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三叉左阀体的多轴加工任务3-1任务描述图3-1-1三叉左阀体零件图图3-1-2三叉阀体装配效果图本次任务要求加工图3-1-1所示的三叉左阀体零件,该零件主要由三个叉状特征和一个柱状特征构成,该零件是三叉阀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如图3-1-2所示。任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也要求能够利用NX10.0软件完成三叉左阀体的自动编程。任务描述任务实施零件图样分析加工方案设计操作步骤后置处理分析图3-1-1三叉左阀体零件图,发现左阀体结构复杂,包含孔、圆柱面、圆角等特征。且各特征分布在零件的各个方向,适于利用多轴机床分别装夹两端完成全部加工任务,而且为确保各个加工部分的形位误差,应该在装夹完成后尽可能多的完成工件特征的加工任务,尤其需要注意圆角加工有残留。1.零件图样分析图3-1-1三叉左阀体零件图表3-1-1三叉左阀体加工工艺表2.加工方案设计序号装夹加工工步加工策略加工刀具加工参数余量1装夹头部阀体底部平面加工平面铣立铣刀T1D166000150002阀体底部孔粗加工型腔铣立铣刀T4D880006000.23阀体底部孔精加工型腔铣立铣刀T4D8900050004装夹尾部阀体顶部粗加工型腔铣立铣刀T2D12R6800015000.25阀体顶部柱面加工可变轮廓铣立铣刀T2D12R68000150006三叉曲面精加工可变轮廓铣立铣刀T2D128000150007圆角精加工可变轮廓铣立铣刀T3D8R4800015000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打开软件NX10.0。文件导入。(a)(b)(c)(d)图3-1-3设置WCS过程3.操作步骤-基本环境设置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打开软件NX10.0。文件导入。进入加工环境。3-1-5加工环境界面图3-1-4应用模块界面图3.操作步骤-基本环境设置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打开软件NX10.0。文件导入。进入加工环境。MCS设置。图3-1-6CSYS设置界面图3-1-7MCS设置界面在【几何视图】下双击【MCS_MILL】,设置【CSYS】类型为“动态”,【参考】选择“WCS”,将加工坐标系MCS与建模坐标系WCS进行重合,完成加工坐标系设置,如图3−1−6所示。单击【确定】后在【安全设置选项】下拉列表中选择“平面(刨)”,选择上表面为基础平面,输入距离“3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安全平面设置,如图3-1-7所示。3.操作步骤-基本环境设置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打开软件NX10.0。文件导入。进入加工环境。MCS设置。刀具建立。图3-1-9刀具参数设置界面图3-1-8创建铣刀界面在【机床视图】下,右击【GENERIC_MACHINE】,依次选择【插入】-【刀具】。将刀具【名称】设置为“T1D16”,如图3-1-8所示。【参数】设置页面中更改直径和刀刃数据为“16、“4”,“刀具号”、“补偿寄存器”、“刀具补偿寄存器”三个参数均为“1”,其他参数默认即可,单击【确定】返回,如图3-1-9所示。3.操作步骤-基本环境设置(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图3-1-10型腔铣工序创建界面在【程序顺序】视图中,将【PROGRAM】改为“DIMIAN”,右击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planar】,刀具选择“T1D16”,【名称】输入“铣平面-PLANAR_MILL”,如图3-1-10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图3-1-11WCS设置界面依次设定“封闭的”、“自动”、“外部”,并选择【编辑】调整刀具位置为“对中”。指定底面。【类型】选择“XC-YC”,【偏置和参考】选择“WCS”,【距离】输入“0”,确定后返回,如图3-1-11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图3-1-12型腔铣刀轴设置界面刀轴设置。【刀轴】设置为“+ZM”。刀轨设置。【切削模式】设为“跟随周边”,【步距】设为“刀具直径百分比”,【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75%”。打开切削层扩展参数,【类型】设为“恒定”,【每刀切削深度】设置为“0”,确定后返回,如图3-1-12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参数设置。图3-1-14“余量”参数设置界面图3-1-13“策略”参数设置界面打开【切削移动】对话框,在【策略】选项卡中将“刀路方向”设置为“向内”,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如图3-1-13所示。【余量】选项卡全部参数设置为“0”,其他参数保持默认,确定后返回,如图3-1-14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定。图3-1-15“进退刀”参数设置界面打开【非切削移动】对话框,在【进刀】选项卡中将“封闭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与开放区域相同”,将“开放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线性(长度50,旋转角度0°,斜坡角0°,高度3mm,最小安全距离65%)”,如图3-1-15所示;在【退刀】选项卡中将“退刀类型”设置为“抬刀”,高度设置为“0.5”。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1)底面铣削加工程序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定。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刀路升成。图3-1-17底面铣削刀路图3-1-16“转速、进给”参数设置界面设置【主轴速度】为“6000”,【进给率】为“1500”。计算后返回,如图3-1-16所示。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查看该策略编程刀路如图3-1-17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在【机床视图】下,右击【GENERIC_MACHINE】,依次选择【插入】-【刀具】,新增一把D8立铣刀。将刀具【名称】设置为“T4D8”,【参数】设置页面中更改直径和刀刃数据为“8、“4”,“刀具号”、“补偿寄存器”、“刀具补偿寄存器”三个参数均为“2”,其他参数默认即可,单击【确定】返回,如图3-1-18所示。图3-1-18型腔铣工序创建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返回程序视图,右击【DIMIAN】程序组,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contour】,【工序子类型】选择【型腔铣】,【刀具】更改为“T4D8”,【名称】输入“铣内孔_CAVITY_MILL”,如图3-1-19所示。图3-1-19型腔铣主参数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部件。打开“部件几何体”对话框后,选择当前实体作为操作对象。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图3-1-20部件几何体创建界面打开“切削区域”对话框后,选择内孔的底和壁作为操作对象,如图3-1-20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刀轴设置。【刀轴】设置为“+ZM”。刀轨设置。【切削模式】设为“跟随部件”,【步距】设为“刀具直径百分比”,【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50%”,【每刀切削深度】设为“恒定”,【最大距离】设置为“0.5”。切削层设置。【范围类型】设置为“自动”,【切削层】设置为“仅在范围底部”,如图3-1-21所示。图3-1-21型腔铣切削层创建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切削参数设置。打开【切削移动】对话框,勾选【余量】选项卡中“使底面与侧面余量一致”,设定“部件侧面余量”为“0.3”,其他参数保持默认,确定后返回,如图3-1-22所示。图3-1-22“余量”参数设置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定。打开【非切削移动】对话框,在【进刀】选项卡中将“封闭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沿形状斜进刀”,斜坡角为“1”,高度为“0.5”,高度起点为“前一层”,最小安全距离为“0”,最小斜面长度为“30%”,“开放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与封闭区域相同”,如图2-25所示;在【退刀】选项卡中将“退刀类型”设置为“圆弧”,半径为“0.5”,圆弧角度为“90°”高度为“0.5”,如图3-1-23所示。图3-1-23“进退刀”设置对话框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定。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设置【主轴速度】为“8000”,【进给率】为“600”。计算后返回,如图3-1-24所示图3-1-24“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置界面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2)内孔铣削精加工时,将【余量】选项卡中的“部件侧面余量”设为“0”,将非切削移动参数【封闭区域】设置为“与开放区域相同”,【开放区域】中将“退刀类型”设置为“圆弧”,半径为“0.5”,圆弧角度为“90°”高度为“0.5”,设置为“圆弧”;【退刀】中将“退刀类型”设置为“与进刀相同”。设置完成后,查看策略刀路。刀具建立。刀路创建。部件边界指定。指定切削区域。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定。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刀路生成。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3)预钻孔、钻孔刀具建立。在【机床视图】下,右击【GENERIC_MACHINE】,依次选择【插入】-【刀具】,新增一把φ6mm中心钻,【名称】设置为“中心钻D6”,直径和刀刃数据为“6、“2”,“刀具号”和“补偿寄存器”均为“3”,其他参数默认。再新增一把φ5mm麻花钻,【名称】设置为“麻花钻D5”,直径和刀刃数据为“5、“2”,“刀具号”和“补偿寄存器”均为“4”,其他参数默认即可,如图3-1-25所示.图3-1-25孔加工刀具设置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3)预钻孔、钻孔刀具建立。刀路创建。返回程序视图,右击【DIMIAN】程序组,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hole_making】,【工序子类型】选择【钻孔】,【刀具】更改为“中心钻D6”,【名称】输入“预钻孔_DRILLING”,如图3-1-26所示。图3-1-26孔加工【特征设置】对话框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3)预钻孔、钻孔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刀轨设置。几何体设置。【几何体】选择“MCS_MILL”;【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三个孔特征,设置深度为“2”。刀轨设置。【运动输出】选择“机床加工周期”,【循环】选择“钻”,如图3-1-27所示;【切削参数】设置“顶偏置”为“1”,“底偏置”为“0”,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如图3-1-28所示;【非切削参数】设定“转移/快速”的“转移类型”为“Z向最低安全距离”,“安全距离”设为3,其余参数默认。图3-1-28刀路偏置参数设置图3-1-27刀轨设置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3)预钻孔、钻孔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刀轨设置。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刀路生成。图3-1-29转速和进给设置图3-1-30孔加工刀路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如图3-1-29所示,在【进给率和速度】对话框中,将【主轴速度】设置为“1200”,【进给率】设置为“200”。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刀路生成按钮,查看该策略编程刀路如图3-1-30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3)预钻孔、钻孔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刀轨设置。进给率和速度参数设定。刀路生成。刀路复制。在【程序视图】下,复制“预钻孔_DRILLING”,重命名为“钻孔_DRILLING”,进入参数设置对话框,修改刀具为“麻花钻D5”;点击指定几何特征图标,修改深度数据为“10.5”,如图3-1-31。退出后点击刀轨生成,观察刀路。图3-1-31钻孔加工创建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进入【建模】,选择圆弧曲线执行【拉伸】操作,拉伸高度为“45”。(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打开【程序视图】,新建程序组,命名为“DINGMIAN”。打开【几何视图】,新建工件坐标系,命名为“MCS_MILL_2”。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MCS建立。再次进入【加工】,双击“MCS_MILL_2”,在【自动判断】方式下将坐标系设置在上表面中心处,如图3-1-32所示。图3-1-32阀体加工workpiece设置界面(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MCS建立。几何体设置。在【MCS_MILL_2】下插入WORKPIECE几何体,名称设置为“WORKPIECE_2”,指定毛坯为拉伸实体,指定部件为三叉左阀体模型,如图3-1-33所示。图3-1-33阀体加工MCS设置界面(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MCS建立。几何体设置。刀路创建。切换至【程序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contour】,【工序子类型】选择【型腔铣】,按照下图选择【位置】中各项设置参数,并在【名称】下方的方框中输入“顶面开粗_CAVITY_MILL”。(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MCS建立。几何体设置。刀路创建。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刀轴】:“+ZM”。【刀轨设置】:【切削模式】设为“跟随周边”,【步距】设为“刀具直径百分比”,【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75%”,【公共每刀切削深度】设置为“恒定”,【最大距离】设置为“0.5”。【切削层】:【范围类型】设为“自动”,【切削层】设为“恒定”,其他参数默认。(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程序组创建。MCS建立。辅助体创建。MCS建立。几何体设置。刀路创建。刀轴设置。刀轨设置。切削层设置。【切削参数】:【策略】中切削方向设为“顺铣”,切削顺序设为“层优先”,刀路方向设为“向内”;【余量】中设置孔壁余量均为“0.3”,其余参数不变。【非切削参数】:进刀选项卡中,将“封闭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与开放区域相同”,将“开放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为“圆弧(半径1mm,角度90°,高度3mm,最小安全距离65%)”;在【退刀】选项卡中将“退刀类型”设置为“与进刀相同”。【进给率和速度】:主轴速度设为“8000”,进给率设为“1500”。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查看该策略编程刀路以及3D仿真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学习,如图3-1-34所示。(4)三叉左阀体外形粗加工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图3-1-34型腔铣加工后实体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5)C2倒角加工刀路创建。打开【程序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muti-axis】,【工序子类型】选择【可变轮廓铣】,按照下图选择【位置】中各项设置参数,并在【名称】下方的方框中输入“铣倒角_VARIABLE_CONTOUR”,如图3-1-35所示。图3-1-35倒铣角程序位置设置界面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5)C2倒角加工刀路创建。参数设定。【几何体】:指定部件设置为三叉左阀体【驱动方法】:设置为“曲线/点”,选择图示实体边为驱动几何体【投影矢量】:设置为“刀轴”【刀具】:设置为“T1D16”【刀轴】:设置为“垂直于部件”。【切削参数】:参数默认。【非切削参数】:切换至【进刀】选项卡,进刀类型设置为“线性”,进到位置设置为“距离”,长度设置为“10mm”,旋转角度和斜坡角均设置为“0°”。然后,切换至【退刀】选项卡,将“退刀类型”设置为“与进刀相同”。【进给率和速度】:主轴速度设为“8000”,进给率设为“1500”。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查看该策略编程刀路,如图3-1-36所示。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5)C2倒角加工刀路创建。参数设定。图3-1-36倒铣角刀路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新增一把φ12mm的球头刀,【名称】设置为“T2D12R6”,直径和刀刃数据为“12、“4”,“刀具号”和“补偿寄存器”均为“5”,其他参数默认。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打开【程序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muti-axis】,【工序子类型】选择【可变轮廓铣】,按照下图选择【位置】中各项设置参数,并在【名称】下方的方框中输入“铣柱面_VARIABLE_CONTOUR”。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选择。【几何体】:指定部件为“MCS_MILL_2”,指定部件选择“三叉左阀体”实体,指定区域选择圆柱面【驱动方法】:设置为“流线”,进入扩展窗口,切削方向选择图所示箭头,材料侧调整为垂直柱面向外,驱动设置中将刀具位置调整为“相切”,切削模式调整为“螺旋或螺旋式”,步距调整为“数量”,步距数设置为“30”,如图3-1-37所示。图3-1-37柱面精加工驱动方式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选择。投影矢量选择。刀轴设置。【投影矢量】:设置为“刀轴”【刀具】:设置为“T2D12R6”【刀轴】:设置为“相对于矢量”,选择图示方向为矢量方向,侧倾角设置为“-15°”,如图3-1-38所示。图3-1-38柱面精加工刀轴指定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选择。投影矢量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图3-1-39柱面精加工切削参数余量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选择。投影矢量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图3-1-40柱面精加工“进退刀”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6)柱面精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选择。投影矢量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刀路生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速度设为“8000”,进给率设为“1500”。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查看该策略编程刀路,如图3-1-41所示。图3-1-41柱面精加工刀路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打开【程序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muti-axis】,【工序子类型】选择【可变轮廓铣】,按照下图选择【位置】中各项设置参数,并在【名称】下方的方框中输入“铣三叉曲面_VARIABLE_CONTOUR_1”。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指定部件为“MCS_MILL_2”,指定部件选择“三叉左阀体”实体,指定区域选择图示三叉曲面,如图3-1-42所示。图3-1-42三叉左阀体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设置为“曲面”,进入扩展窗口,指定上述曲面为驱动几何体,切削方向选择图所示箭头,材料侧调整为垂直柱面向外,驱动设置中将刀具位置调整为“相切”,切削模式调整为“往复”,步距为“数量”,步距数设置为“30”,如图3-1-43所示。图3-1-43三叉曲面驱动方式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设置为“刀轴”。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设置为“T2D12R6,如图3-1-44所示”。图3-1-44三叉曲面加工刀路投影矢量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设置为“相对于矢量”,选择图示方向为矢量方向,侧倾角设置为“-15°”,如图3-1-45所示。图3-1-45三叉曲面加工刀路刀轴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图3-1-46三叉曲面加工刀路刀轴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主轴速度设为“8000”,进给率设为“1500”。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刀路创建。在【程序视图】下,依次创建“铣三叉曲面_VARIABLE_CONTOUR_2”和“铣三叉曲面_VARIABLE_CONTOUR_3”两个工序。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刀路创建。参数变更。【几何体】:指定部件为“MCS_MILL_2”,指定部件选择“三叉左阀体”实体,指定区域根据工序的不同选择另外两个三叉曲面。【驱动方法】:设置为“曲面”,进入扩展窗口,指定相应曲面为驱动几何体,切削方向按照顺铣方向选取箭头,材料侧调整为垂直柱面向外,切削模式保持为“往复”,步距和步距数保持不变。【刀轴】:设置为“相对于矢量”,根据所加工的三叉曲面确定矢量方向,侧倾角设置为“-15°”。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7)三叉曲面精加工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投影矢量设置。刀具选择。刀轴设置。切削参数设置。非切削参数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刀路创建。参数变更。查看刀路。图3-1-47三叉曲面加工刀路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8)圆角加工刀具建立。新增一把φ8mm的球头刀,【名称】设置为“T3D8R4”,直径和刀刃数据为“8、“3”,“刀具号”和“补偿寄存器”均为“6”,其他参数默认即可。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8)圆角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打开【程序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工序】,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muti-axis】,【工序子类型】选择【可变轮廓铣】,创建工序“铣圆角_VARIABLE_CONTOUR_1”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8)圆角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指定部件为“MCS_MILL_2”,指定部件选择阀体实体,指定区域选择图示曲面,如图3-1-48所示。图3-1-48圆角加工驱动设置示意图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8)圆角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置。设置为“曲面”,进入扩展窗口,指定上述曲面为驱动几何体,切削方向选择图所示箭头,材料侧调整为垂直柱面向外,驱动设置中将刀具位置调整为“相切”,切削模式调整为“螺旋”,步距为“数量”,步距数设置为“10”。3.操作步骤-三叉左阀体加工刀路编制(8)圆角加工刀具建立。刀路创建。几何体设置。驱动方法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6 Unit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捆条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第二单元第十三课《控制输出模块工作》-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二零二五年度海域使用权转让及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合同
-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安徽专版)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合作项目返点分红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餐饮行业厨艺大赛组织合同
- 2025年度股东协议补充协议:针对公司分立、合并后的股权处理
- 供应链可持续采购实践
- 菌菇智慧方舱栽培及食用菌菌包中心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园林垃圾处理政策解读
- GT 42456-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IACS组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 《胎心监护及判读》
- 养老院管理-护理员-绩效考核表
- 奥尔夫技能考核方案
-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教案
- BPO糊的生产工艺
- 装饰装修工程安全管理培训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