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1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

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休斯敦现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距墨西哥湾80千米。发展之初,其经济支柱是

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在该市与墨西哥湾之间开雷了深水运河,

并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休斯敦迅速发展为美国石油工业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NASA)载人航天飞行中心落户于此,休斯敦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研发基地和控制中枢。下图示意休斯

敦及周边地区地形分布。

⑴指出休斯敦种植棉花的不利自然条件。

⑵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的分布位置,并说明其合理性。

⑶休斯敦建立载人航天飞行中心,简述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答案】(1)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棉花后期收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最。

⑵多沿河沿海,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线。石化工业运输量大,沿河沿海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降低

运输成木;沿河沿海,水源充沛。

⑶改变以石油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分析】本题以休斯敦及周边地区地形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布局影响因素、区域产业

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知,休斯顿位于墨西哥湾沿岸附近,此处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降水较多,而棉花

生长尤其后期需要光照充足,而该地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棉花后期收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

(2)材料提及,发现石油后,在该市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而该地临近墨西哥湾,石化工业属

于重工业,其原料产品运输量大,而沿河沿海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效益;

同时沿河沿海地区,水源充沛,利于石油冶炼业发展。故石油工业多沿河沿海分布,主要在港口附近及航

道沿线布局。

(3)材料提及20世纪60年代初休斯敦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研发基地和控制中枢,传统休斯顿产业为石

化产业为主,棉花种植业为辅,发展航天产业,可以改变以石油为主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

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作为研发基地,大量人才集聚有利于提高该地研发能力,带

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北京奥运遗产”的调研,同学们搜集和归纳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资料。图为某同学手绘“双奥之城”资料卡片。

世器■第一个“双奥之域”北京

200痹北京宾季奥运会202拜北京冬季奥运会

村”等。品体彩物”等。

1.国家游泳中p*“水立方”在为“冰安去",农呢"水冰施斯"。

2.五棵松体宝中已由便抹传第变成冰球傍结,无咸“冰食月””o

3.雷统港雷之跳g“雷飞天”充分到闹雷闹④臣龙工2国每,泣新为”工业迪士尼”o

4.夏奥安砥320%谋备电能,4月0,已到3100%。

5.用家金位中2的陆上包住隐修不可属履环材料用翠,&蒙600m2太阳都无处专饯等。

6.寸.荚扁像是代界石喙农旗列车无人驾丝的东修,全花递行时长50分矽。

7.〃夏叁到今也,或⑥6左M我的⑥动网/聚务电3G提升到5G。

8.4叁金明向值间360,商夜商杀机器人、金赳播等,基多科也色提,

9.“金柒”“水立方”等国适步第运旺£城南及息外俵饕会,会亚迳位计3以中拈碳,

汨金题的匕金假章等,4

结合实例,论述北京奥运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提示:从地域文化、大都市辐射功能、碳

排放等视角展开论述)

【答案】北京奥运遗产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上,奥运遗产如相关场馆可

带动民众体育运动热情,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并可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帮助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北京作为独特的双奥之城依托便利的交通线与通达的信息增大城市辐射功能,

成为全国体育事业中心之一,吸引游客前来。北京的科技如无人驾驶高铁、云转播优化了北京与外界的交

通与信息联通,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扩大经济腹地并向外输出5G网、消杀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社会上,

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起向未来〃等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奥运文化,助力北京文化创新,而智

能餐厅、中医体验馆、纪念徽章等也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生态上,冬奥利用老场馆与工业遗迹

改为新场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建设的环境的污染,绿色电能、可循环材料、太阳能光热,减少了能

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北京双奥之城作为材料,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辐射功能、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等相关

内容,考查学生创新利用地理情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经济方面,冰立方、冰球场饵、滑雪大跳台等奥运遗产在奥运会结束后,可以为民众所用,提高

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借助这些奥运遗产发展相关的体育产业、以奥运为主题的旅游业等,优化北京

市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可以借助这些奥运遗产增强器辐射带动功能,

依托便利的基础设施成为全国体育中心之一,吸引游客到来,扩大其服务范围。社会方面,奥运会的理念,

形成独特的奥运文化,助理北京城市形象的提升;中医药体验馆等将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加就业

岗位。生态方面,夏奥与冬奥场馆的转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绿色电

能、太阳能光热系统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统筹区域发展,促进长三角空间发展布局优化,长三角区域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

空间一体化布局。

材料二:2019年11月1日,“长一三角生态绿包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该示范区包括J•海市青

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拥有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古镇。示范区旨在建设

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

江西白

皿三A洲名工®omn/>*

三||算区域在■

⑴描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⑵说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区位条件。

⑶分析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以上海为核心,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向西北、西、西南延伸,连接长三角地区主要中心城市。

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交通便利,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以长

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为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2)国家政策支持;一市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一体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生态基地好,生态保护压力

小;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底蕴深厚,便于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人才众多,科技发展水平高;

⑶探索区域合作机制,促进长三角区域土地管理、公共服务、规划管理等制度创新;促进长三角跨界分工、

合作、协同和共享生态治理经验推广;促进长三角生态环保联防、联控、绿色增长一体化发展。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背景,涉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的分布特征、区位条

件以及区域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以我国经济中心上海为核心,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向西北、

西、西南延伸,连接长三角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等。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

所以上海是区域核心城市;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交通便利,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如南北两侧的沿海

发展带和中部三大发展带;以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为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2)项目为了统筹区域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政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和便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一市两省交界处,一体化发展具有代表性;区域生态基地好,生态保护压力小;

地处经济中心腹地,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底蕴深厚,便于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人才众多,科技

发展水平高。

(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有利于探索区域合作机制,促进长三角区域土地管理、公共服务、

规划管理等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等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促进长

三角跨界分工、合作、协同和共享生态治理经验推广,从而带动全国的生态治理;促进长三角生态环保联

防、联控、绿色增长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协调、科学、可持续发展。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围。面积不到湖北省的1/3,却集中

了全省一半以J•的人口,60%以J•的经济总量。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之一,在水陆空综合交通方面优势显著,是承接东西、互联南北,辐射

周边的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

已戌规模。

武汉对周边城市有辐射作用。例如,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农业、

教育品牌优势明显,已与武汉市去建了“中国光谷产业园”等区域产业互动融合示范区,依托武汉的光电

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优势,结合黄冈市区资源和产业基础,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高端装备

制造等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

⑴说出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的体现。

(2)说明黄冈发展电了•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

⑶简述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

【答案】(1)城市对腹地产生辐射的基础是交通。黄冈与武汉相如,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促进

两地之间的客流与物流,加强了联系。黄冈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优势,与武汉共建“中国

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互动砂合示范区,与武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等。

⑵临近武汉,地理位置优越;与武汉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便利;依托武汉开

发区,可利用武汉技术优势;政策支持,利于与武汉进行产业合作;相关产业基础好;土地资源和劳动力

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等。

⑶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成为武汉市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城市发展;城

市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提高等.

【分析】本题以武汉城市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工业区位、城市圈建立的意义等

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文可知,黄冈紧邻武汉,两地之间有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利;黄冈与

武汉市共建了“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活动融合示范区,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优

势,说明武汉以光电子产业优势,带动黄冈发展光电子等产业;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是我国中部

地区特大城市之一,因此武汉利用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辐射带动黄冈。

(2)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武汉市共建了

“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活动融合示范区,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可利用武汉技

术优势;黄冈城市级别比武汉低,经济水平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黄冈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相关产业基础好,农业基础较好;武汉城市圈的建立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因此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3)武汉城市圈,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60%以上的经济总量。

因此武汉城巾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巾场,成为武汉巾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城市发展;城

市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提高。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卜.列要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大城市或城市群而形成,是世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

心之一,对全球或国家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教量和

等级是该国科技实力的直接反映。图1示意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100强分布(2017年),图2示意上

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的综合评分与部分指标排名。

IE金山-圣何:

硅谷

图例

综合评分

­0-20

。20-40

■41-60

・61-80

•81-100

图1

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的综合排名与部分指标排名

全球100

位次80

60

40

20

0

A基础科学校B世界TOP200大学C医药化工制造业D电子信息制造业

E企业研发投入F高端职位供给G宜居和生活质量

图2

⑴简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

⑵下表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长路径的两种类型,在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

区位比较

代表城市成长路径

优势

班加罗尔①—吸引跨国公司入驻,带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

吸引一流管理人才和资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产生巨大收益,进而带动更

硅谷②—

多创新的出现

⑶简述上海市提升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等级的主要途径。

【答案】(1)高度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家内部,则高度集中在大城市或大城市群。

(2)高素质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和广阔的市场拥有世界一流人学和科研机构,人才众多,创新能力

强(科技实力强)

⑶继续加大投入,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水平: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龙头企业加大企

业研发力度: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带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依托大城市和城市群,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

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高端创新型人才。

【分析】本题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100粒分布和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的综合评分与部分指

标排名柱状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高科技产业空间分布、城市区位因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等知

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据图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100强分布图可知,综合评分较高的地区主要高度集中在

国、西欧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美国沿太平洋城市带、欧洲城市带、日本城市带

分布极为集中,这说明在国家内部,则高度集中在大城市或大城市群。

(2)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以高科技软件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该城市有众多高素质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较

低,产品消费市场广阔等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入驻,带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硅谷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是

世界上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典范,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临近斯坦福大学,拥有世界一流人学和

科研机构,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吸引一流管理人才和资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产生巨大收益,

进而带动更多创新的出现。

(3)提升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等级需要加强科研方面投入,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继续加大投

入,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水平:因地制宜培养一批高科技产业,如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

龙头企业加大企业研发力度:加大开放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带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同时需要进一步改

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依托大城市和城市群,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高端创

新型人才。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于一些弱势省份和城市

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

现。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指安徽长江两岸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

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是皖江城市带筒图。下表是2007、

2013年和2019年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GDP(亿元)和人口(万人)统计数据。

•地级城市驻地——皖江城市带范围

N主要水系--地级城市界线

2007年2013年2019年

地区

GDP总量人口GDP总量人口GDP总量人口

合肥1334.20491.003893.06761.147057.71818.90

芜湖582.12226.001749.14359.562713.95377.80

马鞍山532.10127.001077.23220.80158337236.10

安庆593.51559.001181.55534.472460.62472.30

滁州443.93411.0090乙.88396.182182.00414.70

池州156.57143.00385.11142.23623.86148.50

铜陵286.8372.00567.0173.62720.19164.10

宣城336.73258.00702.15256.311171.11266.10

六安439.83609.00841.71568.331215.21487.30

⑴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⑵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皖江城市带在发挥虹吸效应正面影响上可采取的做法。

【答案】(1)劳动力外流,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高素质人才减少,不利r创新发展;城市人口缩小,影响城市

化进程。

(2)加强ix•域联系,增强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支持城市创新发展和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形成合理梯度;参与产

业分工,优化布局,避免恶性竞争;政策引导,防止过渡虹吸,实施功能疏解,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

【分析】本大题以皖江城市群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

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城市的虹吸效应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于一些弱势

省份和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可知,大量劳动力汇集广大城市,

使中小城市劳动力外流,劳动力不足;大量高素质人才选择在大城市,使中小城市人才较少,不利于创新

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减少,影响城市化进程。

(2)根据所学知识,从区域经济发展上来看,虹吸效应使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联系增强,加强了区域联系,

增强整体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中小城市根据本地区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支

持城市创新发展,形成合理梯度;区域之间内部分工明确,优化布局,避免恶性竞争;加强政策引导,防

止过渡虹吸,实施功能疏解,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南京都市图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

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也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0年12月,常州市深阳市和金坛

区加入南京都市围,该都市圈正式进入“8+2”时代。下图示意南京都市圈范围。

⑴简述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⑵试提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就业:接受该都市圈部分的产业转移;促进本

地产'也结构优化升级。

⑵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间联系: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

用;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

【分析】本大题以南京都市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区位、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及区域可持续发

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南京都市圈将部分安徽城市纳入进来,可以加强安徽省的对外交流,利于优势资源的输出,

促进经济发展;可接受该都市圈部分产业转移,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的多元

化,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南京都市圈是区域经济•体化的表现,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南京都市圈•体化发展首先需要各城市间

的沟通和联系,需要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间联系;各城市优势不同,应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

都市圈中南京的发展可以带动周逅,应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各城

市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城市间产业应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各城市间相互合作,

共同发展。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

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

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

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示意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

r=200km

B集聚阴影区

力上海

□苏锡常

■水域

o地级市中心城市

0I25kIm

⑴从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角度,推测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⑵简述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对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⑶请为苏锡常小城镇消除“集聚阴影区"献计献策。

【答案】(1)苏锡常距离上海市近,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优,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

吸引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而对本身周边小城镇辐射作用减弱,从而出现

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

⑵人口外流严重,经济下滑;加大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差距,阻碍区域一体化发展。

⑶挖掘自身优势和竞争优势,错位发展:把握政第机遇,加速特色产业崛起:完善交通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政府积极引导,设置多中心发展战略,

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析】本题以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城市辐射作用、城市化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苏锡常距离上海市近,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晨较高、就业机会多,对

苏锡常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受此影响苏锡常城市带小城镇的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流向上海;本身对

周边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

(2)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减少,经济下滑;发展水平滞后,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阻碍区

域一体化发展。

(3)因地制宜,挖掘自身优势和竞争优势,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实现错位发展;抓住政府政策机遇,加

速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可以通过“借用

规模",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政府从政策入手积极引

导,规划多中心发展战略,力口大对“集聚阴影区〃的影响等。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4月24-25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宜昌举行,共谋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

高质量发展大计。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

大力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位强示意图。

三峡大坝

河流、湖泊

铁路

水利枢纽

省会

长江中游城市群

⑴与长三角相比,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

(2)从生态优先的角度,简述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的举措。

⑶简述上海在带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优越;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重要商

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2)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

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修复生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⑶充分发挥上海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扩大和优化东西部经贸往来;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发展高端制造

业和高科技产业;强化金融中心地位,扩大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带动经济带发展;合理规划城市,打造

生态宜居城市,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分析】本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建设沿江绿色

发展轴的举措、上海在带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可采取的措施等措施,;考查学生对长江中游城市

群发展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洋解】(1)与长三角相比,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可以从位置、交通、资源、劳动力

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水电基地,水能资源丰富:内河、铁

路等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为重要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和原料供应充足;人口密集,

劳动力丰富廉价等。

(2)从生态优先的角度,简述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的举措,主要从生态保护措施和产业结构优化分析。长

江流域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水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关停沿

线高污染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水污染和违法捕

捞;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等。

(3)简述I:海在带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I: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上海的区位条件和引领带动作用

分析。发挥上海通江达海交通区位优势,促进东西部经贸往来;发挥科技优势,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

产业,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强化金融中心地位,扩大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合理规划城市,打造生态

宜居城市;为中东部地区发展探索经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纨一不可。上海新能源汽车正

在集体经历一场制造业的“长三角之旅”:设计方案从上海出发,绕长江三角洲一圈,最终以整车的全新

面貌回到消费者的眼前。具体来说,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生产基地都放在了

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一市三省。

⑴简述新能源汽车将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的原因。

(2)分别指出江苏和安徽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

⑶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辐射作用。

【答案】(1)上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密集;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经济实力雄

厚;上海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

⑵江苏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工业基础好;安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⑶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上海与长匚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通过共享基础

设施、创新治理模式,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同发展。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一市三省图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

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从材料可知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能源汽车将研发基地设在上海,因上海经

济发达,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较为密集,科研实力更为雄厚;材料可知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资金密集型

产业,新能源汽车将总部设在上海,因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其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业较为发

达,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其资金较为充足;同时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业的发

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2)从材料可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放在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江苏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较

为发达,相关制造业较为密集,产业协作条件好,工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工业基础较好:安徽处于内陆

地区,历史上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与上海等地相比其土地资源更为充足,地租价格更低,同时由于其经济

发展较慢,其劳动力更为丰富且廉价。

(3)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高度发达,同时高校众多,人才优势较为明显;位于东部沿海的中

间地带,同时也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其交通地理位置也较为优越:通过上海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资金、技术

及交通物流的支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完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快速的交通物流体系的建设,使

得上海与周边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快速联动,共享其基础设施;同时上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城市化问题

出现的较早,城市的治理方法和措施相对较多,其创新的城市管理经验可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共同发展。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

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舟成的城市-一区域系统。关中F原城市群是华瓦文明

的发祥地,大部分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以传统工业为主。2020年该区域的人均GDP约5万元,不足长三

角城市群的一半。

材料二: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示意图”和“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人

均GDP统计图”。

已有铁路规划铁路一••台(区)界市界

⑴简述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有利条件。

(2)指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面临的困难。

⑶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一市,应如何发挥其大都市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答案】(1)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

要门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地理位置重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

展基础较好(发展历史悠久),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内部和对外交通便利。

⑵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等级不合理。

(3)西安加快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区域内城市的联系(基

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的转移和流动,带动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关中平原城市群示意图和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统

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区位条件、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

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学科素养。

(1)由图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必经之路,是西部地区

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由材料“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发

展基础好,发展潜力较大;有众多铁路连接区域内外,区域内部和对外交通便利。

(2)由材料“大部分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以传统工业为主。2020年该区域的人均GDP约5万元,不足长

三角城市群的一半”可知,该城市群人均GDP少,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不强;以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

不合理;由图示城市化水平柱状图可知,该地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辐射和带动作用奥:该城市群

内部城市等级区分不明显,城市等级不合理。

(3)由图可知,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均最高,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故中心城市为西安。为发

挥其辐射作用,应加快西安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加强西

安与区域内各等级城市的联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各等级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合

作;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的转移和流动,带动区域内各等级城市的共同发展。

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

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苏南,当地抓住机遇并走出了以

乡镇企业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逅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建立了愈发紧密的经济协作关

系,“苏沪同城化”已成为苏州政府常提及的理念。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

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下图示意江苏代表性制造业

小镇的空间分布。

⑴指出“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⑵说明扬州、南通乡镇企业较少的原因。

⑶分析沪苏同城化的地理背景。

⑷指出目前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为苏南乡镇企.业吊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扬州、南通位于长江以北,80年代交通条件差,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受长江阻隔,也穴利于接受上

海产业转移。导致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数量较少。

⑶I•道养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上海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低端制造业们向外转移的

需求;苏州距离上海近,交通联系方便;苏州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苏州和上海同属

于吴语区,具有相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⑷困境:苏南小镇制造业多生产简单加工。技术含最低、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随着苏南经济发展,地租

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受高新技术产品冲击,产品竞争力卜降;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重。

措施: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耗,

减轻污染。

【分析】本题以江苏省乡镇企业及其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相关知识,学科素

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洋解】(1)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苏南〃

可以推测,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发达的市场信息,故“星

期口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2)据图可知,扬州、南通等城市位于长江以北地区,由于上世纪80年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长

江阻隔等原因,作为“星期日工程师〃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扬州、南通等城市企业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较小,也不利于这些城市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故扬州、南通等乡镇企业较少。

(3)据图可知,苏州距离上海较近,交通联系和人员往来较为方便;上海市经济发达,但土地资源有限,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沪苏同城化很有必要:上海发展历史悠久,经济高度发达,

面临产业升级需求,低端产业需要向外转移;苏州由于距离上海较近,且苏州制造业基础较好,可承接上

海市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州空间距离较近,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语言习惯等地理相似度较高。

(4)根据材料“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可以推测,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后低、附加值低,随着

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租金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现代产业的冲击,使得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

品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苏南小镇企业建设较早,当前面临机器设备老化,能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

题。

根据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可加强产品研发设计,

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计对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可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层级结构,与城市群一体化相

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

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图、杭州都市图、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

材料二: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个城市产业各

有亮点,互补性强,既有以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又有大规模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

材料三:下图为长三角都市国区域图和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

⑴写出苏锡常都市圈相对于其他都市圈的差异。

⑵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差异,并分析原因。

⑶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答案】⑴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绝大部分融入上海都市圈;范围较小、通勤距离短;GDP产值较大。

(2)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一、二产业明显偏低;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上海与

周边城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以研发设计、营销为主;周边城市接受了上海制造业的溢出和转移,周

边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⑶南京: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为主;淮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分析】该题以长三角城市圈的区域图以及产业结构图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城市间协同

发展的特征与措施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1)根据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可知,苏锡常都市圈相对其他都市圈来说,都市圈范隹更小,通勤

距离更短,更接近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几乎被上海都市圈覆盖,GDP产值为4.6万亿,产值较高;且

与南京、上海、杭州等都市圈相比,苏锡常都市圈内包含了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城市,没有明显的核心

城市,城市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小。

(2)由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可知,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

第二产业占比较低。原因:上海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达;笫二产业中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利用当地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广阔的市场,多以研发设计、营销部门为主,其大部分制

造业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因此上海市第二产业相对占比较低,但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利于整个都市圈的协同发展。

(3)南京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应该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如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

业为主;而马鞍山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前期资本积累多,应该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相对经济落

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应该以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14.某校学生到河南省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1160

任务一:调查耕地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2021年河南省部分地区实行大豆——玉米轮作,即2020年种植大豆的地块,

2021年改种玉米。

⑴简述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轮作的重要意义。

任务二:了解特色农产品的生长条件

2021年10月27日,第四届河南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在郑州开幕,兰考蜜瓜、灵宝苹果等各地明星“国

潮”农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近500家参展商参展。

兰考蜜瓜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出产的兰考蜜瓜

具有瓜体均匀、品质好、含糖量高、果肉细腻甜脆等特点。

⑵概述兰考县生产高品质蜜瓜的土壤条件。

任务三:认识城市等级体系

郑州中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物流信息平台连通境内外,

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⑶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辐射功能最强的主要原因。

【答案】(1)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意义: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

效供给;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等。

⑵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以沙性土壤为主,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

适合兰考蜜瓜生长。

⑶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是河南省行政中心,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综合服务功能最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最密集;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率最高;联通强

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分析】本大题以河南省某校学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为材料r涉及我国耕地的分布、农业区位因

素、上海的辐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河南省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耕地集中分布

在东部平原地区。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

种种植方式,因此实行轮作,有利于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臣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种地

养地相结合,有利于耕地肥力的恢复,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等。

(2)据材料可知,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黄河的泥沙主要从黄土高原带来,淤积的土壤土层深厚,以沙性

土壤为主,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泥沙中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适合兰考蜜瓜生长。

(3)郑州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从区域空间组织看,郑州是核心城市,地理位

置优越:是河南省行政中心,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为带动周边城

市发展,依托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将工业生产分散到周边城市,促进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把原料、

工业产品运送到周边地区,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物流信息平台连通境内外,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

率最高,联通强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15.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

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

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一工——省级界

飞感d国界

⑴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⑵请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

【答案】⑴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

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

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

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⑵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

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经济带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的区位条件、城市的辐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上海比武汉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突出的优势可从自然条件(河流、地形和气候)和

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武汉沿江,为内河港

口,内河航运较便利;上海既沿江乂沿海,既是河港乂是海港,海陆交通更加便捷,对外联系更加方便,

地理位置相比武汉更加优越;武汉是区域经济中心,相对而言辐射范围较小;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发历史更悠久,开放时间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享受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最更雄厚。

(2)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从提高武汉市的经济实力,加强武汉市对外联系,完善武汉市

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升制

造业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对外交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

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投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发展现代物

流业等。

1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

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0.5

W

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区

⑴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

差异及其成因。

⑶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长三角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沿江临海,优越的环境为城

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三角地区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经济

基础雄厚,物产富饶,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长三

角地M有着非常发达内河航运、海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和网络联系着区内、全国和全

世界。

⑵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活力以及潜力高于嘉兴。原因:交通条件(通达性);二、三

产业基础;与首位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开放程度;产业发展政策等。

⑶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引擎作用: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

少行政壁垒,促进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通过自贸区等积极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

活动等,增强辐射影响力.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为背景,并结合相关资料,考查城市群的形成条件,城市群建设等

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

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分析•,长三角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沿江临海,位于长江入海口

地区和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段附近,位置优越,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经济发

展水平分析,长三角地区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物产富饶,为

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从交通通

讯条件分析,长三角地区有着非常发达内河航运、海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和网络,交

通发达,通讯信息便捷,对外联系十分便捷,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

(2)根据右图分析,苏州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高于嘉兴,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经济发展水平、活力

以及潜力高于嘉兴。注意结合图示信息明确苏州和嘉兴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的差异分析。结合图示信息

可知,苏州交通通达性高,二、三产业基础好,与上海等首位城巾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密切,对外开放程

度高,其产业发展得到当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高,发展活力强。

(3)要提高区域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地区核心城市、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层层

转移和分工。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促进区域人流、物流的联系。区域城市间政府层面应

加强沟通,建立统一的对话平台,减少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劳动力更好的流动,提高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

国家政府应对区域城市群的建设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支持,通过自贸区等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

济活动,提高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19年7月9日,摩纳哥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5G全覆盖的国家,这是该国主要运营商摩纳

哥巳信基于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实现的。报道称,5G移动网络提供超高速无线接入,数据传输

速度更快,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是5G技术的先驱。

20世纪50年代以来,摩纳哥政府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

全面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尤以金融业发展最为突出。摩纳哥也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是世界上最

富裕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摩纳哥地理位置示意图。

⑴分析摩纳哥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5G全覆盖国家的原因。

⑵分析该国枳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而不着重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原因。

⑶阐述积极与摩纳哥电信公司合作对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的意义。

【答案】(1)国土面积小,发展电信产业的建设成本低:资金雄厚,经济实力强;国家政策扶持,积极推动

该产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

(2)国家狭小,(许多)自然资源匮乏:第一、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完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

利,海外市场广阔;第三产业的投资小、效益好、就业容量大。

⑶芍利于拓展欧洲市场;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地位;

利干提高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

【分析】本题以摩纳哥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实现SG覆盖的原因、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展

开国际合作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

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

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5G属于新型技术,安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成本很高,而摩纳哥成为世界

第一个实现5G全覆盖国家说明摩纳哥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居民工资水平高,收入高,居民的购买能力强;

结介图中比例尺判断,摩纳哥国土面积狭小,全国覆盖总的投入较低;以及有摩纳哥政府政策的支持,与

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得到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的支持。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第二产业以

工业为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摩纳哥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少和自然资源缺乏,第一、第二

产业的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完善;但是摩纳哥位于地中海沿岸,处于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上,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海外市场广间,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第三产业与第二、

第一产业相比,投资较小,效益高,收入高,同时第三产业吸纳的人口多。

(3)结合材料可知,中国某知名技术有限公司积极与摩纳哥电信公司合作,首先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