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建方案TOC\o"1-2"\h\u11400第一章引言 3108591.1编制目的 373261.2背景与意义 3146201.3适用范围 39809第二章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概述 47292.1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定义 4318002.2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成 4125162.2.1信息采集与录入 419112.2.2数据存储与管理 4248772.2.3数据查询与追溯 4189842.2.4信息公示与共享 4167832.2.5监管与评价 4179872.3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功能 4127022.3.1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552742.3.2提高生产效率 520892.3.3促进产业升级 5299252.3.4增强监管能力 5168072.3.5增进消费者信任 599672.3.6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518209第三章生产环节追溯体系建设 577743.1种植环节追溯 5146823.1.1种植基地选择 5280923.1.2种植过程管理 5190103.1.3信息采集与传输 5272933.2养殖环节追溯 6161193.2.1养殖场选择 6235743.2.2养殖过程管理 6181483.2.3信息采集与传输 6199443.3加工环节追溯 6309093.3.1加工企业选择 6138373.3.2加工过程管理 631723.3.3信息采集与传输 618302第四章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6248324.1监管制度与法规 6257184.2监管机构与人员 763534.3监管技术与手段 729563第五章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 783165.1编码规则与方法 7138065.1.1编码规则 7260885.1.2编码方法 7296915.2标识技术应用 8253215.2.1一维码标识技术 8125715.2.2二维码标识技术 85795.2.3射频识别技术(RFID) 8300825.3信息安全与保密 8229925.3.1信息安全 8236055.3.2信息保密 819149第六章信息采集与传输 9211486.1信息采集设备与技术 9249886.1.1概述 976216.1.2信息采集设备 9226496.1.3信息采集技术 968486.2信息传输网络与协议 9319886.2.1概述 968296.2.2信息传输网络 9302606.2.3信息传输协议 91226.3信息处理与分析 1067286.3.1概述 10136736.3.2信息处理 10130806.3.3信息分析 1029386第七章追溯平台建设与管理 10224427.1追溯平台架构设计 1047567.1.1设计原则 10258267.1.2架构设计 10260557.2追溯平台功能模块 11145607.2.1数据采集模块 11180947.2.2数据传输模块 11119427.2.3数据存储模块 1137197.2.4数据处理模块 119517.2.5应用模块 1143807.3追溯平台运行维护 12245137.3.1系统监控 1256997.3.2故障处理 12139787.3.3系统升级 1218544第八章消费者互动与信息查询 12161448.1消费者查询渠道 1222318.2查询界面设计 13198108.3查询结果呈现 1323531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457279.1政策法规制定 144569.1.1立法目的与原则 1436489.1.2政策法规内容 1446449.2标准体系构建 14241699.2.1标准体系框架 14107459.2.2标准制定与实施 15198679.3政策法规与标准实施 15187989.3.1宣传培训 15298879.3.2监管检查 15239709.3.3违法行为查处 15196829.3.4持续改进 15536第十章实施与推广 15601910.1实施步骤与计划 151594910.1.1前期准备 151695510.1.2体系构建 16134610.1.3体系运行 162679310.2推广策略与方法 161182610.2.1政策引导 162836610.2.2市场驱动 16614510.2.3社会参与 161619110.3成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173000110.3.1成效评估 172145210.3.2持续改进 17第一章引言1.1编制目的本方案旨在阐述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方法与步骤,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追溯体系实施指南。通过明确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构建目的,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信心,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1.2背景与意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绿色食品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环节监管不力、追溯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构建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追溯体系建设,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企业可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本方案也可为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提供参考。第二章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概述2.1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定义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是指在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全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采集、记录、跟踪和管理的系统。该体系旨在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信心,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2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成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2.2.1信息采集与录入信息采集与录入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者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包装信息、运输信息、销售信息等。通过人工录入、自动采集等方式,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2.2.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核心环节。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备份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2.3数据查询与追溯数据查询与追溯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关键功能。系统提供多维度、多条件的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追溯。2.2.4信息公示与共享信息公示与共享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重要环节。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渠道,将绿色食品的生产、质量等信息向消费者、监管机构等公示,实现信息共享。2.2.5监管与评价监管与评价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保障环节。系统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生产者进行预警和处罚。同时对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依据。2.3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功能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具有以下功能:2.3.1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信息,保证绿色食品符合国家标准,提高消费者信心。2.3.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共享,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3.3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2.3.4增强监管能力为监管机构提供实时、全面的生产追溯信息,提高监管效果。2.3.5增进消费者信任消费者可通过追溯系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增强消费信心。2.3.6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国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三章生产环节追溯体系建设3.1种植环节追溯3.1.1种植基地选择为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对种植基地进行严格筛选。选择具备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源、土壤肥沃的种植区域,以保证农产品品质。同时对种植基地进行环境监测,保证种植过程中不使用违禁农药和化肥。3.1.2种植过程管理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种子、种苗的质量监管,保证来源可靠。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对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以备追溯查询。3.1.3信息采集与传输在种植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种植环境、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追溯平台。同时对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事活动记录进行整理、归档,便于后续追溯查询。3.2养殖环节追溯3.2.1养殖场选择与种植环节相似,养殖场的选择需考虑生态环境、饲料来源等因素。选择具备良好养殖条件、无污染源的养殖场,保证养殖产品质量。3.2.2养殖过程管理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兽药、防疫等环节的监管。使用合格的饲料、兽药,保证养殖产品安全。对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繁殖、疾病防治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以备追溯查询。3.2.3信息采集与传输在养殖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养殖环境、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追溯平台。同时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农事活动记录进行整理、归档,便于后续追溯查询。3.3加工环节追溯3.3.1加工企业选择选择具备良好生产条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加工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工艺等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加工产品质量。3.3.2加工过程管理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对原料、添加剂、加工工艺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3.3.3信息采集与传输在加工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加工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运行状况、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追溯平台。同时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记录进行整理、归档,便于后续追溯查询。通过对种植、养殖、加工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第四章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4.1监管制度与法规为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与法规。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绿色食品生产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监管办法。这些办法应涵盖绿色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要明确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建立涵盖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生产过程等方面的标准体系。还需制定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认证和审查制度,保证生产者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4.2监管机构与人员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是实施监管的关键。应当设立专门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监管机构应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划分,保证各项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任监管工作。监管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4.3监管技术与手段监管技术与手段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信息共享与追溯。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绿色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还需运用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进行监测,预警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同时要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监督。第五章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5.1编码规则与方法5.1.1编码规则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信息编码规则遵循唯一性、可读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具体规则如下:(1)编码对象: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2)编码结构:采用数字与字母的组合,共13位。其中,前6位为种植或养殖基地编码,中间4位为产品加工企业编码,后3位为产品批次编码。(3)编码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地理位置顺序或生产环节顺序进行编码。5.1.2编码方法(1)种植或养殖基地编码:采用基地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如“110000”表示北京市。(2)产品加工企业编码:采用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91350100M000100Y”。(3)产品批次编码:采用时间戳随机数的方式,如“20201208001”。5.2标识技术应用5.2.1一维码标识技术一维码标识技术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基础标识技术。一维码包括商品条码、物流条码等。商品条码主要用于产品包装,物流条码主要用于产品运输和仓储环节。5.2.2二维码标识技术二维码标识技术是一种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读取速度快、识别精度高等特点的标识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中,二维码主要用于记录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信息。5.2.3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远距离识别、高速度识别等特点。在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中,RFID技术主要用于产品包装、运输和仓储环节。5.3信息安全与保密5.3.1信息安全为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信息安全,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2)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3)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3.2信息保密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隐私,采取以下措施:(1)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如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电话等敏感信息进行隐藏或替换。(2)建立信息访问权限控制机制,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信息。(3)签订保密协议,对涉及隐私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第六章信息采集与传输6.1信息采集设备与技术6.1.1概述信息采集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其准确性和高效性对整个追溯体系的运行。本节主要介绍信息采集的设备与技术,保证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实时、准确记录。6.1.2信息采集设备(1)传感器:用于监测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环境参数,以及产品质量、营养成分等关键指标。(2)摄像头:实时监控生产现场,保证生产过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3)条码扫描器:用于读取绿色食品包装上的条码信息,实现产品追溯。(4)手持终端:方便工作人员实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生产批次、日期、操作人员等。6.1.3信息采集技术(1)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控。(2)无线通信技术:利用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3)数据加密技术:保证采集到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6.2信息传输网络与协议6.2.1概述信息传输网络与协议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本节主要介绍信息传输网络和协议的选择与应用。6.2.2信息传输网络(1)有线网络:适用于生产现场较为固定的情况,如工厂、农田等。(2)无线网络:适用于生产现场变化较大、移动性较强的情况,如冷链物流、养殖场等。6.2.3信息传输协议(1)TCP/IP协议:适用于长距离、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如互联网。(2)HTTP/协议:适用于Web应用的数据传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3)MQTT协议:适用于低功耗、低带宽的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如传感器。6.3信息处理与分析6.3.1概述信息处理与分析是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核心环节,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挖掘,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6.3.2信息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去重、填充等操作,保证数据质量。(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3)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分析。6.3.3信息分析(1)统计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觉生产规律和潜在问题。(2)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生产趋势进行预测,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3)智能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复杂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智能化支持。第七章追溯平台建设与管理7.1追溯平台架构设计7.1.1设计原则在构建绿色食品生产追溯平台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2)可靠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和停机时间。(3)扩展性:考虑未来业务发展,便于系统功能扩展和升级。(4)易用性:界面简洁明了,操作便捷,便于用户使用。7.1.2架构设计追溯平台架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信息。(2)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安全的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层。(3)数据存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4)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5)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追溯查询、数据分析、报告等功能。7.2追溯平台功能模块7.2.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1)种植、养殖环节:种植面积、品种、生长周期、养殖数量、种类、饲养周期等。(2)加工环节:生产批次、加工工艺、原料来源、添加剂使用等。(3)包装环节: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日期等。7.2.2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安全的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层,包括:(1)数据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2)数据压缩: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传输效率。7.2.3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维护,包括:(1)数据库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2)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7.2.4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挖掘,包括:(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无关数据。(2)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3)数据挖掘:发觉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性。7.2.5应用模块应用模块为用户提供以下功能:(1)追溯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展示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信息。(2)数据分析:展示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趋势。(3)报告:根据用户需求,各类统计报告。7.3追溯平台运行维护7.3.1系统监控对追溯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包括:(1)服务器监控:监控服务器硬件和软件状态,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网络监控:监控网络连接状态,保证数据传输畅通。(3)数据库监控:监控数据库功能,保证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7.3.2故障处理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包括:(1)故障排查: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点。(2)故障修复:采取相应措施,修复故障。(3)故障记录:记录故障处理过程,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7.3.3系统升级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追溯平台进行升级,包括:(1)功能扩展: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提高系统功能。(2)系统优化:优化现有功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版本更新:发布新版本,保证系统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第八章消费者互动与信息查询8.1消费者查询渠道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信息的查询需求,本方案设计了多元化的查询渠道。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绿色食品的生产追溯信息:(1)手机应用程序:消费者可专门的绿色食品生产追溯手机应用程序,通过注册账号、绑定手机号码等方式,随时查询所需食品的生产追溯信息。(2)官方网站: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建官方网站,消费者可登录网站进行查询。(3)短信服务:消费者可通过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获取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信息。(4)客服:消费者可拨打客服,由客服人员提供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信息查询服务。8.2查询界面设计查询界面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以下为查询界面设计要点:(1)界面布局:界面布局应简洁明了,便于消费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2)功能模块:根据消费者查询需求,设计以下功能模块:(1)搜索框:消费者可输入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信息进行搜索。(2)筛选条件:消费者可根据食品类型、生产地区、生产时间等条件进行筛选。(3)查询结果列表: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信息。(4)详细信息展示:查询结果,展示食品的生产追溯详细信息。(3)交互设计:界面交互设计应简洁易用,包括以下方面:(1)搜索建议: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时,提供相关搜索建议。(2)查询结果分页:查询结果较多时,采用分页显示,便于消费者浏览。(3)返回顶部:在查询结果页面提供返回顶部按钮,便于消费者快速回到搜索框。8.3查询结果呈现查询结果呈现应包括以下内容:(1)食品名称:显示消费者查询的绿色食品名称。(2)生产日期:显示食品的生产日期。(3)生产批次:显示食品的生产批次。(4)生产地区:显示食品的生产地区。(5)生产追溯信息:详细展示食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信息,包括种植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商等环节的信息。(6)认证信息:显示食品所获得的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等认证信息。(7)营养成分:展示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指标。(8)食用建议:根据食品的特点,提供食用建议,如烹饪方法、搭配食物等。通过以上查询结果呈现,消费者可以全面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增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9.1政策法规制定9.1.1立法目的与原则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构建的政策法规制定,旨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追溯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立法原则应遵循以下方面:(1)科学性:政策法规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保证法规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前瞻性:政策法规应充分考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长远需求,为未来产业发展预留空间。(3)公平性:政策法规应保证各方利益平衡,保障绿色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合法权益。9.1.2政策法规内容政策法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明确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2)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行为,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3)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追溯查询。(4)对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保证法规的严肃性和执行力。9.2标准体系构建9.2.1标准体系框架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标准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基础标准: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基本要求、术语和定义等。(2)技术标准: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等。(3)管理标准: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信息安全等。(4)服务标准:包括绿色食品销售、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9.2.2标准制定与实施(1)标准制定:根据绿色食品生产追溯体系的发展需求,组织专家制定相关标准,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2)标准实施: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监管,保证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9.3政策法规与标准实施9.3.1宣传培训加强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9.3.2监管检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定期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保证政策法规与标准的落实。9.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装工程内部承包合同
- 2025年环保环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服务合同
- 生态修复投标方案
- 二零二五版电子设备界面标志设计合同
- 销售例会策划方案模板
- 2025年度大型公共工程项目材料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医疗设备保管员职位聘用合同规范书
- 2025版个人车辆抵押贷款合同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儿童玩具包销合同模板
- GB/T 26888-2011粮油机械磁选器
- GB/T 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
- GB/T 13323-2009光学制图
- GB 28755-2012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
- FZ/T 43022-2011莨绸工艺饰品
- 2023年南开经济学考研真题
- 糖化简介0623课件
- DB3701-T 29-2022附件:智慧中药房建设与运行规范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 DBJ46-048-2018 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