水平高,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3%,呈正增长,C错误;城市人口密度为4105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很大,D错误。故选B。
9.东莞物价水平普遍较高,A错误;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人口数量较多,资源相对较少,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B错误;东莞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建设用地面积相对较小,C错误;东莞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相对较为发达,是吸引大量非户籍人口迁入的主要驱动力,D正确。故选D。
10.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会增加社会就业压力,A错误。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为东莞带来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当地人口老龄化,B错误,D正确;非户籍人口比重大,户籍人口多为外来青壮年劳动人口,不会提高人口生育年龄,C错误。故选D。
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1.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12.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②就业压力大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劳动力资源丰富【答案】11.C12.D13.D
【解析】11.读图可知,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2014—2021年持续上升,2022年有所下降,2023年又有所上升,其总体趋势是上升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外来人口迁入较多、省内人口自然增长和落户政策宽松,①③④正确。就业压力大并不利于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和促进省内人口自然增长,不利于增加常住人口,②错误。故选D。
13.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D正确;人口数量多会使得人均医疗资源、人均教育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ABC错误。故选D。
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将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下图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发展主题】14.“银发浪潮”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老龄化加剧15.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有利于(
)①推动年轻人顺利就业②提升“银发”群体的幸福指数③扭转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4.D15.B
【解析】14.图示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反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重越来越大,直接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没有反映人口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基数大,ABC错误;故选D。
15.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这样有利于提升“银发”群体的幸福指数,推动年轻人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①②④正确,B正确;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无法扭转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国家实施三孩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控制人口过快增长C.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D.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17.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
)A.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B.向人口分布稀疏区大量移民C.提倡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D.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答案】16.A17.D
【解析】16.近年来我国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新生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A正确。“三孩政策”不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改变人口分布不均,BD错误。人口增加会加剧就业困难增加就业压力,C错误。故选A。
17.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D正确;向人口分布稀疏区大量移民不现实,实施起来较困难且不利于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B错误;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会就加重生育负担;提倡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不符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均不利于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AC错误。故选D。
江苏省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图为江苏省2013,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总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8.江苏省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有利的自然条件为(
)A.经济发达 B.气候适宜 C.矿产资源丰富 D.饮食文化独特19.据图可知,江苏省2013~2022年(
)A.0-14岁人口占比减少 B.15-64岁人口占比不变C.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D.人口总量增加1000万20.针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
)①下调养老金②控制生育③健全养老保障机制④发展老龄产业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8.B19.C20.D
【解析】18.江苏省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有利的自然条件为: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稠密,B正确。经济发达、饮食文化独特属于人为条件,AD错误。江苏省矿产资源不丰富,C错误。故选B。
19.读图可知,江苏省2013~2022年0-14岁人口占比有所增长,A错误。15-64岁人口占比减少,B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C正确。人口总量从2013年的约8200万,到2022年的8500万,人口总量增加约300万,D错误。故选C。
20.针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③健全养老保障机制,④发展老龄产业,③④正确。下调养老金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还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①错误。应该积极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②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2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且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40年来,我国少生了4亿人,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再到2021年实行三孩政策。我国人口分布图及人口增长图如下所示。(1)图中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和。(2)1982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呈趋势,人口年均增长率呈趋势(选填“上升”或“下降”)。(3)我国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年。(4)我国少生了4亿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5)我国实施“二孩”政策与“三孩”政策的目的是。【答案】(1)西藏自治区青海省
(2)上升下降
(3)1982
(4)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减缓人口老龄化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低于10人。
(2)由图可知,1982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人口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3)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982年,增长率为2.09%。
(4)我国少生了4亿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我国实施“二孩”政策与“三孩”政策的目的是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新生人口数量,减缓人口老龄化问题。
22.【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胡焕庸线——线定乾坤课题资料资料一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资料二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课题思考(1)说出“胡焕庸线”的起止点,并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2)试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等角度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3)同学们围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永远难以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突破此线。你认为“胡焕庸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冲刺试卷一
- C语言式编程风格探讨试题及答案
- VFP编程思想启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VFP考试知识地图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代码重用的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中的高级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核心知识的试题及答案重点
- 超市合作的合同协议书
- 软件技术员实战模拟题试题及答案
- 详细解读2025年税法试题及答案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南京茉莉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病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 DB37-T 1342-2021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
- 北京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 2021年周施工进度计划表
- 起重机械日常点检表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题库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简介
-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