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物态变化TOC\o"1-1"\h\u【题型1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题型2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 2【题型3温度的估测】 3【题型4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 3【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4【题型6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5【题型7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热特点】 7【题型8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8【题型9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9【题型10熔点和凝固点】 12【题型1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现象】 13【题型12沸腾的条件及特征和沸点】 15【题型13蒸发的现象及特征和蒸发致冷的应用】 16【题型14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7【题型15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薪】 19【题型16液化的方法】 21【题型17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22【题型18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23【题型1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 24【题型1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23-24九年级上·甘肃武威·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为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23-24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下列有关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时,为了使读数更准确,可以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读数B.实验室用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要先甩一甩C.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要待温度的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D.体温计使用前必须要在沸水中消毒3.(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要用温度计测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甲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图乙为体温计,示数为。4.(23-24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它的量程为℃,当前示数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读数(选填“能”或“不能”)。5.(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AC中吸管粗细相同),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1)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性质制成的。若周围温度升高时,D的液柱将向移动(选填“左”、“右”);(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题型2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6.(23-24八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有的用酒精,酒精的相关数据如表中所示。在测量沸水温度时,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A.凝固点低 B.凝固点高 C.沸点低 D.沸点高7.(23-24八年级上·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③和⑥ D.②和⑤8.(23-24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末)上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规律制成的;若要测量萘的沸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格中的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80.5沸点/℃357781112189.(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小强在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题型3温度的估测】 10.(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估测中,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km/h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约为120m/s D.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11.(23-24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A.-5℃ B.5℃ C.25℃ D.35℃12.(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深圳自12月气温骤降,紧急“入冬”,小明上课时感觉头疼鼻塞,校医不小心将没甩的体温计给小明,结果显示为39℃,则小明的体温(选填“小于等于”、“大于等于”或“一定等于”)39℃。【题型4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13.(23-24八年级下·北京平谷·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A.35.0℃ B.36.5℃ C.37.0℃ D.36.8℃14.(23-24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7.5℃。若在不甩的情况下,直接给另外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这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7.5℃、39.5℃ B.都是37.5℃C.都是39.5℃ D.36.5℃、39.5℃15.(20-21八年级上·贵州铜仁·期末)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6.5℃和39.2℃,那么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16.(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如题图所示,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17.(23-24九年级上·广西百色·期末)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 B.乙为气态 C.丙为液态 D.丙为气态18.(22-23八年级下·广东惠州·期末)如题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液态 B.乙是固态C.丙是气态 D.甲、乙、丙均是固态19.(22-23八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固、液、气三种状态。甲→丙的过程需要热,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题型6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20.(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坐垫内的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B.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C.人坐上去时,坐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D.坐垫内物质温度不变时,一定既不吸热也不放热2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A.升华、凝华 B.升华、凝固C.熔化、凝固 D.熔化、凝华22.(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根据信息分析问题是初中生应该锻炼的能力。根据小资料中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铝锅可以熔化铜B.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可能是固态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熔化D.在寒冷的(-50℃)北极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23.(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尾·期末)炎炎夏季,小明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变成了冰块,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小明在可乐里加入冰块后能降低可乐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冰块(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4.(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据网上报道,在我国北方严寒的冬季,有一个小女孩用舌头舔铁门,随后小女孩的舌头被黏在了铁门上,如图所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温馨提醒:该行为危险,请勿尝试)25.(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钱的铸造有“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洪沪扇合,倾入模内”的记载,“铜先入化”是说铜发生了,“倾入模内”后将发生凝固,此过程中铜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题型7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热特点】 26.(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超市里,待售的冰鲜海产品周围会铺上一层碎冰保鲜。这是利用冰()A.凝固吸热 B.熔化吸热 C.液化吸热 D.升华吸热27.(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关于冰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凝华现象,需要吸热C.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熔化现象,需要吸热28.(23-24九年级上·福建三明·期末)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陶范法铸造金属铸件的情景。将液态金属倒入陶质模具中,定型后敲碎模具取出金属铸件,这一过程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凝华放热 B.凝华吸热C.凝固放热 D.凝固吸热29.(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医院常用冰敷的方式给高烧患者降温,这是利用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吸收热量。30.(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填物态变化名称)制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1.(23-24九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如图是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出土的一件“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壶内装酒,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冰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使壶内酒的温度降低,饮用口感更佳。【题型8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2.(23-24七年级下·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A、B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组装器材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2)分析乙中的图像可知,一定属于晶体的是(A/B)物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3)若要在第4min时使物质A、B的温度相同,可以适当(增加/减少)A物质的质量。33.(23-24八年级下·重庆·期末)小军在实验室探究冰的熔化规律。(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下列操作能使碎冰受热均匀的有;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水浴法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碎冰中(2)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继续加热,直至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小军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图像,这段时间内试管里面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由图像可知此时液面的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4.(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探究萘和烛蜡熔化的规律:(1)实验应采用(A/B)装置,该装置实验时温度上升较(快/慢),便于记录数据;(2)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其目的是;(3)图C是萘和烛蜡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熔化时的温度特点是:;(4)将A装置烧杯和试管中均换成碎冰研究冰的熔化,不考虑空气传热,当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时,试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原因是:。35.(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图甲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2)为了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只要写出一条即可)(3)在图乙中,B、C是水平线的两个端点,则(选填“B”、“C”或“B或C”)点的温度表示熔点,因为物质在该点的状态是固态。【题型9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36.(23-24八年级上·西藏昌都·期末)观察下面物体熔化图像,正确的是(

)A.该图为非晶体熔化图像 B.10min时物体属于液态C.该物体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min D.该物体在BC段,温度不变,但仍然持续吸热37.(23-24八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既不放热,也不吸热。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38.(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B.甲在第10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C.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D.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39.(23-24八年级上·广西柳州·期末)将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常常被粘在冰棍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低温的冰棍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即,该物态变化过程中舌头上的水需要热量,能反应出该物态变化中水的温度-时间图像是下图中的。

40.(23-24九年级上·河南安阳·期末)图甲为物质的凝固图像,依据图甲的信息,回答问题;(1)物质凝固时温度(选填“降低”、“升高”或“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2)图甲中第16min时,物质处于态;(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物质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的质量会(选填“变大”或“变小”)。41.(23-24八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根据固体的熔化特点,将常见固体分成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这两类物质熔化时的图像各具特点。如图①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锡在第14min时处于态;(3)2023年11月的孝感很冷,如②图,室外的自行车上挂有很多“冰柱”,它的形成要热(选填“吸”或“放”)。【题型10熔点和凝固点】 42.(23-24八年级上·宁夏固原·期末)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物质铁水银酒精钨熔点/℃1535-39-1173410沸点/℃2750357785927A.铁在1535℃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C.用金属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43.(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固态酒精-117固态水银-39冰0铅328铜1083A.可以将铜放到铅制容器中熔化B.放在的房间中的水会凝固成冰C.的酒精是固态D.在的寒冷北极,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44.(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2022年9月9日,我国科学家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新矿物(如图),命名为“嫦娥石”,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这颗“嫦娥石”从月球来到地球,其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熔点。45.(23-24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2023年12月份河南下大雪,环卫工人往结冰的路面撒盐加快冰的(物态变化),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选填“高”或“低”)。【题型1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现象】 46.(23-24八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莆田传统美食——炸豆腐,制作时将豆腐放入油锅中能听到“呲啦”声,该现象是豆腐中的水分遇热油发生了(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47.(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48.(23-24八年级上·湖南岳阳·期末)在冬天和夏天,许多时候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会出现一层“水雾”,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冬天开热风空调,目的是将挡风玻璃温度提高,以消除并防止“水雾”再次产生B.夏天开冷风空调,目的是将挡风玻璃温度降低,以消除并防止“水雾”再次产生C.冬天的“水雾”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D.不论冬天或夏天“水雾”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49.(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 B.a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 D.b处较浓50.(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头·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可加入香熏的抑菌加湿器,采用静音技术,工作时只有25分贝(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种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液态的水雾化成“白气”,说明声波可以传递,“白气”是态(选填“固”、“液”或“气”)。51.(23-24八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如图,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则冷水中的温度计示数会,冷水的质量会,说明了水蒸气进入冷水中遇冷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装置中左边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试管底部受热。52.(23-24八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1);(2);(3)。53.(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小明在帮妈妈劳动时,从菜地里拔出了一个新鲜水萝卜,放在桌子上几天后,但是小明觉得看上去和新鲜的基本一样,这里指的是萝卜的基本没变。拿起来感觉变轻了,是指萝卜的变小了,这是由于在放置过程中萝卜中的水分发生了(物态变化)造成的。【题型12沸腾的条件及特征和沸点】 54.(23-24八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春卷是我国的传统美食,黄小涵同学在家帮妈妈做家务,看到把春卷放进油锅中炸,过一段时间取出春卷,发现春卷金黄焦脆;而放进水中,无论怎样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这说明()A.水的密度大,油的密度小B.水有沸点,油没有沸点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D.水是无色的,油是黄色的55.(23-24八年级上·河北衡水·期末)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知识,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在皮肤表面液化吸热B.手被刚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冻肉“粘”住,这是凝固现象C.烧水时,看到水沸腾了,则此时的水温就是100℃D.揭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56.(23-24八年级上·四川内江·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在一标准大气下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乙、丙两图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安装仪器时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B.由甲图温度计的示数可知,此时杯中情况如丙图C.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甲图中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57.(23-24九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常温常压下),碗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58.(23-24八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峨眉山行纪》中记述了“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小明认为“不成饭”的原因是泉水烧不开。小明的说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因为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59.(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氢氧熔点/℃78.5-117-9532880.5-259-218沸点/℃357-38.81111740218-253-183(2)-80℃时酒精呈态;(3)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4)若液化空气,从液态空气中提取氢气与氧气这两种气体,最先被分离出来的是。【题型13蒸发的现象及特征和蒸发致冷的应用】 60.(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同学都早起参加慢跑,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慢跑后同学的体温约为37℃B.慢跑后同学的脉搏跳动20次的时间约为50sC.运动后不能马上冲凉,是因为凉水蒸发放热,不利于人体散热D.慢跑1.5公里的时间大约为0.04h61.(23-24八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测量酒精温度后,将温度计抽出,这时将看到温度计的示数()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C.先降低,然后达到室温停止不变 D.先上升,然后降低到室温62.(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我国劳动人民常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将纱布盖在盛有饭菜的篮子上,使边缘浸在水中可以延长食物保存时间()A.主要是利用水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B.水汽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放给食物C.这样可以使食物的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D.为了效果更好,装置应放在高温通风的地方63.(23-24八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分布有一定规律。如图所示南方的芭蕉树叶子比较宽大,可加快水分蒸发,蒸发时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而适应南方的炎热湿润环境。64.(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疗伤喷雾,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65.(23-24八年级上·江西上饶·期末)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在水循环中,水汽化的形式是,水汽化的过程中要热。【题型14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66.(23-24八年级下·北京石景山·期末)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图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0.511.522.533.54温度/℃9093959898989898大量气泡冒出到达水面破裂无无无无有有有有有分析表中的现象和数据可知:(1)小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为水是沸腾的。(2)实验第1.5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3)由表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67.(23-24八年级下·北京顺义·期末)小明通过图所示器材来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测量仪器是。组装器材的顺序是(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加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3)加热过程中能够判断水沸腾的现象是:;(4)待水沸腾后,测量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加热时间/min00.511.522.53温度/℃9999999999999968.(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由图像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若按照图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由图像乙可以推测该实验地点在(选填字母序号);A.拉萨B.北京C.烟台(3)进一步分析图像乙可知,组所用水的质量较小;对实验评估可知,b组将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给他们合理化建议:(填写一条即可);(4)老师进行了图丁所示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结果发现已经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导致水面上的气压减小,沸点。69.(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用如下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时的特点。(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小明打算在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上剪出一个小孔,以便通过小孔将温度计竖直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两种剪裁方式,选用(选填“a”或“b”)方式才能正确测量水温;(3)当水温为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加热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根据所画图像,分析总结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时间/min00.511.522.533.54温度/℃90949899100100100100【题型15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薪】70.(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1中A、B、C、D所示。(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是否有关;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通过A、D两图的对比,(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2)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乙为其背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为“湿”温度计,为“干”温度计;通常情况下(选填“高”或“低”)一些,这是由于湿温度计棉纱上的水蒸发要的缘故,而且两温度计的差异越大,表示空气越(选填“干燥”或“湿润”);(3)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一个新猜想,并简单陈述事实依据。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有关,事实依据:。7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72.(23-24八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同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的更快,针对热水冷却快慢的这一现象,他们做了以下探究:【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证明】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小明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中都装满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中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的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序号杯子的材料有无电风扇吹风起始温度/℃最终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冷却时间/s1玻璃无9050309202玻璃有9050306123玻璃无9050156654塑料无9050157005铝无905015508【解释】(1)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和秒表,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实验中是根据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2)分析表中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分析表中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三;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3)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选填“玻璃”、“塑料”或“铝”)材料制成的容器;【交流】(4)请你对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题型16液化的方法】 73.(23-24八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关于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体温计能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乙图中,石油气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其液化储存在钢罐内C.丙图中,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是为了减慢水分的蒸发D.丁图中,锅内的水沸腾后再用猛火持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继续升高74.(23-24九年级上·山东烟台·期末)电冰箱工作时,液态致冷剂氟利昂经过毛细管进入冷冻室的管子,发生物态变化变为气态使冰箱内温度降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管内,再次发生物态变化变为液态;氟利昂循环流动使冷冻室保持低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内发生升华,并放热B.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内发生汽化,并吸热C.氟利昂在冷凝管内发生液化,并吸热D.氟利昂在冷凝管内发生凝华,并放热75.(23-24八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气体打火机中的液态燃料丁烷,是通过(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丁烷气体成液体的;冬天坐车时,我们常发现在车窗的(选填“外”或“内”)壁出现水雾。76.(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夏天常用的杀虫气雾剂里面是液体,用手摇一摇喷出来的是却是气体。气体喷出后罐体变凉,原因是(填物态变化)吸热。这些杀虫剂气体是在常温下通过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罐中。77.(23-24八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我们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装入钢罐内的,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采用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题型17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78.(23-24九年级下·重庆大足·期末)如图所示,自然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南方冻雨灾害中电线上的冰柱是凝华形成的B.图乙,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图丙,枝头上的霜是凝固形成的D.图丁,早晨城市里的薄雾是液化形成的79.(23-24八年级下·重庆·期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水蒸气熔化形成的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80.(23-24八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将-16℃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81.(2022·贵州铜仁·一模)下列选项中,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白气”,这是由于干冰汽化形成的B.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用壶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中水汽化后遇冷液化而形成的D.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82.(23-24九年级下·山东东营·期末)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为黑色碳粉。(均填物态变化名称)83.(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如图1是老师课堂上用干冰做实验时的情景。把干冰放在敞口盆中,会发现在盆周围出现大量“白雾”,“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物态变化)形成的。如图2,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管口套上气球,气球中的气体是干冰(物态变化)形成的,用手摸试管,感觉很凉,说明该物态变化发生时热量。【题型18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84.(2024·吉林·二模)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冰袋冷敷——熔化吸热 B.洒水降温——液化放热C.蒸汽熨烫——汽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85.(23-24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末)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超市利用冰块保鲜海产品,利用了冰熔化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86.(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大乌山位于兴国县枫边乡北角,海拔1204.3米,是兴国境内第一高峰。冬季进入“大雪”节气后,大乌山经常出现雾凇云海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赏。如图是刘老师在爬山时拍摄的路边水泥墩结冰的情况,水泥墩上的冰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填物态变化)而成的,这个过程会热。【题型1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 87.(23-24八年级上·广西柳州·期末)自然界中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循环之中(如下图)。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环节①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为升华,环节③对应熔化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C.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D.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于海洋中88.(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23年相互关联的灾害风险报告》称,当多年前形成的冰块融化速度快于被雪取代的速度时,冰川就会退缩;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冰川现在的融化速度是过去20年的两倍;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冰川每年损失267亿吨冰。对这份材料中物理知识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吸热C.冰熔化成水的过程温度不变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不必节约用水89.(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专题04物态变化TOC\o"1-1"\h\u【题型1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题型2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 3【题型3温度的估测】 5【题型4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 5【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7【题型6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8【题型7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热特点】 10【题型8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2【题型9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15【题型10熔点和凝固点】 19【题型1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现象】 20【题型12沸腾的条件及特征和沸点】 23【题型13蒸发的现象及特征和蒸发致冷的应用】 26【题型14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28【题型15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薪】 32【题型16液化的方法】 34【题型17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36【题型18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39【题型1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 40【题型1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23-24九年级上·甘肃武威·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为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答案】A【详解】A.由图知,温度计中液柱在0℃以下,示数为-10℃,故A正确;B.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分度值为1℃,故B错误;C.温度计的液柱离开被测液体后自动下降,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A。2.(23-24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下列有关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时,为了使读数更准确,可以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读数B.实验室用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要先甩一甩C.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要待温度的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D.体温计使用前必须要在沸水中消毒【答案】C【详解】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需要将温度计放在水中进行读数,故A错误;B.实验室用温度计在使用前不需要甩,体温计在使用前才需要甩,故B错误;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等示数稳定后才能进行读数,故C正确;D.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所以不能用沸水消毒,而是用酒精消毒,故D错误。故选C。3.(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要用温度计测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甲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图乙为体温计,示数为。【答案】热胀冷缩-3℃36.5℃【详解】[1]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温度计甲上的数字(0在上面而10在下面)可以知道,液柱是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3℃。[3]乙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0.1℃,示数是36.5℃。4.(23-24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它的量程为℃,当前示数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读数(选填“能”或“不能”)。【答案】热胀冷缩25不能【详解】[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3]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为-20~80℃,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线以上,其示数为25℃。[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5.(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AC中吸管粗细相同),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1)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性质制成的。若周围温度升高时,D的液柱将向移动(选填“左”、“右”);(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答案】热胀冷缩左C【详解】(1)[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气体的这一性质制成的。[2]周围温度升高时,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液柱就会向左移动。(2)[3]A、B容器比较,当外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A的玻璃管更细,A中液柱上升高度更大,所以A精确度也越高;AC玻璃管粗细相同,C装入同种液体更多,温度变化量相同时,C中液体体积变化大,液柱上升高度高,所以C精确度也越高,综上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题型2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6.(23-24八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有的用酒精,酒精的相关数据如表中所示。在测量沸水温度时,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A.凝固点低 B.凝固点高 C.沸点低 D.沸点高【答案】C【详解】水的沸点约为100℃,而酒精的沸点为78℃,水的沸点远高于酒精的沸点,若将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温度计中的酒精将会沸腾,无法正常使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3-24八年级上·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③和⑥ D.②和⑤【答案】D【详解】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液体,故①错误;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浸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②正确;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故③错误;④⑤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④⑥错误,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和⑤,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23-24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末)上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规律制成的;若要测量萘的沸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格中的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80.5沸点/℃35778111218【答案】热胀冷缩水银【详解】[1]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沸点111℃,水银的为357℃、而萘的沸点为218℃,高于甲苯沸点,低于水银的沸点,因此要测量萘的沸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做测温物质。9.(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小强在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答案】DB88【详解】[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侧壁,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体,仍要浸没在液体中,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AC错误。故选B。[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88℃。【题型3温度的估测】 10.(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估测中,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km/h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约为120m/s D.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答案】D【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故B不符合题意;C.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约为120km/h,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23-24八年级下·上海嘉定·期末)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A.-5℃ B.5℃ C.25℃ D.35℃【答案】C【详解】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深圳自12月气温骤降,紧急“入冬”,小明上课时感觉头疼鼻塞,校医不小心将没甩的体温计给小明,结果显示为39℃,则小明的体温(选填“小于等于”、“大于等于”或“一定等于”)39℃。【答案】小于等于【详解】因为体温计玻璃泡和玻璃管中间有部分细管,导致液柱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所以在测量体温前需要将液柱甩回玻璃泡内,校医不小心将没甩的体温计给小明,结果显示为39℃,则说明小明的体温小于等于39℃。【题型4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13.(23-24八年级下·北京平谷·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A.35.0℃ B.36.5℃ C.37.0℃ D.36.8℃【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液柱在36~37℃之间,分度值为0.1℃,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6℃+5×0.1℃=36.5℃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4.(23-24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7.5℃。若在不甩的情况下,直接给另外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这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7.5℃、39.5℃ B.都是37.5℃C.都是39.5℃ D.36.5℃、39.5℃【答案】A【详解】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使用前用力甩几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若不甩体温计,则温度降低时水银不会自动下降。用示数是37.5℃的体温计去测量36.5℃人的体温时,由于体温计没有甩,水银柱不会下降,所以示数仍为37.5℃;用示数是37.5℃的体温计去测量39.5℃人的体温时,水银柱可以自由继续升高,故示数为39.5℃,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21八年级上·贵州铜仁·期末)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6.5℃和39.2℃,那么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答案】38.539.2【详解】[1][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C,若没有甩过,体温计的示数是38.5°C;用此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6.5°C的病人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5°C;用示数是38.5°C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9.2°C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9.2°C。所以,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8.5℃,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9.2℃。16.(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如题图所示,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答案】热胀冷缩能36.5【详解】[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同温度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不同,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不同,从而显示不同的温度。[2]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3]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6.5℃。【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17.(23-24九年级上·广西百色·期末)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 B.乙为气态 C.丙为液态 D.丙为气态【答案】B【详解】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由图可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故选B。18.(22-23八年级下·广东惠州·期末)如题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液态 B.乙是固态C.丙是气态 D.甲、乙、丙均是固态【答案】B【详解】甲图分子间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所以甲为气态;乙图分子间间距很小,且排列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所以乙为固态;丙图分子间距较大,且排布不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所以丙为液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22-23八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固、液、气三种状态。甲→丙的过程需要热,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答案】吸BC【详解】[1]由图可知,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拉伸,所以是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乙图中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甲→丙的过程是固态变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需要吸热。[2]BC段表示物体吸热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题型6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20.(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坐垫内的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B.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C.人坐上去时,坐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D.坐垫内物质温度不变时,一定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答案】B【详解】A.由“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可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属于晶体,故A错误;B.物质熔化需要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人坐上去后坐垫中的物质开始熔化,说明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故B正确;C.人坐上去时,坐垫内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发生了熔化现象,故C错误;D.坐垫内物质温度不变时,仍然在吸热,故D错误。故选B。2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A.升华、凝华 B.升华、凝固C.熔化、凝固 D.熔化、凝华【答案】C【详解】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这属于铁的熔化过程,然后铁水在空中凝固放热变为固态,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根据信息分析问题是初中生应该锻炼的能力。根据小资料中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铝锅可以熔化铜B.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可能是固态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熔化D.在寒冷的(-50℃)北极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答案】D【详解】A.由小资料可以看出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所以铝锅熔化铜,铝会先熔化,因此用铝锅不能熔化铜,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小资料可以看出固态水银的熔点为-39℃,低于常温,所以常温下是液态,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虽然冰的温度能达到熔点0℃,但环境的温度也是0℃,所以达到熔点后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小资料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低于北极地区的温度,所以在北极酒精为液态,因此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3.(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尾·期末)炎炎夏季,小明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变成了冰块,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小明在可乐里加入冰块后能降低可乐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冰块(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凝固熔化吸收【详解】[1]水变成了冰块,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凝固。[2][3]炎热的夏天,由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进可乐杯中,由于冰块的温度比可乐的温度低,所以冰块从可乐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熔化过程吸收热量。24.(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据网上报道,在我国北方严寒的冬季,有一个小女孩用舌头舔铁门,随后小女孩的舌头被黏在了铁门上,如图所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温馨提醒:该行为危险,请勿尝试)【答案】凝固【详解】小女孩用舌头上有水分,当她舔铁门时,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冰,所以会将小女孩的舌头黏在了铁门上。25.(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钱的铸造有“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洪沪扇合,倾入模内”的记载,“铜先入化”是说铜发生了,“倾入模内”后将发生凝固,此过程中铜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熔化不变【详解】[1]铜先入化,是说铜先于铅由固态变为液态,铜先熔化了。[2]铜是晶体,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因此此过程中铜水的温度不变。【题型7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热特点】 26.(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超市里,待售的冰鲜海产品周围会铺上一层碎冰保鲜。这是利用冰()A.凝固吸热 B.熔化吸热 C.液化吸热 D.升华吸热【答案】B【详解】待售的冰鲜海产品周围会铺上一层碎冰保鲜,利用的是冰熔化吸热,使海产品温度降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7.(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关于冰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凝华现象,需要吸热C.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答案】C【详解】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凝固过程向外放热。故选C。28.(23-24九年级上·福建三明·期末)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陶范法铸造金属铸件的情景。将液态金属倒入陶质模具中,定型后敲碎模具取出金属铸件,这一过程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凝华放热 B.凝华吸热C.凝固放热 D.凝固吸热【答案】C【详解】将液态金属倒入陶质模具中,定型后敲碎模具取出金属铸件,此过程中物质状态由液态变为固态,物态变化名称为凝固,该过程需要放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9.(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医院常用冰敷的方式给高烧患者降温,这是利用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吸收热量。【答案】热胀冷缩熔化【详解】[1]一般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根据物质的物态变化特点可知,医院常用冰敷的方式给高烧患者降温,是利用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30.(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填物态变化名称)制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答案】凝固放出【详解】[1][2]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经过凝固制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31.(23-24九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如图是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出土的一件“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壶内装酒,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冰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使壶内酒的温度降低,饮用口感更佳。【答案】熔化吸收【详解】[1][2]冰从周围吸收热量,熔化成液态,使壶内酒的温度降低,饮用口感更佳。【题型8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2.(23-24七年级下·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A、B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组装器材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2)分析乙中的图像可知,一定属于晶体的是(A/B)物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3)若要在第4min时使物质A、B的温度相同,可以适当(增加/减少)A物质的质量。【答案】-2B不变减少【详解】(1)[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刻度值在0以下,所以图甲所测温度是-2℃。(2)[2]晶体有熔点,A和B两种物质都在不断吸收热量,物质B在一段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B有熔点,物质B是晶体。[3]已知物质B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4]若要在第4min时使物质A、B的温度相同,由图可知A的温度较低,所以可以适当减少A物质的质量,让物质A温度升高的快一些。33.(23-24八年级下·重庆·期末)小军在实验室探究冰的熔化规律。(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下列操作能使碎冰受热均匀的有;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水浴法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碎冰中(2)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继续加热,直至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小军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图像,这段时间内试管里面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由图像可知此时液面的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答案】AB晶体固液共存态不会低于【详解】(1)[1]ABC.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和水浴法加热都能使碎冰受热均匀,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碎冰中只是用来准确测量温度,故AB正确,C错误。故选AB。(2)[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3)[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属于晶体。[4]在第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熔化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4)[5]试管里面的水不会沸腾,虽然试管里面的水温度能到达沸点,但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试管里面的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故不会沸腾。[6]标准大气下,水的沸点为100℃,故此时液面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4.(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探究萘和烛蜡熔化的规律:(1)实验应采用(A/B)装置,该装置实验时温度上升较(快/慢),便于记录数据;(2)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其目的是;(3)图C是萘和烛蜡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熔化时的温度特点是:;(4)将A装置烧杯和试管中均换成碎冰研究冰的熔化,不考虑空气传热,当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时,试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原因是:。【答案】(1)A慢(2)受热均匀(3)温度不变(4)不能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能继续放热【详解】(1)[1][2]将装有萘或者烛蜡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所以实验采用A装置。(2)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更加直观观察实验现象,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让受热更加均匀。(3)图C是萘和烛蜡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中的甲图线可看出,萘熔化时是一条水平直线,温度不变,故其温度特点为温度不变。(4)[1][2]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仍然是0℃,不能继续放热,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因此不能熔化。35.(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图甲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2)为了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