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024年9月)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人普遍重视札记在读书治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撰写札记可以督策学人勤读深思、力学进业。正因为认识到了札记撰写对于进学修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古代很多学者将札记作为重要的为学之具,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常以札记来记载感悟、辑录见闻、考究原委等。如乾隆时学者翟灏即是龚例:“苟可资多识者,靡不览。诸子之瓌论,百家之琐语,山经地志之异闻,荒冢破壁之奇字,包孕而贯串之;下至街谈巷说,亦必考所由来,有所得辄札记之,意或龃龉,则旁参互巧。穿穴以求其合。自壮至老,手搦翰一管,撰述无倦。”札记为古人求知修学所倚用,在其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学术札记十分发达,成为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为数甚夥,精品亦多。清梁章钜说:“子书杂家最多,而有数部不可磨灭之书,必须专读者。如班固之《白虎通义》、颜之推之《家训》、王应麟之《困学纪闻》,皆当家有其书。”清徐养原说,“杂家者流,自古有之,至唐宋而寝盛”,出现了苏鹗《苏氏演义》、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等一大批学术札记名著,“足为考镜之资”。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此时学者在训诂研究上的所闻、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记来承载和呈现的。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孙诒让《札迻》等学术札记,其中就多有训诂探究的内容,借此能窥见当时训诂学研究实绩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学术的内涵、特点等。所以梁启超说:“札记实为治此学者所最必要,而欲知清儒治学次第及其得力处,固当于此求之。”顾炎武写作《日知录》,一年之中“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积30年之功才写成此书。古代学术札记多类此,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古人学术札记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比如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研究,其中很多微观的具体训释大都是精义妙论。清胡培翚说:“(乾嘉)有札记之书,所释非一经,每经不数条,顾较通释全经者时有创获。”清凌扬藻也有相近看法:“盖传注之文,全释一经,或不免敷衍以足篇目。杂家之言,偶举一义,大抵有所独得,乃特笔于书,说多可取。”可见,乾嘉学术札记所载者,多有作者在经义训诂上的创新自得之言,其价值有时甚至超过通释全经之书。乾嘉札记的理论阐述也同样富有学术价值,如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集中反映了他的训诂理论,“其中批评前人望文生训和增字解经的弊病以及论经文假借各条,尤为明白割切,为研究训诂学和注释学者所不可不反复细读的重要文献”(郭在贻语)。严元照《娱亲雅言》:“《释诂》篇首训‘始’,篇末训‘死’,两端具矣。”梁玉绳《瞥记》:“《释训》自‘子子孙孙引无极’以下十六句,皆用韵语,如七言古诗。此训诂之创格也。”此类札记材料,昭揭了古代训诂著作的高妙精微之处,可谓独具只眼、识见洞达。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学术札记亦是如此,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事实上,不少学术札记往往暗含隐性的知识体系。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于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比如,乾嘉时代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零珠碎玑般地散见于各处,屏杂于考据性文字之中,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如果从论题或论域的视角进行宏观审视,整体把握和解读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论材料,则知其中蕴含着相通的思想因素,潜藏着内在的知识构架及其逻辑秩序,有其隐性体系。(摘编自曹海东《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札记在古人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很多学者常以札记来记载感悟、辑录见闻、考究原委。B.以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研究为例,其中无论是微观的具体训释,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多有精义妙论。C.在《经义述闻•通说》中,王引之批评前人望文生训和增字解经的弊病并对经文假借进行了论述,值得反复研读。D.作为一种文体,学术札记往往没有严谨而规整的显性结构,这与其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者不在意体系建构有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在训诂研究上的成果,大多以札记形式呈现,这是从札记入手了解清代训诂学研究状况的重要前提。B.关于经义训诂学的研究,乾嘉学术札记所记载的创新之言,其学术价值超过当时通释全经之书。C.为了发现可能暗含在古代学术札记中的隐性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观照。D.学术札记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前人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可以为当今学术研究提供参考。(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A.清章学诚说:“札记者,读书练识,以自进于道之所有事也……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B.元陶宗仪在外劳作,辍耕休息时则探究学问,并摘树叶记其所得,贮存于盎中,“如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后据此编成《辍耕录》。C.郑复光《费隐与知录》通过问答形式普及了诸多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试图使人“见事之奇怪者如物理自然之常”。D.王念孙针对“连语字”训诂望文生义与穿凿附会的现象,在其札记《读书杂志》说:“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4)有人说:“学术札记不仅承载着古人的学术成绩,还折射出先贤的治学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本文的引用论证很有特点,班级读书小组想写一篇该方面的读书札记。请根据文本内容,参照示例,在表格空白处填写“评论意见”。读书札记(评论式)文章名称评论对象评论意见曹海东《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引用方式示例:以直接引用为主,指明出处,保留原文的意义,体现了学术论文严谨性。引用内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风险分配的类型、模式及媒介与财富分配存在着系统差别,但这无法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风险常以阶层或阶级专属的方式来分配。在这个意义上,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风险分配的历史表明,风险同财富一样附着在阶级模式之上,只不过是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顶层积聚,而风险在底层积聚。就此而言,风险似乎不是废除而是巩固了阶级社会。贫困与安全感的缺乏结伴,招致了大量的风险;而收入、权力和教育上的财富却可以购买免于风险的安全和自由。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换言之,随着自然、健康、饮食等日益受到威胁,社会的区隔和界限也就减弱了。客观地说,在其作用范围内,风险对受它影响的人群展现出了平等化效应。在这个意义上,风险社会根本不是阶级社会,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也不能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只要我们仔细审视现代化风险的特殊样式或特殊分配模式,这一点就会变得更加清楚:现代化风险具备一种内在固有的全球化趋势。事实上,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起来了。遇到边界,风险下潜而过。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不仅侵蚀雕塑和艺术珍品,也早就打破了壁垒,以至于连加拿大的湖水也开始酸化,连斯堪的纳维亚北端的森林也濒临消失。风险的分配模式包含在全球化之中,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全球化,因为它蕴含了数量可观的政治炸药:风险的制造者或受益者迟早都会和风险狭路相逢。风险在扩散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回旋镖效应:就算是豪门富户,也难逃风险的侵害。先前的“潜在副作用”,甚至会回击它自己的生产中心。让我们以农业为例。从1951年到1983年,德国的化肥使用量从每公顷143千克增加到了每公顷378千克;从1975年到1983年,德国的农药使用量从2.5万吨增加到了3.5万吨。这期间,单位产量自然在上升,却赶不上肥料和杀虫剂的消耗增长。谷物的产量翻了一倍,土豆的产量增长了二十个百分点。相比于化肥农药的投入,农业产量的增速正在递减。这与自然破坏的累进式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农户来说,这种破坏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尤使人痛心。这种令人忧虑的发展有一个突出标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正在锐减。“红色名录”记录了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是官方的“死亡证明”,而这个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格陵兰岛的680种植物,有519种处在危险之中。草地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如白鹳、杓鹬和草原石鵾;受到影响的动物还包括地栖鸟类,处在食物链上端的动物如鹰、鹗、蜻蜓,以及那些食物来源日渐稀少而又食性单一的动物,它们常以大型昆虫或植物生长期提供的花蜜为食。从前“看不见的副作用”成了亲眼可见的主要影响,以至于威胁到了构成初始原因的生产中心本身。现代化风险的生产沿回旋镖的弧线而移动。这一结果不仅使遥远城镇的儿童身上或母乳内的铅含量急剧上升,也在多个层面上削弱了农业生产本身的自然基础:耕地肥力下降,重要动植物消失,土壤侵蚀危害加重。这种威胁效应的社会循环可以概括如下:在现代化风险的屋檐之下,迫害者和牺牲者迟早都会合为一体。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已经身处险境,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区分穷人或富人、白人或黑人、南半球人或北半球人、东方人或西方人。威胁的影响只在它发生时存在,而一旦发生,它又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续存在。因此,这种末日启示般的威胁并没有在威胁的“当下”留下任何可触摸的痕迹。但生态危机就不是这样了。生态危机甚至侵蚀了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并因此削减了全体人口的食物供给。这种影响有目共睹,它不仅为自然留下了烙印,也触及了富人的钱袋和权势人物的健康。回旋镖效应不止表现为直接的生命威胁,它也影响传输的媒介,如金钱、财产和正当性。回旋镖效应并不只是向单一的源头发起还击,它会在总体层面上让每个人都受到相同的损害。森林的破坏不仅造成鸟类消失,也会削弱土地和森林资产的经济价值。城镇或工业区、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都会加重周边土地的负担。德国7%的土地是否已经因此而受污染或即将受污染,以至于不再适宜耕种了——这一点仍旧悬而未决。无论如何,这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财产正在贬值,并日益遭受“生态意义上的剥夺”。(摘编自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何博闻、张文杰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阶级社会,风险常常不像财富一样在顶层积聚,一个重要原因是顶层的阶级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如收入、权力等将其免除或化解。B.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社会的区隔和界限减弱,地球身处险境之中,人类则遭受健康、饮食等方面的直接的生命威胁。C.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谷物、土豆的产量虽有所增加,但相比于期间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产量的增速则正在递减。D.德国的部分土地受到了污染,不再适合耕种,经济价值削弱,这种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此地遭受了生态意义上的剥夺。(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把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B.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在一起了,遇到边界,风险不会消失,而是下潜而过,这说明人们若想逃离风险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C.作为“死亡证明”的“红色名录”正变得越来越长,是因为自然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数量锐减,格陵兰岛面临生存威胁的物种类型即是证明。D.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富人钱袋缩小,权势人物的健康受损,这时候再去按贫富、肤色、地域等区分人类已失去了意义。(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生态灾难打破阶级图式,无视国界,富商大贾或有权有势者,也难逃其影响。B.有毒的废料场让良田成了荒地,居民的饮食和当地经济发展都受到极大影响。C.“风险”这列火车特别偏爱那些位于“欠发达的穷乡僻壤”的小火车站。D.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城市中的社会风险越来越集中,公共安全隐患也愈发突出。(4)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加点词语“屋檐”“烙印”的作用。(5)请结合原文中的观点对以下现象加以分析。巴西的维拉帕里西是一座拥有一万五千人的贫民窟,多数人只能住在不起眼的灰石小屋。1954年,军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便吸引一些企业到这里生产有害环境的产品。巴西的石油公司选中这里的沿海湿地作为其精炼厂的厂址。之后,巴美合资的磷肥厂、菲亚特、陶氏化学和联合碳化物公司等也很快到来。不久,这里的多数孩子患了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1984年2月,巴西石油公司七十万升原油泄漏,相关人员无一人生还。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周易•系辞上》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就是事物的内部规律,在这里道指的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实在,指的是精神、文化;器指的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器物外形。中国古代陶瓷器物浸润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器以载道”发展到“道器合一”,传统陶瓷器物承载着太多的中华文化民族基因。“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物造物理念的灵魂。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反映,一个国家文化的生成与演化很大程度上聚焦于器物的制造与使用过程之中。陶瓷器物作为华夏文明的“胎记”,自始至终都与中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毫不夸张地说,一部陶瓷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首先,先民们制造陶瓷器物的目的是现实生活所需;因而,实用性是陶瓷器物的核心功能。所以,古往今来的陶瓷器物生产与设计是不赞成过分装饰的,反之则会被称为“恶器”,而受到冷落与不屑。“大巧若拙、大匠不雕”指的就是这种境界。其次,陶瓷器物在满足实用性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美学表现;陶瓷器物无论是选料、器型设计还是画面布局,无不体现造器者独特的匠心和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总之,器物设计与制作的理念始终坚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比如在玉器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要按照玉器的纹理走势进行打磨,最终制作出精美的玉器饰品。陶瓷器物的设计与生产亦如此,它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通过当时的技术手段与美有机结合并充分地表现出来,实现陶瓷器物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紧密结合,通过美的表现形式最终达到天人合一。陶器虽起于生活,以满足日用之需,但自陶器诞生之日起就不乏艺术因子和审美情趣。作家程金城在《中国陶瓷美学》中谈道:“当我们把陶瓷作为审美对象来观照的时候,它就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美和自然美的艺术美,它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器物,具备了艺术美的基本品格。”中国陶瓷器物作为传统艺术精品,它既是流传至今的古代器物体,又是承载人文精神的美学符号。翻开中国陶瓷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陶瓷器物的每一次进阶,器型、纹饰、材质的创新与发展,都与历史诸阶段的审美情趣导向变化息息相关。总体上讲,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主要受到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儒道佛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陶瓷器物的审美情趣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陶瓷器物是文化载体,它包含着多重文化要素和价值追求。林语堂在《中国人》中也提到国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东西往往通过其艺术表达得以体现。因此在陶瓷器物中,艺术的情调与人文的追求共同铸造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陶瓷作为传统艺术的一种重要载体,承袭了艺术生活化的价值追求——服务生活,更好地传播生活、人生、生命的存续价值,把儒道佛文化精神贯彻始终,让艺术更好地启迪芸芸众生。艺术本高于生活,生活本无艺术选项;但是国人历来倡导天人合一,道与器的融合是华夏文化的最高价值追求。(摘编自练崇潮《传统陶瓷器物的民族文化基因及其当代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文中指的是精神、文化;器指的是人能直接感知到的具体器物。B.陶瓷器物与华夏文明渊源颇深,了解中国的陶瓷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史。C.儒道佛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也主导着中国传统陶瓷器物的审美情趣的发展。D.中国传统陶瓷器物体现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由艺术情调与人文追求共同组成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引用《周易•系辞上》关于“道”与“器”关系的论述,从而由“道器合一”引出传统陶瓷器物承载中华文化民族基因这一论点。B.第二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在分别论述了传统陶瓷的实用性和审美情趣之后,指明传统陶瓷通过美的表现形式,最终达到天人合一。C.文中运用类比论证,将陶瓷器物的设计、生产与玉器的打磨进行类比,形象地论述陶瓷制品是技术手段与美的有机结合。D.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陶瓷器物的造物理念、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文化和生活两个维度肯定其价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瓷器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所以传统陶瓷器物一旦脱离了实用价值,就会被视为“恶器”而备受冷落。B.陶瓷器物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它是造器者运用当时的技术手段与美有机结合而匠心制造的。C.作家程金城将陶瓷作为审美对象来观照,他认为陶瓷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器物,具有一种不同于现实美和自然美的艺术美。D.艺术对生活具有启示意义,陶瓷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在服务生活的同时,能更好地传播生活、人生、生命的存续价值。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新社记者:①_____林建超:古代中国围棋长期处于世界巅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围棋,来源和传入具体途径、方式不同,有的从中国直接传入,有的经由其他国家和地方间接传入,但共同根源都在中国。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公元2世纪前后,即东汉、三国时期,围棋开始向古代中国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公元5世纪前后,即南北朝时期,围棋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公元16世纪前后,即明清之际,围棋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20世纪前后,围棋逐步走向世界。其中,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在围棋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中国史学界和围棋界一般认为,围棋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由此传至日本。传入日本后,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化,日本棋艺水平迅速提升。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据记载,唐玄宗当太子时,就多次召随遣唐使来长安的日本学问僧辨正切磋棋艺。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一说法国)的金尼阁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都是受罗马教廷派遣的耶稣会教士,且都在著述中讲到围棋。《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饰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中,就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17世纪,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直到1694年,得益于到访伦敦的中国天主教徒沈福宗的帮助,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在其名著《东方游戏》中提供了有关围棋的新资料、新描述。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它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到19世纪,有关围棋的准确信息主要通过被派往中国、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传至欧洲,且开始出现中日两种同源但不同规则的围棋传播体系。至此,围棋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代、近代历程告一段落。后来,在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推动围棋走向世界的进程主要由日本推动,这和日本开展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有密切联系。中新社记者:②_____林建超: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其中衢州市烂柯山被誉为“围棋仙地”。近年来,当地提出打造“世界围棋圣地”目标,建成中国首家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首个国家围棋队地方集训基地,实施了中国首部涉围棋的地方性法规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围棋协会利用中国围棋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把中国国内开展“非聚集型居家网络围棋运动”的完整模式和成功经验向海外延伸。2020年3月至10月,中国先后举办近20项遍及世界的国际围棋赛事活动,获得世界围棋界好评,产生积极效应,让围棋成为联结世界的特殊“国际公共产品”。中新社记者:③_____林建超:作为中国传统智力博弈项目,围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才艺的优秀代表,是文化与竞技的高度统一。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公正、平等、均衡的价值理念。其改变了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竞智斗巧,代之以公平的行棋方式。棋盘上,每个棋子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被摆在不同的位置,即参与不同的实践才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围棋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攻守平衡、降低风险等,这与中华民族追求中庸、中和的理念相一致。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注重集体、整体、全局的道德特征。围棋强调子力作用的整体性。对弈中投放的每一枚棋子,都是布下的一个能量要素,只有有机组合、聚合成形,才能生成和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整体利益,围棋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中新社记者:④_____林建超:围棋能够成为“世界语言”,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看。从历史看,以欧洲为例,其接触围棋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在此期间,欧洲人从开始不知围棋为何物,到了解围棋、熟悉围棋,热爱围棋、迷恋围棋,乃至学习围棋、研究围棋,并开发出具有超强棋力的人工智能(AI)围棋,率先突破人工智能在围棋上的瓶颈。这让我们觉得,欧洲人接受围棋似乎并不困难,对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母体之中的围棋有天然的亲近性和接受能力,对承载着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智慧的围棋有强烈的痴迷性和研究力度。事实上,研究发现,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与围棋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通性、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容性。从现实看,围棋不仅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再创性;不仅体现本原性,而且体现多样性。比如,在人工智能时代,围棋智慧形态发生巨大变革。智能围棋在竞技水平上已远超人类,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成为围棋智慧最新的承载和实现形式。但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摘编自中新网《林建超:中国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围棋始终处于世界巅峰,世界各地的围棋,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入。B.古代围棋向朝鲜半岛的传播之所以有开创意义,是因为这是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起点。C.围棋在古代中国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游戏,而到了欧洲却被赋予了严肃性。D.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在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下列对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日本派出遣唐使学习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围棋曾经是中日交流的重要内容。B.举托马斯•海德《东方游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当时关于围棋的资料不完整。C.举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例子,是为了和围棋对比,强调围棋的公正平等的特点。D.举欧洲人开发人工智能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人对围棋有接受力和创新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围棋追求中庸、中和”观点的一项是A.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班固B.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王安石C.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纪晓岚D.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4)本文是一篇新闻访谈,下列选项记者的提问内容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①不同时期,中国围棋对世界各地围棋产生怎样的影响?B.②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C.③围棋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D.④我想请您分析一下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5)学校辩论社开展主题为“ChatGPT取代人类围棋”的辩论赛,作为反方代表,请结合文本简要陈述你的理由。5.阅读下面这篇论文,完成各题。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摘要:当下,医学人文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它无法融入临床路径和制度,剖析了造成医学人文悬空的诸多职业惯性与制度设计缺陷,极力推介丽塔•卡蓉的“叙事医学”范式,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医学人文关怀真正贴近临床,融入现代诊疗制度。关键词:医学人文,叙事医学2.叙事医学:医师领衔的临床人文突围①2001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丽塔•卡蓉在《内科学年报》上发表“叙事医学:形式、功能和伦理”一文,首次提出叙事医学的概念。这篇文章介绍了她个人运用叙事写作理解患者,与患者一同找寻最佳治疗方案的经历,并述说了临床叙事写作的分类与功能,认为叙事写作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提升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信任关系)和自我行为的反思,其核心是共情与反思。②叙事医学包含一定的先锋性,对于迷信客观主义、证据主义的人来说,叙事医学是革命性的,因为叙事医学将文学(虚构)的方法与价值引入医学,挑战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拓展了以求真务实为基本诉求的坚硬的医学实证价值。构成与循证医学的互补。③为何要引入文学(虚构)的价值?叙事医学进行了辩护。其一是虚中寓实,医学中,虚实并非孑然一身,截然对立,生命的故事有虚(虚构)有实(纪实),即使故事是虚构的,但它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是真实的,给我们心灵的抚慰是真实的,受伤的灵魂被救赎的境遇是真实的,情感化、心灵化的医疗祈求文学的介入,人的医学大大超越了技术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半径与尺幅。其二丰富的临床意象与证据主义之间存在着“大脚小鞋”的局促,技术的医学排斥故事(虚构),也排斥了情感与灵性。因此,临床思维中仅有实证是不够的,移步到全人医学的视野中,身—心—灵,知—情—意的认知半径才更人性,必须冲决实证主义的藩篱。④叙事医学意在寻求技术与人文互洽,将观察视域与体验视域,科学视域与人性视域,疾病关注与生命关怀统一起来,强化知—情—意(信息、知识、技术交流—情感交融—意志交映),身—心—灵(躯体—心理—灵魂)的整体互动。叙事医学将大大丰富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引入情感的爱、心理的疏导、抚慰、灵性的觉悟、安顿。但人们在顺应与接纳死亡时,爱和抚慰是单薄的,需要意志与信仰的支撑。倡导情感、灵性关爱,不是临床医学求真务实信念的全面颠覆,而是生命特别时期、医疗特别节点的反思与张望,此时开启灵性空间,有益于人性的理解与导入,在心灵深处与患者相遇,同时有利于矫正技术主义、拜金主义的偏失。⑤叙事医学剑指医学的现代性危机,随着慢性病时代的来临,现代医学(技术主义)从无所不能滑向力不从心,技术、金钱无法抵达灵性与灵魂的视域。方法学层面,还原论屡遭质疑,情感、灵性的世界无法还原,数学(统计学)崇拜的消解,质性研究的兴起,证据主义受到挑战。叙事医学还将医患冲突的反思推到新的伦理高度,医患之间必须缔结精神共同体、情感—道德共同体,而非只是利益共同体,医患之间应该入情—入理,气顺—情投,继而神依—魂安,才能坦然承受现代医学越来越大的诊疗风险与代价。⑥叙事医学中所指的叙事方法包括精细的阅读(精读)与反思性写作,由此重新审视医学的四对基本关系: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同事(医生)、医生与社会、医生与本我(医生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的自我)。目的是与病中的患者实现共情,同时能不断地反思(批判性思维)、优化医生的诊疗思维、实现职业自省(涉及伦理、目的性思考),以这种开放的、自我省思的姿态来建构医生的伦理与精神生活。(1)上文是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摘要”判断第一部分的标题正确的一项是A.医学人文的前世与今生B.医学人文与技术的关系C.医学人文的困境与原因D.医学人文的规范化建设(2)下列对“叙事医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叙事医学维护求真务实的医学思想。B.叙事医学挑战现代医学的技术危机。C.叙事医学是对传统实证方法的超越。D.叙事医学关注情感心理与意志灵魂。(3)阅读第④段画线句,下列对这句话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句话强调意志与信仰的重要性。B.这句话与前一句话前后自相矛盾。C.这句话说明情感与精神同样重要。D.这句话特指医生应有的职业精神。(4)第③段引入叙事医学对文学(虚构)的价值进行了辩护,请对辩护是否充分作评析。(5)结合全文,评价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宋代黄州人潘大临有一封《致谢无逸》书,其中说道,“秋来景物,件件是诗意,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这个有名的故事揭示出一种规律——诗人、小说家、作曲家和书画家,在他们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关键时刻,如果受到打扰,思维过程被中断,破坏了兴会,往往再也没有办法接续一篇本来即将诞生的佳作伟构。这类事情,在文学艺术史的记载中,在实际生活中,都并不罕见。为了合理充分地解释类似现象,需要注意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在艺术创造、科学研究中,一个新颖而深刻的构思的萌生,一个开创性观点之闪露端倪,常常有着或长或短的将出而又隐的微妙曲折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主体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胸中骚动涌起、挣扎折腾,好像只要稍微伸伸手就可以采撷到一颗最硕美的思维之果。可是,当他热情亢奋、兴高采烈地抬手举足,想要把心之所思确定下来,物化为可视可闻、可传达可交流的实体的时候,忽然又觉得身躯绵软、视界模糊。他这才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飘渺恍惚、迷离闪烁的影子。那个影子的存在是如此之真确,正以不可抗拒的强大磁力吸引着他,使他梦魂牵绕、寝食不安。那个影子的存在又是如此虚幻,他一次又一次地抓握,却总是两手空空。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其内心状态的一种自我觉知,是找不到确定对象的觉知,是对于“空”、对于“不存在”、对于“缺口”的觉知。我们把这心理状态称之为有意义的空白。有意义的空白是任何人都可能有的心理现象,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自己内心“空缺”的感觉的敏锐程度、强烈程度,以及突破“空缺”的愿望的强烈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贝多芬把自己在音乐创作中对某种意念的抓握,称为“对魔鬼的追逐”。中国古代诗论家所谓“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但画出了胶着于“有意义的空白”的诗人的“迷狂”,也画出了他们追逐那能够填充“空白”的合适目标的坚韧超常的意志。心理活动中的有意义的空白,犹如宇宙中的黑洞,不可观察,却有着巨大无比的吸力。它焦灼地发出呼唤,寻求相称的形式和明确的内容,使自己能在意识中逐渐清晰地显现,能为主体自我省察。“空白”的“意义”越是富于独创性,它所具有的吸力也就越大。在它没有被填充之前,主体将一直处于躁动不安之中。不同的人对于某类具体的“空白”即“缺口”的个体独特性的敏感程度,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对于不完全合适的填充物的鉴别能力和排斥能力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越是有能力进行卓绝的艺术创新的文艺家,对意识的空白、意识的缺口越是挑剔。他只肯接纳那独一无二的合适的填充物,而毫无通融余地地把与之极为近似的替代者拒之门外。在创作中,填充物与意识的缺口有一丝一毫不相吻合,便会使他烦躁不安、浑身难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安”与不“安”就在于与“缺口”吻合还是不吻合。对于大多数写作者来说,想出“春风又满江南岸”这样的句子已经可以心安了,然而王安石并不以此为安,他先后换了十来个字,最后才在“绿”字上“安”下来。不同的人,对于自己意识中的缺口的价值判断,对于缺口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进而,他们采用的填充缺口的途径与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一项不同,对于思维成果的大小高低更有决定的影响。“有意义的空白”动荡沉浮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分界线上下,这就决定了对它进行内省体验有极大困难。前代诗人说,“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有经验的思维者既不会用高度清醒的理智去追逐抓握“空白”,那样抓到的可能并不是所需要的;也不会放弃理智的态度,任随心理之流自由地滑动,那样又会与“有意义的空白”失之交臂,永难重逢。他们会把心理的放松与警觉巧妙地调整到最佳配合,就是说,注意力不是聚焦于一个点,而是舒缓地散流到较为宽广的平面上,意识的某一根神经不事声张地警觉地谛听着无意识从“空白”的什么地方释放的任何微弱的信号。例如在作画的过程中,当画稿已经按意图大体完成,画家却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找不到毛病之所在,怎么办呢?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是,从画幅跟前后退几步,眯缝起眼睛,无目的地漫视整个画面。他的脑子里似乎是空空荡荡,无所思、无所忆,处于半梦幻、半清醒之中,处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游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可以绕过理性意识的种种管辖限制,让无意识有机会躲过重重关卡升浮到意识中来。无意识向意识的渗透和楔入,驱使艺术家半自动地在画幅上作出一些细小的变更,这里抹掉一点,那里添加一点,作品因此突然焕发出原来没有的光彩。画家们的这一经验,具有普泛的深远的文艺心理学上的含义,它启示人们,如何去捕捉“有意义的空白”。(节选自王先霈《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意义的空白”是在艺术创造中独有的寻求相称的形式和内容的心理状态。B.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受到“有意义的空白”,但并不都能将它转化为艺术创造。C.对追求卓绝的艺术家来说,“有意义的空白”最合适的填充物是独一无二的。D.无意识向意识的渗透和楔入,有助于创作者抓握“空白”,创造出艺术精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即使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思维进程也可能受阻而不畅。B.“有意义的空白”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没有“空白”发出呼唤,主体就创作不出艺术作品。C.对缺口的价值判断、情感态度以及填充缺口的途径与方法等因素,决定着思维成果的大小。D.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相通的,音乐、美术、文学创作中捕捉“空白”的经验,可以互为借鉴。(3)下列诗句中,不适合用作第五段论证素材的一项是A.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B.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用《致谢无逸》书中的故事,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刻不能被打扰的创作规律。B.文章将“有意义的空白”比作“影子”和“黑洞”,突出“空白”的难以把握和强大吸引力。C.文章用王安石写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敏感和挑剔才使得艺术家能到达艺术精美之境的道理。D.文章最后通过展示画家创作出光彩夺目作品的过程,启示人们该如何捕捉“有意义的空白”。(5)文章第七段中前代诗人曾说,“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请结合原文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对当代技术史而言,不涉及科学史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今天的技术本质上是科学的技术,是科学的某种应用。但在古代,甚至直到19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不大密切的。科学由一些有知识、有学问、有身份的人所掌握,而技术则由一些无名的工匠传授。科学没有为技术革新做什么贡献,也很难做什么。人们常说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但并不是所有认识世界的学问都是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很多,神话、宗教和艺术亦提供对世界的认识,但它们不是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它追求清晰和条理性,不像艺术家那样因激情而丧失明晰和条理;它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不像宗教强调知识来源于圣典;它追求理论与观测经验的一致,不像神话肆意妄为地构造世界图景而不顾经验意义上的事实。人们也常说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并不都是技术。古代世界谈得上学问的改造世界的工作,可能要数炼金术了。炼金术士们的目标是变贱金属为贵重金属,最终炼出黄金来。今天我们知道,他们的目标在根本上是达不到的,因为通过化学方法绝不可能把一种金属转变为另一种金属。但是,他们用烧杯和蒸馏器的确完成了物质的化合和变化,他们使自然界发生了改变。炼金术当然不能算技术科学的代表,但它里面包含了化学和化工的因素,即使它不完全是科学的,也不完全是技术的。从现代的眼光看,我们可以认为炼金术是伪科学,是骗人的把戏,但它在科学技术史上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今日所谓的科学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晚近的东西。许多读者也许不信,“科学家”(Scientist)一词直到19世纪才出现。1833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tist)一词创造一个新词“科学家”,用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丰富人类自然知识的人。读者也许要问,在“科学家”一词出现之前,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被称作什么呢?要知道,到了1833年,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大科学家已经不计其数了,他们的名分是什么?原来,他们自称也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自以为从事的是自然哲学研究。这一点,我们从许多科学著作的名字中亦能看出。牛顿创立牛顿力学体系的著作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进化论最伟大的先驱拉马克的代表作是《动物哲学》(1809)。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独立的科学传统的形成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在此之前,科学寄附在其他传统之上。“在近代历史之前,很少有什么不同于哲学家传统,又不同于工匠传统的科学传统可言。但是,科学是源远流长的,可以追溯到文明出现以前。不管我们把历史追溯多远,总可以从工匠或学者的知识中发现某些带有科学性的技术、事实和见解;不过,在近代以前,这些知识或服从于哲学传统,或服从于工艺传统要求。”因此,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科学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要求。人类永远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家园,一个不会因为千变万化的眼前现象而经常改变的理解框架,一种系统地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第二个来源是,为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广而言之,人类需要提高支配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能力。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以及近代大工业的发展,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有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工匠传统是不重视的,一提到科学史,往往会想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想到科学理论如何在卓越天才的头脑中被创造出来。这当然是科学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科学的进步在某些时候完全是被科学仪器的发明所推动的,而科学仪器往往一开始是由工匠造出来的。近代天文学的进步肯定应该归功于望远镜的发明,而望远镜是由工匠而不是科学家发明的。望远镜大概最早出现在1608年的荷兰,据说是眼镜制造商汉斯•利珀希发明的。有一次,他的徒弟偶然拿着两块眼镜片一前一后地观看教堂的尖顶,结果看到了放大的景象,年轻人吓了一跳,把这一奇怪的现象告诉了利珀希。望远镜就这样发明了。这一消息一传到意大利,伽利略就立即动手制作了他自己的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他发现了全新的宇宙景象:木星有卫星,月球上有山脉,太阳上有黑子,金星有位相的周期变化。这些新现象大大不利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而强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理论。(摘编自吴国盛《科学史与技术史:哲学家传统与工匠传统》)(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密切,但今天在论及技术史时,必然要涉及科学史。B.神话、宗教、艺术尽管不是科学,但它们与科学一样,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C.古代炼金术是骗人的把戏,但它里面包含了化学和化工的因素,有一定的科学成分。D.天文望远镜为人类展示的那个全新的宇宙景象,强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理论。(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科学与学问的关系上,人们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又认为并非所有认识世界的学问都是科学。B.独立的科学传统直到近代才得以形成,在此之前,科学其实是寄附在哲学传统或工艺传统上而存在的。C.很长一段时期,一提到科学史,人们往往想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这是因为他们对工匠传统并不重视。D.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对浩瀚的宇宙世界的传统认知,并推翻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标点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以词语“谈得上”“可能要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在古代,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技术这种情况很稀少。B.“这一点”指他们自称自然哲学家,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自然哲学研究;将“这一点”用逗号与后文隔开,有突出、强调的作用。C.文中以词语“不管”,表达了科学是源远流长的,强调了当时这些知识要么服从于哲学传统,要么服从于工艺传统要求的观点。D.文中以词语“据说”,表明望远镜是眼镜制造商汉斯•利珀希发明的这一说法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作者用语的科学性、严谨性。(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苹果落地触发了牛顿的灵感,使他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的认知。B.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进行了测量。C.从甲骨卜辞中可考证出殷商时代用干支记日,数字记月,月分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D.借助显微镜,人类观测到了肉眼难以观测到的微观世界,为近代生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5)请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最早可以追溯至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该遗址中出土的著名玉琮,其形制内圆外方,背后正是“天圆地方”的宇宙空间意识。甲骨文出现后,“方”的概念更是被高度强化,空间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出现了四方风、四方神等概念,一切自然物象都被按照方位秩序容纳与整理。从方、圆的空间感知到四方的介入,中国上古的空间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与完形的过程。早期的空间感知虽已初具形态,但成系统的概念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得以完成,这一概念即“六合”。“六”在这里指代空间中的六个基本方位,即上、下、东、西、南、北;“合”为聚合、合拢之意。至此,上古时期的空间感知终于被以概念的形态固化下来。“六合”不仅涵盖了一上一下的天地观念,还囊括了东、南、西、北的方位经验,是中国人对空间认知的完整指称,它虽出现较晚,却是对中国上古空间经验的系统归纳与总结。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六合”指向的是中国古代的空间一体性问题,但构成这一空间统一体的核心要素却是六个方位。方位是古代空间意识的基础。然而,不论上下还是四方,一切方位都是以世界与其观察者——人的关系而言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方位,这就注定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空间只能是一种人化的经验空间,而与纯粹的物理空间有所区别。早期的空间认知和天下观念很大程度上建立于人自身的方位感,以及原始的农业生产实践之上,而这一经验性天然地就为“六合”的世界建构开启了一个审美的维度。从神乌负日、地下黄泉,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方神兽,方位承载了先民最重要的空间想象,空间逐渐从单纯的物理空间转变为审美化的人文地理空间。“六合”中的六个方位在相关叙述中通常被分为两组,一类是上下或天地,一类是四方。人类对空间的原始感知大体可划为两类:一是垂直维度,二是水平维度。两组方位各自有不同的功用及价值,都是空间统一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比较而言,垂直维度的方位走向对整个空间建构来说更具决定性意义。在中国,天与地被视作上与下的尽头,通常作为方位之两极的代表。而天、地的确立正是宇宙诞生的标志,是一切自然空间的起始。从盘古到女娲,几乎所有上古创世神话都花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天地设立的重要意义。天地所代表的上、下因而成为空间中的主导方位,与水平维度的四方相比具有统领性。天空对先民来说是以个人之力无法涉足的空间领域,而天象对万物生存又有着决定性意义,人不得不去认识天。经验无法触及之处,往往就是想象的乐土。先民对上方空间的勾画往往是非理性的,弥漫着神秘的色彩,充满恐惧与敬畏的宗教意味。基于农业文明天时物候的一体性,“天”的概念往往一直从天空延伸到地表。如商朝人就想象出一位无所不能的至上神“帝”居于空间的最上,掌管天象乃至人事。商朝人创造天帝的观念,也正是希望通过占卜、献祭等手段讨好天帝,确保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但事实上,没有任何神灵能够左右农业发展的进程,人在诸多的祭祀仪式中获得的,与其说是天神的庇佑,不如说是一种关乎崇高的审美体验。“上”这一空间方位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赋予了神圣、崇高的意味,具备了超越现实层面的价值。正是“上”这一特殊方位的存在,引领自然空间逐渐走向审美、走向价值,成为一种独具美学特性的人文空间。回到“六合”的观念上看,《庄子》还明确区分了“六合”与“六合之外”。《齐物论》讲:“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如果说“六合”之内指向的是中国传统经验性的宇宙空间,那么“六合之外”指向的就是一种超越现实层面的价值空间,是神人、圣人、仙人往来之处。“六合”之外不存在四方,却仍旧有天地,垂直维度的方位与水平方位相比,往往承载了更多超越性的内涵。正是这种超越的特性,使得上、下这组方位在“六合”之中占据了统领性的地位。上、下这组原始的空间方位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被赋予超经验的属性,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都是如此。在古代西方,柏拉图在此岸对面创立了一个彼岸世界,是“理念”的居所。这个理想世界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理智与灵魂才可感知,但它却实实在在位于自然世界的“上方”。如《斐德罗篇》所说:“那些被称作不朽者的灵魂则已经抵达高天之巅,它们还要攀上天穹绝顶,让天穹载着它们运行,而它们则呆在那里观照天外的景象。”柏拉图的上、下是截然两分的此岸与彼岸。与古希腊不同,中国人对空间的认识缺少了一个彼岸的维度,虽然有从经验到想象的过渡,但世界整体上还是人间性的世界。中国人的上方与下方并非彼岸与此岸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彼此连通。中西方位观中皆有作为超越维度的“上”,但超越的路径各有不同。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将中国传统的空间问题作为一个美学问题来讲,正是因为它缺少了这一实体性的彼岸空间维度。中国人的空间更多的是一种人化的想象空间,这样一种人化的空间建构必然少不了审美要素的参与,空间问题因此具备了美学的维度。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华夏民族的空间观念是研究中国美学的必经之路,对中国古典美学本土性、民族性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摘自周律含《中国早期方位观及其美学意识》)(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甲骨文出现以后,四方风、四方神等概念把空间分为四个方位,高度强化了“方”这一概念。B.方位是古代空间意识的基础,承载了先民最重要的空间想象,这使纯物理空间具备了审美价值。C.“六合”中的方位被分成了两组,各有其功用和价值,都是空间统一体的一部分,不可分割。D.在中西文化中,“上”这一方位都经历了从经验性到超经验性的演变,但超越的路径各有不同。(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六合”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方位观念的系统化经历了一个从初具形态到形态固化的过程。B.从中国的许多创世神话中都能看出上下是空间的主导方位,所以只要研究创世神话,就可推知上下方位的统领性。C.经验无法触及之处,往往就是想象的乐土,先民们对天空非理性的认识,实际上使上方空间具有了美学特性。D.人化空间的建构必然要有审美要素的参与,“六合之外”是超现实的人化空间,因此“六合之外”可被视作一种审美空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B.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C.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天。D.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鶩精绝,故苍苍然也。(4)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对图示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图示的箭头表明先民通常依据生活经验,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当作中心。B.图示中对方位的判断都是基于人类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得出的。C.图中只有“上”“下”意在强调天地对整个空间建构来说更具决定意义。D.图示中的横线表明,天和地作为上与下的尽头,中间存在明显的分界。(5)文本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早期方位观体现的美学意识?请简要分析。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③晋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诗学“兴趣”与“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④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如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入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之中。⑤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⑥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⑦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B.“风骨”“雄浑”“阳刚”“空灵淡远”等美学风格都与“刚健”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C.宋代严羽倡导“兴趣”与“妙悟”说,也非常赞赏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刚健品格。D.姚鼐对刚健美学进行了丰富的阐述,“阳刚”由此成为刚健美学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刘勰以“风骨”设喻诗文,“风”为立意,“骨”为实体,佳作应“风清骨俊”,《文心雕龙》就践行了这种美学风格。B.司空图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类表达,其《二十四诗品》深刻影响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C.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美学价值更胜一筹。D.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是阳刚和阴柔美的完美结合,在主体部分阳刚美则是主导,体现出“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3)下列诗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刚健”之美的一项是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山记》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4)下列关于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以张岱年先生关于“刚健有为”的论断开篇,引出全文的论述中心,增加了论证的分量。B.文章②——④段论述“刚健”美学思想的丰富拓展,从刘勰到姚鼐逐一展开,言之有序。C.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引用姚鼐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的美学原则。D.文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材料丰富,对比鲜明,论证充分。(5)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华美学的“刚健”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龙有时又像狗。《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它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上所知道的龙了。这样看来,龙与蛇实在可分而又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引用古书中关于龙蛇的说时,就无法也不必将它们分清。甚至正因其分不清,这问题对于我们,才特别有意义。不错,惟其龙蛇分不清,我们才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因为我们知道,图腾的合并,是图腾式的社会发展必循的途径。图腾有动物,有植物,也有无生物,但最习见的还是动物。同一图腾的分子都自认为这图腾的子孙。如果图腾是一种动物,他们就认定那动物为他们的祖先,于是他们自己全团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是那种动物了。曾奉狗为图腾的瑶族,如今还很鲜明的保存着这种意识。陆次云《峒谿纤志》说他们“岁首祭盘瓠,揉鱼肉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这种风俗与现代世界各处的图腾团族举行舞会,装扮并摹仿其图腾的特性与动作,是同样性质的。我国古代所谓“禹步”的一种独脚跳舞,本是仿效蛇跳,也属于这类。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确有其绝对的实际作用。凡图腾都是那一图腾团族的老祖宗,也是他们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它给他们供给食物,驱除灾祸,给他们降示预言以指导他们趋吉避凶。如果它是一种毒虫或猛兽,那更好,因为那样它更能为儿孙们尽防卫之责。每个老祖宗当然知道谁是它的儿孙,认识他们的相貌和声音。但儿孙太多时,老祖宗一时疏忽,认错了人,那是谁也不能担保的。所以为保证老祖宗的注意,儿孙们最好是不时在老祖宗面前演习他们本图腾的特殊姿态、动作与声调,以便提醒老祖宗的记忆。这便是前面所讲的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而食和“禹步”的目的。另一种保证老祖宗注意的方法,是经常的在装饰上表现着本图腾的特殊形相,以便老祖宗随时随地见面就认识。代表这一种手段的实例,便是龙图腾的“断发文身”的风俗。为什么装扮得像龙,就不为蛟龙所害呢?龙之不加害于越人,恐怕不是受了越人化装的蒙蔽,而是它甘心情愿如此。越人之化装,也不是存心欺骗,而是一种虔诚心情的表现。换言之,“断发文身”是一种图腾主义的原始宗教行为。断发文身的目的,固然是避免祖宗本人误加伤害,同时恐怕也是给祖宗便于保护,以免被旁人伤害。以上解释,可称为“避害说”。至于许慎所谓“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之也”,可称为“尊荣说”。这一说似乎与图腾无关,其实不然。就现代人观点看来,人决不以像爬虫为尊荣。这完全是图腾主义的心理。图腾既是祖宗,又是神,人哪有比像祖宗,像神更值得骄傲的事呢!龙之所以有资格被奉为图腾,当然有个先决条件。定是假定了龙有一种广大无边的超自然的法力,然后才肯奉它为图腾;崇拜它,信任它,皈依它,把整个身体和心灵都交付给它。如果有方法使自己也变得和它一样,那岂不更妙?在这里,巫术——模拟巫术便是野蛮人的如意算盘。(节选自闻一多《伏羲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腾有两种,混合式图腾可以玄武神兽为例,化合式图腾可以中国龙为例。B.化合式图腾的形成,往往是实力较强的团族,兼并及同化其他团族的结果。C.认定图腾动物是祖先,装扮并摹仿其特性与动作,是少数民族的共同标志。D.图腾是部落子孙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如果是毒虫或猛兽,其护卫功能更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又说“画龙不成反类狗”,可见在龙的形象中糅合了马和狗的特征。B.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这个仪式有它的实际作用,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C.一旦断发文身,模拟成龙,就是模仿了神的外形,能拥有神的无边法力,这便是巫术的如意算盘。D.龙是一种虚构的生物,但融合众家而成的龙图腾成了华夏文化的基石,中国人至今被称为龙的传人。(3)下列选项,最能支持“避害说”的一项是A.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注所当决者,因而治之。B.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C.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D.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4)作者强调,无法也不必分清古代传说中的龙蛇,理由何在?(5)大禹是古史记载中的圣王,而《说文解字》中说“禹,虫也”,请依据本文观点对此加以解释。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为小说选择一个视角可能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但是,许多作者,甚至那些已有作品出版的作家,面对视角问题也经常一头雾水,一知半解。掌握好视角是所有小说作者必备的技能,因为它跟冲突与悬念关系密切,是小说成功最需要的东西。可供你选择的视角有两种: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在第一人称的下面还有两个选项:现在时和过去时。在第三人称的下面也有两个选项: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无限的第三人称视角。你或许会想:“怎么把第二人称给落下了呢?”是的,有的小说家确实用过第二人称视角。我的建议是你不要跟风这样做。假如你真的非要这样做,那么请记住这条建议:你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然后以第二人称视角开始创作。这似乎是你拓展自己文学风格的好办法。你知道这会减少你的作品出版的机会,而且大多数读者会发现这部小说是令人难以卒读的。但是,你还是决心要把它统统弄明白,然后再用它创作,看看效果如何。你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全知型视角又是怎么回事?顾名思义,它的意思是知道一切,所以全知型视角有时候也被称为“准上帝视角”。叙事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洞悉任何人物的心灵深处(即便两者同处一个场景之内),或者叙事者可以腾空而起,然后像摄像机一样描述事态。这种全知的口吻可以评论世间百态,比如他可以发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感慨;或者,作者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超然物外。既然这个视野源于“上帝之眼”,作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把主观看法强加于人物,其主观程度可高可低。如今,全知型叙事已经很少见了,可是对于某些风格的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史诗性小说来说,这个视角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允许作者向读者灌输大篇幅的背景信息。但是,如果你不知节制地运用这个视角,那么你的小说就会变得拖沓冗长。对于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来说,作者未必非得使用全知型视角。有时候你在一个章节的开端也可以使用全知型视角,等写到后面再恢复原来的视角。我说的是下面的意思:村民们早就知道舍伍德的密林是一个有点儿阴森可怖的地方。里面可能躲藏着强盗,他们在那儿等待着没有警惕性的马车夫。从马厩到酒馆,这样的故事流传很广。小心,别被坏人抢劫了,说来说去,故事的主题就是让人们防患未然。罗宾•洛士利站在那棵远近闻名的大橡树下,长弓在手。这种感觉很好,而且显得很强大。他心里想,我要把信送给约翰王子。第一段给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随后又回到了视角人物身上。此后就一直停留在人物身上了。注意,全知口吻的运用不能剑走偏锋,就是说你不能极端到画外音的程度,使用19世纪的那种风格。谁会在乎一个作者对于时代有什么看法?把视角交给人物就行了。你可以把视角当作一架摄像机,它能够捕获观众可以看到的场景。下面这个片段摘自达希尔•哈米特的《马耳他之鹰》:斯佩德一屁股坐进了转椅中,转了小半圈,对着她礼貌地微笑着。他笑不露齿,这让脸上的皱纹都拉长了。埃菲•佩雷恩在打字机上轻敲键盘的啪啪声和换行的铃声从关着的门背后隐约传来,偶尔还能听到隔壁办公室里一台电动机器枯燥的震动声。在斯佩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满是烟蒂的黄铜烟灰缸,里面一个被捻扁的烟屁股还在冒烟。这是摄像机的视野。假如我们是在斯佩德的脑子里,那么他就不能看到自己脸上的皱纹拉长的情形。我们也无法捕捉到斯佩德的所思所想。注意,这里还描述了斯佩德办公桌上的香烟,仿佛镜头在逐渐移近被拍摄的对象。最后一点,在有些文学类型——比如推理小说中,作者越是公然使用自己的声音,效果或许越好。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作者的声音就一览无遗。正如作者在这个五部曲之四《再见,谢谢所有鱼》的前言中所说:在银河系西侧旋臂那个并不漂亮的末端,有一片未曾标明的漩涡星系,在其深处悬挂着一颗不被人注意的小小的黄色恒星。距离这颗星球大约9800万英里之外,有一颗更加无足轻重的蓝绿色行星围绕它旋转。在这个小行星上面,猿猴后裔的生命形态神奇而原始,他们仍然认为数字手表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同样,乔•哈尔德曼的短篇科幻推理小说《海明威骗局》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对读者作了这样的开场白: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佛罗里达最南端旅游区基维斯特的一家破败失修的酒吧,距今也没有多少年。这个酒吧并非海明威喝过酒的那个酒吧,也不是自称海明威曾在此喝酒的那家酒吧,因为那两家酒吧不仅非常奢华,而且游人如织。这家酒吧位于小镇上更加有趣的地方,是一个颇具古巴特色的所在。它既算不上窗明几净,也谈不上灯火辉煌,不过,这里却有冰镇啤酒和上佳的古巴咖啡。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下里巴人的特色,这让学者与百无聊赖的游客走到了一起。(摘编自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王著定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叙述视角是冲突与悬念的决定因素,因此,作家认为小说选择一个合理视角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等闲视之。B.文章在前三段中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