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_第1页
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_第2页
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_第3页
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_第4页
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澄迈高山朗村为例目录TOC\o"1-3"\h\u323431引言 1260702文献回顾 1143072.1概念界定 178212.1.1乡村旅游 1124952.1.2乡村旅游效应 1207902.1.3乡村旅游效应感知 1114412.2乡村旅游效应感知的研究现状 2239683研究方法 3215983.1问卷设计 362563.2调查组织 3175473.3数据处理 3173363.4样本概况 3139234研究结果与分析 4239944.1描述性分析 4148184.1.1乡村旅游经济效应感知 4323394.1.2乡村旅游社会效应感知 5307104.1.3乡村旅游环境效应感知 72824.1.4乡村旅游文化效应感知 8252674.1.5满意度与旅游参与愿意 9269524.2村民对旅游发展效应的感知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10112944.3回归分析 1055814.3.1村民满意度与其旅游发展效应感知的回归分析 10246685结论 1120303参考文献 129796致谢 1418150附录 16PAGE1-摘要:在海南省澄迈县高山朗村采用问卷形式对高山朗村村民基于村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发展效应评价进行调查。本文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村民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是家庭的收入明显增多,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2)高山朗村的村民普遍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村里居住环境的质量提高,村内空气环境变得更好,不仅使乡村景观得到改善而且还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3)正面环境影响、正面社会影响和经济的正面感知与乡村旅游发展成正相关关系。(4)对村民旅游发展满意度起到决定作用的因子为经济影响感知、正面环境影响感知。关键词:乡村旅游;感知;旅游满意度;乡村旅游效应1引言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然而,学者们对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未达成一致。有研究表明,一些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当地村民并未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由于资本进入,一些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业漏损较为严重,导致虚假繁荣,而当地经济并未出现显著增长,反而由于旅游发展,村民承受了旅游发展带来的拥挤、嘈杂、商业化、物价上涨等各种负面影响。当前中国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阶段,需要评估乡村旅游能否显著提高提高村民收入,能否给乡村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以期指导乡村旅游朝着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本课题旨在从村民角度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与社会带动效应,进而了解村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与看法,理解旅游乡村村民对发展旅游满意与否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将会充实乡村旅游效应的研究内容,并为“和美旅游乡村”建设提供依据。2文献回顾2.1概念界定2.1.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以乡村郊野为活动空间,以乡村生活及文化为依托,为游客提供乡村体验以及田园生活的一种旅游类型。2.1.2乡村旅游效应乡村旅游效应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指乡村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产生的综合影响与效果。这些影响与效果既包括积极正面的促进与改善,可能表现为消极而负面的影响,为乡村带来问题与挑战。通过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可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同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社会影响方面,乡村旅游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可能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在文化层面,乡村旅游可能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在环境方面,乡村旅游可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的改进和村容村貌的改善。然而,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度商业化、带来噪声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1.3乡村旅游效应感知感知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综合认知。乡村旅游效应感知则是指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认知。农户的乡村旅游效应感知从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农户的乡村旅游效应感知是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及其对乡村影响的一种有效途径REF_Ref14336\r\h[1]。2.2乡村旅游效应感知的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效应感知早在199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成果涉及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影响感知。一般来说,从旅游地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在乡村旅游地发展的探索期,村民对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和环境影响也都持肯定态度,认为旅游发展带来就业,增加了收入,对乡风文明与道德建设均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完善了村中基础设施,改善了村落环境REF_Ref14989\r\h[2]。例如,刘祎、王芳、秦国伟等发现,发展乡村旅游明显改变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方式,旅游收入在村民家庭总收入比例大约为五分之一REF_Ref15256\r\h[3];陈佳、张丽琼、杨新军等发现:乡村旅游使农户物质、社会资本得到明显提升REF_Ref15332\r\h[4]。李冬花、王咏、陆林等发现乡村旅游显著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望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REF_Ref15416\r\h[5]。余利红在湖北省恩施的调查表明,乡村旅游对村民的家庭总收入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REF_Ref15472\r\h[6]。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乡村旅游发展也出现“收入漏损”和“部分村民报酬低”“乡村旅游加剧贫富分化”等问题REF_Ref16262\r\h[7]。在环境影响感知方面,孙婧雯、马远军、王振波等发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乡村富裕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不仅使乡村的环境更加宜居宜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了经济效益REF_Ref15544\r\h[8]。李志飞等发现,发展乡村旅游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文化变迁,显著改变了少数民族村民的语言、民族服饰,甚至生活习惯与风俗,但是对其饮食习惯和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并未显著影响;且村民对旅游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感知显著高于消极影响感知。庄晓平发现,村民并未感知到乡村旅游带来了社会文化的矛盾,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则既感受到积极的一面,也感受到消极的一面,且村民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对环境影响感知则分歧较大,尤其是认为“旅游发展使当地污染增多”意见不一REF_Ref16586\r\h[9]。李永娇的调查也发与,乡村旅游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多为正面积极,且正面感知强度显著高于对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感知REF_Ref16697\r\h[10]。关于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满意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通常认为村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越趋于正向,强度越高,则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满意度也越高REF_Ref16795\r\h[11]。余燕伶以海南乡村为例,调查了相关议题,并认为,乡村旅游提高了海南乡村的旅游发展水平,大量提供了村民在地就业机会,同时促进了乡村的社会凝聚力,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REF_Ref16886\r\h[12]。但是,以海南为研究地,旅游乡村村民对旅游发展效应感知及其对旅游发展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有必要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效应进行调查与评估,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乡村旅游在村民心目中的印象及态度,以便于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3研究方法3.1问卷设计本调查研究所涉及的调查问卷一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者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家庭年平均纯收入、在本地居住的时间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居民感知量表,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文化效应、满意度五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非常不符合,“2”表示有些不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有些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进行测量。3.2调查组织本次调查对象为海南省澄迈县高山朗村全体村民,共发放110份问卷;经仔细整理分析,淘汰不合格的问题问卷后,得到100份有效问卷,整体问卷调查有效率90.0%。3.3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问卷经整理后,利用SPSS21.0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问卷整体信度(Cronbach’sα)为0.721,因此达到了信度标准。3.4样本概况表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性别男474747女5353100合计100100.0100.0年龄18岁以下16161618-40岁53536940-65岁21219065岁以上1010100合计100100.0100.0最高学历初中及以下373737高中/中专303067大学专科9976大学本科161692研究生及以上88100合计100100.0100.0家庭平均收入1万元以下1313131-2.9万元3535483-4.9万元4141895万元以上1111100合计100100.0100.0没有发展旅游之前,您的家庭收入是1万元以下1010101-2.9万元2323333-4.9万元4646795万元以上2121100合计100100.0100.0您在本地的居住时间(以年为单位)3年以上5554-10年47475211-20年46469820年以上22100合计100100.0100.0如表1所示,在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占47%,女性比例占53%;年龄18岁以下、18-40岁、40-65岁、65岁以上占比分别为16%,53%,21%,10%;被调查者学历是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专占比较多,分别占比37%,30%;家庭的平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1-2.9万元、3-4.9万元、5万元以上占比分别为13%,35%,41%,11%;没有发展旅游之前,您的家庭收入在1万元以下、1-2.9万元、3-4.9万元、5万元以上占比分别为10%、23%、46%、21%;被调查者在高山朗村居住时间4-10年、11-20年的人居较多,分别占比47%、46%。4研究结果与分析4.1描述性分析4.1.1乡村旅游经济效应感知表2关于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表2结果显示,75%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庄经济发展,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庄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一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家庭收入明显增加,但也有一半的村民并不认开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家庭收入。有40%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增加了本地居民就业机会,但也有四分之一(25%)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增加本地居民就业机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吸引了更多投资;仅36%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本地土特产的销售,有41%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带动本地土特产的销售。有44%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32%的人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使当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总体来说,大约一半及以上的村民感知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升、投资增加;但乡村旅游同时也使约三成的村民感受到生活成本增加。表2开展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非常不符合888有些不符合101018不确定7725有些符合454570非常符合3030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家庭收入明显增多非常不符合999有些不符合232332不确定191951有些符合343485非常符合1515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增加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非常不符合121212有些不符合131325不确定353560有些符合313191非常符合99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吸引了更多投资非常不符合222有些不符合121214不确定343448有些符合313179非常符合2121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带动了本地土特产的销售非常不符合121212有些不符合292941不确定232364有些符合282892非常符合88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非常不符合151515有些不符合171732不确定242456有些符合333389非常符合1111100合计100100.000100.0004.1.2乡村旅游社会效应感知乡村旅游社会效应感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列于表3。分析结果显示,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邻里的关系更加亲近和谐的占比最高,53%的村民表示“有些符合”或者“非常符合”。有69%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提升了本地的知名度。有超过半数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使邻里的关系更加亲近和谐并且提升本地的知名度。55%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使本地的社会道德标准下降,51%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使邻居、朋友间的信赖感下降,加剧邻里间的矛盾,53%的村民不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导致犯罪、家庭纠纷等不文明现象增加。总体来看,一半以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给本村带来了更和谐的邻里关系、更高的知名度,村中的不文明现象未增加。表3开展乡村旅游社会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开展乡村旅游使邻里关系更加亲近和谐非常不符合555有些不符合222227不确定202047有些符合383885非常符合1515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提升了本地知名度非常不符合333有些不符合141417不确定141431有些符合353566非常符合3434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本地的社会道德标准下降非常不符合151515有些不符合404055不确定393994有些符合66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邻居、朋友间的信赖感下降,加剧邻里间的矛盾非常不符合242424有些不符合272751不确定313182有些符合1818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导致犯罪、家庭纠纷等不文明现象增加非常不符合242424有些不符合292953不确定272780有些符合161696非常符合44100合计100100.000100.0004.1.3乡村旅游环境效应感知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列于表4。分析结果显示。69%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使居住环境质量显著提高,57%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景观得到改善,76%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水电设施等),60%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空气环境变得更好,有超过半数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提高了环境效应,村内的设施增加。有39%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导致一些交通问题,如交通拥挤或交通事故,48%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没有导致一些交通问题,如交通拥挤或交通事故。46%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减少了居民的私人空间,扰乱了居民的日常生活,46%的村民不认为开展乡村旅游造成了严重的空气、噪音、生活垃圾及水质等环境污染,33%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造成了严重的空气、噪音、生活垃圾及水质等环境污染。开展乡村旅游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影响村民日常生活,但总体提升了乡村的环境效应。表4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开展乡村旅游使居住环境质量显著提高有些不符合101010不确定212131有些符合363667非常符合3333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景观得到改善非常不符合222有些不符合151517不确定161633有些符合292962非常符合3838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水电设施等)有些不符合777不确定171724有些符合454569非常符合3131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使空气环境变得更好非常不符合222有些不符合161618不确定222240有些符合414181非常符合1919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导致一些交通问题,如交通拥挤或交通事故非常不符合141414有些不符合343448不确定131361有些符合343495非常符合55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减少了居民的私人空间,扰乱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非常不符合141414有些不符合202034不确定202054有些符合202074非常符合2626100合计100100.0100.0开展乡村旅游造成了严重的空气、噪音、生活垃圾及水质等环境污染非常不符合141414有些不符合323246不确定212167有些符合212188非常符合1212100合计100.0100.0100.04.1.4乡村旅游文化效应感知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列于表5。分析结果显示。66%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增强了政府和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69%的村民表示开展乡村旅游使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包容,43%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31%的村民对开展乡村旅游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持有“非常不符合”、“有些不符合”的态度。52%的村民不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导致本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52%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本地居民更乐意学习外来文化,63%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增强了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加强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村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乐意学习外来文化,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表5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效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开展乡村旅游增强了政府和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有些不符合131313不确定212134有些符合454579非常符合2121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包容非常不符合999有些不符合111120不确定111131有些符合424273非常符合2727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非常不符合101010有些不符合212131不确定262657有些符合373794非常符合66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导致本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非常不符合191919有些不符合333352不确定272779有些符合171796非常符合44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使本地居民更乐意学习外来文化(如普通话、英语等)非常不符合232323有些不符合121235不确定131348有些符合353583非常符合1717100合计100100.000100.000开展乡村旅游增强了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非常不符合666有些不符合111117不确定202037有些符合515188非常符合1212100合计100100.000100.0004.1.5满意度与旅游参与愿意开展乡村旅游社区满意度以及旅游参与意愿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列于表6。分析结果显示。超过60%以上的村民表示认为对当前乡村旅游带来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感到满意。表6满意度以及旅游参与意愿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您对目前的生活总体感到满意非常不符合555有些不符合6611不确定252536有些符合494985非常符合1515100合计100100.000100.000您对目前的生活质量感到满意非常不符合222有些不符合141416不确定161632有些符合333365非常符合3535100合计100100.000100.0004.2村民对旅游发展效应的感知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为考察高山朗村村民的满意度和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感知、社会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和环境影响感知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变量分析方法检验上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如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高山朗村村民的满意度与村民对乡村旅游经济影响的正面影响感知、正面社会影响感知、正面环境影响感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对正面经济影响的感知与满意度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344(P<0.001)。但是,满意度与负面的社会影响感知、负面的环境影响感知、正面的文化影响感知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表7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PECOPPSOCPNSOCPPENVPNENVPPCULPSATPECOP1(0.000***)0.255(0.014**)0.037(0.723)0.213(0.040**)0.085(0.418)0.026(0.801)0.344(0.000***)PSOCP1(0.000***)0.152(0.146)0.421(0.000***)0.132(0.206)-0.122(0.242)0.248(0.017**)NSOCP1(0.000***)0.494(0.000***)0.362(0.000***)-0.185(0.076*)-0.036(0.734)PENVP1(0.000***)0.288(0.005***)0.042(0.688)0.269(0.009***)NENVP1(0.000***)0.014(0.891)0.029(0.783)PCULP1(0.000***)0.009(0.934)SAT1(0.000***)注:***、**、*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PECOP—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PSOCP—正面社会影响、NSOCP—负面社会影响、PENVP—正面环境影响感知、NENVP—负面环境感知、PCULP—正面文化影响、SAT—满意度、PAR—参与意愿4.3回归分析4.3.1村民满意度与其旅游发展效应感知的回归分析为探究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与村民旅游发展效应感知之间的关系,将村民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正面经济影响感知、正面社会影响感知、正面文化影响感知、负面社会影响、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负面环境影响感知作为自变量,引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表8显示,该回归模型的F=3.493,P=0.004,小于0.05,说明本研究建立的乡村旅游村民满意度与对乡村旅游发展效应的感知回归模型成立。VIF值为1.093-1.694,均小于10,说明选取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符合回归模型建立与运行条件。模型的判定系数取值为调整后的R2=0.14,说明选取的6个旅游效应感知变量对满意度的解释率为16%。各自变量中,标准化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的有正面的经济影响感知、正面环境影响感知,且系数为正,这说明这两个自变量对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意味着,村民对旅游发展所带来正面的经济影响感知越高、正面的环境影响越同,则其满意度越高。表8乡村旅游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93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tPVIFR²调整R²FB标准误Beta常数2.1480.823-2.6110.011**-0.1960.14F=3.493P=0.004***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0.140.0520.2722.6870.009***1.093负面社会影响-0.1850.113-0.197-1.6420.1041.542负面环境感知-0.010.077-0.013-0.1270.8991.182正面社会影响0.0990.1220.090.8120.4191.307正面环境影响感知0.2130.0970.2752.1880.031**1.694正面文化影响-0.0230.065-0.035-0.3480.7291.103注:因变量:满意度;***、**、*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5结论本文以高山朗村的村民为例,运用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感知、社会效应感知、环境效应感知、文化效应感知以及满意度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多数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使家庭收入明显增多,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2)村民总体上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持正面的感知与态度。大多数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邻里的关系更加密切,家庭关系更加融洽并且提升了高山朗村的知名度;且大多数村民不认为旅游发展带来了不文明现象。(3)村民普遍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使村里居住环境的质量提高,村内空气环境变得更好,不仅使乡村景观得到改善而且还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乡村旅游可能会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和扰乱了居民的日常生活。(4)正面环境影响、正面社会影响和经济的正面感知与乡村旅游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正面环境影响、正面社会影响和经济的正面感知越好,村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发展效应越好。满意度与村民对乡村旅游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正面社会影响感知、正面环境影响感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村民感知到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与环境影响越正向、积极,其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越高。(5)对村民旅游发展满意度起到决定作用的因子为经济影响感知、正面环境影响感知。总体来看,高山朗村村民对本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影响均较为正面,满意度较高,持支持态度。高山朗村发展旅游仅三年时间,开展旅游时间不长,尚处于探索期,但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oxey关于旅游地居民态度的演变理论。即在探索期,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欣喜的,是支持的。如果持续让村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经济利益,进行科学管理,持续加强环境建设与维护,维护乡风文明,防范不良社会风气产生,则将使村民保持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这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邓梦麒,陈佳,温馨.农户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效应及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283-292.黄洁,吴赞科.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84-89.刘祎,王芳,秦国伟,田明华.不同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扶贫效应的测度与分析——基于安徽省贫困县区的数据[J].林业经济,2020,42(07):83-96.陈佳,张丽琼,杨新军,李钢.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和社区旅游效应的影响——旅游开发模式视角的案例实证[J].地理研究,2017,36(09):1709-1724.李冬花,王咏,陆林.共同富裕目标下综合乡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效应——基于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案例实证[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02):511-528.余利红.基于匹配倍差法的乡村旅游扶贫农户增收效应[J].资源科学,2019,41(05):955-966.刘民坤,任莉莉,邓小桂,梁连健.基于准自然实验的乡村旅游效应评估[J].经济地理,2022,42(10):231-239.孙婧雯,马远军,王振波,王旭静,梁龙武.基于锁定效应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06):1037-1046.庄晓平,邱海仪.旅游目的地居民影响感知研究——基于2种调研方法的阳朔实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4-141.李永娇,谢蕊,王艳华.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居民感知与需求分析———基于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的调查[J].东北农业科学,2020(5):126-131.汪侠,甄峰,吴小根,等.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