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1届海南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新兴城市的规模超过西周礼制“王城方九里”的限制、成了“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有贸易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且“诸候四通,货物所交易”。这说明当时A.礼乐制瓦解促进了城市兴起 B.新兴城市商业功能显现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全国商业贸易网络形成【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新兴城市突破礼制限制,而且有贸易分工细致的市场,说明这些新兴城市的商业功能现象,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新兴城市兴起的原因,排除A项;新兴城市商业功能的显现并不能证明商业脱离了官府的控制,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汉武帝即位之初,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后又下诏策试贤良,明确规定郡国必须举孝廉各一人。汉武帝的做法A.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树立了儒学独尊地位 D.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汉武帝时期要求地方举荐人才,这明显就是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A项正确;汉武帝的做法主要是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而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树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排除C项;汉武帝的做法并不能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3.下表为唐人的言论(摘录)。由此可见言论“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李白《古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手政。”皮日休《正乐府诗》社会发展推动唐诗走向繁荣B.唐代诗歌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C.文化多元催育唐人个性解放D.唐人对儒学传统诗教观的维护【答案】D【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表格中的这些言论都带有规劝教化的意味,这符合儒学的特征,体现了唐人对儒学传统诗教观的维护,D项正确;表格中的这些内容无法体现唐诗繁荣的原因,排除A项;唐代诗歌既有现实主义创作,也有浪漫主义作品,排除B项;“个性解放”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4.936年,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北面官统治机构,南面官依唐朝制度统治汉人,杂用汉族土大夫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律任用契丹贵族。这一做法客观上A.推动了中央权力的集中 B.削弱了寒族贵族的势力C.缓和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D.阻碍了契丹封建化的进程【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辽太宗对汉族和契丹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这种“一国两制”的做法适应了各民族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契丹封建化的发展,C项正确,排除D项;这一做法客观上缓和了民族矛盾,和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削弱贵族势力无关,排除AB项。故选C项。5.元代,出现了“江东木棉(棉花)树,移向淮南去”的情景;西瓜起初在“北方种者甚乡”,元统一后“南江、淮、闽、广、浙,间亦效种”。这反映了,元代A.经济重心南移明显 B.区域性农业种植形成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 D.小农经济独立性增强【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元朝统一后原本种植于北方的农作物开始向南方普及,这说明南北经济联系加强,C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南移,排除A项;北方农作物向南方普及不能说明区域性农业种植形成和小农的独立性增强,排除BD项。故选C项。6.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开放海禁。这一变化A.导致了朝贡贸易体系的瓦解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维护了沿海地区秩序的稳定 D.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从明初的“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到隆庆元年“开放海禁”,这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说明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D项正确;开放海禁并没有使朝贡贸易体系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不能说明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B项;开放海禁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而非维护沿海地区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7.中国近代某一事件,是满清从满人统治集团变成满汉合作统治集团的分水岭,更是汉族官僚由衰落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这一事件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汉族官僚地位上升,是满清从满人统治集团变成满汉合作统治集团的分水岭,更是汉族官僚由衰落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依然是满人主政,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时期,汉人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排除C、D项。故选B项。8.1904年,《东方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面对瘟疫,最可靠的防疫举措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曰设传染院·一曰行隔离之法.一曰扫除法。这表明建立近代卫生防疫成为共识B.传统卫生管理弊端显现C.国民健康纳入国家施政要务D.积极的防疫观念已出现【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在1904年的《东方杂志》上就提出了较为可靠的的防疫措施,这说明积极的防疫观念已经出现,D项正确;“成为共识”和“纳入国家施政要务”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是当时防疫观念的发展,没有体现传统卫生管理的弊端,排除B项。故选D项。9.近代某一时期,中国思想界以一种开放的精神和广大的胸怀,兼容了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几乎所有的新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著说并存、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A.知识分子力图改造中国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立C.儒学社会独尊地位丧失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推动了思想碰撞,而新文化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项正确;知识分子力图改造中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这一时期北洋军阀执政,排除B项;C项是新文化运动冲击的结果,并非原因,而且新文化运动只是动摇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1928年7月,中共“六大”决议,改没收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为“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这一调整增加了苏维埃财政收入B.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C.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D.推动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解析】“六大”决议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这有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C项正确;1931年苏维埃政府成立,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结束,排除B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11.1938年10月至1943年,敌后战场日军作战兵力及所占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除外)的比例如下: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据此可知,当时A.日军对华进攻重点发生转移 B.敌后战场抗日成果巨大C.国民政府消极抵抗日本侵略 D.日本侵华步伐渐趋迟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这说明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日军对华进攻重点发生转移,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敌后战场的抗战成果,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国民党的抗战政策,排除C项;日本集中大量部队进攻敌后战场,不能证明当时日本侵华步伐渐趋迟缓,排除D项。故选A项。12.美国人哈伯斯坦指出:"韩战是新中国的又一次解放,与长期受西方列强压迫的旧中国的彻底决裂。美国官方战争史指出:“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在朝鲜战场上赢了自己的声誉。”二者说明的是,朝鲜战争A.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使中国与列强走向了对立C.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方针D.胜利得益于中共正确领导【答案】A【解析】“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在朝鲜战场上赢了自己的声誉”意味着朝鲜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不得小觑中国,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地位,A项正确;B项表述绝对,朝鲜战争后,中国并未与西方国家彻底决裂,排除B项;中国的外交方针并未改变,排除C项;“韩战是新中国的又一次解放,与长期受西方列强压迫的旧中国的彻底决裂”并未强调中共的领导,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表为1993年和2009年浦东新区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这反映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3年1.3%69.8%28.9%2009年0.8%42.6%56.6%城市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促进经济发展C.中国入世导致产业深受冲击D.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90年我国开放上海浦东。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浦东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说明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D项正确;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所以不能说明城市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项;我国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不能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项;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非冲击了中国的产业,排除C项。故选D项。14.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年—前404年)后的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个人主义取代城邦集体主义成为时代主旋律。这说明当时雅典A.智者学派兴起导致世风日下B.民主政治出现危机C.城邦利益至上观念不复存在D.公民参政议政活跃【答案】B【解析】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个人主义成为时代旋律,这意味着雅典的民主逐渐沦为暴民政治,民主政治出现危机,B项正确;世风日下并非全部由智者学派引起,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个人主义成为主旋律,意味着公民不再热心于城邦事务,排除D项。故选B项。15.16世纪,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纷纷派人到德意志学习,回国后宣讲路德的改革主张,最终由国王颁布敕令,没收教产,建立路德教教会,由国王取代教皇的地位。这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B.促进了社会矛盾的缓和C.冲击了欧洲封建王权的统治D.导致了天主教会的衰落【答案】A【解析】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纷纷派人到德意志学习后,通过世俗王权打击了教会,国王取代了教皇的地位,这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A项正确;社会矛盾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宗教改革加强了欧洲封建王权,排除C项;宗教改革并未导致天主教会衰落,排除D项。故选A项。16.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詹姆斯·麦迪逊指出:“在美国,人民交出的权力将分给两种政府,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体现了A.联邦至上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C.分权制衡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麦迪逊主张实行联邦制和分权制衡思想思想,C项正确;联邦制之下,各州有一定自主权,不是联邦至上,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政体,而材料强调政治运行程序是分权制衡思想,排除B项;人民主权是指人民掌握权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7.家庭制生产是16—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19世纪中叶后,家庭制生产逐渐没落下去。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 B.机器的发明和使用C.垄断组织的兴起 D.工厂制的逐步建立【答案】B【解析】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家庭制生产方式被取代,逐渐没落,B项正确;生产关系的变革、工厂的出现都是机器发明使用导致的,排除A、D项;垄断组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排除C项。故选B项。18.1907年《新世纪之革命》一文指出:"巴黎公民之革命,其远因在于社会集产主义之鼓吹,其近因则在普法战争之困迫。"这场"革命'通过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旨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C.沉重打击了普鲁士侵略者D.开创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先河【答案】D【解析】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尝试,开创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先河,D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并未通过资产阶级宪法,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旨在推翻君主专制,排除B项;巴黎公社并不是针对普鲁士,排除C项。故选D项。19.苏联工业总产值从1928年的158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底的368亿卢布,国民收入从244亿卢布增加到455亿卢布,同一时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约38%。这反映了苏联A.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未受到经济大危机影响【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从1928年到1932年底,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有了明显的增长,这说明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A项正确;苏联在1928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排除C项;苏联也受到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0.下图为某一组织成员国(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该组织成立的背景是A.法制化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B.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答案】C【解析】图示的组织涉及亚太地区国家,是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A项指的是世贸组织,而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不仅仅是图示所列亚太地区,排除A项;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图示国家中的美国不符,排除B项;1989年亚太经合成立,1991年冷战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初,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由乡、里、村构成,“乡”基本名存实亡,“里”成为基层社会实际主体,“诸里正,县司选勋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强干者充”,“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唐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已有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趋势。此时,民间“耆老”替代秦汉以来掌教化的“三老”,“乡绅之治”自治空间大为压缩。宋时,成功实现由“乡官”向“职役”转变,乡里制由保甲制取代,基层社会权力结构掌控于户长、里正、者长之手,“保”“甲”地位且益隆升,“乡绅之治”名不符实,基层社会权力任凭官史驱使,沦为"皇权”附庸。不过,民间有识“乡绅”为创建基层社会井然秩序,遂制“乡约”,宣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惩恶扬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皇权不下具”的自治空间。——-摘编自高福顺《古代"乡绅之治"开启基层治理密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乡绅之治”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绅之治”的积极作用。【答案】(1)唐代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民间“耆老”替代“三老”,“乡绅之治”的自治空间被压缩;宋代保甲制取代了乡里制,“乡绅之治”名不符实,基层社会权力由官吏驱使,沦为皇权的附庸。(2)稳定了社会秩序,宣扬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起到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弥补了“皇权不下县”的自治空间。【解析】(1)根据“唐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已有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趋势”、“民间‘耆老’替代秦汉以来掌教化的‘三老’,‘乡绅之治’自治空间大为压缩”得出唐代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民间“耆老”替代“三老”,“乡绅之治”的自治空间被压缩;根据“宋时,成功实现由‘乡官’向‘职役’转变,乡里制由保甲制取代”、“、‘乡绅之治’名不符实,基层社会权力任凭官史驱使,沦为"皇权‘附庸’得出宋代保甲制取代了乡里制,“乡绅之治”名不符实,基层社会权力由官吏驱使,沦为皇权的附庸。(2)根据“民间有识‘乡绅’为创建基层社会井然秩序,遂制‘乡约’,宣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惩恶扬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皇权不下具’的自治空间”得出唐宋时期“乡绅之治”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稳定了社会秩序,宣扬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起到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弥补了“皇权不下县”的自治空间。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年1月,杜鲁门总统提出了美国今后外交政策的“四点行动原则”:一是联合国;二是“马歇尔计划”;三是北大西洋联盟;四是“新的大胆的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新闻界称之为“第四点计划”。杜鲁门认为,该计划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受援国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好处,从而“参加到自由世界的行列中来”,以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195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点计划"列入该法案的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法案规定,美国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到1953年,美国已向3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245名技术人员实施该计划,三年总计拨款3.11亿美元。——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第四点计划”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第四点计划”。【答案】(1)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拉拢落后地区对抗苏联,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2)第四点计划是美国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的策略。美国的出发点是在全球争霸,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得到增强;该计划的实质是美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与扩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解析】(1)根据“计划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受援国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好处,从而‘参加到自由世界的行列中来’,以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得出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拉拢落后地区对抗苏联,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2)根据“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得出第四点计划是美国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的策略。根据“计划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受援国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好处,从而‘参加到自由世界的行列中来’,以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得出美国的出发点是在全球争霸,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得到增强;根据“美国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计划的实质是美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与扩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冼夫人(522—602年),“世为南越首领”,“夫人幼贤慧”,“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535年,与高凉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冯氏原为北燕苗裔,不为高凉人信服。夫人来到后,诫约本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对本族犯法的人,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发兵拒境,率百越诸部与陈朝派来征讨的将领章昭达内外夹击,使欧阳纥军溃被擒。589年,隋师攻陷建康,此时岭南一带未有归属,当地共奉洗夫人为“圣母”,以保境安民。得知陈亡后,召集各州部族首领,告诚归顺隋朝,并派人迎接隋军,岭南悉定。601年,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岭南诸部多有亡叛。冼夫人上书朝廷,予以揭发,使赵讷得到制裁。1500多年来,岭南、海南人民在各处修建冼太庙,对其纪念。——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洗夫人的主要事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冼夫人为后世纪念的原因。【答案】(1)约束族人尊重当地风俗,依法办事、不徇私情;率兵平定欧阳纥的谋反;在陈亡国后,召集州部首领,告诫归顺隋朝;上书朝廷,揭发赵讷贪虐害民的行为。(2)忠贞爱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保境安民,关心人民疾苦;感恩报德,利于社会和谐;弘扬礼义,稳定社会秩序等传统价值观念。【解析】(1)主要事迹:根据材料“夫人来到后,诫约本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对本族犯法的人,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可概括出约束族人尊重当地风俗,依法办事、不徇私情;根据材料“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发兵拒境,率百越诸部与陈朝派来征讨的将领章昭达内外夹击,使欧阳纥军溃被擒”可概括出率兵平定欧阳纥的谋反;根据材料“得知陈亡后,召集各州部族首领,告诚归顺隋朝,并派人迎接隋军,岭南悉定”可概括出在陈亡国后,召集州部首领,告诫归顺隋朝;根据材料“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岭南诸部多有亡叛。冼夫人上书朝廷,予以揭发,使赵讷得到制裁”可概括出上书朝廷,揭发赵讷贪虐害民的行为。(2)根据材料“告诚归顺隋朝,并派人迎接隋军,岭南悉定”可知忠贞爱国,维护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夫人来到后,诫约本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对本族犯法的人,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可概括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根据材料“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发兵拒境”“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冼夫人上书朝廷,予以揭发”可概括出保境安民,关心人民疾苦;根据材料“夫人幼贤慧”“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感恩报德,利于社会和谐;弘扬礼义,稳定社会秩序等传统价值观念。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原有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相脱节,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影响了科技人员智慧才能的发挥。1985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等重大问题。会后,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进一步放开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方面部署、推进改革。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旧的科研体制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科研与经济建设脱节严重;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科技体制;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解析】(1)根据材料“我国原有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相脱节,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影响了科技人员智慧才能的发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旧的科研体制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科研与经济建设脱节严重、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分析作答。(2)根据材料“我国原有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可知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科技体制;根据材料“从进一步放开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方面部署、推进改革”可知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可知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方面思考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丘吉尔提出了同苏联联合的主张。德国侵略扩张的初期,丘吉尔清醒地认识到联合苏联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首相后,对张伯伦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共同对抗德国的侵略,丘吉尔通过与斯大林的书信往来和向苏联政府提供军事情报等方式,试图与苏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希特勒的扩张。由于英苏间积怨已久,丘吉尔的努力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积极回应。希特勒闪击苏联后,丘吉尔立即发表了支持苏联的历史性演说,同时以实际行动援助苏联对抗纳粹的入侵,及时向苏联提供了相当数量急需的战略物资。英苏战时合作终于得以实现。——摘编自倪学德《援苏抗德与丘吉尔的现实主义外交》(1)根据材料,概括丘吉尔谋求英苏合作的努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丘吉尔谋求英苏战时合作的努力【答案】(1)调整英国外交战略;向苏联提供军事情报;发表支持苏联抗击德国侵略的历史演说;向苏联提供战略物资。(2)缓和了英苏关系;有力地支持了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势力;为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提供条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但丘吉尔外交政策的实质是为了英国的国家利益,避免英国过多承担德国法西斯的正面进攻,用苏联来牵制德国法西斯。【解析】(1)根据材料“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首相后,对张伯伦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共同对抗德国的侵略,丘吉尔通过与斯大林的书信往来和向苏联政府提供军事情报等方式,试图与苏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希特勒的扩张。”得出调整英国外交战略;向苏联提供军事情报;根据材料“希特勒闪击苏联后,丘吉尔立即发表了支持苏联的历史性演说,同时以实际行动援助苏联对抗纳粹的入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