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3.1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3.1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3.1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3.1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3.1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九讲工业文明的曙光: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通史概览一目了然[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拓前后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起先依据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新航路的开拓与早期殖民扩张,代议制的确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分别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为工业文明打算了条件。[整体感知]1.政治上:英、美等国资产阶级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类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了条件。2.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由此欧洲封建制度快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市场起先形成并初具规模。3.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欧洲近代科学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考点整合一一突破[主干学问重构——理线索]整合一新航路的开拓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新航路的开拓(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找寻黄金热;传播天主教的须要。(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影响:结束了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2)英国: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斗争,战胜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斗争战胜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供应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得到拓展。·关注新教材、新观点·新航路开拓的影响(1)新航路的开拓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沟通。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日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3)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淌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快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缘由。(4)全球海路的开拓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5)新航路的开拓和西欧的殖民掠夺,变更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整合二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2)标记: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记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发展:18世纪中期,内阁责任制形成。(4)意义: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2.美国联邦共和制(1)标记:1787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2)内容①联邦制: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②民主共和制:立法权归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归总统,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③分权制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相互制约。(3)作用: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2)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从今,“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英国革命最终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英国开拓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2.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19世纪,法国经验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整合三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1.文艺复兴(14~17世纪)(1)缘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2)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3)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宗教改革(16世纪)(1)缘由: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严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马丁·路德等人先后在欧洲不同地区领导宗教改革。确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主见“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3)历史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建了条件;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启蒙运动(17~18世纪)(1)核心:“理性”主义。(2)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自由、同等、博爱、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等思想。(3)意义: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显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王权和教权,并依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了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算了理论依据。·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建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华蜜生活,提倡探究人与自然的奇妙,体现了资产阶级为创建现世的华蜜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2.“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是一个宏大的转折“文艺复兴”宣扬的是新文化,“文艺复兴”的兴起是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变动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答题要素荟萃——抓主旨]主旨一血火征程——新航路开拓与早期殖民扩张1.多角度相识新航路的开拓(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拓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起先成为一个密不行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起先出现,世界市场起先形成。(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逐步向近代社会过渡。(4)从中西关系看:这一时期中西贸易频繁,中国的传统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白银不断流入中国,但没有转化为资本,中国总体上处在传统社会的衰世,渐渐落后于西方。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亲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黑奴贸易旺盛。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2)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宝,贩卖黑人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宝,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供应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3)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距离大大拉开了。但同时殖民主义者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主旨二民主新制——英国、美国的制度创新1.英国旧制度的摧毁与新制度的创建(1)英国代议制演化的特点:①确立方式: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如1688年的“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等。②代议制内容:国王渐渐“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③发展过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是渐进的温柔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敬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如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①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②经济:为工业革命创建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实行各种措施爱护学问产权,拓展海外市场,爱护英国经济的发展。③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④文化:推动了文化的旺盛。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旺盛,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2.美国1787年宪法的精神务实理性美国1787年宪法一共只有七条:第一条讲立法,其次条讲行政,第三条讲司法,第四条规定各州与联邦的关系,第五条规定修宪的程序,第六条规定宪法的地位,第七条规定宪法的生效。这个简洁的文件,既贯彻了中心集权原则,又避开了专制,使新生国家化险为夷,体现了其务实理性的特征。锐意创新1787年宪法践行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理论,特殊是法国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它不仅强调权力分立,而且追求权力制衡,创建性地实践了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民主共和制更彰显了这部宪法的创新特质,在实践上打破了共和制只能在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实行的传统相识。通过联邦制解决中心与地方的冲突等,也体现出宪法的创新特质。宏大妥协学者们一般认为制宪会议上有三大妥协:大州和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妥协;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妥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现代民主政治史就是人类达成妥协的历史。与时俱进美国自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至今未制定新宪法,它采纳不断增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来实现美国宪法的发展。它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历久弥新,维护着民族凝合力,为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旺盛供应了保障。主旨三理性启蒙——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视角下的欧洲社会转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迈出了欧洲社会格局重组和西方世界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最初的一步,成为推动欧洲走向复兴的强劲引擎,在确定性意义上标示了欧洲社会的前景走向,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制度架构,奠定了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基础,影响深远,意义炳然。(1)经济基础夯筑从鄙薄财宝到逐利合法,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和确定了人们追求财宝的热忱,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从而形塑了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价值取向。(2)政治格局重构从神学专制到摆脱封建,近代政治形态和价值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权斗争和新文化创建,人文主义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潮,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西方世界由此奠定了“自由、同等、博爱”的普世价值,并在这一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秩序。(3)文艺传统开先从禁欲枷锁到人文主义,文化事业走向旺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对现世华蜜的主动追逐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个人价值的工具性尺度,开启了理性与科学的先河。文艺复兴带来了文学艺术领域的空前旺盛。(4)信仰世界改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它们对西方人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把信仰从外在仪式变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在精神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了信仰重建。2.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用“自由同等”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启蒙”之火引领着“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2)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已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备地了解整个世界。(3)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以人类的共同属性为前提,指出人类社会应当满意人对自由和同等的要求。(4)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的思想的解放)(5)启蒙运动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还有充溢特性的浪漫主义,启蒙运动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命题探究一步到位[明确已考视角——找规律]考向一随着新航路开拓,西欧国家绽开了血与火的殖民争夺1.命题点: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奴隶贸易[2024·全国卷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须要达到极盛关键点拨:分析16~18世纪奴隶贸易,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数量不断扩大,奴隶贸易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A项: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可解除。C项:由题干材料无法推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影响,可解除。D项: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须要,可解除。答案:A2.命题点:宗教改革后,日内瓦成为世界钟表业摇篮[2024·全国卷Ⅲ,32]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限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德业投入一般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冲突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确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解析:1549~1560年正值欧洲宗教改革之际,加尔文派是在这场宗教改革中涌现出的新教派,这一时期加尔文教派限制下的日内瓦汲取了上千名从法国逃难而来的工匠,这些工匠中的一部分人投身到钟表业,这是后来日内瓦能够成为世界钟表业摇篮的重要缘由,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各具特色3.命题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过程中的宗教改革[2024·全国卷Ⅲ,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eq\x()关键点拨:结合材料时间,明确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高考历史考查的重点,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强化了国王在宗教和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这有利于王权的加强。17世纪六七十年头,英王查理二世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实际是在强化英国国王的至尊地位,而查理二世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此举旨在强化专制统治,故选C项。查理二世旨在强化英国国教的地位,并非促进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记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D两项可解除。答案:C4.命题点:制宪会议上,麦迪逊的政治主见[2024·全国卷Ⅲ,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与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许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心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见()A.给予各州主权B.复原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解析:麦迪逊这一主见既规定了中心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地方州政府的权限,反映出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A、D两项仅能说明地方政府或中心政府的权力,说法不全面,予以解除;依据题干和所学学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而不是复原邦联制,故B项错误。答案:C考向三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5.命题点:启蒙运动的影响[2024·全国卷Ⅱ,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急D.以社会同等为首要目标关键点拨: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极力宣扬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自由同等,法国大革命势不行挡,促使自由同等观念深化人心,这是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等不行比拟的。解析:法国史学家索布尔强调,法国大革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超过了英、美革命,其依据是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以追求社会同等为首要目标,故D项正确。美国革命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英、美革命都采纳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不能体现法国大革命对英、美革命的超越,A、B两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并没有根除专制复辟的危急,C项错误。答案:D6.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自由教化》[2024·全国卷Ⅱ,33]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化》一文中,强调培育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学问和才智。这一主见()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化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化的确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解析:依据材料“15世纪中叶”“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可知,这一主见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化思想,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材料信息“15世纪中叶”不符,故B项错误。C项误读材料,解除。答案:A7.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化思想[2024·全国卷Ⅰ,33]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化要培育“完全的绅士”理念动身,强调要留意培育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学问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推断力和爱国、坚韧、英勇、关切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化主见()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相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同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解析:依据材料“16世纪的思想家”“完全的绅士”“完整的人”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蒙田的教化主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高涨与16世纪的时代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16世纪启蒙运动尚未起先,故C项错误。D项表述用词确定化,且不符合史实,故解除。答案:A8.命题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流行[2024·全国卷Ⅲ,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从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起先热衷于参与沙龙聚会,探讨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同等解析:依据材料时间“18世纪前半期”可知,当时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启蒙思想快速发展。依据“沙龙聚会……不再局限于传统……思想极为活跃”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沙龙聚会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而里面聚集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听众扩展到统治阶级,渐渐流行,A项正确。答案:A[研析待考视角——明趋向]视角一新航路开拓促使世界渐渐连成一体1.命题点:新航路开拓带来的新变更[2024·江西省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新航路开拓以后,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导致金价下跌,货币贬值,由此引起西欧经济、政治的一系列变更。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价格革命”。这里的“革命”是指()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C.加速了资产阶级力气的增长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新航路的开拓,造成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时间为16世纪,工业革命起先于1765年,解除A项;价格革命使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解除B项;新航路开拓使世界市场出现雏形,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除D项。答案:C2.命题点:16~17世纪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20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方风情,但假如你细致视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呈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A.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B.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的财宝C.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旺盛解析:“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这些物品是荷兰殖民扩张和掠夺的结果,故选B项;材料中的物品是画家无法想象出来的,解除A项;印象派绘画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解除C项;17世纪,工业革命尚未起先,解除D项。答案:B视角二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3.命题点:引入情境材料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2024·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D.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调解析:据材料“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首相为首的内阁行使行政权,而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由议会下院获胜的多数党担当,且首相具有立法创议权,因此内阁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的色调,故选D项;依所学,假如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因此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解除A项;依所学,英国议会驾驭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非内阁,解除B项;依所学,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是权力的中心,解除C项。答案:D4.命题点:多角度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2024·天津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心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中心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这些规定()A.体现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B.留意协调平衡多个集团的利益C.以立法形式强化中心政府的职能D.为后来美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解析:材料体现了1787年宪法对中心政府权力的规定,从中可知中心政府对地方有确定的约束力,体现中心集权,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心政府的权力,没有体现各州拥有确定的自主权,不是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解除A项;材料侧重强调的是中心政府的权力,没有涉及其他利益集团,不能体现1787年宪法留意协调平衡多个集团的利益,解除B项;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心政府的权力是缓解之前邦联政府懦弱无力给美国带来的消极影响,故中心政府集权有利于美国的统一和发展,解除D项。答案:C5.命题点: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2024·四川省广安等六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逼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美国国会此举旨在()A.扩大联邦政府的行政权B.变更权力制衡的机制C.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D.限制外来移民的迁入解析:依据美国国会通过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逼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可知,美国国会此举有利于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故选C项;依据国会授权政府的详细权力可知,其目的是巩固联邦政府的地位,解除A项;美国国会此举维护了联邦政府的统治地位,但没有打破权力制衡的机制,解除B项;这四项法令约束的是威逼或反对联邦政府的个别外来移民,不会影响正常的外来移民的迁入,解除D项。答案:C视角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运动6.命题点:文艺复兴运动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气[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有学者说:“文艺复兴包含着一种从本质上全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强调现世生活、美和满意……而不是强调来世的天堂和地狱。”由此可知,当时“全新的世界观”()A.利于激发人们进取精神B.提升了人们的社会道德C.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D.使人们丢失了宗教信仰解析:这种“全新的世界观”将人们的关注点从来世转到现世,有利于激发人们为了追求现世的华蜜而不断努力的进取精神,故选A项;这种世界观更多的是强调人们对个人华蜜生活的追求,而不是提升人们的社会道德,解除B项;这种“全新的世界观”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并非自然科学的产物,解除C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学问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依旧信仰宗教,并没有丢失宗教信仰,但不再盲从教会,解除D项。答案:A7.命题点:16世纪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2024·山西百日冲刺考试]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据此可知,“他们”()A.主见否定宗教神学B.反对君主专制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D.提倡人非工具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宗教改革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信仰自由,故选C项;A项表述与题干中“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不相符,解除A项;B项表述与题干中“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不相符,解除B项;D项表述是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观点,与题干中时间不相符,解除D项。答案:C8.命题点:专制下的启蒙,伏尔泰的思想主见[2024·“超级全能生”联考]伏尔泰认为“上帝”类似于“钟表匠”,这位上帝只是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力,表现在当时对世界的创建上,在推动世界运动之后,便退出舞台赋闲休息了。这一学说()A.偏离了理性主义轨道B.确定了基督教的社会功能C.宣扬了达尔文进化论D.有利于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伏尔泰把上帝比方为“钟表匠”,意味着上帝在推动世界运转之后,就不能再干涉人世间的事务,表明伏尔泰反对以上帝为代表的基督教,因为在欧洲17、18世纪时,基督教仍旧限制着人们的思想,伏尔泰的这一主见有利于人类生活的世俗化,故选D项;伏尔泰借助上帝来宣扬其理性主义,并没有偏离理性主义的轨道,解除A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伏尔泰对基督教持否定看法,没有确定基督教的社会功能,解除B项;1859年,达尔文通过发表《物种起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