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八讲地表形态的塑造(2024·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潮湿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浇灌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2)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第(1)题,依据材料,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缘由,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凹凸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气;该地无冰川分布,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坎坷不平;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行能是风。第(2)题,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凹地形成,且凹地不断增多增大。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凹地;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积累为主;假如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答案(1)B(2)C[真题再用]1.山前平原一般是()A.洪积扇 B.冲积平原C.河漫滩平原 D.河谷平原答案A解析山前平原位于山麓地带,河流携带泥沙积累形成洪积扇,A项正确。2.该地区山前平原成长速度最快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地处半潮湿、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霍林河携带泥沙多,因而山前平原成长速度最快的季节为夏季,B项正确。(2024·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3)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缘由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第(1)题,据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这说明贝加尔湖位于地壳断裂下陷区。第(2)题,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湖盆不断地下陷,即湖盆在加深。第(3)题,湖水更新缓慢,说明水循环速度慢。据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水量大,造成湖水更新速度慢。答案(1)A(2)C(3)D[真题再用]下图为贝加尔湖区地质构造示意图。2005年8月,中俄科学家对该湖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1.该湖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褶皱D.断层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推断,贝加尔湖是因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湖。2.关于图示地区湿地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调整当地气候和径流C.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D.城市扩建的备用土地答案B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它可以调整局地小气候和径流。(2024·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积累而成。在沿海地区常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记着海岸线位置的改变。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动 B.向海洋方向推动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淌的海水搬运输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积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第(1)题,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积累形成的,任何一条贝壳堤的形成必需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积累才能形成;另外,图示三条贝壳堤形态都较平直,说明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较稳定。第(2)题,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积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动,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贝壳堤须要贝类生物的积累,泥沙积累不会形成贝壳堤。泥沙在贝壳堤外积累,新的海岸线与贝壳堤大致平行,而不会形成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第(3)题,由图中不同年头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时代的改变,不断向海洋方向推动,说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缘由是河流带来了大量泥沙,且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推动。答案(1)C(2)B(3)D[真题再用]1.图中贝壳堤分布区域地势()A.由东向西倾斜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C.由西向东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答案C解析依据图中3条贝壳堤的分布可知,先形成的偏西,后形成的偏东,现代海岸线更偏东,说明该地区地势由西向东倾斜。2.该地区贝壳堤的分布,反映了近4000年来()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答案A解析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海岸线有贝壳堤,说明是经验了较长时间的积累作用形成的,所以近4000年来海岸线位置改变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汉中天坑群位于秦巴山区,2024年10月底,陕西组织国内外地质专家学者,共同对汉中天坑群进行实地勘查和成果论证。专家组一样认为:典型性、原始性、稀有性、完整性等资源禀赋优异,具备科学探讨、科考探险、观光旅游等多种价值,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2018年4月27日下午,第四次中国—捷克汉中天坑洞窟联合考察活动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正式启动。汉中天坑群的科研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以往天坑群均位于北纬24°~31°之间和南、北纬20°以内,而汉中天坑群则位于北纬33°旁边,是潮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最北界首次发觉的地质景观,这出乎全部地质学家的意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探讨所高级工程师张远海将其称为世界奇迹,“它填补了世界岩溶地质探讨的空白,也增加了更多生物探讨的原始样本。”天坑是碳酸盐岩在地下河长期冲刷下,形成洞窟后倒塌而成,是一种喀斯特地貌。通过对天坑的探讨可以推断地质时期该地区环境的演化。以喀斯特地貌为背景考查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开发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024·山东青岛一模)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据此完成1~3题。1.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岩层断裂发育②石灰岩层厚度小③岩层产状平缓④地下河水位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厚度大,①正确,②错误;图中岩层层序界面比较平缓,简单被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项。2.巨量倒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堵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A.溶蚀、冲蚀增加B.溶蚀减弱、冲蚀增加C.溶蚀、冲蚀减弱D.溶蚀增加、冲蚀减弱答案A解析由于巨量倒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