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_第1页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_第2页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_第3页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_第4页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

CCSP66

TMAC

团体标准

T/TMACxxx‒2023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argeThicknessConstructionofCementStabilized

AggregatesforHighway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实施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发布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大厚度施工的材料、混合料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二级及以上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市政、机场、

港口码头等道路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2.0.1大厚度施工技术

单次摊铺碾压厚度大于20c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2.0.2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采用垂直振动击实仪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性能测试用试件成型的试验方

法。

3材料

3.1水泥

3.1.1水泥强度等级宜为42.5级,且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初凝

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3.1.2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出炉后应停放7d以上,且安定性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3.1.3运至工地的散装水泥入罐温度应低于50℃,使用时若高于此温度,应采取降温措施。冬季

施工,水泥入拌缸温度应高于10℃。

3.2集料

3.2.1集料规格宜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集料规格

规格公称粒径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质量百分率/%

名称(mm)635337.531.519169.54.752.360.60.075

S4-C40~5010090~1000~15--------

S520~40-10090~100-0~15-0~5----

S910~20---10090~100-0~150~5---

S125~10-----10090~1000~150~5--

S150~5------10090~100-20~550~10

3.2.2粗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2的规定。生产过程中二次破碎不得采用颚式破碎机。

1

表3.2.2粗集料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指标试验方法

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

压碎值(%)≤26≤30≤35≤40JTGE42T0316

针片状颗粒含量(%)≤22---JTGE42T0312

0.075mm以下粉尘含量(%)≤2---JTGE42T0310

软石含量(%)≤5---JTGE42T0320

3.2.3细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3的规定,且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表3.2.3细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塑性指数≤17JTG3430T0118

有机质含量(%)<2JTGE42T0336

硫酸盐含量(%)≤0.25JTGE42T0341

3.3水

3.3.1拌和用水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

4混合料设计

4.1技术要求

4.1.1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强嵌挤骨架密实型矿料级配

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类型

5337.531.5199.54.752.360.60.075

CTB-3010010088~10058~7038~4628~3620~288~163~6

CTB-5095~10065~75-55~6537~4726~3418~266~142~6

4.1.2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水泥剂量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强度及水泥剂量要求

水泥剂量/%

层位压实度/%7d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最小值最大值

基层≥98≥7.03.04.5

底基层≥97≥6.52.54.0

条文说明

为防止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产生极限断裂破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早期力学特性、荷载作

用下早期力学响应,提出水泥稳定碎石控制施工期极限破坏的强度标准;

为防止设计年限内在运营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基层产生疲劳断裂破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疲

劳破坏特性、荷载作用下基层力学响应,基于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提出水泥稳定碎石控制运营期

疲劳破坏的强度标准。综上,提出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设计标准。

2

4.2目标配合比

4.2.1应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

4.2.2应根据集料筛分结果和表4.1.1矿料级配要求确定各规格集料比例。

4.2.3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应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基层水泥剂量宜采

用2.5%、3.0%、3.5%、4.0%,底基层水泥剂量宜采用2.0%、2.5%、3.0%、3.5%。

4.2.4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试件应按本规程附录A成型,试件7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应符合现行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的有关规定。平行试验的最小试件数量应符

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最少试件数量

变异系数(%)<1010~15

试件数量(个)69

4.2.5强度试验结果应按3倍标准差的方法剔除异常数值,且同一组试验样本异常值剔除应不多

于2个。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式(4.2.5)计算。

(4.2.5)

式中:R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一组试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Zα—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5%,

即Zα=1.645;二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α=1.282;

Cv—一组试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异系数,%。

4.2.6应绘制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水泥剂量关系曲线,根据表4.1.2强度要求值确定水泥剂量

设计值。

4.2.7配合比设计报告应包括材料检测结果、级配范围和矿料比例、水泥剂量设计值、最佳含水

率和最佳干密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等内容。

4.3生产配合比

4.3.1EDTA标准曲线应按本规程附录B确定。

条文说明

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测试结果准确性,本规程附录B采用9.5mm筛下部分确定EDTA标

准曲线。

4.3.2不同气温的施工允许延迟时间应按本规程附录C确定。

条文说明

环境温度升高1℃,初凝时间减少10min~15min。工程实践证明,水泥初凝时间内成型试件的强

度可满足表4.1.2的要求,而超过初凝时间成型的试件强度不能满足表4.1.2的要求。因此,本规程采

用不同施工温度对应水泥初凝时间作为施工允许延迟时间。

3

4.3.3拌和设备调试和标定后,应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各料仓的进料速度、水流量计和水泥的设

定值。

4.4施工配合比

4.4.1应按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和检验和试验段验证,并根据摊铺、碾压以及现场芯样情况,确定

工地实际采用的施工配合比。

4.4.2根据拌和设备水泥剂量控制精度、施工中材料变化和施工变异性等因素,工地实际采用水

泥剂量应增加0~0.5%。

4.4.3每天开工前,应检测材料级配及天然含水率,拌和含水率宜增加0.5%~1.0%。

5施工

5.1一般规定

5.1.1施工前,应检查下承层,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5.1.2施工中,各工序应紧密衔接,确保从拌和到碾压结束的作业时间在施工允许延迟时间之内。

5.2试验段铺筑

5.2.1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200m~300m的试验段。

5.2.2通过试验段铺筑与检测,应确定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设备组合、拌和工作参数、摊铺与压

实工艺、松铺系数等,并应及时编制试验段总结报告。

5.3拌和

5.3.1拌和设备宜符合下列要求:

1额定产量应不小于500t/h,拌缸有效搅拌长度应不小于2.5m。

2进料斗应不少于5个,料斗间加设高度应不小于1m的隔板。

3应配置至少2个容量80t~100t水泥罐,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

5.3.2拌和前应调试和标定所用设备。

5.3.3拌和前应检查集料的含水率,计算当日施工配合比,并应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含水率。

5.3.4拌和实际产量应不超过额定产量的85%,实际出料能力应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

5.4运输

5.4.1运输能力应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

5.4.2运料车装料时应前后移动呈“品字型”装料。

5.4.3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应覆盖,摊铺卸料前不应打开覆盖物。

4

5.5摊铺

5.4.1混合料碾压成型厚度宜为20cm~28cm,松铺系数宜为1.2~1.3。

5.4.2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并机摊铺时,摊铺机型号、磨损程度宜相同,且应具有良好的抗离析

能力。摊铺机分料箱前端宜增设橡胶挡板、钢板或铁链等防离析措施,且挡板底部离地高度宜小于

5cm。

5.4.3底基层施工应采用挂钢丝绳方式控制高程,基层施工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高程。边

缘宜采用立模支撑。

5.4.4摊铺前,下承层应洒水湿润。若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时,其表面还应撒水泥净浆,水泥用

量宜为1.0kg/m2~1.2kg/m2。

5.4.5摊铺时,路幅外侧的摊铺机在前、内侧的摊铺机在后,2台摊铺机前后错开距离宜小于10m、

搭接宽度宜为10cm~20cm。

5.4.6摊铺应匀速、连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不超过3.0m/min。摊铺过

程中前方应有2~3辆运料车等候。

5.4.7摊铺过程中,应开启夯锤振动功能,振动频率和振幅宜大于额定值的75%。

5.4.8螺旋分料器应匀速、不间歇地旋转送料,转速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且分料器应全部埋入

混合料中。

5.4.9应设专人检查离析情况,对局部粗集料集中部位及时撒铺4.75mm以下的湿混合料。

5.6碾压

5.6.1单或双车道施工时,宜配备12吨以上双钢轮压路机1台、30吨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22吨以

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三车道施工时,宜配备12吨以上双钢轮压路机1台、30吨以上胶轮压路机2

台、22吨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

5.6.2直线路段压路机应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超高路段由低侧向高侧、自内向外碾压。

5.6.3初压时,宜采用胶轮压路机在前、双钢轮压路机在后紧跟摊铺机后碾压,碾压应不少于2

遍,碾压速度宜为3km/h~5km/h。

5.6.4复压时,宜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先强振不低于4遍、再弱振不少于2遍,碾压速度宜为3km/h

~5km/h,轮迹重叠1/2轮宽。

5.6.5终压时,宜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消除微裂纹,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并以消除微裂

纹或轮迹为停压标准,碾压速度宜为3km/h~5km/h。

5.6.6碾压作业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并达到规定压实度,基层表面无明显轮迹和微裂纹。

5.7接缝处理

5.7.1摊铺时应连续不中断作业。若遇下列情况应设置横向施工缝:

1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

2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

5

6.7.2横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设置。

5.8养生与交通管制

5.8.1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且检测合格后,表面应及时覆盖保湿养生。

5.8.2气温高于20℃时,覆盖保湿养生应不少于7d;气温低于10℃时,覆盖保湿养生应不少于14d。

若不能及时施工下一结构层,保湿养生时间应延长至21天以上。

5.8.3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养生结束后,应实行交通管制。

6质量检查与验收

6.1一般规定

6.1.1施工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

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6.1.2施工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资料应按要求及时保存。

6.2施工前检查

6.2.1施工前应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且应满足本规程第3章的技术要求。

6.2.2施工前应对材料的存放场地、防雨和排水措施进行确认。

6.2.3施工前应对进场的各种材料的来源、品种、质量进行确认。

6.2.4施工前应对拌和站、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进行确认检查。

6.2.5正式开工前应编制开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各种材料的试验结果、目标配合比设计和施工

配合比设计结果。

6.3施工过程检查

6.3.1材料检查要求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材料检查要求

项次项目内容质量要求频度检查方法

水泥质量符合GB175规定每批次GB175

粗集料质量符合表3.2.2规定

1材料

细集料质量符合表3.2.3规定异常时,随时试验JTGE42

级配、规格符合表3.2.1规定

最大干密度-0.02g/cm3~+0.02g/cm3附录A

最佳含水率-0.3%~+1.0%附录A

2混合料拌合站,每个工作日

水泥剂量a-0.3%~+0.3%附录B

级配符合表4.1.1规定JTGE42T0302

注:a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出料后应取样10min内送达工地试验室及时进行EDTA试验。

6

6.3.2摊铺碾压过程检查要求应符合表6.3.2的规定。

表6.3.2摊铺碾压过程检查要求

项次项目内容质量要求频度检查方法

摊铺工艺满足试验段确定的要求

1摊铺随时目测

外观无明显离析

碾压工艺满足试验段确定的要求

2碾压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随时目测

外观

离析,不得有裂缝

从开始拌和到碾压结

3作业时间不超过施工允许延迟时间逐车检查计时

束的时间间隔

4厚度松铺系数、松铺厚度满足试验段确定的要求随时插入法

现场取样成型试件,

每一作业段不少于附录A,JTGE51

5强度测试7d无侧限抗压强符合表4.1.2规定

6个试件T0805

作业段大于500m

6压实度压实度符合表4.1.2规定时不少于3点,不JTG3450T0921

大于500m时3点

符合本规程第5.8节的有

7养生养生方式、养生时间随时目测

关规定

6.3.3外形尺寸检查要求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外形尺寸检查要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频度检查方法

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

二级公路每20m1点;高速公路、

1纵断高程(mm)+5,-10+5,-15+5,-15+5,-20一级公路每20m1个断面,每个断

JTG3450

面3~5点

T0911

2横坡度(%)±0.3±0.3±0.5±0.5每100m3处

3宽度(mm)>0>0>0>0每40m1处

JTG3450

4平整度(mm)≤8≤12≤12≤15每200m2处,每处连续10尺

T0932

厚度均值≥-8≥-10≥-10≥-12

5每200m测1点JTG3450

(mm)单个值≥-10≥-25≥-20≥-30

T0912

6芯样外观a芯样完整,顶面、四周均匀致密每200m取1个

注:a气温20℃及以上时养生至第7d取芯,气温低于20℃时养生至14d取芯。

7

附录A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A.1适用范围

A.1.1本方法规定了水泥稳定材料垂直振动试验的方法与步骤。

A.1.2本方法适用于室内确定水泥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A.1.3本方法适用于成型直径150mm、高度150mm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

A.2仪器设备

A.2.1垂直振动击实仪除应符合现行《室内振动压实机》(JJG(交通)121)的有关规定外,如

图A.2.1,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频率30Hz±1Hz、静偏心力矩0.215kN·m±0.005kN·m、上车质量120kg±1kg、下车质量

180kg±1kg。

2振动锤压头直径为148mm±0.5mm。

图A.2.1-1垂直振动击实仪结构

1—试模;2—压头;3—下车系统;4—振动轴;5—偏心块;6—机架;7—升降系统;

8—上车系统;9—转动轴;10—电机;11—控制系统

图A.2.1-2偏心块静偏心力矩

F0—激振力;f—工作频率;Me—偏心距;m0—偏心块质量;r0—偏心块重心至转轴的距离;w—偏心块角速度;x—F0

与水平分力的夹角。

8

A.2.2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试模内径150mm±0.2mm、高230mm±0.3mm,垫块厚40mm±0.3

mm、直径149mm±0.3mm,如图A.2.2所示。

图A.2.2试模和垫块设计尺寸(尺寸单位:mm)

A.2.3脱模器应能无破损地推出圆柱体试件,脱模器顶板孔径154mm±1mm。

A.2.4其他仪器设备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的有关

规定。

A.3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确定

A.3.1试料准备工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试验前,将各种规格集料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烘箱温度为105℃±5℃,时间4h~6h。

2将烘干后的各种规格集料按配合比要求的比例配制试料5份~6份,每份试料质量mk为

4800g~5500g。

3准备水泥5份~6份,每份水泥质量为mk×Ps,Ps为预设水泥剂量。

A.3.2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取水泥和烘干试料1份拌和均匀得到干混合料,加入质量为mk

×(1+Ps)×wi的水,拌和均匀后得到湿混合料1份。其中,wi为第i次试验时加入干混合料中的拌

和含水率,i=1,2,3,4…。一般地,wi为3%~6%。

A.3.3将垫块置于试模内并使底部平整,在垫块上放置圆形滤纸。然后,将拌和均匀的湿混合料

按四分法装入试模后沿试模壁插捣不少于6次,并记录装入的湿混合料质量ms。将试模固定在垂直振

动击实仪底座上后,降下振动锤并使之与被压材料接触,设定振动频率应为30Hz、振动时间应为120

s,进行振动击实。

A.3.4振动击实结束后取出试模,用脱模器推出试样并称重,记为mdi。用游标卡尺在十字对称的

4个方向量测试样高度,取平均值作为试样高度hi。若试样高度超出120mm±4.0mm要求时应作废,

并根据试样高度应适当增加或减少ms,按本规程A.3.2条~A.3.4条的规定重新制备试样。

A.3.5试样干密度应按式(A.3.5)计算:

(A.3.5)

3

式中:ρdi—第i次试验时试样干密度,g/cm;

mdi—第i次试验时试样质量,g;

9

hi—第i次试验时试样高度,cm;

wi—第i次试验时试样含水率,%。

A.3.6试验得到3组~5组有效数据后,以拌和含水率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干密度~

含水率关系曲线,曲线峰值的横、纵坐标分别为最佳含水率w0和最大干密度ρdmax。干密度应保留小

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含水率应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A.3.7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应超过0.03g/cm3。

A.3.8本试验应按附表A.1的格式记录。

A.4试件成型

A.4.1从拌和厂或施工现场取的混合料应按四分法取用,称取每份湿混合料试样质量mb=2650×ρs,

ρs为现场压实密度。

A.4.2试验室试料准备工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试验前,将各种规格集料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烘箱温度为105℃±5℃,时间4h~6h。

2按配合比要求称取单个试件的各种规格集料质量,单个试件质量mg应按式(A.4.2)计算:

mg=2650×ρdmax×K(A.4.2)

式中:mg—单个试件的干燥质量,g;

3

ρdmax—振动击实确定的最大干密度,g/cm;

K—试件要求的压实度。

3称取单个试件水泥质量mc=mg×Ps,Ps为预设水泥剂量,%;

4称取单个试件需水质量mw=mg×w0×0.01,w0为最佳含水率。

5取单个试件的各规格集料和水泥拌和均匀,加入质量为mw的水,拌和均匀得到质量为mb的

湿混合料。

A.4.3将垫块置于试模内并使底部平整,在垫块上放置圆形滤纸。然后,将质量为mb的湿混合料

按四分法装入试模后,沿试模壁插捣不少于6次。

A.4.4将试模固定在垂直振动击实仪底座上后,降下振动锤并使之与被压材料接触,开启振动击

实。设置振动频率应为30Hz、振动时间为T。可根据振动时间(50s、70s、90s)与试件高度关系,

确定试件高度150mm时所需振动时间T。

A.4.5振动结束后,取出试模,脱模后对试样称重,记为mj。用游标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

测试样高度,取平均值作为试样高度h。

A.4.6检查试件的高度和质量,高度误差范围应控制在-1mm~+2mm,试件的质量损失应不超过

50g,不满足成型标准的试件应作废。

A.4.7试件称量后应立即放在塑料袋中封闭,并用潮湿的毛巾覆盖,移放至养生室。

A.4.8本试验应按附表A.2的格式记录。

10

附表A.1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混合料类型

试验方法试件尺寸

水泥剂量试验日期

试验序号123456

含水率w(%)

加水量(g)

装入的湿混合料质量ms(g)

脱膜后试件质量md(g)

试件平均高度h(cm)

3

干密度ρd(g/cm)

11

附表A.2试件成型记录表

工程名称混合料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