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是关于春秋时期“出奔”(出亡、逃亡)现象的一些记载。这反映出,春秋时期记载出处“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棠溪氏。”《左传·定公五年》“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九》“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左传·昭公三年》A.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宗法分封制遭到了冲击 D.社会转型推动了人才流动【答案】C【解析】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根据材料可知,吴国的夫概王脱离自己在吴国与吴王之间带有血缘关系的宗法系统出奔到无任何宗法联系的楚国,在楚国重新建立自己的宗法关系;夫范、中行二氏皆名族,其后人本当为祭主于宗庙,今却反放逐于畎亩之中;八个宗族,过去都是活跃在晋国政坛上的强宗大族,权势显赫,后来由于"出奔,相继坠命亡氏,其子孙沦落下层,社会地位低下。这些都说明"出奔,现象冲击了宗法分封制,C项正确。2.下面是四川地区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像砖,描绘了东汉市肆情况、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分布和贸易情景。这些画像砖A.能够完整地还原东汉市井真实面貌B.印证了当时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C.折射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D.反映出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集中贸易的市【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可以看出,东汉市井市肆排列较为规整,而且市井中有官府监管机构—市楼,是为市吏候望之所,这体现出政府对市井商业活动的管理较为严格,C项正确。3.关于大运河的开通,《隋书》记载,“将兴辽东之后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唐诗人秦韬玉认为“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当代史学家多认为“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单一的,应该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 B.历史信息需要辨别真伪C.历史研究以正史为依据 D.历史叙述需要大胆想象【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说法,这说明历史信息以多种面貌存在,需要通过去伪存真寻求真相,B项正确;历史研究的标准是客观公正的,排除A项;除正史外,其他史料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排除C项;历史书写讲究的是准确还原历史,并非是要进行想象,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代画家陈洪绶为《西厢记》作木刻插图,对男女之间的爱情进行了十分大胆的刻画。清代画家石涛在半丈高的巨幅《百美争艳图》中描绘了众位美人的娇羞媚人之态。这些作品A.推动了中国画开始走向世俗化 B.说明了士人对神韵意趣的追求C.反映出士大夫济世救国的情怀 D.彰显了画家反传统的叛逆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进行了十分大胆的刻画”“众位美人的娇羞媚人之态”可知,明代文人画敢于突破封建伦理的束缚,大胆创新,具有反传统的叛逆色彩,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的创作主题而非神韵意趣,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济世救国情怀,排除C项。故选D项。5.洋务派在继续经营军事工业的同时,大力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主要的有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目的在于“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又收购了美国旗昌洋行轮船18艘,组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航行于沿海与长江沿岸各商埠。这说明洋务企业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瓦解了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C.受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D.致使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局面结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目的在于‘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上海轮船招商局又收购了美国旗昌洋行轮船18艘,组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航行于沿海与长江沿岸各商埠”等信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A项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并没有瓦解,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洋务运动时期,官僚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C项;这一时期列强仍然控制着中国的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6.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在《“五一”May

Day运动史》一文中指出:“中国人的‘五一’运动,仍然不是劳阶级的运动只是三五文人的运动;不是街市上的群众运动,只是纸面上的笔墨运动。”李大钊意在A.回顾“五一”纪念日的起源与发展过程B.阐明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C.强调马克恩主义应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号召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与进步【答案】C【解析】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材料1920年5月1日,李大钊指出:“中国人的‘五一’运动,仍然不是劳工阶级的运动,只是三五文人的运动不是街市上的群众运动,只是纸面上的笔运动”可知李大钊这一时期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5月),他意在主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项正确;以李大钊的(“五一”MayDay运动史作为发刊词,介绍了“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以及欧美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胜利斗争,是材料表述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工人阶级政党建立及号召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与进步的情况,排除B、D两项。故选C项。7.如图是著名漫画家蔡若虹的作品。该漫画A.体现了国共两党政治分歧的消弭B.昭示了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C.反映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旨在号召人民进行独立自主的斗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此画中全民抗战,及图片中将高举刺刀、手榴弹和拳头愤怒呐喊的中国抗日军民比作汹涌澎湃的巨浪,而头上长角的日寇势必被强大的巨浪所吞没,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情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指出了侵略者必败,抗日军民必胜的必然前景,B项正确。8.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图中曲线的变化反映出A.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D.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博弈【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国家之间双边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无论是题干曲线中的对抗、紧张还是不知(缓和)、普通、良好,中美两国这些关系都反映出是否符合各自国家利益,这种曲线的变化体现的是一种两国间利益和力量的博弈,D项正确;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仅在这一曲线中的20世纪70年代可以反映,排除A项;这一曲线反映的是中美两国关系,不是世界多极化,排除B项;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材料体现的时间从1950年开始,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9.有学者说:“雅典所有的官吏,包括9位执政官、10位将军、500名议员、众多法官和陪审员等,都直接向公民大会负责。雅典的政治家们,他们提出的治国方略必须经公民大会讨论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该学者意在强调古代雅典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地位平等 B.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有机结合C.民主政治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 D.民主程序有效地避免了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所有的官吏,包括9位执政官、10位将军、500名议员、众多法官和陪审员等,都直接向公民大会负责,而公民大会体现的是平民政治;同时,材料中涉及的这些政治家他们提出治国方略又体现了精英政治,B项正确。10.马丁·路德强调“因信而得的恩典”不等于蔑视和轻忽行为,因为“上帝既然让我们暂时生活在这个可恶的世界,我们就应该人人都当工作、种田、做社会事业”。他还说:“一个商人所收回的利润,足够补偿他的操劳和冒险,就是公道合理的。”马丁·路德这些思想A.否定了因信称义理论 B.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C.推动了民族国家兴起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肯定现世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同时他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肯定商人通过正当经营所获得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11.为了使费城会议代表的选举不受人民的左右,各州利益集团在1787年通过州完时制定了关于投票人和州议会财产的限制,而制宪会议代表的选举也遵循了这种限制。这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A.使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违背了共和主义基本原则C.扩大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D.具有较强的资产阶级性质【答案】D【解析】由材料“为了使费城会议代表的选举不受人民的左右,各大利益集团通过州宪时制定了关于投票人和州议会财产的限制,而制宪会议代表的选举也遵循了这种限制”,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具有较强的资产阶级性质,D项正确。12.由于世界贸易转移的效应,大部分区域组织协定的目的实际上是从区域外的竞争中产生贸易转移,即通过内部合作来对抗区域外国家。如欧共体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相互间的利润从1958年到1980年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但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却大幅下降。这表明A.欧共体对外贸易额居世界首位B.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C.区域经济组织本身具有排他性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了资源的互补【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大部分区域组织……通过内部合作来对抗区域外国家”、“欧共体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相互间的利润……递增,但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却大幅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区域经济组织“天生”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从而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项正确;“欧共体对外贸易额居世界首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优势互补,反映的是保护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答案】(1)特点: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探究;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成因: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家国同构”政治文化的影响。(2)表现: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矫正南北朝以来不学无术重武轻文的弊病,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规定在中央国子学和地方州县学学习的学生,只要能通一经以上者,都可以入仕。凡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肄业后可直接参加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及第后可做官,驻守玄武门负责护卫皇帝的禁军将士,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终唐一代,来自高丽、百济和新罗等国以及高昌、吐蕃等地区的贵族子弟来到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推动了“近古未有”的国学盛况。为了改变唐初中央官学单纯习儒的问题,唐太宗贞观年间重新恢复了隋文帝所设置的书法与法律等专科学校,促进了专门人才的培养,隋末,天下大乱,书籍佚散很多。唐高祖时期就重金购菜遗书用楷书誊抄藏于宫中。贞观年间广求天下图书的同时,唐太宗命.名儒颜师古考定“五经”颁行天下。太宗贞观年间,还推动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编写,史学家李延寿父子私撰的南、北二史也在此时完稿。由此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上的新篇章。——摘编自《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影响。【答案】(1)创办专科学校;尊崇儒学,兼容并包;建立官学教育体系;征集整理校勘文化典籍;设立官修史书制度;实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2)对保存和传播古典文化以及崇尚儒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唐代文化教育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唐代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兼容并包,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15年10月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1937年11月12日,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使北路目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12月13日展,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对此,日本外务省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摘编自朱晓颖杨颜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大屠杀"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答案】(1)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淞沪会战结束,日本开始进攻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南京沧陷;侵华日本军司令部放任日军大规模屠杀。(2)意义:“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可以确保这些珍贵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是对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最好回击;有利于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未来.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朱葆三,1848年出生于浙江定海。他十三岁时因父亲重病而致家中贫弱,不得已年仅十四岁时便到上海的五金店当学徒。他平日里勤奋工作、生活节俭、刻苦学习并逐渐掌握了经营管理理念知识,得到店主赏识,在十七岁时便任总账房和营业主任。1878年他自立门户,开了新裕商行,经营进出口贸易。1895~1911年他又相继创办了保险公司、船厂、浙江银行、面粉厂、自来水公司、上海《新闻报》等,推动了上海金融市场的运转,促进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在十里洋行的上海,朱葆三在清朝官府、外国领事乃至当时还微不足道的革命党人中间均有朋友。在辛亥革命大潮中,朱葆三已逐渐觉察到清政府所谓“君主立宪”不过是打着幌子的骗局,因此他在不同程度上对革命党人的活动表示支持,并把变革的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后退出政治舞台,先后创办和投资了中国红十字会、四明医院、上海孤儿院、尚义学校、同济医工学校。1926年夏,上海时疫流行,朱葆三创办于大世界附近的时疫医院病人骤增,经费短缺,为此他冒暑前往察看,顺道劝募捐款,终因年老,于9月2日在上海与世长辞。——摘编自百度文库《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人物传记之朱葆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葆三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朱葆三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答案】(1)原因:早年生活的贫弱;自身优秀的品质;善于用人,交友广泛;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思想和企业经营理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帝国主义列强参加一战制造的有利时机;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的金融中心和通商口岸,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2)贡献:兴办金融机构,推动了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兴办民族企业,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支持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兴建许多的慈善机构和学校,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总之,朱葆三是近代中国杰出的金融、企业和社会活动家,其对近代中国特别是上海地区的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美国第35任总统约输肯尼迪曾经说过:““危机’在中文中由两个字构成,一个是危险',一个是机会’。”从最根本上讲,危机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的。当危机来临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危机。如何处理危机植根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中,危机既给人们带来危险,也给人们带来机会。——摘编自陈春花《危机的本质是机遇》结合材料与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危险与机遇并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