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4篇)_第1页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4篇)_第2页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4篇)_第3页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4篇)_第4页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核心在于对工作面支护结构的实时监控与评价,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其安全稳定。监测制度的构建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配置:选择适当的监测工具,例如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计等,旨在准确捕捉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形状况。2.监测指标的设定:明确监测的关键指标,包括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位移和形变、应力集中位置等,并据此建立一个科学的监测参数系统。3.监测周期的制定:规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和时间安排,通常要求实现实时监控,特别是在采煤作业期间,必须保证持续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支护结构的变化。4.监测团队的组建:选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测人员,负责正确操作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监测结果的有效性。5.监测结果的报告与分析:基于所收集的监测数据,及时编制详尽的监测报告,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估,并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6.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一旦监测数据表明支护结构稳定性存在问题,应迅速制定应急计划,如加强支护、调整采煤策略等,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通过建立和完善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可以有效提前预防和处理支护结构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采煤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升煤矿生产的整体效率及安全标准。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二)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的支护监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监测工作涉及对支护结构与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生产效率。以下是关于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的相关讨论:1.支护监测的背景与重要性在煤矿的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的任务是不可或缺的。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对支护结构与地质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以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2.支护监测的目的与原则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实时获取工作面支护结构与地质环境的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遵循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准确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3.支护监测的具体内容监测涵盖了对支护结构变形与破坏、顶板状况、瓦斯和矿压等关键地质环境参数的实时跟踪。4.支护监测的实施方法监测工作主要通过现场测量与远程监测两种方式进行。现场测量依托传感器与相关设备,实现数据的即时收集;远程监测则通过网络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处理。5.支护监测所使用的设备与技术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压力测量仪、位移测量仪和温度测量仪等监测工具,以及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技术层面,则主要运用无线传感技术、高精度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等。6.支护监测的流程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的流程包括预处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及预警等环节。预处理阶段为安装调试传感器等准备工作。数据采集是收集数据的过程,数据传输则是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中心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环节涉及对数据的处理和解读,而预警环节则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对潜在问题发出警报。7.支护监测的实际应用与成效监测在煤矿生产管理、事故预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及时识别安全隐患,从而保障矿工安全并提升生产效率。8.支护监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实践中,监测工作面临如传感器安装、数据传输可靠性、数据分析准确性等问题。煤矿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也给监测带来挑战。9.支护监测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护监测将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效率。10.结语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虽然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监测的未来发展前景光明。我们应着力加强支护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为煤矿安全生产贡献力量。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三)为了规范煤矿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提升采煤效率,并维护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特制定以下监测管理制度。一、监测目的本制度的目标在于通过监测采煤工作面支护情况,地质条件及变形状况,从而促进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监测范围监测工作将覆盖以下方面:1.采煤工作面支护结构的完整性;2.支护材料质量的检验;3.地质状况及工作面变形的观测。三、监测内容1.支护结构监测:1.1对预制支护体、钢支撑、锚杆和锚索等的安装与使用状况进行监控;1.2跟踪支护结构的形变,如沉降、位移和裂缝;1.3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结构进行处理;1.4监测采煤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替换情况。2.支护材料质量监测:2.1检查钢材质量,包括棒材和管材;2.2监督混凝土质量,涵盖配比和强度等方面;2.3对锚杆和锚索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其承载能力和腐蚀状况。3.地质与变形监测:3.1分析采煤工作面的岩层状况,包括倾角、节理、岩性和导水性等;3.2监测地应力变化;3.3观测瓦斯涌出现象。四、监测频率1.支护结构监测:1.1每班进行一次常规检查;1.2在支护结构出现异常时提高监测频率;1.3确保监测结果得到及时记录和上报。2.支护材料质量监测:2.1每批材料到货前必须进行验收,并对样品进行复验;2.2质量问题须迅速上报。3.地质与变形监测:3.1每班至少观测一次地质状况并及时上报异常;3.2地应力和瓦斯涌出数据需及时记录和上报。五、监测记录与上报1.记录监测结果,并填写规范表格;1.1记录应包含监测时间、地点、数值及异常情况等信息。2.上报监测数据:2.1监测后,及时将数据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2.2报告中需指明异常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六、监测结果处理1.支护结构异常处理:1.1对不安全的支护结构立即采取措施;1.2处理过程中需保证生产连续性,避免影响正常采煤作业。2.支护材料质量问题处理:2.1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供应部门;2.2同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七、监测设备与人员1.监测设备:1.1设备须经校准合格,并定期维护;1.2规范使用设备,操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方法。2.监测人员:2.1监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2.2持证上岗,具备独立分析数据和处理异常能力。八、监测评估与改进1.监测评估:1.1定期评估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分析监测过程与结果,提出改进意见。2.改进措施:2.1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2.2在实施改进后,评估其效果。九、制度执行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全体部门需严格遵循制度规定,确保监测工作顺畅进行,并及时向安全管理部汇报工作及问题处理情况。十、附则1.本制度的相关事项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及时更新;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3.对矿井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况须迅速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四)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旨在确保支护工作的安全与有效性,及时识别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该制度适用于所有采煤工作面的支护监测工作。职责和权限划分如下:2.1采煤工作面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支护监测工作,并对其负责。2.2支护监测员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2.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监督监测工作,确保监测结果得到及时有效处理。2.4生产人员应协助支护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内容包括:3.1监测支护结构如支架、锚杆、喷浆等的完整性和稳定性。3.2监测顶底板如位移、开裂、下沉等指标。3.3监测冒顶、冒落、冲击地压等风险,包括冒顶、冒落、冲击地压的预警指标。监测方法包括:4.1利用传感器技术,安装合适的监测设备。4.2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存储和处理监测数据。4.3借助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和预设阈值进行分析预警。4.4运用专业仪器进行现场检测和测试。监测措施包括:5.1确定监测频次和方法,根据工作面情况实施日常巡视、定期测量等。5.2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制定处理措施和紧急预案。5.3上报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人员和部门。5.4评估监测结果,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监测记录与报告要求:6.1准确记录监测信息,包括日期、时间、工作面名称等。6.2监测报告应在一周内完成,内容包括监测基本情况、结果分析、问题及改进措施等。6.3对记录和报告进行归档保存,并进行定期审查整理。监测安全措施:7.1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保障监测人员安全。7.2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安全性能。7.3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警示标志、保护栏杆等。7.4实施防雷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监测培训与考核:8.1监测人员需接受专项培训,掌握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要求。8.2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