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南通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5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3题,共3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为从“众口”之门察之祸福,周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汇集舆情资料的办法,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诗篇就是从国人中采集而得的,在施政过程中若发现舆情对自己不利就须改弦更张。由此可见周朝()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原始民主传统尚存C.贵族等级体系解体 D.民众参与国家决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为从‘众口’之门察之祸福,周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汇集舆情资料的办法……从国人中采集而得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时期为了了解舆情,维护统治而制定了一套汇集舆情资料的办法,说明周朝重视国人的想法和意见,即体现了周朝原始民主传统尚存,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神权相关的史实,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周朝重视国人的舆论,没有体现贵族等级体系,并且周朝时期贵族等级体系没有解体,排除C项;周朝时期注重国人舆论,不代表民众参与了国家决策,并且这时期民众不可能参与到国家决策,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在国君之下出现一整套以相和将为首脑的机构,官员以才能和功绩被国君任命和重用,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是食有封土,而是食有俸禄。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世官制度退出舞台 B.官员考核制度严密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官员以才能和功绩被国君任命和重用”“食有俸禄”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对任用的官员实行俸禄制,这说明世卿世禄制渐趋瓦解,官僚政治逐步形成,C项正确;“退出舞台”表述绝对,排除A项;“官员以才能和功绩被国君任命和重用”是官员选拔,不是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官僚政治逐步形成,与“门第观念”无关,宋朝与前代社会相比,门第观念逐渐淡化,排除D项。故选C项。3.如表是《汉书》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张)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汉书·张汤传》“(张)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汉书·张敞传》A.儒家学者认同法治 B.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结合C.中华法系日益完备 D.法律逐渐渗入进儒家礼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等信息可知,汉代张汤、张敞在审理案件时,将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说明这时期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结合,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代张汤、张敞在审理案件时,将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没有提及儒家学者对法治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代张汤、张敞在审理案件时将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没有体现中华法系的完备过程,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代张汤、张敞在审理案件时将儒家经义与司法实践相结合,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4.北魏孝文帝下诏,“农时要月,民须余力,其敕天下,勿使留狱久囚”,“宜随轻重决遣以赴耕耘之业”。孝文帝遣囚赴农的举措()A.意在塑造北魏正统形象 B.助推南北民族大交融C.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D.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本题材料“农时要月,民须余力”“勿使留狱久囚”“以赴耕耘之业”等信息可知,游牧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重视发展农业,D项正确;北魏孝文帝废止了平城西郊和东郊的游牧性祭天活动,在南部新建了太庙、明堂等建筑,意在塑造北魏正统形象,与“遣囚赴农的举措”无关,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汉化等重要措施,客观上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主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北魏的统治范围不包括江南,排除C项。故选D项。5.宋朝明确规定,御史每月至少奏事一次,称作“月课”,如果上任以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被认为是不称职,要被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一规定旨在()A.提升监察制度效能 B.分化地方官员事权C.完善官吏考核体制 D.改变中央运行机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意可知,宋朝时期规定监察官员要经常奏事、纠弹,督促监察官员对其他官员进行严格的监察,所以这一规定旨在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A项正确;御史主要行使监察权,并不直接掌管地方行政,与“分化地方官员事权”关系不大,排除B项;督促御史奏事、纠弹属于官员监察而非考核体制,排除C项;御史属于监察官员,而非行政中枢的主要官员,且材料所述属于对监察官员的管理,而非对中央运行机制的重大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6.明太祖下诏重订乡村礼仪风俗,举行乡村饮酒礼,以敦叙长幼之节,并特别规定须有“读律仪式”。又令在各地设立申明亭和旌善亭分别记载当地犯罪之事和孝子贤孙等事迹,以惩恶扬善。这些规定旨在()A.推动约律合流进程 B.加强民众的相互监督C.加强对基层民众教化 D.强化对百姓人身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时政府规定地方定期举行乡饮酒礼,目的主要是学习礼仪、宣读法令,尊老敬贤、互助互爱,维护乡里的社会秩序,从而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教化,C项正确;宋代时期的乡约运动推动了约律合流的进程,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政府利用民俗教化百姓,未涉及民众相互监督的信息,排除B项;乡饮酒礼是教化地方百姓的礼仪,并不能强化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7.清王朝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在云贵川等民族聚居区兴办“义学”和“社学”,在川藏地区明确规定“夷民子女”必须要在规定年龄入学,并对学生进行补贴。清政府这些措施()A.推动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C.利于增强政权的向心力 D.实现了境内民族间平等【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兴办教育,规定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并给予补贴。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对清政府统治的认同。而通过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少数民族民众更好地理解清政府的政策、文化等,从而增强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向心力,有利于巩固统治,C项正确;改土归流主要是指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改革,而兴办教育与改土归流并没有直接的推动关系,改土归流更多地涉及政治管理体制的变革,排除A项;因俗而治主要强调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政治管理等方面采取与汉族地区不同的治理方式,而题干中重点强调的是兴办教育,并没有直接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排除B项;在清王朝时期,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措施,但并没有实现境内民族间的完全平等,封建社会仍然存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8.在封建社会,士绅阶层既是官员队伍的后备军,也是乡村的实际管理者。而到了20世纪初,大量士绅阶层从乡村转向城市,各自寻找新的出路。晚清时期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新文化运动兴起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科举制度的废除【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士绅阶层……到了20世纪初,士绅阶层从乡村转向城市,各自寻找新的出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使士绅阶层失去传统的入仕途径,因此士绅阶层从乡村转向城市,各自寻找新的出路,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兴起与士绅阶层从农村转向城市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士绅阶层的转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的加剧与士绅阶层的转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9.如图是1912年新闻漫画家马星驰发表在《真相画报》上的作品《国民之真相》(局部),该漫画意在()A.唤醒普通民众民主意识 B.鼓舞民众参加反袁斗争C.宣传政党政治公平公正 D.抨击北洋军阀政治黑暗【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2年新闻漫画家马星驰发表在《真相画报》上的作品《国民之真相》”并结合漫画中的“过去之国民”、“现在之国民”状况对比可见,过去的国民被“专制”压迫,而现在的国民为争取权利而斗争,以此唤醒普通民众的民主意识,A项正确;鼓舞民众参加反袁斗争是在1915年到1916年,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B项;民国初期,政党政治比较混乱,“公平公正”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漫画反映的是民国建立前后国民状况的对比,“抨击北洋军阀政治黑暗”不符合漫画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0.193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度为14.1亿元,到1945年8月增加到5569亿元,远远超出了正常纸币增长量。这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A.努力增强国统区人民的购买力B.通过货币增发贬值应对战时危机C.力图摆脱英美等国对华的控制D.试图扰乱抗日根据地的金融秩序【答案】B【解析】法币发行额度的增长不会增强人民的购买力,反而会造成通货膨胀,故A项错误;据材料“193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度为14.1亿元,到1945年8月增加到5569亿元,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纸币增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货币增发贬值应对战时危机,故B项正确;材料中法币发行额度的增加与力图摆脱英美等国对华的控制无关,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针对国统区,不会对抗日根据地的金融秩序造成影响,故D项错误。11.1950年,刘少奇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指出:“我们已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此时的中国()A.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C.实现了国境关税的统一 D.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中国大门的钥匙”是指海关主权,材料“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强调中国政府可以利用海关限制外国优势产品进入中国,这说明此时刘少奇认为中国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A项正确;B项涉及历史事件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材料涉及时间是1950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建国初我国实现国境关税的统一,材料强调了建国初我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国家财政收入的情况,无法得知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亚非国家,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如周恩来和陈毅率领的代表团对亚非13国的访问中,阐述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的五项原则,以及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绝不附加条件,也不谋求特权等。这些外交活动()A.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B.有利于扩大外交战略空间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体现了全方位外交的成果【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我国注重发展与亚非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扩大外交战略空间,B项正确;中国这些外交活动并非都面向社会主义国家,A项错误;中国此时的外交对象并非都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与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C项错误;全方位外交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13.20世纪50年代末,在设计成昆铁路建造方案时,苏联专家极力主张地势相对平缓,且长度较短的中线方案,中方则坚持采用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的西线方案,尽管其地质地形条件相对复杂,并最终在1970年于西线建成通车。成昆铁路的建造()A.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 B.体现了中苏关系已出现裂痕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D.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成昆铁路的建造沟通了和西南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D项正确;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完全符合,排除A项;材料中中苏专家关于铁路建造方案的意见不同,不能代表中苏国家间关系出现裂痕,排除B项;修建铁路属于交通建设,不能体现出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图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人口数量变化的前提是()A.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B.人类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D.部分人类开始从事手工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年的世界。据题干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年世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不是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排除A项;公元前1000年前的农业属于原始农业,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精耕细作的阶段,排除C项;部分人类开始从事手工业,与人口大规模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5.在公元8、9世纪之前,欧洲封建主的房舍主要突出居住、交友功能,8、9世纪之后则纷纷建造新的城堡,城堡筑有土堆和围墙,周围则掘为壕沟,环绕城堡而形成护城河,上面是塔楼,下面是城墙,中心是城堡主塔,构成城堡的要塞。新城堡的建造反映出欧洲()A.封建社会的动荡 B.城市的快速兴起 C.庄园经济的繁荣 D.市民负担的沉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城堡筑有土堆和围墙,周围则掘为壕沟,环绕城堡而形成护城河,上面是塔楼,下面是城墙,中心是城堡主塔,构成城堡的要塞”可知,8、9世纪之后新建的欧洲城堡突出军事防御功能,是为了应对封建社会的动荡,A项正确;城邦主要具有防御功能,不是工商业中心,与城市兴起关系不大,排除B项;仅从新城堡修建不能看出庄园的数目和经营情况,不能断定庄园经济繁荣,排除C项;城堡的主要居民是封建主和农民,而非市民,且材料未提及市民承担赋役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6.亨利八世时期,通过解散修道院,国王没收了大量的教会地产,并通过议会法令,由国王控制主教的授职权。从此主教从国王的封臣,转变为国王的大臣,按照议会法令规范行事。英王此举()A.瓦解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基础 B.巩固了议会权力中心地位C.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D.改变了英国的基督教信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解散修道院,国王没收了大量的教会地产,并通过议会法令,由国王控制主教的授职权……主教从国王的封臣,转变为国王的大臣,按照议会法令规范行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亨利八世时期削弱宗教势力,加强国王权力,使世俗政权逐渐高于教权,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削弱宗教神权势力,但不会瓦解宗教神学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亨利八世时期削弱神权势力,没有涉及巩固议会权力方面的史实和措施,排除B项;材料所述措施削弱教权,加强世俗权力,这不会改变英国基督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17.如图为某一物种的传播路线,据此判定,该物种是()A.大麦 B.咖啡 C.甘蔗 D.土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2年前后(世界)。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16

世纪中期,土豆被西班牙人带回到欧洲,之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传播路线与图中所示较为吻合,D项正确;大麦起源于中东地区,并非通过上述传播路线传播,排除A项;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其主要传播路线与图中所示不符,排除B项;甘蔗原产于新几内亚或印度,早期传播范围主要在亚洲,也不符合图中的传播路线,排除C项,故选D项。18.如表为《拿破仑法典》的一些基本法则。这反映出《拿破仑法典》()自由平等“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个人所有权“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契约自由“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C.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础 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本题表格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拿破仑法典》保护自由平等权利,强调个人合法所有权以及契约自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项正确。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法典》颁布1804年,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因果倒置、逻辑混乱,排除A项;罗马法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史实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原则,没强调其对西方法律的影响,逻辑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英国前内阁秘书长特伦德曾言:“他(内阁秘书长)可不是首相的私人仆从……这个人需要相对超脱:不能在部门的斗争中选边站,要确保每一个部门的立场都能获得平等关注。还得应对无穷无尽工作中的波折,竭尽全力让工作回到正轨。”这番言论表明()A.内阁秘书长掌握实际权力 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C.文官制度政治中立的特点 D.官僚集团党争严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不能在部门的斗争中选边站,要确保每一个部门的立场都能获得平等关注。还得应对无穷无尽工作中的波折,竭尽全力让工作回到正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秘书长要超脱,平等对待各部门,这符合文官制度中政治中立的特点,即不参与党派斗争,保持中立的工作态度,C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内阁秘书长掌握实际权力,重点强调的是其超脱性,而非权力大小,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相关内容,主要说的是内阁秘书长的工作态度和立场,排除B项;题干说的是内阁秘书长要避免在部门斗争中选边站,而不是官僚集团党争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20.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提出了“工作福利”概念,规定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必须学习新技术或者提高原有知识能力,如果他们拒绝了职业中心介绍的职业教育或者不参加职业计划相关项目的话,失业津贴就会中断或者被减少金额。这些规定()A.兼顾了效率与公正 B.促进了福利国家的出现C.改善了基层治理 D.推动了社区组织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英国)。根据材料“工作福利”、“规定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必须学习新技术或者提高原有知识能力,如果他们拒绝了职业中心介绍的职业教育或者不参加职业计划相关项目的话,失业津贴就会中断或者被减少金额。”可知,英国政府把教育和培训作为福利形式,以鼓励人们工作、促进就业,这兼顾了效率与公正,均衡了权利与义务,A项正确;福利国家出现在二战后,材料中的规定是促进了福利国家的发展而不是出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福利制度,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社区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题,共计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的现象。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加之“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780年唐德宗进行税制改革,将此前各地的非法赋敛以两税名义变为国家正式税收,强调“量出以制入,二税外辄率一钱者,以枉法论”。同时由中央政府派遣黜陟使,“与观察、刺史约百姓丁产,定等级”,对地方藩镇进行监督。两税法实行后政府不再追踪流亡人口的走向,只关注现居主客户的财产情况,许多农民得以离开土地,参与手工业、商业经营。——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加剧,地主豪强勾结官府极力逃避赋税,国家赋税急剧减少。明万历六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依据土地的大小合并征收赋役,同时雇佣劳役代替力役。赋役各项均由官方统一折银征收,不再通过粮长、里长。清军入关后,一度沿用一条鞭法。雍正时期,将全国各省的丁银数额平均摊入该省各州县的田赋银中,无地的农民不再需要承担苛重的丁银。社会一度出现“富民、市民者,拥赀千万,食指千人,不服田亩,即公家一丝一粟无与焉”的现象。——摘编自康袁璐《明清赋税制度改革的传承和演进》(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赋税制度调整的背景。(2)据材料二、归纳明清赋税制度调整具体措施。(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至明清时赋税制度的影响。【答案】(1)背景: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政府掌握的人口减少)藩镇割据(部分藩镇不纳贡赋)军费开支巨大。(2)措施:明朝:实行赋役合并;简化税制,赋役折银;官收官解;清朝:取消人头税;将丁银纳入田赋一体征收。(3)影响: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减弱对百姓的人身束缚;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规范了基层治理(有利于抑制腐败)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能;但在后期也加重了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的中国。背景:由材料一信息“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加之‘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可知,唐代赋税制度调整的背景是政治权力下放,地方藩镇长官拥兵自重,军费开支巨大,导致国家赋税收入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加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均田制遭到破坏。【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及所学知识可得,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依据土地大小合并征收赋役,雇佣徭役代替力役,各项均由官方统一折银征收,不再通过里长等。清朝雍正时期,将人头税摊入田赋中,无地农民不再承担丁银。【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得,唐朝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明清赋税制度简化了税收名目和手续,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加;进一步规范了基层治理(有利于抑制腐败)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能;但在后期也加重了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新的战争形势下,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提出“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为此边区政府采取投票选举制,民众直接选出各级参议员。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必须尽力吸收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如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的18人边区政府委员会中共党员占7人,超出了1/3的规定,员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在根据地困难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各级党政军机构随之进行调整和精简。太行区实行精兵简政后,每月可节约公粮7000石,经费60万元,征收的公粮比之前减少近1/3。与此同时,八路军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统一了党政领导和军事指挥。——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据材料,概括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具体措施。(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领导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意义。【答案】(1)措施:扩大民主范围;推行普遍选举制;设置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实行精兵简政。(2)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缓解根据地困难;调动根据地军民的积极性;增强抗日武装的战斗力;为积累了执政经验。【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可知民主范围扩大;据材料“边区政府采取投票选举制,民众直接选出各级参议员”可知,推行普遍选举制,设置参议会;据“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的18人边区政府委员会中共党员占7人,超出了1/3的规定,员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可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据材料“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各级党政军机构随之进行调整和精简。太行区实行精兵简政后”可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坑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太行区实行精兵简政后,每月可节约公粮7000石,经费60万元,征收的公粮比之前减少近1/3。”可知,精兵简政有利于缓解根据地困难;根据“民众直接选出各级参议员。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必须尽力吸收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可知,保障各阶层权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据材料“八路军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统一了党政领导和军事指挥。”有利于增强抗日武装战斗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根据地时期民主建设探索,为执政积累丰富经验。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为主的委员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盟约规定,国联成员国可以对侵略者实行集体制裁,但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从1920年到1939年,有些国际争端在国联得到了很好的处理,但是对30年代涉及大国的侵略行为,国联却束手无策,不仅对受到侵略的国家的保护软弱无力,而且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了《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