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2节激素调整的过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整、反馈调整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和血糖平衡的调整等。生命观念——基于对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的相识,从信息的角度阐释生命本质。科学思维——运用反馈调整和分级调整的原理探究有关生命系统的调整规律。社会责任——运用相关学问指导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生活。一、激素调整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整(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加血糖调整的两类重要激素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作用途径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作用效果既增加血糖去路,又削减血糖来源,使血糖浓度复原到正常水平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3)反馈调整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的工作。②意义:反馈调整是生命系统中特别普遍的调整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1)甲状腺激素①寒冷环境中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②靶细胞:几乎体内全部的细胞。(2)调整过程①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②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③作用:Ⅰ.抑制,Ⅱ.促进。④调整类型:由Ⅰ、Ⅱ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既有分级调整,又有反馈调整。(3)分级调整①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整。②意义:分级调整可以放大激素的调整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整,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二、激素调整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这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总之,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供应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其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推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3.胰岛素可为靶细胞供应能量。 ()4.肾上腺素能提高血糖浓度。 ()5.在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整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6.体内须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提示:1.√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3.×胰岛素为信息分子,只起调整作用,不为细胞供应能量。4.√5.√6.√血糖平衡的调整1.图示血糖平衡的主要调整过程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血糖平衡主要通过激素调整。2.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整当血糖含量下降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限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整血糖含量。生活联系:1.一个健康的人进食半个小时后的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改变曲线如图,据图探讨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上述哪种物质的浓度改变曲线?提示:a、b、c分别代表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改变曲线。(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整中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吗?并阐述理由。提示:血糖调整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含量上升,使血糖浓度降低,继而又会使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使血糖浓度进而上升,由此可知血糖平衡调整中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请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糖、多食和体重减轻的缘由分别是什么。提示:尿中含糖的缘由是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障碍→血糖含量上升→尿中含糖;多食的缘由是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供能不足→有饥饿感;体重减轻的缘由是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脂肪参加氧化分解供能。1.(多选)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上升B.糖尿病是常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高血糖患者的尿液中确定含糖C.胰岛素的分泌仅受血糖的调整D.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还受神经调整,C错误;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2.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改变状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整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B[由题图可知,A点时,早餐过后不久,血糖上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削减;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上升血糖,调整血糖平衡;C点时,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整下,体内的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有关血糖平衡调整的几个答题要点(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并转化为甘油三酯等,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地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牢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2)驾驭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上升、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3)作答有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为骨骼肌供应能量物质,不补充血糖。即答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的错误表述。激素的分级调整1.分级调整是下丘脑→垂体→靶腺体的分层调控,靶腺体可以是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2.动物激素分泌的调整过程中激素含量改变的分析(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整中,若依次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上升。(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依次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削减),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削减),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削减(增加)。应用实践:1.已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请结合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过程,分析缺碘导致成年人患“大颈项病”的缘由。提示: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促进甲状腺增生→“大颈项病”。2.通过手术摘除健康大鼠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表现为衰退,试分析其中缘由。提示:摘除大鼠的垂体后,机体内缺乏促甲状腺激素,无法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即导致甲状腺功能衰退。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整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B.激素②是调整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功能减弱,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2.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试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体内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试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B[假如注射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加速下降;假如注射的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上升,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削减,使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维持在较高水平;注射生理盐水,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产生影响,放射量在两者之间。]激素分级调整的模型及解读(1)模型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解读①分级调整:下丘脑能够限制垂体,垂体限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限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整。②上图的相应激素分泌过程中,既存在着分级调整,也存在反馈调整。[课堂小结]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归纳1.调整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2.血糖平衡还受神经系统的调整。神经系统可通过限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整血糖含量。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下丘脑eq\o(→,\s\up10(TRH))垂体eq\o(→,\s\up10(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4.激素调整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细胞代谢,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整B[激素是人体内微量、高效的信息分子,对生命活动起调整作用,并不起催化作用,有高效生物催化作用的是酶,A正确、B错误;甲状腺激素除了可以促进细胞代谢,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整,D正确。]2.给试验兔注射确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须要量增加C.饥饿感增加 D.TSH分泌增加C[给试验兔注射确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加,糖的分解代谢加快;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削减,碘的须要量降低,A、B错误;细胞对能量的须要量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加,C正确;在负反馈调整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削减,D错误。]3.(多选)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整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可使细胞乙的活动增加B.细胞乙是胰岛A细胞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BC[激素甲是胰岛素,可抑制细胞乙的活动,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乙是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但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4.春天日照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整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1)通过对图解分析,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调整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作用来调整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推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试验动物,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图解可知:外界环境信号通过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将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信号,通过垂体实现了对性腺分泌活动的调控。故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2)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物质分别为促性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