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4·安徽定远中学周测)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务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主动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务,其影响是()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国为主动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等,可知这个事务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学问可知,A项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解除;C项是国民革命(北伐斗争)的影响,解除;D项是中共诞生的影响,解除。2.(2024·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一位西方视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夫、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起先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这场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改变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答案D解析甲午斗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起先觉醒,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主力改变,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数百万农夫、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D项正确。3.(2024·河北衡水摸底)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始终为学界探讨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C.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白方向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可知,材料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深化,工人阶级不断觉醒而诞生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故解除。4.(2024·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夫运动和游击斗争的。这一条非常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夫斗争,而且也不行能取得成功。”这一论述旨在说明()A.工人运动与农夫斗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成功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记答案B解析材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夫运动和游击斗争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这一条非常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夫斗争,而且也不行能取得成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故选B项。材料“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夫运动和游击斗争”说明工人运动与农夫斗争有先后过程,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解除C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标记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而且材料描述的是工人运动的深远意义,与毛泽东思想无关,解除D项。5.(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1922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向中国共产党发出如下指示:“中国共产党中心委员会接短笺后,应依据共产国际主席团7月18日的确定,马上将驻地迁往广州(国民政府所在地),并与马林同志亲密协作进行党的一切工作。”材料中的“党的一切工作”应包括A.探讨组建中国共产党 B.筹划国共两党合作事宜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开拓敌后依据地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马上将驻地迁往广州(国民政府所在地),并与马林同志亲密协作进行党的一切工作”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筹划与国民党合作,故B项正确。中共成立于1921年,解除A项;“西安事变”发生时间是1936年,解除C项;敌后依据地是抗战时期内容,解除D项。6.(2024·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是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民生主义”作出的新说明。他说明说:“本党同志于此便可非常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社会范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此之真义,则新旧同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今便可打消。A.国共两党有共同诉求 B.国共两党根本利益一样C.民生主义是最高目标 D.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内容可知,共产主义同时包含于社会主义和民生主义之中,说明国共两党有共同的诉求,故选A项。两党阶级性质不同,根本利益不行能一样,故解除B项;共产党并不以民生主义为最高目标,故解除C项;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不行能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故解除D项。7.(2024·广西钦州高二期末)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材料()A.主见全力解决农夫的土地问题B.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C.指明白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D.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答案C解析材料内容表明作者相识到了中国农村的封建阶级是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即指明白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C项正确。A项材料并未体现,解除;材料强调的是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而不是军阀,故解除B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解除。8.(2024·江苏扬州高二期末)1926年《北伐宣言》中说:“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缘由,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须要,在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B.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C.明确了北伐斗争的主要对象D.宣扬了进行武力统一的正值性答案B解析中共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北伐宣言》并未提出这一目标,B项说法错误;依据《北伐宣言》可知,宣言认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缘由,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即认为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也明确了北伐斗争对象,A、C两项表述正确;在材料中强调“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须要,在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即认为通过武力可以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宣扬了进行武力统一的正值性,D项表述正确。故选B项。9.(2024·贵州思南中学高二期末)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到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D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在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裂开,故A项错误;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两项错误。10.(2024·陕西汉中高二期末)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指责了教条主义错误,确定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战术。在中共历史上首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面对的问题。这次会议()A.订正了党内存在的右倾主义错误B.标记着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C.提出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D.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答案B解析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面对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革命,标记着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故选B项。遵义会议订正了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D项错误。11.(2024·河北衡水摸底)井冈山道路开拓时,引起党内部分人士的质疑。他们对农夫革命持悲观看法,对这条道路横加指责,并提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红旗究竟能够打多久”等疑问。这些质疑()A.没有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B.刚好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C.否认了农夫运动的历史作用D.低估了武装暴动的主动影响答案A解析党内部分人士对“井冈山道路开拓”的质疑,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不信任,说明依旧没有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解除。12.(2024·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头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意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坚决果断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学问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相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快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答案D解析用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来说明中国20世纪30年头的经济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正确运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新中华》不能代表整个学问界,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资本主义,B项错误;材料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经济理论问题,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4·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心情空前的扩散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心情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6月——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特点?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促使五四运动“转折”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务,并指出这一事务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依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群众基础广泛。缘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气;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事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影响: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理解: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利权渐渐收复;民众民办法识高涨;民族凝合力增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青年学生心情尤为激烈”“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分析出答案。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洗礼”并结合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加起先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行低估的阶级力气”可知,事务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将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行忽视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从工人阶级的地位、民主革命的发展、中共的成立等方面得出答案。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型题,依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国际地位及国家权利、民族意识、民办法识等方面分析出答案。14.(2024·湖北四地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陈诚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后,便领导了以“减租”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1941年4月制定《湖北省减租实施方法》,详细内容包括:“农夫佃租定为正产物,总收获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即由总收获量先提二成五归佃,所余七成五由主、佃对分;实施减租后,地主不得因减租而撤佃;按年分区推行,其分区推行次序及办竣期限,由省府以吩咐规定之,期于五年内,次第完成。”这种土地改革总的说来,效果甚微,“减租政令不免有遭遇破坏的地方”,主要有:地主“将一部份田亩匿不陈报,以图拆补减租损失者”;“佃户在地主积威之下,仍多方维持地主利益,不敢有短失者”;地主“往往假词威吓,使佃户不敢依照规定减租”。“以上情形,均可见地主势力之大,竟可迫使无知乡农自动地放弃其应得的利益”。经过这段“减租”的实践,陈诚自己也承认:“所可痛心者,就是在‘做’字上太差劲。更重要的,整个改革,并没有国民党的中心文件加以确定,都是湖北省的行为,结果收效不大。”——《中共党史探讨》材料二针对土地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气是农夫。遗忘了农夫,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的土地政策阅历主要是: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深化的政治动员,这是打破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措施;将农夫的乡土和族群意识纳入到阶级意识的体系中去,使农村的土地改革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组成部分;无偿没收地主土地。这些土地政策,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阔农夫的拥护和支持,也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主要缘由。——摘自《向毛主席学习》(1)根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住房保障合同标准文本
- 公寓出售转让合同范例
- 动车组技术项目六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96课件
- 东川装修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农户苗木种植合同范例
- 公司新入股合同范例
- 仓库拆除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销售系列汽车合同标准文本
- 110合同标准文本合同解约标准文本
- 他人买房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与干预
- 人防车位价格评估报告
- 幼儿园大班音乐《建筑之歌》
- 智能化弱电工程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四川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五套及答案
- 河(湖)巡查记录表
- 创意美术《小青蛙呱呱呱》课件
- 保护性施工方案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3-3《珍惜水资源》
-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介
- 初中英语- I'd love to sail across the Pacific.教学课件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