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_第1页
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_第2页
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_第3页
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_第4页
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信息化管理指南TOC\o"1-2"\h\u8764第一章:概述 291361.1三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2100081.2三农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3262451.3三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326750第二章:信息化基础设施 32630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4134472.1.1宽带网络建设 4130292.1.2移动网络建设 4318972.1.3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4236872.2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490342.2.1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45862.2.2农业生产服务平台 4221772.2.3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492292.3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5166772.3.1信息资源整合 5275772.3.2信息资源共享 5288232.3.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30111第三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518693.1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 573923.2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 6136993.3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 629691第四章:农民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787354.1农民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 748584.2农民信息化教育模式创新 7263064.3农民信息化培训效果评价 728626第五章:农业电子商务 884665.1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8232835.2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 8275545.3农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918709第六章:农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9253236.1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 973726.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9161726.3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 1030063第七章:农业物联网 1046567.1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 10302747.1.1信息感知技术 10287377.1.2传输技术 11204997.1.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1178867.1.4应用服务技术 11267947.2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 11266017.2.1种植业 1158157.2.2养殖业 1167507.2.3农业服务业 11240967.2.4农业设施 11271117.3农业物联网发展趋势 11143047.3.1技术创新 11221987.3.2产业融合 1225287.3.3政策支持 129137.3.4市场需求 1222113第八章:农业信息安全 12291818.1农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2102288.2农业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2237748.3农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139758第九章:三农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333459.1三农信息化政策体系 13245929.1.1政策背景与目标 1381299.1.2政策体系构成 1415589.2三农信息化法律法规 14134529.2.1法律法规概述 14204109.2.2法律法规主要内容 14270619.3三农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 14316499.3.1政策实施策略 15324999.3.2法规实施保障 1532685第十章:三农信息化管理未来发展 153164110.1三农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152942910.2三农信息化管理创新策略 152334510.3三农信息化管理前景展望 16第一章:概述1.1三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三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掌握市场信息,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3)提升农民素质。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4)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2三农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我国三农信息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三农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宽带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服务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效率。(4)农民信息素养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农民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1.3三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三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业资源、市场、政策等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4)提升农民信息素养。加强农民培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科技水平。(5)加强农村社会治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6)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金融创新,提高农业金融服务水平。第二章:信息化基础设施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三农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基石。我国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方面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以下为主要内容:2.1.1宽带网络建设我国积极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在光纤到户、光纤到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保障农村地区宽带网络的普及。2.1.2移动网络建设农村移动网络建设同样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优化基站布局,提升网络覆盖范围,使得农村地区移动网络信号更加稳定。同时加快4G、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为农村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2.1.3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农村地区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传输设备等,有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农村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还需加强农村物联网平台建设,实现数据汇聚、分析和应用。2.2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主要内容:2.2.1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旨在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科技知识等多元化信息。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2.2.2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服务平台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提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市场预测、政策解读等服务。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2.3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旨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集农产品展示、交易、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3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以下为主要内容:2.3.1信息资源整合对农村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部门、各领域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2.3.2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2.3.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通过挖掘信息资源价值,为农民提供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3.1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生长监测与调控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施物联网技术,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措施,实现精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农业机械化作业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进行远程监控和调度,实现智能化、精准化作业。例如,利用卫星导航技术指导农业机械进行播种、施肥、收割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资源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通过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农业生产计划与调度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计划进行智能优化,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3.2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市场运营效率。以下为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1)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与发布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实时采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等信息,通过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帮助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了解市场动态,提高市场竞争力。(2)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实现农产品在线交易、物流配送等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3)农业供应链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管理。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4)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进行跟踪和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3.3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高效地传播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下为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的主要内容:(1)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推广通过搭建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在线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包括线上培训、远程教育等。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3)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鼓励农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效率和质量。(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第四章:农民信息化培训与教育4.1农民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农民信息化培训体系是推进三农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构建完善的农民信息化培训体系框架,包括政策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和培训管理等五个方面。政策制定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农民信息化培训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培训内容方面,要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需求,制定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方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手段,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师资方面,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农民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培训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4.2农民信息化教育模式创新在农民信息化教育模式创新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创新教育理念,以农民为中心,关注农民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是创新教育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创新教育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满足农民多元化学习需求。四是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农民信息化教育效果。4.3农民信息化培训效果评价农民信息化培训效果评价是衡量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覆盖率,反映培训工作的普及程度。二是培训满意度,通过调查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了解培训质量。三是培训成果转化率,评估农民在培训后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四是培训成果辐射效应,衡量培训对周边农民的带动作用。五是培训效果持续稳定性,关注培训成果的长期效果。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农民信息化培训工作的成效,为下一步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第五章:农业电子商务5.1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以农民利益为核心,保障农民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权益。(3)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平台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4)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保证平台建设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台架构:构建包括前端展示、后端管理、数据交换、信息安全等在内的平台架构。(2)平台功能:实现农产品在线交易、信息发布、物流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3)平台运营:制定运营策略,包括用户管理、商品管理、交易管理、售后服务等。(4)平台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扩大平台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参与。5.2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是保障农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为出发点,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有力保障。(2)以维护市场秩序为着力点,规范农业电子商务市场行为。(3)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为落脚点,提高农业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扶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电子商务发展。(2)法规规范: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农业电子商务市场秩序。(3)监管措施:加强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监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4)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提高市场信任度。5.3农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农业电子商务典型案例,以供参考。案例一:某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某电商平台通过搭建农产品上行渠道,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平台通过与地方农民合作社等合作,整合当地优质农产品资源,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同时平台还为农产品提供品牌包装、营销推广等服务,助力农产品提升竞争力。案例二:某农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某农业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企业通过优化产品品质、提升包装设计、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案例三:某农产品社交电商模式某农产品社交电商平台以社交为纽带,连接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平台通过搭建社区,让消费者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同时平台还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第六章:农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6.1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农业大数据的高效利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1)数据来源多元化: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包括农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等,涵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政策等多个领域。(2)数据标准化:制定农业大数据的标准化体系,统一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和数据接口,保证数据质量。(3)数据共享与交换:建立农业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促进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农业大数据的安全管理,保证数据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安全,保护农民隐私。6.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对农业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以发觉潜在规律和趋势,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1)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农业大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归一化等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挖掘方法: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农业大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3)模型构建与应用:根据挖掘结果,构建农业预测模型、优化模型等,为农业生产、市场分析等提供决策依据。(4)可视化展示: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将农业大数据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决策。6.3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以下为几个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展示了农业大数据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智能农业生产:利用农业大数据分析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实现精准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产品市场预测: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行情、政策等因素,预测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依据。(3)农业供应链管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物流优化、库存管理等,降低供应链成本。(4)农业金融风险防控:利用农业大数据分析农民信用、农业生产状况等信息,为农业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防控提供数据支持。(5)农业政策制定:通过分析农业大数据,了解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第七章:农业物联网7.1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是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性体系。其主要技术构成如下:7.1.1信息感知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是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基础,包括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监测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气象、病虫害等农业环境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7.1.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是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关键环节,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等,无线传输则包括WiFi、4G/5G、LoRa等。7.1.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核心,通过对收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智能分析等技术。7.1.4应用服务技术应用服务技术是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农业信息化平台、农业智能决策系统、农业大数据服务等。7.2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7.2.1种植业在种植业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气象、病虫害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2.2养殖业在养殖业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动物的生理指标、环境状况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7.2.3农业服务业在农业服务业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7.2.4农业设施在农业设施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室、大棚等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设施的利用效率。7.3农业物联网发展趋势7.3.1技术创新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物联网将朝着更加智能、高效、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7.3.2产业融合农业物联网将与其他产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7.3.3政策支持在农业物联网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7.3.4市场需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市场对农业物联网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第八章:农业信息安全8.1农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农业信息安全是当前农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信息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以下是对农业信息安全风险的简要分析:(1)硬件设备风险:农业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传感器、控制器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安全问题。(2)软件风险:农业信息化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这些软件可能存在漏洞,易受到恶意攻击,导致信息泄露、数据损坏等问题。(3)网络风险:农业信息化涉及的网络包括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威胁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问题。(4)数据风险:农业数据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受到影响。(5)人为风险:农业信息化管理中,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如操作失误、内部人员泄露等。8.2农业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针对农业信息安全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护措施:(1)加强硬件设备管理:对农业信息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关键设备进行备份,以防设备故障导致信息安全问题。(2)加强软件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修复漏洞;对软件进行安全认证,保证软件来源可靠。(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施,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保证网络畅通。(4)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对农业数据实施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5)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培养:对农业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规范人员行为。8.3农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国对农业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与农业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为农业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规定,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护。(3)《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农业数据安全。(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5)各级地方和农业部门制定的农业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和办法,如《农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通过以上法律法规的实施,我国农业信息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安全防护。第九章:三农信息化政策与法规9.1三农信息化政策体系9.1.1政策背景与目标我国高度重视三农信息化建设,将其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三农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9.1.2政策体系构成三农信息化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政策:以国家战略为指导,制定全局性的三农信息化政策,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2)地方层面政策: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如《山东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四川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等。(3)行业层面政策:针对不同农业行业,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化政策,如《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规划》、《渔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等。(4)专项层面政策:针对特定领域或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如《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意见》、《农业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9.2三农信息化法律法规9.2.1法律法规概述为了保障三农信息化建设,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法律责任、权益保障和监管措施。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基础性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2)专业性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3)实施性法律法规:如《农业信息化条例》、《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9.2.2法律法规主要内容(1)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2)规范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项目管理和技术标准。(3)保障农民的信息权益,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4)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监管,保证政策实施效果。9.3三农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9.3.1政策实施策略为保证三农信息化政策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