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

器。该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2.《中国地质学会志》于1929年刊发了裴文中的《周口店成年猿人头盖骨发现之经过》,以

及步达生的《关于周口店发现猿人化石简报》。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有助于人们直接了解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些发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里

的里程碑是指

A.使用火B.打制石器C.直立行走D.狩猎和采集

4.下表整理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部分考古成果,据此可以研究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

体貌特征头部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在河南,可看到六十万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陕县)、五十万年前猿人的牙齿化石和打制

的石器(南召县)、二万年前人类居住的洞穴(安阳小南海)。可知探索河南古代文明有助于

A.追寻祖先渊源B.弘扬传统美德

C.追思先贤事迹D.感悟民俗文化

6.小宋同学学习完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后,对有爱美意识的山顶洞人非常感兴趣,因此

他决定暑假去参观一下山顶洞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B.北京C.陕西D.浙江

7.如图所示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

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是中国文明发源地

8.据考古发现,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石器、穿孔骨针,还有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

1

据此推断山顶洞人

A.使用磨制石器B.掌握成熟的纺织技术

C.有了审美意识D.懂得交换生活用品

9.“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有力挑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学

说,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元谋人的遗址位于

A.北京市B.浙江省C.云南省D.陕西省

10.给如图拟定标题,合适的是

A.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B.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C.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D.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

11.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A.早期人类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炎黄联盟D.早期国家产生

12.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

此可知中华文明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B.具有继承性

C.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D.具有相似性

13.1978年挖掘的陶寺遗址中,在一处墓地己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近90%是仅能容身、

空无一物的小墓,10%左右的墓随葬几件乃至一二十件器物,而不足1%的大墓各有随葬品

一二百件,这说明

A.陶寺遗址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陶寺遗址时期社会分化严重

C.陶寺遗址时期开始定居生活

D.陶寺遗址时期墓葬文化浓厚

14.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年,发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玉璜,中国史前考古

唯一一件龙首形玉器,具有祭祀功能的超大型高等级公共礼仪建筑,能起到积极防御功能及

蓄水和垃圾倾倒场所功能的外壕。该遗址

A.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B.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特征

C.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原始聚落遗址

D.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与国家初步形成

15.如两个图片共同反映了

2

龙山文化红陶赛二里头道址:t土的白阳售

A.农业生产的同一性B.文明存在区域交流

C.手工业生产标准化D.成熟的手工业技艺

16.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墓地、祭坛

等各种遗存。墓地里出土了祭祀的玉琮、玉璧、玉钺等,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

成鲜明对比。材料反映了良渚古城

A.最早出现文明B.建立了早期国家

C.阶级分化严重D.进入旧石器时期

17.农学家周季维在河姆渡出土的稻粒形态分析鉴定书中指出:“在同层堆积中尚存大量空

枇稻壳及稻叶、茎秆凝块……证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

稻。”该鉴定表明

A.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河姆渡先民已成功培育水稻

C.黄河流域率先进入农耕社会

D.我国古代已培育出多种水稻

18.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建国体、立制度以及种五谷、创文字、创医

学、建屋宇等方面。虽然这一时期创造的文化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它毕竟开启了中华文化的

先河,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材料主要体现了黄帝时期

A.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B.为华夏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黄帝的个人威望得到提升

D.具有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19.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耙,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

传说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20.《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匈奴人的祖先。据《魏书》记

载,北魏孝文帝也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A.民族认同B.民族隔阂C.民族自治D.民族冲突

21.祭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近年来,位于湖南省炎陵县的炎帝陵和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

帝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前来寻根探源、祭祖拜陵。这表明

A.民族文化薪火相传B.神话传说印证历史

C.中华民族同根同源D.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22.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

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蚩尤同时期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

初祖”的分别是

A.伏羲、女婿B.炎帝、黄帝C.共工、祝融D.盘古、夸父

23.黄帝的故乡在河南新郑,夏后氏的大禹受封于河南禹州,除此之外,中原这块古老的土

地还有盘古开天、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等众多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

现梦想的执着精神。这反映了

A.神话传说,皆自中原B.神话传说只是美好想象

C.人文初祖,开疆拓土D.中原地区历史底蕴深厚

24.“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绿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游牧文明C.海洋文明D.神话传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3

25.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云南县;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

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是周口店遗址。

26.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黄河流

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

27.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人们尊崇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共2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材料一:元谋人之齿(化石)。

(1)从上图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

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有多少年?

材料二:如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

说你判断的依据。

材料三: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图一图二

(3)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

的什么结构的房屋。如果你有幸到两地做客,他们会用什么主食招待你?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4

(1)上图中A、B两处涉及三个古人类遗址。结合所学知识,按其所处年代的先后顺序,

写出遗址名称。

【文物中的历史】

(2)与图2和图3相关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需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

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3)材料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

除了以上材料所示的三种途径外,请再举出一例。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____郭沫若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

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三幅10像

(1)材料一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其“普及”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5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人物间首领位置的更替与哪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

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BABABBCCO

11-20BCBDBCBBBA。

21-24CBDAa

二、埴空题P

25.元谋北京人"

26.水稻粟,

27.炎帝黄帝+

三、材料题。

28.(1)化石j170万年。,

<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者■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这就表明当时的人们(山

顶洞入)已经摹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

制衣服。~

(3)图一: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米饭;

栗0**

29.(1)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

<2)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滂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粗耕地,

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

原始乐器,会挖水弁。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和木制的耒粗、骨器,种植票。他们住半地穴式图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

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3)禅让制;参观博物馆、上网查询资料等。"

♦»

30.(1)半坡遗址,票。,

(2)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长期交融形成的(意思相近即可,

<3)禅让制;特点: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6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建立了我国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公天下”变成

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种姓制

2.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

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约公元前2070年妁公元演】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

①②Q④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3.约公元前1300年,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盘庚B.商汤C.武丁D.商纣

4.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朝代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重要事件

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盘庚迁股、牧野之战

A.桀B.纣王C.文王D.武王

5.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土地.卞氏.ia.Hl

网生干・?(氽&.功It〉

HL从,片黄.慎守**上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QI二—

6.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n:''.c

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_-.•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F

•C4WR*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氏族国豕形成

7.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

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7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8

8.小伟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历史史

实的是()

A.外族进攻B.内部纷争C.天灾人祸D.统治残暴

9.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一-“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

“后母戊鼎”。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金文

10.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

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原始农耕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

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B.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12.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

从人,不知饥僮,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

累且"。胡()

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

13.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

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赵国B.楚国C.秦国D.燕国

14.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盍(h6”‘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原(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

族、驭族,,,,克进驻屋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内容是()

A.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B.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1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

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1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

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继承制

17.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温故知新B.因材施教C.诲人不十卷D.有教无类

9

1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

A.殷B.镉京C.洛邑D.蔡丘

19.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而鲁国却

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D.天子依附于诸侯

20.右图是出土于湖南宁乡炭河里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它是()

A.四羊方尊B.三星堆青铜面具

C.利慕D.司母戊鼎

二.综合题(40分)

2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

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

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两形势图

材料二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年,各

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变法。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各学说思想观点列表

序号观点

学说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

学说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学说三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学说四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9999

(1)请仔细分辨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说说图片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图一所示各诸侯国之

10

间的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是什么?在各国的变法中哪一变法成效

最大?(4分)

(3)春秋战国时期实践材料三中学说四思想观点最成功的诸侯国是哪个?(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6分)

11

22.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20分)

材料一卫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

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

其徭役。”,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三商君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

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

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

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

多苦难。

(1)“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是谁?卫鞅变法始于何时?(3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君变法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做法?为什么?(4分)(3)如

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三,说明商君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开!T

思想?(6分)

(5)材料所述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分)

12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AABBBBDDBBBC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BBADCCA

二、综合题(40分)

21.(1)图一是春秋争霸形势图;图二是战国七雄形势图;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生

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破坏(或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变革;加强了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联

系,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

的国家,客观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答出战乱与促进交流、统一两方面。)(四点,8分)

(2)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泰国商鞅变法;(4分)

(3)秦国;(2分)

(4)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或社会动荡,或战乱不止);制度变革(或变法改革);思想学术繁

荣;(6分)

22.(1)秦国;商鞅;公元前356年;(3分)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

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4分)

(3)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

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4分)

(4)法家;赏厚刑重,才能使法令通行,达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他的“重刑”思想维持了

当时的社会安定,为秦国经济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过重的刑法,给人民利益也带来了

极大的损害。(6分)

(5)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

国奠定了基础。(3分)

13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高卜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又自下而上

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A.秦朝制度B.秦朝疆域C.秦朝工程D.秦朝暴政

2.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设立了诸多的中央官职,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通判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能在政治上

体现“秦,虽死犹存”的措施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

4.《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七期国宝守护人黄磊介绍:“我要守护的国宝是商鞅方升据方升底部的

铭文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此器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量器从此文中,我们可以明

了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

A.统一货币B.统一度量衡C.统一文字D.统一思想

5.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成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

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匈奴南下B.秦灭六国C.秦的暴政D.遇雨误期

6.贾谊《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山东豪杰并起

遂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D.陈胜、吴广起义

7.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07年,秦末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爆发,历时

九个月,将秦军的主力歼灭。这次战役胜利一方的主帅是()

A.白起B.盘庚C.项羽D.刘邦

8.西汉初年,朝廷无积蓄,将相出行都只能坐牛车;灾民遍地,官府无力救济,只

14

好允许百姓卖儿卖女、四处逃荒。由此可见,汉初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

A.招抚流亡百姓B.增加朝廷收入C.禁止人口买卖D.恢复社会经济

9.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

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0"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反映的是()

A.盐铁专卖B.北击匈奴C.罢黜百家D.推恩诸侯

11.“汉武帝之孙刘贸差中出土了‘孔子镜屏'和《易经》《礼记》《论语》等儒家经典的简族。”

根据这些文物可以推断当时()

A.重文轻武政策实施B.造纸推动文化传播

C.四书五经十分盛行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12.汉初,郡国铸币自由,商贾豪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文景时期,地方叛乱,朝廷需向豪强借

钱用以平叛。至武帝,为改变这一状况,他决定()

A.颁布“推恩令”B.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北击匈奴

13.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家制度日渐完善,统治疆域扩大汉武帝在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

腐败严重。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决定()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币,平抑物价D.建立刺史制度

14.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这位皇帝开创了“光武

中兴”的盛世局面。他是()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15.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却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

柄的重要角色有()

A.宦官和诸侯B.宦官和外戚

C.外戚和豪强D.州牧和藩王

1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15

结果被镇压下去

作用推翻了东汉政权

A.时间B.领导人C.结果D.作用

17.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名将是()

A.卫青和霍去病B.卫青和蒙恬

C.卫青和窦宪D.霍去病和窦宪

18.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

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D.百家争鸣

20.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三国志》B.《史记》C.《汉书》D.《春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

一”的伟业……在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

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管辖……,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

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1)读材料一,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6分)

(2)阅读材料二,归纳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

要意义。(12分)

16

22.政治制度的设计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既要维护国家统一,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的

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

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这两个人:孔夫子、秦始皇。孔夫子奠定

了中国文化的主调,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阎步克《从“制度史观”看中国历史》

材料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

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2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治国思想。回答秦始皇在中央和地

方分别实行怎样的制度。(8分)

(3)材料三说明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实行了怎样的措施?(4分)

23.“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12分)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丞相维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

上幸许。”……廷尉李斯议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雄②,诸

17

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

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触(chou):同“仇二仇傩: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篇目二:汉承秦制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

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

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

政治

史制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

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

卖,平抑物价

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__

思想—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3)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法度衡

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西域以孝武时始通……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

都善以西数国……乃因使吉(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日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1)读材料一回答问题:“秦王”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一年,定都在哪?指

18

出材料中反映“秦王”巩固统一的一项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始开西域之迹”的起点是哪?“都护”是什么时候设置的?(4分)

(3)填图,完成材料三中“古老丝路”在古代对外交流的成果。(6分)

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

延伸,又自下而上集中”可得出是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这是秦朝的政治制度,A项正确;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排除B项;秦朝工程主要有长城和灵渠,排除C项;秦朝的暴政主要体现在苛捐杂税等,排除

19

D项。故选:A。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依据“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结合所学可知,“秦虽死犹存”是指统一国家和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用至清朝,A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统一

货币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是军事上的措施,排除BCD。故选:A。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此器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量器”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为了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

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故B正确,材料中提到“统一了全

国的量器”并未提到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思想,故排除AC。故选:B。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秦朝迅速灭亡。故选C。

6.答案:D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

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

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

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选D。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07年,秦末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役爆发,历时九个月,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可知,这是对巨鹿之战的描述,公元前

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

选:C。

8.答案:D

解析: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面

对这种社会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

亡教训I,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D

解析: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在经济上,

20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卖;在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

对西汉的威胁。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不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排除ABC。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

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

一统。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诸侯生活贫困,有的只能乘牛车,D项正确:盐铁专卖属于经济

措施,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北击匈奴属于稳定边疆的军事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

B项;罢黜百家属于思想措施,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

1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