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法律常识教育故事征文TOC\o"1-2"\h\u18105第一章法律常识概述 160511.1法律的定义与作用 1302311.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194151.3法律的发展历程 22354第二章法律基本概念 380582.1权利与义务 348692.2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 3289072.3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323191第三章民法常识 4196273.1民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4321453.2民事权利与义务 4225723.3民事纠纷处理 414436第四章刑法常识 5245324.1刑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522214.2犯罪与刑罚 526424.3刑事诉讼程序 517347第五章行政法常识 68975.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6190805.2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6172505.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63319第六章经济法常识 7312286.1经济法的定义与作用 7253586.2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 7120666.3经济合同与经济纠纷处理 711770第七章诉讼法常识 8239117.1诉讼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829947.2民事诉讼程序 8188967.3刑事诉讼程序 830821第八章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 997358.1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9216118.2法律维权途径 9146118.3自我保护与防范风险 9第一章法律常识概述1.1法律的定义与作用法律,作为一种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旨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国家法制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法律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在我国,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定义与作用:(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教育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具体表现为:规范作用:法律为社会行为提供明确的标准,引导公民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教育作用:法律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指引作用:法律为公民提供行为指引,帮助公民识别合法与非法,作出正确选择;预测作用:法律为公民提供预测未来行为的可能性,降低社会风险;强制作用: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1.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种规范。它们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共同的目的,但存在以下区别:(1)来源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则源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伦理观念,主要依靠舆论、习俗和教育力量维持。(2)调整范围不同:法律主要调整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道德则更加关注个人品质、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3)实施方式不同: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道德则依靠舆论、习俗和教育力量,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谴责。(4)效力不同: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对所有公民具有同等效力;道德则因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1.3法律的发展历程法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法律:古代法律起源于氏族社会,表现为习惯法、神权法等。这一阶段的法律主要以宗教、道德观念为基础,调整社会关系。(2)封建法律:封建法律以君主专制为核心,表现为礼法合一、刑法为主。这一阶段的法律强调等级制度,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3)近现代法律:近现代法律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以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为基础。这一阶段的法律强调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益。(4)现代法律:现代法律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二章法律基本概念2.1权利与义务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核心在于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个人或组织依法享有的利益和自由,表现为可以或者应当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包括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多个方面。例如,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等权利。与权利相对应的是义务,它是指法律要求个人或组织依法承担的责任,表现为必须或者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要求。在我国,公民的义务主要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产、保卫祖国等。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2.2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的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表现。法律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法律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如签订合同、结婚登记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如盗窃、诈骗等。2.3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民事责任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违约行为而产生的责任,如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产生的责任,如罚款、拘留等;刑事责任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法律制裁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以实现法律责任的目的。法律制裁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三种。民事制裁是指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实现的制裁,如判决赔偿损失、强制履行等;行政制裁是指通过行政处罚程序实现的制裁,如罚款、拘留等;刑事制裁是指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实现的制裁,如拘役、有期徒刑等。在我国,公民应当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共同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第三章民法常识3.1民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个人关系的法律总称。它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平等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自愿原则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自主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公平原则要求民事活动应当公平合理,维护各方利益;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当诚实守信,履行合同义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规定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3.2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合同义务、侵权责任等。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履行的事项;侵权责任是指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3.3民事纠纷处理民事纠纷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或个人关系产生的争议。民事纠纷处理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协商是指当事人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组织或个人协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仲裁是指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审判解决纠纷。在实际生活中,民事纠纷处理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意愿,注重调解和协商,力求公平公正地解决争议。通过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我们可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四章刑法常识4.1刑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用以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社会、集体的财产权益以及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法律规范。刑法以犯罪和刑罚为调整对象,规定了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行为应当给予何种刑罚。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犯罪和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法律未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意味着任何人犯罪都应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适应;刑罚人道原则强调刑罚的执行应尊重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不得采用残酷、不人道的手段。4.2犯罪与刑罚犯罪是指违反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犯罪分为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四种形态。刑罚是指国家对犯罪分子因其所犯罪行为而给予的法律制裁。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4.3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程序分为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阶段。侦查阶段主要是对犯罪线索进行收集、调查,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起诉阶段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审判阶段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依法作出判决。执行阶段是司法机关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进行执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辩护权、上诉权、申诉权等各项诉讼权利,以保证司法公正。同时刑事诉讼程序还规定了回避制度、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等,以保证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第五章行政法常识5.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为及其法律监督等方面。行政法的核心任务是保障国家行政权力的合法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等。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滥用职权。公开透明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为应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诚实守信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应当诚实守信,维护社会信用。5.2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某些特定活动给予许可、核准、批准等行为。行政许可具有法律效力,对被许可人具有约束力。行政许可的种类包括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等。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惩戒措施。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惩戒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在法律性质、适用范围、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行政许可是一种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对被许可人具有约束力;而行政处罚则是一种法律制裁措施,对违法者产生惩戒作用。5.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进行复查、纠正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复议的主要任务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诉讼的主要任务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法律性质、程序、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救济途径,由行政机关负责办理;而行政诉讼则是一种司法救济途径,由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监督体系,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六章经济法常识6.1经济法的定义与作用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它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与市场主体间的经济管理关系,也涵盖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经济法的作用在于,,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市场失灵;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6.2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企业法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法律地位的确立,有助于企业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维护交易安全,同时也保障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运营效率的提高。6.3经济合同与经济纠纷处理经济合同是经济法中重要的法律形式,它明确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一旦经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便可能引发经济纠纷。处理经济纠纷,通常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在处理过程中,必须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保证公平正义,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经济纠纷的处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对法律尊严和效力的一种检验。第七章诉讼法常识7.1诉讼法的定义与基本原则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用以调整诉讼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诉讼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审判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审判原则、辩护原则、回避原则、合法原则、及时原则和便利原则等。7.2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是指民事案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起诉与受理: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受理。(2)答辩: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应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答辩。(3)庭前准备:法院在开庭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开庭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等。(4)开庭审理: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审理,听取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5)判决与裁定: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6)执行:判决或裁定生效后,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义务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7.3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刑事案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程序。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立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法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立案侦查。(2)侦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收集证据。(3)起诉: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4)审判:法院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5)判决与裁定: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6)执行: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对罪犯进行刑罚执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罪推定原则、辩护原则、回避原则等,保证案件公正审理。同时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八章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8.1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石。具备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
- 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疫系统设计
-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
- Unit3 Listen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水平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停车场施工廉政管理服务合同3篇
- 贵州商学院《软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技术《使用扫描仪》说课稿
- 2025版家庭亲子教育图书订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族企业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安全经理述职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英语试题 附答案
- 建筑项目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集团公司)2024年
- 安保服务评分标准
- (高清版)DB34∕T 1337-2020 棉田全程安全除草技术规程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 护理部年终总结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含答题卡)
- KISSSOFT操作与齿轮设计培训教程
- 2024年第二季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报告-PHBS
- 消防安全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