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2部分第4章复习讲义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2部分第4章复习讲义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2部分第4章复习讲义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2部分第4章复习讲义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2部分第4章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体系架构]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区域发展

发展的关系。对交通运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输布局的

资金与交通运输俗局

[基本概念]交通枢纽、交通影响

运输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

[基本原理1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

的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

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落实基础知识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⑴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经迸、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客通、货流未

来的发展趋势。

(3)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十.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

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4)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需求特点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实例

需求量大小需求量决定交通线的标准和场站规二匕京站、广州站规模大,而一般的

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县级火车站规模很小;京沪高铁线

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需路标准高,时速可达350km/h,而

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西部山区标准较低

较直、场站规模较大

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

二匕京、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建有高

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

需求量的区铁、高速公路等多种、多条交通线

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

域差异路;京沪高铁只在重点城市设置车

输需求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

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

从北京南站去首都国际机场需要长

运价、运向等差异,要求区域交通运

需求本身的距离中转,效率低下:而上海虹桥

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

差异性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高铁与航空

点,合理衔接、转运,实行联合运输,

便利转运

发展综合运输

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对航空运输的

布局变化的特点:运输需求增加,则

需求的增长需求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才得以建

交通布局必然随之增加线路和站点的

设,并不断扩建

密度、提高建设标准

非洲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多从

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

需求的分布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

的特点

完善的铁路网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资金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站点的等级、规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独

琉,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2)资金能够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

减弱。

■突破核心考点

1.交通运输线路选择的一般步骤

(1)分析修建原因:当地人」、资源开发、城市、工农业、旅游等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

增大。

(2)选择运输方式: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3)确定线路走向:遵循成本低、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大、环境破坏小的原则确定线路走向。

建设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线路长短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

沿线村镇卜-

口多少等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钝、风雪、

施工难度

冻土等

地质灾出(滑坡、泥石流等)和气象

沿线灾害—

灾害

占用耕地—占用良田多少

而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生态影响—

的影响等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c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

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

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交通线路走人口

地形向与分布

气候经

影响交通线路修建

赢薮济

素的分布

因城镇分布

地质工农业生

克服自

科学技术产水平

然障碍

区位因素影响

地表平坦、限制较小;平原上选线要处理好与水利设施、城镇

地形发展的关系;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山区的公路尽量沿等

高线延伸,修建铁路要开挖隧道或者修筑桥梁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

地质

发区;开挖隧道要避开断层和向斜,选择背斜中部

自然铁路和公路要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水流湍急,不

因素水文和水系利于水运;河流的深度和宽度、海水深度、海水运动、海底地

形等影响桥梁和水下隧道的施工

暴雨、洪水、大风、冻土等对公路和铁路影响较大;选线要注

气候意沿线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冻土和积雪的厚度;大风、浓

雾等对水运和航空的影响较大

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交通网合理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提供运输需求和资金支持。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客、货运量

经济发展

经大,促进交通建设;反之,制约交通建设

济工程投资尽量减少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因铁路和国道以直达为主,联系重要城镇和人口稠密区;过境干

社会人口和

素道要从城镇边缘通过,远离重要文物古迹,减少干扰和污染;

经济聚落

地方性公路要尽可能联系当地的聚落、车站、码头

因素

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维持区域社会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

社会因素

域协调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克服自然障碍,如冻土区修建铁路的技术、桥梁架设和隧道开

技术因素

挖技术等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1)港口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地质稳定、地势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筑用地、运输

地形港口设备;基岩海岸筑港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淤泥质

陆域

海岸筑港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条件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广,货运量大

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水域

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条件

结冰期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2)航空港

①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地基稳定。

②气候少云驾、少暴雨、风速小、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③距城市距高较远(地价、烟雾、干扰);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3)汽车站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

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人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

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明确命题方向

・1真题研析

(2021・广东地理)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

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迨复杂的高铁一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一民航竞争网络

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

----中期•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

——后期▲边缘城市

1.我国高铁一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2.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A.均衡性B.集中性

C临近性D.等级性

[关键信息点拨]

示意图体现的是高铁一民航的竞争空间范围。

图示信息显示高铁一民航的客源竞争范围:早期表现在北京、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城行,

中期扩展到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后期扩展到边缘城市。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到

大,行政等级结构上具有“从上至下”的特征。

答案1.旦2.D

解析第1题,早期竞争是现在北京、上海两个全国中心城市对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

游城市之间的客源市场竟-异,两种运输方式优先争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客源市场。

中期延伸到省会城布、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的克争,培育出了区域尺度的次级竞争

中心,并进一步覆盖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副中心及旅游职能突出的城市。随着全国中心城市

与区域次级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通道逐渐构筑完成,后期竞争的范围扩大到边缘城市,选B。

空间竞争由全国性中心城市梯度下移到区域中心省会城市、边缘城市,是由集中到分教,A

错;已经形成的空间网络既有北京、上海为全国性中心的网络,也有以省会城市为区域中心

的“多中心”的竞争模式,呈现出等级性的竞争网络格局,而不是“双极化”,C错;随着

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客源市场的固化,边缘城市后期陆续成为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对象,

边缘城市参与的机会在增a,D错。第2题,该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只有北京

和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城市对全国各省会等高等级的城市进行市场的争夺;中期则体现在以

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竞争;后期竞争的范围扩展到地市级以下的边缘城市,说明竞争网络

犷张存在着等级性,选D。

I考向预测

考向1通过“交通线的区位”考查“综合思维”

(2023•福建三明模拟)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约1400米)。对比吉隆口岸通

道(全长约182.4千米)、樟木口岸通道(全长约161.1千米)等六个路线方案,最终选择吉隆口

岸通道。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技

术替代密集环线。下图I示意中尼铁路选线,图2示意吉轨铁路轨道。据此完成I〜3题。

图例

・口岸

A山峰

铁路、规划中

的铁路及车站

—国界

口刍然保护区核心区

口刍然保护区缓冲区

,湖泊

0I15Ikm

图2

1.与樟木口岸通道相比,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条件较好的原因是()

A.有效避开自然保护区

B.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

C.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

D.沿途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

2.中尼铁路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替代密集环线的主要n的是()

①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②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③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④减少

沿线的生态破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推测中尼铁路建成通车之初,抵达尼泊尔占比较高的旅客类型是()

A.科考者B.经商者C.探险者D.观光者

答案l.D2.A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樟木口岸通道和吉隆口岸通道均有效避开了自然保护区,A错误:

由材料“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可知,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未

能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B错误;图中吉隆口岸通道建设的车站较多,说明沿途城镇多,

修建时穿过的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D正确;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是铁路运营后

的效益,不是通道建设时的优势,C错误。第2题,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结合材料“中

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港都(海拔约1400米)”可知,两地相对高度较大,坡度大,采用齿

就铁路替代密集环线可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①正确;通过齿轨咬合带动列车运行,可提高

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②正确:两地的运输距离由线路决定,采用齿轨铁路不能缩短两地之

间的运输距离,③错误;不论采用齿轨铁路还是密集环线均需要修建铁路,且线路没有减少,

并不能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④错误。第3题,尼泊尔环境优美,雪山较多,宗教建筑等人

文景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中尼铁路建成通车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尼泊尔

观光旅游,D正确。

安托法加斯塔是智利北部最大城市和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下图示意安托法加斯塔地

区。据此完成4〜5题。

71°69°30'

©城市1港口一铁路闭沙漠▲铁矿,铜矿

Q萤石矿/(NN)/等高线/m。冰川

4.安托法加斯塔成为智利太平洋沿岸大型港II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广阔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位置优越D.气候条件优越

5.制约该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B.用地不足

C.航道淤积D.风浪较大

答案4.B5.A

解析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托法加斯塔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因矿产资源的

开采和运输而兴起。因此安托法加斯塔成为智利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的主要优势条件是矿产

资源丰富,B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安托法加斯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制约该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A正确;该港口周边沙漠而积广,沿海多为海拔

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形较平坦,港口发展空间潜力较大,B错误;位于港湾处,附近没有

河流注入海洋,航道淤积少,且航道较深,风浪较小,C、D错误。

课时精练

班夫国家公园位于落去山脉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国家公园,其设立于1885年,

占地面积6641knr.有5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280种鸟类。随着加拿大横贯公路于1962年

建成通车,平均每天约有14000轨机动车从班夫国家公园穿过,给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

威胁。下图为“加拿大横贯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加拿大横贯公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矿产类型

C.河流D.城市分布

2.下列关于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最合理的措施是()

A.重新规划线路B.建设天桥式通道

C.建设下沉式隧道D.沿途设立交通岗

答案l.D2.B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加拿大横贯公路横亘东西,穿越各种地形,地形对其选线布

局影响较小,A错误;加拿大横贯公路位于加拿大南部人口、城市集中地区,而没有主要分

布在矿产产地附近,B错误,D正确:该公路也没有沿河分布,C错误。第2题,建诙天桥

式通道能够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B正确。

(2023•福建莆田模拟)接算站是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车

站。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接算站及其连接线路。据此完成3〜4题。

普通铁路----高速铁路。接算站

3.该区域接算站()

A.多依托区域中心城市

B,站间距比较均匀

C.一般位于线路交会处

D.位于城市内运输必经点

4.图示范围内高速铁路接算站较少,其根本影响因素是()

A.筑路技术B.地形

C.货运需求D.客流量

答案3.C4.D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接算站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

车站,图中显示其分布较为分散,并没有依托区域中心城市,A错误;图中显示站间距并不

均匀,B错误:接算站一般位于线路交会处,方便计算发到站间跨及两条及其以上不同的线

路的里程,C正确:接算站主要用于铁路方面,城市内运输使用铁路运输较少,因此不是城

市内运输必经点,D错误。第4题,筑路技术和地形主要影响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运输站点的

分布,对干区域内的高速铁路挂篝站布局影响较小,A、B错误: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与

货运需求关系不大,C错误:接算站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

车站,因此需要根据各个站点的客流量大小,来考虑具体需要计算运价里程的车站的谀置,

D正确。

为了加强区际联系,广东省拟与周边省级行政区域合作修建贵广、南广和西部沿海铁路。

下图为“三条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贵广铁路

---南广铁路

西部沿海铁路

5.决定图示地区投资修建铁路的因素和最大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国防需要、降水多B.民族团结、地形崎岖

C.经济发展、地势起伏D.能源运输、地震多发

6.下列关于图示三条铁路修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②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③缓解东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5.C6.D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图示三条铁路连通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加强了内陆与沿海

的联系,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是铁路建设的最大限制性因素。第

6题,由图可知,图示三条铁路主要联系东西方向,并不能,缓解南北向铁路的运输压力。

7.(2023•江苏淮安市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浦东国际机场从原规划位置向海边滩涂推进了700式,选择建在东海之滨。该机场处于

候鸟迁徙要冲,附近高草丛生,有鸟类理想的“草、虫、水、土”环境,为防止鸟类与飞机

冲搏,人们在机场以东的九段沙种柏芦苇、互花米草,实施“种青引鸟”工程"经过数年实

践,现在多数候鸟的迂徙路线已偏离飞行区3〜5千米。人们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手段,让

飞机与候鸟共享蓝天。

(I)从优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角度,说明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建在东海之滨的合理性。(6分)

(2)从安全角度分析浦东国际机场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3)改变鸟类栖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作为设计者,请你根据材料写出设计的基本思路。

(8分)

答案⑴机场占地面积较大,在滩涂建机场,地价低;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节约了大量耕地);

无须拆迁已有建筑,节约机场建设成本。

⑵远离城区(噪声污染较小),没有高层建筑或人工设施干扰,保证飞行安全;大气能见度较

好,飞行安全;东海之滨的滩涂地势较平坦,利于排水,地质基础坚固;避免导航通信被干

扰。

⑶①改变机场附近鸟类觅食和栖息的环境。例如清除杂苴、水塘,切断其食物链;平整草坪,

降低草坪高度,种植鸟类不适应的草种,使之不易觅食和栖息。②远离机场,另辟绿地。例

如在九段沙营造适合鸟类觅食、栖息的理想环境。

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落实基础知识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合理流动:使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实现空间上的优

化配置。

⑵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从而加快经济

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可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2.影响聚落发展

(1)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在客、货吞吐最大的交通枢纽,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

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⑵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①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

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②新建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

■突破核心考点

1.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经济效益

角度具体表现

第一产业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区域间的产

第二产业

次业转移和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

产①降低跖输成本:缩短迟输距离,节约运营时间:②提升总输能力:

业第三产业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缓解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③带动沿线旅游业、

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人口促进了人口迁移

①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扩大城市经济腹地(服

城市务范围),利于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改善基础

设施

⑵社会效益:①有利于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致富速度;②有利「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演变1[聚落分初一(聚落形态变化)

:|,二一二一」一…二一二、」一

前南水运中沿江、河、湖泊分布用条带状

,代陆运一H交点发展为城市尸~H团块状B

沿交通轴发展.

隐H铁路:公硒沿铁路、公路分布卜

聚落多发展成

星状形态

族H综合士输F"黑通-多方向分散扩展.

形态更多、更灵活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城市地域形态沿

,交通线发展m交通钮扩展j

通运1H发展速度加快卜

变「城市空间形态基丫

"交通线衰落川本不变!

」发展速度变慢p

■明确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

间的相耳联系状况o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

京公路交通流三轴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

甲乙丙

。区域中心城市Q主要交通流

・一般城市二一般交通流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

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

[关键信息点拨]

城市间要素的流动(如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主要是速过交通实现的:交通流的大小体

现了城市间联系的强弱。

图像信息显示:区域内城市间有显著的等级差异。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

间,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为二股交通流;乙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和区

域中心城市之间,一般城市之间是一般交通流,城市要素集聚现象明显;丙模式各区域中

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且是单向流动,对城市要素有分散作用。

答案LB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判读,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与一

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索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乙模式主要交通流在

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对区域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可最大程度地起到促进作用,B

正确、D错误;丙模式区域中心城市较多,且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一般城市与

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分散了集聚作用,C错误。第2题,从丙模式可看出其主

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说明各区城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并不一致,若城市职

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会减少,A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

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错误:各区域中心城

市间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

错误;从丙模式图中可看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可能与区域中心

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正确。

考向预测

考向I通过“交通影响聚落发展”考查“综合思维”

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揄方式的交通运揄线路

的交会点。下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完成1〜2题。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O机场■地面交通枢纽

1.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价格高低B.居民出行频次

C.经济发展趋势D.周边基础设施

2.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对北京的影响是()

A.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

B.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

C.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

D.成为我国新交通枢纽

答案LB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交通枢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北京市

内地面交通枢纽主要是满足人们在市内流动的需要,方便人们换乘出行,因此其布局首先要

考虑的是居民出行的频次,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出行的实际需要,B正确;土地价格高低、经

济发展趋势、周边基础设施等对交通枢纽布局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第2

题,在机场周围由于空运发达可能会带动形成如临空工业区、临空商务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

A正确:大兴国际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站点,满足人们长距离出行需要,在运价上相比其他运

输方式较高,并不能降低居民出行成本,B错误;城镇化水平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决

定的,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并不会加速提高城镇化水上,C错误;北京本来就是我国最重

要的交通枢纽,大兴国际机场隶属于北京,是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航空

港是北京居民对外出行的选择之一,D错误。

考向2通过“交通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2023•广西南宁模拟)按照南非《全国运榆总体规划(2005〜2050)》,该国将建设4条国家

级高速客运铁路,标号依次为N1、N2、N3和N4,线路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

36.71%、39.09%和29.64%。其中,线路Nl、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下图为“南非客运高

铁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比完成3〜4题。

至哈拉雷

o大都市区—高速客运铁路

3.线路Nl、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

A.途经城市多B.客运需求大

C.辐射范围广D.矿产资源多

4.推测线路N2的建成开通将极大促进沿线地区()

A.港区基础设施建设

B.各交通线等级提升

C.第三产业经济增长

D.城市间的产业转移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线路N1、N3覆盖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6.14%、

39.09%,再结合高速铁路的客运属性,推断线路Nl、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

人口众多,客运需求大,故B正确。第4题,N2是一条沿海岸线分布的高速客运铁路,有

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沿海港区主要以货运为主,N2的建设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不大,A错

误;与N2有交会且形成交通体系的交通线等级可能会提升,而不是所有交通线等级提升,B

错误;人口流动增强,会使沿线服务业需求增加,有利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C正确:产业

转移多与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有关,交通不是决定因木,D错误。

课时精练

和若铁路西起和田,东至若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下图1为“和若铁路地理位

置图”,图2为“和若铁珞部分路段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和若铁路的建设和通行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①河流众多,保障供水安全②地表崎岖,高寒缺氧③风沙侵扰,易掩埋铁路④冬季严

寒,夏季酷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

2.和若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有(

①促进新疆城镇化高速发展②加强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有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

漠④加快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

答案l.D2.C

解析第1题,和若铁路主要是连接新震的和田和若羌,该段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

缘地带,此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从图中可以看到,和田到若羌沿途

有大量河流,河流众多,可为工程保障供水,并不是需要克服的困难,①错误:此段铁路位

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位于盆地边缘,海拔并不高,并未出现高寒缺氧的现象,②错误:

位于沙漠的边缘,受风沙影响严重,易造成铁路被风沙掩埋,是此段铁路通行后遇到的主要

困难,③正确;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是此段铁路在建谀中需

要克服的困难,④正确。故选D。第2题,和若铁路的修建能够进一步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

济发展,促进人口流动,铃够带动沿线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但不能促进“整个”新疆城镇化

“高速”发展,①错误,④正确;随着和若铁路的修建,连接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环塔克

拉玛干沙漠然路线正式“闭环”,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带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促进新

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②正确:和若铁路的修建时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影响甚微,

③错误。故选C。

(2023•福建三明模拟)“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

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共同建设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篮色经济通道。下图示意“冰

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统计。据此完成3〜4题。

丹麦

3.2005〜2015年,关于“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冰岛——旅游业发展,游客增加

B.美国——资源开发,人口迁入

C.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

D.俄罗斯——资源枯竭,人口衰减

4.“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俄罗斯的影响有()

A.生态环境改善,人口数量即将增多

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缓解人I」老龄化

C.就业条件改善,人口减少趋势变缓

D.社会环境更加友好,人口大量迁入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冰岛的旅游业发展会导致游客增加,但游客不属于常住人口,A错误;美国

阿拉斯加地区由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就业肉位增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常住人口数量增加,

B正确;加拿大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较为丰富,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

提升,C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没有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俄罗斯人口衰减主要

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造成的,D错误。第4题,“冰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俄罗

斯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的迁入,缓解了当地人口减少的趋

势,C正确;“冰上丝绸之路”开通使俄罗斯人口和产业增加,生态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遭

到破坏,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俄罗斯

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该地区环境的破坏,社会环境可能变差,人口合理容量不会增大,B、

D错误。

(2023•北京朝阳区期末)2019年3月,挪威、芬兰两国宣布计划在北极囤内修建一条然路

(下图),连接挪威希尔克内斯港与芬兰罗瓦涅米市,进而打通芬兰现有铁路网至北冰洋的交

通运输线,这被外界认为是欧洲“北极走廊”计划的一部分,也是通往中国的新走廊。据此

完成5~6题。

5.北极铁路建设计划主要得益于()

A.冻土分布区筑路技术的提高

B.希尔克内斯优良的港口条件

C.北欧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D.北极航道的使用频率增多

6.“北极走廊”一旦打通,北欧的大宗商品可由此进入中国市场的是()

A.大豆B.纸浆

C服装D.建材

答案5.D6.B

解析第5题,北极铁路是“北极走廊”的一部分,铁路建设计划主要受运输需求的影响,

北极航道的使用频率增多,促进该铁路建设,D正确。第6题,北欧地区气候湿润,具有丰

富的森林资源,“北极走廊”一旦打通,北欧的纸浆可以进入我国市场,B正确。

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区道路复杂多样,尤其是在老城区表现更加突出。为了满

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在

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站台(下图)。据此完成7〜8题。

人行道I原公交站百厂人行道[新公逐石「人行道

7.停车站改造的原因有()

①道路窄②坡度大③公交里程长④公交线路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

8.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道路通行效率B.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C.促进周边商业发展D.缩短车站间的距离

答案7.C8.A

解析第7题,由图文资料可知,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

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可推测改造的原因是道路窄、公交线路多,①®正确;坡度大

会提高修建难度,若是因公交里程长增加站台,不会在原公交站台附近修建,②®错误。故

选C。第8题,材料“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

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说明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正确;公交

站台与私家车的使用关系不大,B错误;促进周边商业发展不是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C

错误;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

对缩短车站间的距离作用不明显,D错误。

9.(2023・湖北黄冈中学模拟)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倡议

的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

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

2K°36°44°

一国界一"铁路匹港I」⑤苜都,城内■煤▲铁矿

(1)说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

(2)简述伊安高铁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3)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8分)

答案(1)土耳其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东部和东南

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接壤。

(2)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了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两地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3)(铁路修建需要相关产品)促进了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铁路的

修建改善了土耳其海峡两岸的交通联系,刺激沿线农矿资源的开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丰富、

廉价的)原料;同时激活土耳其内陆消费,为中国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加强了土耳其与中国之

间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提供空间。

课时56交通运输方式

■突破核心考点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拦不同

运输方式的特点。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

点的运输时效。

输方式

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

运量大一小运量大、损耗小、

运速慢较快较慢快平稳安全、管理

运价低f高方便

灵活性差差好差最差

连续性差好好差最好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重置、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具体如

图所示: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因此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除

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即现有交通条件;尽成减少

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重复运输。

3.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运用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

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短一公路(活物、鲜货)

「航空小一航空(贵币:、急需)

if长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