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看拼音写字词,并写规范工整。

浓chóu

埋zànɡ

záo开

幼zhì

pái

huái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我的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朱

熹)

(3)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杜

牧)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曹

植)

(5)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苏

轼)

(6)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7)《回乡偶书》中以儿童天真的问询,写出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填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中华儿女看重知音,“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_”(填一个四字词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73年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我们不禁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人的笔下,同一轮明月,抒各自心情: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______: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3).鲁迅在《学界的三魂》中写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结合第八单元鲁迅名家名著阅读,鲁迅先生所关注的“民魂”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4).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为了在科技节上大展风采,他不分zhòuyè(

)地进行航模调试,虽然中途困难重重,甚至有时候会zāogāo(

)到一切shèxiǎng(

)都不能成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借助丰富的理论知识,他不停地加以改进。科技节上,他chúnshú(

)地操纵着航模。在一片欢呼声中,航模wēifēnglǐnlǐn(

)地飞上了天空,操场上响起了páishāndǎohǎi(

)的掌声。5).日积月累。

(1)古人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有“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子孙后代才能常享温饱。

(2)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的节目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与浪漫。柳树易活,随处可见,处处成荫,因此民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古时风俗,寒食节要折柳插门,因此唐代诗人韩翃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离别折柳表达相思之意或相见之愿,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而苏轼却发出了“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的激励之语。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花蕾(léi)

弄巧成拙(zhuō)B.曝(pù)晒

襟(jīng)飘带舞C.搁(gē)板

惟妙惟肖(xiāo)D.参差(cī)

九曲(qū)黄河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弹)B.所宝以百数(数目)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值得)D.拊掌大笑(拍手)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是个早晨的春天,阳光明媚。B.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早锻炼。C.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D.通过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品读下面的语句,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完成练习。

(1)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我发现上面的两句话中,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试着运用这样的写法写句子。

寒冷

饥饿

安静

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读一读,连一连。

寒食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针乞巧

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禁烟火,吃冷食2).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波涛汹涌的

叶子

清澈的

药材

飘飘悠悠的

花朵

茂盛的

湖水

五颜六色的

白云

珍贵的

平原

四季常青的

江水

肥沃的

树林

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我会把顺序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成通顺连贯的话。

(

)每当旭日东升,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披上了金色的朝霞,山城就显出它雄伟绚丽的英姿。

(

)南有长江滚滚东去,北有嘉陵江滔滔而来。两江汇流,将重庆围成一个弯月似的半岛。

(

)待到新月高悬,登上枇杷山俯瞰万家灯火,恰似繁星闪闪,使人顿生飘然升天的感觉。

(

)而到秋去冬来,江雾缭绕,浓云弥漫,山城又时隐时现在一片神秘缥缈的雾海之中。

(

)重庆,是座美丽的山城,周围青山环抱,城下绿水环绕。2).乱句重排

(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在括号中打“√”,有错别字的打“×”。

(1)念念有词

暴露无遗

汹涌澎湃

弄巧成拙()

(2)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排山倒海

居高监下()

(3)热血沸腾

别出心栽

技高一筹

跌跌撞撞()

(4)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断断续续

心惊肉跳()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外阅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草盛()

荒秽()

荷锄()

沾我衣()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主题班队会、学雷锋做好事……这些活动,你参加过哪些?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提示:(1)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

(2)写活动场面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3)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穷人》节选)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桑娜的内心独白,我们可以体会到她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因为她既想_____,又担心_____________。

3.读完选文,我知道了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4.你有过“忐忑不安”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忐忑不安?想一想,用几句话写出当时复杂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完成课文思维导图.选择恰当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A.群众游行,声势浩大

B.检阅部队,威武雄壮

C.典礼进行时,热烈庄严

D.大典开始前,盛况空前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1)在细雨(迷蒙

模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