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利用史料,了解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表现;运用地图等形式明确清朝版图的奠定。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做客观评价。(时空观念、历史说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运用教材相关史料,在了解清朝危机表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些危机对中国造成的深刻影响。渗透家国情怀感悟经过清朝的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合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时空观念、历史说明、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1.重点:清朝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发展的历程及特点。2.难点:多角度相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时代特征。探学新知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100多年的鼎盛局面。(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旺盛,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的表现(1)皇帝独断大政: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于地方详细事务也总是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2)奏折制度①内容: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自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②作用:这种快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干脆、广泛地获得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限制。(3)中枢秘书机构的改变——设立军机处①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干脆监督下工作,协商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特点:机构简洁;军妓大战品级不高,都是皇帝钦定;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皇帝召见军妓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版式效率高,能快速处理机要文书,按皇帝意旨办理军务。②内阁:负责处理一般文书。(4)文字狱①概况: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限制特别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峻的摧残。二、疆域的奠定1.巩固东南边疆——统一台湾(1)1662年,郑成功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倒戈。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巩固东北边疆——雅克萨之战(1)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3)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巩固北部及西北边疆(1)平定叛乱时期叛乱平定康熙时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准尔丹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乾隆时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被平定(2)结果①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②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巩固西南边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确立册封制度①册封达赖: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被清廷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②册封班禅: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2)驻藏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起先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普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5.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1)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2)对于边疆地区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敬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6.清朝的版图与区划(1)清朝的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基本奠定。(2)地方制度①在清朝疆域内,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或总督治理。②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背景:清朝由盛转衰(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2.政治危机(1)缘由①清朝人口膨胀快速。②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③政治腐败:和贫富冲突的积累。(2)表现①从乾隆后期起,农夫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隐私宗教白莲教领导的。②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③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3.外部危机及其对策(1)表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闭关自守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③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3)影响这种闭关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随堂训练1.清朝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各旗干脆受中心政府管理。由此可知盟旗制度()①减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②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③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④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禔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依据自己的标准隐私选择皇子作为继承人,隐私建储制由此起先。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说明白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3.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其次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A.加强了中心政府对台湾的限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除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改变有千端。画成照旧葫芦样,要把葫芦细致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5.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牢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6.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7.康熙年间大力推行激励垦荒的措施。至康、雍之际,全国垦田数字已超过明朝后期水平。雍、乾两朝,随着边疆和山区的开发,垦田数字接着上升。乾隆末年,人口突破三亿。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A.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人地冲突日益突出C.粮食产量的不断攀升 D.贫富分化日益严峻8.标记着西藏地方与中心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的是()A.册封达赖喇嘛 B.派遣驻藏大臣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9.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主要意义是()A.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D.加强了中心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理10.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心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避开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减弱了中枢权力11.康熙曾说:我的宏大事业最终完成了。在这两年中,我栉风沐雨,三次穿越沙漠追击敌人……连续的追击,加之百分之百的艰辛,才有了今日的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A.清剿明朝残余 B.派兵收复台湾C.抗击沙俄入侵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12.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是()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俄雅克萨之战C.中俄《瑷珲条约》 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依据“逐步改造蒙古社会”“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各旗干脆受中心政府管理”可知①正确,依据“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可知②正确,由此解除C项。依据“各旗干脆受中心政府管理”可知③④正确,由此解除A项和B项,选D。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嫡长子胤禔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依据自己的标准隐私选择皇子作为继承人”表明皇帝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起先突破传统,依据自己意愿加以选择,皇权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皇帝立嗣问题,故B项错误;否认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手段、表象,实质是专制皇权发展的体现,故C项错误;D项是现象而不是实质,由此解除。3.答案:C解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度不受中心政府限制,故A项错误;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台湾移民不是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向台湾移民有利于台湾开发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台湾地区对中心政府、中华民族的认同,故选C项。其次次没有涉及西方殖民问题,由此解除D项。4.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摩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反映A、C、D项说法。5.答案:A解析:依据“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可知徐中约强调皇权专制暗含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机,而非赞扬康乾盛世,故B项错误;材料从制度层面分析统治危机,未突出皇帝个人因素,故解除C项。D项“晚清”时间与材料不符。6.答案:B解析: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结合所学学问,密折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外人无从得知,故B项正确;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与材料中“密陈朕前”不对应,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总揽军、政大权,与材料所述不符,由此解除D项。7.答案:B解析:人口增多的干脆影响是劳动力的增加,但劳动力增加未必劳动效率就高,由此解除A项;口的急剧增加会导致大量粮食的消耗,粮食产量无法由材料得出,由此解除C项。人口增长和贫富分化没有干脆必定的联系,由此解除D项。8.答案:B解析:册封达赖和班禅从今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需经过清朝中心册封的制度,由此解除A项和D项。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是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权,由此解除C项。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起先派遣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记着西藏地方与中心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9.答案:D解析:清政府是从郑氏后裔手中接手台湾,由此解除A项。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与题意无关,由此解除B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心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由此解除C项。10.答案:A解析:从“中心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