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认识生命 训练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训练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训练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训练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训练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1单元认识生命训练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分)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惊蛰”在每年三月初。“蛰”指某些昆虫入冬后藏于土中,不饮不食;“惊”指它们在这个节气前后从蛰伏中苏醒过来。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有利于动物低温条件生存 D.上述行为是长期学习形成的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其生存。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受到主要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选项生命现象主要影响因素A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水C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温度D海洋水域的不同水层,分布不同的藻类植物含盐量A.A B.B C.C D.D下列各项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物生长的现象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B.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环境与生物是相互影响的

D.麦田中的土壤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生物圈具备生物生存的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

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太平洋 B.撒哈拉沙漠

C.卧龙自然保护区 D.地球大气层的上层生物多样性包括(

)

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环境的多样性;行为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 B. C. D.生物生活的环境可以是海洋、森林、荒漠、草原等,这体现了(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种群多样性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一只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松树生活在干旱的地方,其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寄生关系B.“蚂蚁齐筑巢”描述的是合作关系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生物影响环境俗话说“霜降摘柿子”。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温度 B.阳光 C.霜 D.水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B.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奔跑,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

C.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往往是千百只个体生活在一起。许多蚂蚁共同搬运死蝗虫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共生 B.捕食 C.竞争 D.种内互助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识图分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所描述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A.

;B.

;

C.

;D.

(2)绿色植物具有图中A所描述的生命特征,其特点是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

。请据图,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文字。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除此以外,小麦要正常生长还必须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________作出反应。(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________。(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5)除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假设:

(3)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

,一侧盖上纸板。

​​​​​​​方法步骤:

a.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填“相同”或“不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

b.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234567891011明亮3222232212阴暗17181818181718181918(5)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

(填“有”或“无”)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6)表达和交流。请问: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的条件都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C.所有的条件都不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光对黄粉虫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2)作出假设: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大小基本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10202阴暗9108108若全班有10各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其目的是______。

(5)如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______。白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日常生活中的木材和木制品、甚至衣服等都是白蚁的食物。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生存的影响,将100只生长状况良好的白蚁平均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下列是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培养温度9℃4℃1℃-1℃-3℃白蚁数(只)2020202020全部死亡

所需时间30天内没

有出现死

亡现象28天14天9天7天(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2)实验中每组用20只白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

(填序号,多选)。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白蚁多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白蚁多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5)影响白蚁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生态系统。材料二:我国已知生物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如下表所示。生物种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13.914.255.977.0817.532226.7>10材料三: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1)材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2)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3)材料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蚯蚓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蚯蚓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捕杀羚羊。

一粒玉米能发育成一棵高大的植株,并结出许多玉米粒;一个鸡蛋能孵化出一只小鸡。

(1)资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不仅能

环境,而且能

环境。

(2)资料中猎豹和羚羊之间存在

关系。

(3)资料说明生物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2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依据的理由是

。(2)由2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是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2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

、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

(答两点即可)宋代诗人苏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诗中描写的生物有

。(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3)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这是提出问题;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这是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因此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作出假设。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这是动物对温度等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有利于动物在低温条件下生存。“惊蛰”是动物的本能,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不是学习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3.【答案】D

【解析】解: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正确;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茎膨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B正确;

C、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C正确;

D、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D错误。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答案】A

【解析】解:A、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是体现了生物生长的现象,A错误。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

C、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C正确;

D、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D正确。

故选: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步骤,正确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可知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小林同学观察到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解析】解: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葱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影响葱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颜色差异的环境因素是光照。

故选:D。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知道光是形成叶绿素的重要条件。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确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解答】A.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橘生长,会影响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A正确;

B.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B正确;

C.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的概念。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的概念。

【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综上所述,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9.【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圈层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所以地球大气层的上层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2.【答案】C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海洋、森林、荒漠、草原等都属于生态系统。13.【答案】D

【解析】解:A、“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B、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

C、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的概念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理解环境的含义。

【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对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除这只青蛙以外的周围所有因素即为青蛙的生存环境。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松树生活在干旱的地方,其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获得无机盐的同时也影响了环境。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特征主要有:(1)新陈代谢(包括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2)生长发育。(3)繁殖。(4)遗传与变异。(5)适应并影响环境。选项D是只有生物中的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D项是不正确的。17.【答案】B

【解析】解: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错误;

B、“蚂蚁齐筑巢”,需要蚂蚁之间共同配合、彼此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B正确;

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8.【答案】A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9.【答案】D

【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主要不同是有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干扰;选项A、B、C均没有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属于观察法;选项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属于实验法。

20.【答案】D

【解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影响环境表现为环境发生改变。题述实例中,D选项地衣使环境发生变化,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1.【答案】D

【解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共同搬运死蝗虫,这需要蚂蚁彼此之间密切合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蚂蚁间的关系属于合作关系,即种内互助。

22.【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设计对照试验的理解,据此解答。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的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在设置对照试验时,除温度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而表格中不仅是变量温度不同,而且光照也不同(明亮、阴暗),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把纸盒左半侧明亮修改为阴暗,使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只有变量温度不同。故选C。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23.【答案】(1)新陈代谢

应激性

繁殖

新陈代谢

(2)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3)生长发育;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回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解析】(1)图A是丹顶鹤在捕食,体现了生物能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图B是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有规律的反应,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图C是母猪在哺育后代,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生命特征。图D是人排汗,体现了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2)绿色植物具有图A所描述的新陈代谢的特点是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3)除了题述生物的特征外,生物还具有的特征:能够生长发育;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等。

24.【答案】(1)营养;水和无机盐

(2)刺激

(3)呼吸

(4)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病毒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较为基础。

【解答】(1)阳光下的小麦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除此以外,小麦要正常生长还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2)猎豹追捕羚羊,说明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呼吸。

(4)人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5.【答案】(2)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玻璃板

a.相同

(5)有

阴暗

(6)光照

D

【解析】根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设计方案: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对照实验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到表中。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明亮环境中平均鼠妇约为2只,阴暗环境平均约为18只,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

26.【答案】(2)光对黄粉虫的生活有影响;光照

(4)平均值;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5)D

【解析】解:(2)根据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黄粉虫的生活是否有影响?作出假设:光对黄粉虫的生活有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5)由实验记录可知,黄粉虫幼虫大都趋向阴暗的环境,说明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阴暗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因此可用曲线D表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7.【答案】(1)温度

(2)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少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低

(4)①②

(5)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温度对白蚁生存的影响的实验、生态因素,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及原理,生态因素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1)本探究实验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故本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

(2)在实验时,每组各用20只白蚁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少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白蚁多,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白蚁多。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