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解析版)_第1页
1.11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解析版)_第2页
1.11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解析版)_第3页
1.11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解析版)_第4页
1.11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物质科学一(物理)1物质的特性1.11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度测量等一、单选题1.

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t/℃012345678ρ/(kg▪m﹣3)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999.85A.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B.

水在4℃时密度最大

C.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答案】A【解析】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表格中记录的是在0~8℃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没有涉及到体积,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这一结论,故A符合题意;B、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4℃时密度为1000.00kg/m3,在0~3℃,5℃~8℃时的密度数值都小于水在4℃时密度,故可以得出水在4℃时密度最大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数值由999.97~999.94~999.90~999.85,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999.97~999.94~999.90~999.84,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将0~8℃分两个阶段分析:0~4℃,4℃~8℃,然后根据表格中温度对应的密度数值可得出结论2.关于水池中的水结冰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池底的水先结冰

B.

水池中部的水先结冰

C.

表面的水先结冰

D.

全池的水同时结冰【答案】C【解析】水的凝固点是0℃,也就是当水温达到0℃,继续放热,水就会结冰;冬天,水面与空气直接接触散热较快,当水温在4℃以上时,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表面温度较低的水密度增大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密度较小上升,最终上下温度相同;如果温度再降低,低于4℃时,水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表面的水温度虽然低,但密度却较小,所以不会下沉,水的温度上下不再均匀;在较深的水中,底部的水温为4℃,而水面的温度达到0℃时,开始凝固.所以表面的水先结冰;故选C。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3.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当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

先变小后变大

B.

保持不变

C.

一直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水的体积的变化,利用密度公式ρ=m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温度变化,水温度降低过程中,质量不变;由图示可知,当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到4℃后又逐渐增大,利用密度公式ρ=m所以,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答案为:D4.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2℃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给烧杯加热,在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到7℃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

先下沉然后上浮

B.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

先上浮然后下沉

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答案】C【解析】由于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相等时物体悬浮,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沉入水底。由于在2℃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则此时小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

从图像中可知,4℃时,水的密度最大,7℃时水的密度比2℃的密度小,则

2℃的水升高到4℃时,水的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鸡蛋上浮;

水继续升温,到7℃时,水的密度减小,浮力减小,鸡蛋下沉;

所以小球先上浮然后下沉;

故答案为:C。5.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A.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

B.

物体的体积是500厘米3

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千克/米3

D.

物体浸没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乙图可知,当物体没有入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保持不变;当物体慢慢入水时,受到的浮力增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浮力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这时浮力最大。

(1)根据F浮=G−F拉计算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2)已知浮力根据V=V排=F浮ρ水g计算体积;

(3)已知重力和体积根据ρ=GgV计算物体的密度;

(4)根据下表面的深度变化判断压强变化,再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压力变化。

A.据乙图可知,物体的重力是9N,物体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那么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6.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A.

长的先熄灭

B.

短的先熄灭

C.

同时熄灭

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故选A。7.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

3.0×103kg/m3

10g

B.

1.7×103kg/m3

10g

C.

1.4×103kg/m3

20g

D.

1.0×103kg/m3

20g【答案】D【解析】先根据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再根据m杯=m总-m液和m=ρV求出空量杯的质量。

解:根据ρ=mV得ρ=△m△V=50g−30g30cm3−10cm3=1g/cm3,m杯=m二、实验探究题8.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问题:⑴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⑵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⑶按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⑷如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烧杯和食用油开始的总质量是34.1g,读出剩余食用油及烧杯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

千克/米3。【答案】小王;偏大;17.3;0.84×103【解析】(3)小方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有少量食用油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

而小王先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避免了容器壁粘有液体带来的实验误差,实验误差减小。

(4)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据此读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前后两次总质量的差就是倒入量筒的食用油的质量,再读出食用油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食用油的密度。

(3)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4)由图可知,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10g+5g+2g+0.3g=17.3g,

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0-m'=34.1g-17.3g=16.8g,

食用油的体积:V=20ml=20cm3,

食用油的密度是:ρ=mV=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B.用细线拴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1)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___(填步骤前的序号)。(2)由图可知,V1=________毫升,V2=________毫升,V3=________毫升。(3)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________毫升=________厘米3。【答案】(1)A

(2)50;70;85

(3)15;15【解析】(1)利用中间和右边的两次实验就可以测量出木块的体积,据此判断多余的步骤;

(2)量筒的25ml-50ml之间有5个格,据此计算量筒的分度值,最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3)木块的体积V=V(1)木块不能自己浸没在水中,铁块就是帮助它浸没在水中的;第2图和第3图中,水中只差一个浸没的木块,因此利用第2和第3图即可测量出木块体积,多余的步骤是A;

(2)量筒的25ml-50ml之间有5个格,那么量筒的分度值是:(50ml-25ml)÷5=5ml,那么V1=50ml,V2=50ml+5ml×4=70ml,V3=75ml+5ml×2=85ml。10.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⑵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⑶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g。⑷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⑸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⑹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答案】零刻度处;左;161.8;52;2.65;大【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3)物体的总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4)根据m水=m总-m杯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然后再根据V水=m水ρ水计算水的体积;

(5)用(3)中总质量减去鹅卵石和空烧杯的质量得到里面水的质量,根据(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重,左盘轻,因此应该将平衡螺母网左调节。

(3)游码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1.8g,砝码的质量为:100g+50g+10g=160g,因此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1.8g+160g=161.8g。

(4)此时杯子中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杯=142g-90g=52g;

杯中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52g1g/cm3=52cm3。

(5)放入鹅卵石后水的质量为:m水'=161.8g-31.8g-90g=40g;

此时水的体积:V水11.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以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_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克,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克,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将烧杯里的水倒干净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计算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1)横梁左端的零刻度处

(2)45g;1.125g/cm3

(3)偏大

(4)m2【解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调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要移至横梁左端的零刻度处);(2)根据m物=m砝+m游求出被测物体的质量;根据ρ=mV求解;(3)根据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ρ=mV分析得出答案;(4)根据ρ=mV的变形式V=mV和v解:(1)

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要移至横梁左端的零刻度处;

(2)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ρ=mV=45g40cm3=1.125g/cm3;

(3)将酱油导入量筒时,烧杯的壁上沾有一部分酱油,导致测出酱油的体积偏小,由ρ=mV知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

(4)酱油和水装满在同一个烧杯中,酱油和水的体积相同,即v油=V水,由V=mρ得m油ρ油=m12.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1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所示;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________kg/m3;(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

(填字母序号)。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答案】(1)CBA

(2)7750

(3)B,D【解析】(1)根据公式ρ=mV可知,测量密度其实就是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首先在量杯中注入水,并放入小金属筒,然后再将硬币放入小筒,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其实就是硬币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据此可以计算出硬币的质量;接下来,将硬币拿出放入水中,第一次和这次量筒内水的体积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硬币的密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2)已知硬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3)没有量筒,无法直接测出硬币的质量,但是转换为测量硬币漂浮时的浮力,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一枚硬币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小,不易测量,从而测量10枚硬币,将原来的数据成倍放大,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1)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所示。

即CBA;

(2)根据CB可知,硬币的质量m=m排=ρ水V排=1g/cm3×(53cm3-22cm3)=31g;

硬币的体积为:V=26cm3-22cm3=4cm3;

那么硬币的密度为:ρ=m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______g,塑料球的体积V=________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___g/cm3。(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________。(3)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11.2;20;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3)ρ=(V4-V1)ρ水/(V2-V3)【解析】(1)塑料球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塑料球的体积等于c、d两个量筒示数之差;已知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mV计算密度;

(2)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时,它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自身质量,因此只要测出漂浮时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b中只有水,因此在b中加入小球后漂浮,记下量筒示数V4,而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V4-V1;

(3)根据m=m排=ρ水V排计算出塑料球的质量,根据量筒示数之差计算出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进行推导即可。

(1)塑料球的质量为:10g+1.2g=11.2g;

塑料球的体积为:50cm3-30cm3=20cm3;

塑料球的密度为:ρ=mV=11.2g20cm3=0.56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这个操作步骤为: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3)塑料球的质量为:m=m排=ρ水V排=ρ水(V4-V14.收集信息探究:物体的热膨胀

(1)晓丽收集到如下的信息: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1)

从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许多物体,在

1

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何种状态的物质中(

2

)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2)若固体中有一个孔,孔增大的体积就和同等大小的实心固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因此,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

1

。【答案】(1)受热;D

(2)相等【解析】(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增大。给出的信息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这种现象。

(2)同种材料,热膨胀程度相同,与材料的形状没有关系。(1)从给出的四条信息可以看出: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体积都会增大;

(2)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相等。

故答案为:(1)温度升高;D;(2)相等。15.周末,小明到超市购物口渴了,买了一盒酸奶,喝了一口发现酸奶的味道与平时喝过的同样的酸奶似乎不同。他从网上查阅到正常酸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联想起近日新闻报道食品造假现象,他怀疑该酸奶掺了一定水分,于是他想通过测量酸奶密度的方法来判断。他看到超市售货处有电子秤,并向售货员要了一只小玻璃杯,借助一瓶矿泉水,测出了酸奶的密度。下面是他测量的过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⑴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⑵将玻璃杯装满矿泉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⑶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净,________;⑷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酸奶=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⑸如果酸奶掺水后其密度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答案】将玻璃杯装满酸奶,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2;ρ酸奶=ρ水(m2-m0)/(m1-m0);变小【解析】(1)利用水的密度已知和水的质量就可以求出水的体积;将同一个玻璃杯装满酸奶和水,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也就是得到酸奶的体积;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出酸奶的质量,最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酸奶的密度即可;

(2)首先根据m水=m1−m0求出水的质量,再根据V水=m水ρ水计算出水的体积,也就是酸奶的体积;接下来根据m酸奶=m2−m0求出酸奶的质量,最后根据ρ酸奶=m酸奶V水计算密度即可。

(3)两种不同的物质构成的混合物,密度介于这两种物质密度之间。

(3)这一步是测量酸奶质量的关键一步,应该为: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净,将玻璃杯装满酸奶,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2;

(4)烧杯内水的质量为:m水=m(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①将圆柱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②将圆柱体A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③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2)由F1-F2

F1-F3(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3)小明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想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测出合金块的密度。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其密度的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1)将圆柱体A下部的两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

(2)≠

(3)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②用弹簧测力计系着合金块浸没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合金块的体积:V=G−F④合金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合【解析】(1)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时,要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图片可知,圆柱体A浸入水中的格数越多,则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据此补充实验步骤。

(2)根据F浮力=G-F拉可知,测力计的拉力不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不同。而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同,比较可知,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3)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只要知道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则用测力计分别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和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力=G-F计算出浮力,就能的它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即可。(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我帮他补充完整:

③将圆柱体A下部的两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2)由(F1-F2)≠(F1-F3),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3)金属块密度的测量步骤为: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系着合金块浸没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合金块的体积:

V=V排=F浮17.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成量标尺左端“0”刻度上,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旋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衡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2;(3)如果他们在操作(1)过程中,只将游码移至衡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后,使直接测量质量,由此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答案】(1)左

(2)2.9

(3)偏小【解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首先根据m=m砝码+m游码计算出石块的质量,然后根据V=V2-V1计算出石块的体积,最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密度即可;

(3)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天平的右盘重,即相当于右盘已经放上砝码;当左盘放入物体后,天平实现平衡时,右盘肯定再次放入的砝码质量偏小,因此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偏小;根据公式(1)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轻,那么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石块的质量为:m=m砝码+m游码=25g+4g=29g;

石块的体积为:V=V2-V1=40cm3-30cm3=10cm3;

那么石块的密度为:ρ=mV=18.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集热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它可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集热板和贮水器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1)贮水器总比集热板的位置高,请你猜想这样做的原因。(2)利用相关知识说明并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答案】(1)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2)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解析】(1)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2)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19.某同学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该同学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3)由图中数据及计算可得: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醋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答案】(1)B

(2)BCA

(3)37.4;1.5×103【解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先测量液体的质量,再测液体的体积,据此安排实验步骤;

(3)根据图片分别读出倒入量筒前后醋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相减得到量筒内醋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醋的密度。(1)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重而左侧轻,则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应该向左旋进一些,故选B。

(2)当天平平衡后,测量步骤为: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

正确的顺序为BCA。

(3)原来烧杯和醋的总质量为:50g+20g+10g+2.4g=82.4g;

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为:20g+10g+5g+2.4g=37.4g;

则量筒内醋的质量为:m=82.4g-37.4g=45g;

量筒内醋的体积为:V=30cm3;

醋的密度为:ρ=m20.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

g;(2)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ρ=

g/cm3;(3)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122.4

(2)1.4

(3)偏大【解析】(1)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它对蜂蜜产生向下的压力与它受到的浮力为相互作用力,会使托盘受到的压力增大,则右盘砝码的重力增大,因此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砝码重力的增大值,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蜂蜜的密度即可;

(3)蜂蜜会粘附在量筒的内壁上,从而使测出的蜂蜜体积偏小,根据公式ρ=m

(1)根据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0g+20g=120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2g+0.2g×2=2.4g,那么原来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122.4g;

(2)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100g+50g)+0.4g=150.4g;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m-m0)g;

ρ蜂蜜gV排=(m-m0)g;

ρ蜂蜜V排=m-m0;

ρ蜂蜜×20cm3=150.4g-122.4g;

解得:ρ蜂蜜=1.4g/cm3。

(3)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三、填空题21.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ρ甲=ρ乙=ρ丙(3)其中

球(选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答案】(1)C

(2)A

(3)乙【解析】根据F浮=ρ液·g·V排解答。(1)因三个球体积相同,且都是浸没的,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三个球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F丙。

(2)由图可知,甲球将弹簧拉长,说明甲球要上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液;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说明乙球悬浮在液体中,则ρ乙=ρ液;丙球将弹簧压缩,说明丙球要下沉,则ρ丙>ρ液。所以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3)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说明乙球悬浮在液体中,则ρ乙=ρ液。22.小红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器材: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示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实验步骤:①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②将手镯放于木块上,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③________。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________【答案】将手镯用细线系在木块下方,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