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_第1页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_第2页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_第3页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_第4页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精品讲义:第1专题

力与运动

知识网络

重力与万有引力

4W-

E各种性质的力1—川动摩搏力、停病屏

正交分解法处理动力学同题|

-“连接体问四

受3安培大、洛伦丽_

T超可与失

分JR

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卜平行四边形定则卜正交分哂一

II।平衡条件破坏瞬间的加速度

「I牛顿第一定律上T临界问题

科受力分析F力

T物体的平衡I--------------*?一-|牛候第二定律卜一丽福动产叩-虹1

■平衡条件F运

U牛保笫三定律U->WI周运动F,pm—=nuxo^mvw

户公式、推论卜

H直畿运动I-____一行星金星问题C华喈^4p

动L双星问题C)

的一臼运动的合成百丽]~f丽靖]

川IW用运动南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上」

考点预测

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

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

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

受力平衡在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前)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

中(如2008年的全国理综卷I第23题、四川理综卷第23题),但由

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

2010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局部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

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

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

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

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

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

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

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

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

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

一、运动的描述

要点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区=6.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7内的位移之差As为恒量,且As=

at.

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内连续通

过的位移之比为:

s:.:S3:s〃=l:3:5:…:(2〃-1)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2:t3:…:tn=

1:(正—1):(第—正):…:(g—、刀—1)•

4.竖直上抛运动

(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

性.

(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运动来研究.

(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

接解决.

(2)比例法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

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3)逆向过程处理法

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

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4)速度图象法

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

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

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渡河

设水流的速度为小船的航行速度为小河的宽度为d.

(D过河时间看仅由外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量心决定,即t=—,

Ki

与匕无关,所以当唳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

(2)渡河的路程由小船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V唆时,

Ki

最短路程&汨=由当匕>岭时,最短路程Smin=-",如图1一1所

示.

2.轻绳、轻杆两末端速度的关系

(1)分解法

把绳子(包括连杆)两端的速度都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

方向分解,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相等(垂直方向的分运动不相关),即

K1C0S)COS12・

(2)功率法

通过轻绳(轻杆)连接物体时,往往力拉轻绳(轻杆)做功的功率等

于轻绳(轻杆)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3.平抛运动

如图1—2所示,物体从〃处以水平初速度匕抛出,经时间才到

达P点.

图1—2

水平方向:8二0

(1)加速度

竖直方向:a产g

水平方向:%=%

⑵速度,

.竖直方向:Vy=gt

合速度的大小/=4/+次=,谥+八、

设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有:

0%gtn,gt

tan〃=—=——,即HI10=arctan——

vx%匕

水平方向:$=%%

(3)位移

竖直方向:

设合位移的大小S=d羊,=弋(PolT+gg力2

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有:

12

s,2gtgtgt

tanQ=—=-即a=arctan—

S、v()t2,Vo2%

要注意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是合位移的方向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的2倍,即夕W2。,而是tan9=2tana.

(4)时间:由得,t=yj^9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

间方只由物体抛出时离地的高度与决定,而与抛出时的初速度%无

美.

(5)速度变化: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在相等的时间内,

速度的变化量(g=W)相等,且必沿竖直方向,如图1—3所示.

△I

>

/———'

-1----------1

图1一3

任意两时刻的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p构成直角三角形,△,沿

竖直方向.

注意:平抛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并不均匀变化,而速度随时间是均

匀变化的.

(6)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与

平抛运动相似,出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4所示.

图1一4

故有:尸(/「+$・tana=(//+,•繇.

热点、重点、难点

(一)直线运动

高考中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考查一般以图象的应用或追及问题出

现.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

于追及问题,存在的困难在于选用哪些公式来列方程,作图求解,而

熟记和运用好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例1如图1一5甲所示,A,3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

行驶.当〃车在/车前s=84m处时,Z7车的速度以=4m/s,且正

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夕车的加速

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匕=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从最初相

距84m时开始计时,经过Z°=12s后两车相遇.问8车加速行驶的

时间是多少?

图1—5甲

【解析】设方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t,相遇时力车的位移为:色

=V.ito

方车加速阶段的位移为:

1

sm=Ynt+-ar

匀速阶段的速度0=。+口,匀速阶段的位移为:

S/Q=r(^0—t)

相遇时,依题意有:

SA=S(J\4-S应+S

,c2[(⑼一5)/o+s]

联立以上各式得:Z—2Zot---------------=0

将题中数据匕=20m/s,。=4m/s,a=2m/s2,^=12s,代

入上式有:-2—24什108=0

解得:11=6s,右=18s(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6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s.

[答案]6s

【点评】①出现不符合实际的解(七=18s)的原因是方程"s国=

武友一8〃并不完全描述夕车的位移,还需加一定义域方W12s.

②解析后可以作出v-t.v-t图象加以验证.

图1—5乙

根据。一方图象与方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得,1=12s时,、s

=[1x(16+4)X6+4X6]m=84m.

(二)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或出现于力学综合题

中,如2008年北京、山东理综卷第24题;或出现于带电粒子在匀强

电场中的偏转一类问题中,如2008年宁夏理综卷第24题、天津理综

卷第23题;或出现于此知识点的单独命题中,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

综卷第20题、广东物理卷第17(1)题、2008年全国理综卷I第14

题.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除了要熟记两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分

位移公式外,还要特别理解和运用好速度偏转角公式、位移偏转角公

式以及两偏转角的关系式(即tan〃=2tan。).

•例2图16甲所示,〃,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

视为质点),力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的半径为人传送带与皮带

轮间不会打滑.当盟可被水平抛出时,力轮每秒的转数最少为()

图1—6甲

【解析】解法一m到达皮带轮的顶端时,若叽?mg,表示///

受到的重力小于(或等于)/沿皮带轮外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力将

离开皮带轮的外外表而做平抛运动

3V

又因为转数〃=/=二二

所以当即转数〃寸,卬可被水平抛出,应选

项A正确.

解法二建立如图1—6乙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当R到达皮带轮

的顶端有一速度时,若没有皮带轮在下面,力将做平抛运动,根据速

度的大小可以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下方,说明加

将被皮带轮挡住,先沿皮带轮下滑;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上方,说明力

立即离开皮带轮做平抛运动.

图1—6乙

又因为皮带轮圆弧在坐标系中的函数为:当/+*=/

初速度为P的平抛运动在坐标系中的函数为:

平抛运动的轨迹在皮带轮上方的条件为:当x>0时,平抛运动的

轨迹上各点与。点间的距离大于r,即

即7[r—1^(^)2]2+/>r

解得:v^\[gr

v

又因皮带轮的转速〃与P的关系为:

可得:当心今\名时,勿可被水平抛出.

2n\1r

[答案]A

【点评】“解法一〃应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求解;“解法二〃应用

△v

运动学的方法(数学方法)求解,由于加速度的定义式为^=—,而

决定式为故m这两种方法殊途同归.

★同类拓展1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发动在空中的

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欣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

1—7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力〃段是助滑雪道,倾角。=30°,〃。段是

水平起跳台,切段是着陆雪道,段与宓段圆滑相连,龙段是一

小段圆弧(其长度可忽略),在〃、£两点分别与切、成相切,EF是

减速雪道,倾角〃=37。.轨道各局部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图中轨道最高点/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a'的竖直高度h

=10m./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20m,C点与〃点的距离为32.625

m.运发动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0=60kg.滑雪运发动从4点由静止

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在落到着陆雪道上时,运发

动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存沿着陆雪道的分速度而不弹

起.除缓冲外运发动均可视为质点,设运发动在全过程中不使用雪杖

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

0.6,cos370=0.8.求:

图1一7

(1)运发动在c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运发动在着陆雪道⑦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3)运发动滑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1)滑雪运发动从力到右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加g力

h1

—Pmgcoso-....一〃侬(£i一力cot9a)=~mv

sin。/c

解得:吐=10m/s.

(2)滑雪运发动从C点水平飞出到落到着陆雪道的过程中做平抛

运动,有:

X-Vct

10

尸书t

“=tan0

x

V

着陆位置与。点的距离s=——-

cos°

解得:s=18.75in,r=l.5s.

(3)着陆位置到〃点的距离s'=13.875m,滑雪运发动在着陆

雪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把平抛运动沿雪道和垂直雪道分解,可得

着落后的初速度为=3OS夕+g%sin。

加速度为:哨sin0—jj/ngcos°=ma

运动到〃点的速度为:域=谥+2as'

解得:幺=20m/s.

[答案](1)10m/s(2)18.75m(3)20m/s

互动辨析在斜面上的平抛问题较为常见,“位移与水平面的夹

角等于倾角〃为着落条件.同学们还要能息结出距斜面最远的时刻以

及这一距离.

二、受力分析

要点归纳

(一)常见的五种性质的力

产生原因

方向大小

或条件

重总是竖直向下Mm

G重=mg-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铅直向下或垂

生直水平面向地球外表附近

下),注意不一一切物体都受

定指向地心,不重力作用,与物

一定垂直地面体是否处于超

向下重或失重状态

无关

①支持力的方

向总是垂直于

接触面而指向

被支持的物体

F=­kx

弹②压力的方向

弹力的大小往

①接触总是垂直于接

往利用平衡条

②弹性形变触面而指向被

件和牛顿第二

力压的物体

定律求解

③绳的拉力总

是沿着绳而指

向绳收缩的方

①接触,接触面粗糙

摩滑f=uK

与接触面的相

②存在正压力

动对运动方向相只与〃、片有关,

③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反与接触面积、相

擦摩

动对速度、加速度

擦均无关

力力

①与产生相对

运动趋势的动

①接触,接触面粗糙力的大小相等

与接触面相对

②存在正压力②存在最大静

运动的趋势相

擦摩擦力,最大静

③与接触面存在相对反

摩擦力的大小

力运动的趋势

由粗糙程度、正

压力决定

续表

产生原因

方向大小

或条件

作用力的方向

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真沿两点电荷的

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连线,同种电荷尸=壁

的相互作用相互排斥,异种

力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正电荷的受力F=qE

荷的作用方向与该处场

强的方向一致,

负电荷的受力

方向与该处场

强的方向相反

F±B,即

安培力尸垂直于F=BIL

电流/和磁感应安培力的实质

安培力:磁场对通电导

强度/所确定的是运动电荷受

线的作用力

平面.安培力的洛伦兹力作用

磁方向可用左手的宏观表现

定则来判断

带电粒子平行

场用左手定则判

于磁场方向运

断洛伦兹力的

动时,不受洛伦

方向.特别要注

力兹力的作用;带

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在意四指应指向

电粒子垂直于

磁场中所受到的力正电荷的运动

磁场方向运动

方向;若为负电

时,所受洛伦兹

荷,则四指指向

力最大,即F洛

运动的反方向

—qvB

(二)力的运算、物体的平衡

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的三角形定

则).

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的动力学条件是:/合=0或月=0、£,=0、F'=0.

注意:静止状态是指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的状态,如做竖直上抛

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不为

零,因此不是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任何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

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物体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

有向线段组成一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1—8所示.

图1一8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分析

热点、重点、难点

(一)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

1.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平衡状态物体受力时最常用、最主要的方

法.即当尸合=0时有:

R合二0,£,合=0,Q合=0.

2.平行四边形法有时可巧妙用于定性分析物体受力的变化或确

定相关几个力之比.

•例3举重运发动在抓举比赛中为了减小杠铃上升的高度和发

力,抓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的距离.某运发动成功抓举杠铃时,测

得两手臂间的夹角为120。,运发动的质量为75kg,举起的杠铃的

质量为125kg,如图1—9甲所示.求该运发动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

用力的大小.(取g=10m/s2)

图1一9甲

【分析】由手臂的肌肉、骨骼构造以及平时的用力习惯可知,伸

直的手臂主要沿手臂方向发力.取手腕、手掌为研究对象,握杠的手

学对杠有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沿杠向外的静摩擦力,其合力沿手臂方向,

如图1—9乙所示.

图1一9乙

【解析】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的方向沿手臂的方向,设该作用力

的大小为凡则杠铃的受力情况如图1—9丙所示

图1一9丙

由平衡条件得:

2尺os60°=mg

解得:尸=1250N.

[答案]1250N

・例4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d和人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

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1—10甲所示.已知小球a

和〃的质量之比为小,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2倍.两球处于平

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是[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理综

卷]()

图1一10甲

A.45°B.30°C.22.5°D.15°

【解析】解法一设细杆对两球的弹力大小为北小球a、b的

受力情况如图1—10乙所示

图1-10乙

其中球面对两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即有:

解得:a=45°

故&的方向为向上偏右,即a=g—45°—J=45°-0

民的方向为向上偏左,即氏=子一(45。-。)=45。+0

两球都受到重力、细杆的弹力和球面的弹力的作用,过。作竖直

线交助于。点,设球面的半径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Oc=~R

HJbg_Rb

瓦=力

解得:区尸馅&

取H、6及细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sin£1=%,•sin匹

即:凡・sin(45°一。)=&•sin(45°+8)

解得:。=150.

解法二由几何关系及细杆的长度知,平衡时有:

sinN施6=

故岳=45。

再设两小球及细杆组成的整体重心位于c点,由悬挂法的原理知

。点位于。点的正下方,且詈=色=:

v

bemh

即R,sin(45°—♦):??•sin(45°+。)=1:$

解得:。=15°.

[答案]D

【点评】①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

各类教辅中较常见.掌握好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好“在力

的图示中,有向线段替代了力的矢量〃.

②在理论上,比题也可用隔离法分析小球仄。的受力情况,根

据正交分解法分别列平衡方程进行求解,但是求解三角函数方程组时

难度很大.

③解法二较简便,但确定重心的公式产=生=斓超纲.

bembv

(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

在高考试题中,也常出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受力平衡的物理情

境,出现概率较大的是在正交的电场和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及在电场和

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

E

在如图1-11所示的速度选择器中,选择的速度在如图1

D

—12所示的电磁流量计中,流速/=£流量内笔.

DOAb

图1一11图1-12

•例5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已知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电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直线网,运动,如图1—13所示.由此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选项是()

图1-13

A.如果油滴带正电,则油滴从材点运动到加点

B.如果油滴带正电,则油滴从N点运动到〃点

C.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则油滴从A「点运动到历点

D.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则油滴从“点运动到"点

【解析】油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电场力及洛伦兹力的作用,

因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而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是恒力,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电场

力一定在水平方向上,故洛伦兹力的方向是斜向上方的,因而当油滴

带正电时,应该由"点向/V点运动,应选项A正确、B错误.若电场

方向水平向右,则油滴需带负电,此时斜向右上方与赫V垂直的洛伦

兹力对应粒子从N点运动到财点,即选项C正确.同理,电场方向水

平向左时,油滴需带正电,油滴是从财点运动到%点的,应选项D错

误.

[答案]AC

【点评】对于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的问题要注意受力

分析.因为洛伦兹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而且与磁场的方向、

带电粒子的电性都有关,分析时更要注意.此题中重力和电场力均为

恒力,要保证油滴做直线运动,两力的合力必须与洛伦兹力平衡,粒

子的运动就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类拓展2如图1—14甲所示,悬挂在。点的一根不可伸长

的绝缘细线下端挂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4在两次实验中,均

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员当夕到达悬点。的正下方并与A

在同一水平线上,4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若两次实验中〃的电荷量分别为6和如〃分别为30°和45°,

则热[2007年高考.重庆理综卷]()(没有分清什么量不变)

图1-14甲

A.2B.3C.2^3D.3^3

【解析】对力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14乙所示,

图1—14乙

由于绳子的拉力和点电荷间的斥力的合力与/球的重力平衡,故

有:/电=mgtan0,又F为=畔.设绳子的长度为。则力、〃两球

之间的距离不=£sin夕,联立可得:尸/父二:sir?夕,由此可

AS

见,。与tanJsir?,成正比,即兔=2小,应

Stan30sin30丫

选项C正确.

[答案]C

互动辨析此题为带电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平衡问题,解题的

关键在于:先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画出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列式,得出电荷量的通解表达式,进而

分析求解.此题表达了新课标在知识考查中重视方法渗透的思想.

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要点归纳

(一)深刻理解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

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

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可用公式表示为b=一少.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凡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

体的物理情境、过程的解答,往往都需要应用这一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尸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切成反比.

2.公式:F仑=ma

理解要点

①因果性:少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②方向性:a与月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e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尸会是该时刻作

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找出加速度的

方向;

(3)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或加速度落在坐标轴上,

并将其余的力或加速度分解到两坐标轴上:

(4)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统一单位,计算数值.

热点、重点、难点

一、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当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常要用到正交分

解法.

1.在适当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使需要分解的矢量尽可能少.

2.握合=叫合,Fy合=1呵合,凡合=加&合.

3.正交分解法对本章各类问题,甚至对整个高中物理来说都是

一重要的思想方法.

•例6如图1—15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细

杆与水平面成。=37°固定,质量〃=1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

细杆底端。点.现有水平向右的风力/作月于小球上,经时间力=2s

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局部『一方图象如图1一15乙所示.试求:

(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球在0〜2s内的加速度句和2〜4s内的加速度也

⑵风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0〜2s内小球的加速度为:

Vo—V\c

劭=-7—=20m/s,方向沿杆向上

在2〜4s内小球的加速度为:

112

d2==-10m/s,负号表示方向沿杆向下.

t2

(2)有风力时的上升过程,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1—15丙所示

图1—15丙

在y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Ain°+mgcos9

在x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cos0—/ngsin8—uR尸

停风后上升阶段,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1—15丁所示

图1—15丁

在y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mgcos夕

在X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一侬sin。一〃氏2=勿4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60N.

【点评】①斜面(或类斜面)问题是高中最常出现的物理模型.

②正交分解法是求解高中物理题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二、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高考卷中常出现涉及两个研究对象的动力学问题,其中又包含两

种情况:一是两对象的速度相同需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两

对象的加速度不同需分析各自的运动或受力.隔离(或与整体法相结

合)的思想方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1.整体法是指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时,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

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是指当研究对象涉及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若要

求连接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应把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

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

隔离出来的物体列式求解的方法.

3.当连接体中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或要求合外力时,优先

考虑整体法;当连接体中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要求物体间的

作用力时,优先考虑隔离法.有时一个问题要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才能解决.

•例7如图1—1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

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4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E的作用

下运动.已知片>&当运动到达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图1-16

FLEFL用

A.B.

2k

C.

2kk

【解析】取人8及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A=2ma

取3为研究对象:kx—握=n7a

(或取4为研究对象:F\—kx=ma)

可解得:>=空”.

[答案]C

【点评】①解析中的三个方程任取两个求解都可以.

②当地面粗糙时,只要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从

夕之间的拉力与地面光滑时相同.

★同类拓展3如图1-17所示,质量为/〃的小物块[放在质量

为财的木板A的左端,8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

动,且力、力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E在

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在〃上相对于3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设

木板8足够长)后力和夕都停了下来.已知/、8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夕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且〃2>人,则X的表达式应为

()

图1一17

M(M+而L

A.x—~LB.x=-------

mZ77

____________nM_________八迎

C'X(〃2—〃1)(/〃+,协D,”("J("+胁

【解析】设/、〃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撤

去外力后至停止的过程中,4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

f

其加速度大小31~~~

〃2(勿+,协8-u、mg

8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2=

由于〃2>小,所以色>〃2g>〃ig=ai

即木板夕先停止后,力在木板上继续做匀减速运动,且其加速度

大小不变

对力应用动能定理得:一£(£+x)=0—

对8应用动能定理得:

〃\ingx~〃2(加+助gx=0一小川

电曰〃M

解得:X=/\/I1A•

(〃2—〃1)(/〃十物

[答案]C

【点评】①虽然使力产生加速度的力由8施力口,但产生的加速度

a=是取大地为参照系的.加速度是相对速度而言的,所以加速

度一定和速度取相同的参照系,与施力物体的速度无关.

②动能定理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特别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两表达式很容易相互转换.

三、临界问题

•例8如图1—18甲所示,滑块力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

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质量为"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

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的小球A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

恒力凡要使小球方能相对斜面静止,恒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图1—18甲

【解析】

先考虑恒力背离斜面方向(水平向左)的情况:设恒力大小为£

时,6还在斜面上且对斜面的压力为零,此时尔6有共同加速度编,

8的受力情况如图1—18乙所示,有:

图1—18乙

Tsin8=mg,Teos0—ma\

解得:d=F成0

即£=(,什ni)&=(.,什/〃)鸵ot0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左的力大于0升就贸ot。时,小球8将离

开斜面,对于水平恒力向斜面一侧方向(水平向右)的情况:设恒力大

小为£时.,〃相对斜面静止时对悬绳的拉力恰好为零,此时力、3的

共同加速度为&,3的受力情况如图1—18丙所示,有:

Reos0=mg,Ksin0=ma2

解得:a2=^tan夕

即£=(,什/〃)及=(M+而^tan夕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右的力大于(."+血贝ane,8将沿斜面上

滑,综上可知,当作用在力上的恒力尸向左小于(,"+血贸ot或

向右小于(,什/〃)/an。时,8能静止在斜面上.

[答案]向左小于(,井+勿)鸵otJ或向右小于(材+/〃)贝an0

【点评】斜面上的物体、被细绳悬挂的物体这两类物理模型是高

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模型,也是高考常出现的重要物理情境.

四、超重与失重问题

1.超重与失重只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加速度时所受支持力

不等于重力的情形.

2.要注意飞行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向心加

速度,处于失重状态.

•例9为了测量某住宅大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的运

行情况,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楼电梯内用电子体重计及秒表进行了以

下实验:质量/〃=50kg的甲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乙同学记录电梯从

地面一楼到顶层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作出

了如图1-19甲所示的图象.已知力=0时,电梯静止不动,从电梯

内楼层按钮上获知该大楼共19层.求:

(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该大楼的层高.

图1一19甲

【解析】(1)对于启动状态有:F\~/ng=/nax

得:&=2m/s2

对于制动状态有:mg—艮=网

《导:及=2m/s".

(2)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卜=囱方i=2Xlm/s=2m/s

从图中读得电梯匀速上升的时间。=26s

电梯运行的总时间1=28s

电梯运行的£图象如图1—19乙所示,

图1-19乙

所以总位移(友+力=;X2X(26+28)m=54m

层高力=点=西=3m.

[答案](1)2m/s22m/s2(2)3m

经典考题

在本专题中,E交分解、整体与隔离相结合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

的思想方法,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力的独立性原理、运动图象的应

用次之,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

1.有一个直角支架/如,4。水平放置,外表粗糙,如竖直向下,

外表光滑.力。上套有小环R加上套有小环0,两环质量均为加,两

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

图1—20甲所示).现将夕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到达平衡,

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拟,/0杆对产环的支

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1998年高考•上海物理

卷]()

A."不变,,变大B.N不变,,变小

C.川变大,7变大D.A,变大,7变小

【解析】0环的受力情况如图1—20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7cos

0=mg.

户环向左移动后,变小,片f变小.

图1—20乙图1一20丙

〃环的受力情况如图1—20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Nr=nig-\-Teos。=2侬,M与夕角无关.

应选项B正确.

[答案]B

【点评】①本例是正交分解法、隔离法的典型应用,以后的许多

考题都由此改编而来.

②求解支持力”时,还可取入。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将整

体受到的外力正交分解知竖直方向有:/的=2/〃g.

2.如图1—21甲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块用

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

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

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2004年高考•全

国理综卷IV]()

图1一21甲

A8•

A.-sinaB.娶inq

C.,D.2月sina

【解析】绳子断开后猫的受力情况如图1—21乙所示,由平衡条

件知,木板对猫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有:

f=nigsinQ

图1-21乙图1—21丙

再取木板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1—21丙所示.由牛顿第

二定律知:

2mgsin=2ma

解得:^=-^sina.

[答案]C

【点评】①猫脚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猫保持平衡状态.

②还可取猫、木板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3/像in。=2〃旧求解,但这一方法高中不作要求.

3.如图1—22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0=100kg的货物(可视

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防止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

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滑下,

轨道半径/?=1.8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力、

B,长度均为1=2m,质量均为以2=100kg,木板上外表与轨道末端

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I,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lOm/s?)

[2009年高考・山东理综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