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_第1页
《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_第2页
《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_第3页
《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_第4页
《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99CCSP66团体标准T/JSJTQX—2023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

\o"添加到收藏夹"TechnicalGuidelinesforexpresswaygreeningwhileconstructing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江苏省交通企业协会发布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建设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边建边绿的基本要求、设计、施工、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工程,其他等级公路可参考本文件。高速公路边建边绿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550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CJ/T24园林绿化木本苗CJ/T135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球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92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CJ/T340绿化种植土壤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GJ32-/TJ20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STJXH20高速公路边坡绿植草毯生态防护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边建边绿greeningwhileconstructing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优化施工工序,采取“四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创新,做到带绿施工,降低建设过程中表土丢弃、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的负面影响。3.2绿色设计greendesign指在公路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功能、质量、建设周期和成本的同时,设计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公路及其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3.3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3.4表土surfacesoiI地层表面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的表层土。3.5先锋草种pioneergrassspecies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兼容性好、能快速形成防护效果且后期容易更新替换的草种。3.6客土borrowedsoil非种植区原生土、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部土壤。3.7入侵植物Invasiveplants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从其原生地传播蔓延扩散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的植物。4基本要求4.1应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建设环境特点,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时序,保护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施工过程中的绿色与生态。4.2应以保持水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主要目标,遵循安全、协调、经济、生态、美观等基本原则。4.3宜加强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沟通协作,强化专业分工。5设计5.1一般要求5.1.1应统筹路基、路面、桥梁、路线交叉、房建、环保、绿化等专业设计,配合建设管理、工程施工与验收,实现绿色设计。5.1.2应加强各专业设计方案技术论证,优化技术措施与管理要求,实现全专业、全过程协同设计。5.1.3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应充分考虑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的结合利用,实现永临结合。5.1.4应对施工过程的水土保持、临时排水、绿化措施作出规定。5.1.5应提供各分项工程实施边建边绿建设中增加的工程量,费用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并与主体专业会签。5.2设计规定5.2.1路基边坡工程应规定边坡分段、分层刷坡的要求,细化边坡生态防护方案和分层刷坡高度。路基边坡分层刷坡时,刷坡后的坡比不应大于道路设计标准断面坡度,超宽填筑土方利用率应相应折减。具体做法详见附录A。应规定边坡播种方式和播种后的覆盖材料,采用植草毯覆盖应符合T/JSTJXH2的规定要求。路基边坡应符合路基稳定性的相关规范要求,防护植物应根据立地条件选择覆盖能力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种类,加强边坡生态防护。应参考周边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进行设计,配置类型可分为草灌型、灌丛型和草本型等。设计应明确植物种子品种及配比方案,品种推荐详见附录B。土质边坡宜以喷播为主,人工撒播为辅。岩质边坡根据不同坡率、岩石风化程度、节理发育情况,合理采用不同厚度喷播基质客土喷播。边坡喷播应符合CJJT292的规定要求。5.2.2桥梁工程应对深基坑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控制土方开挖和回填。设计应对施工方案做出要求:施工完成一段复绿一段,满足边建边绿的要求。装配式桥梁宜不做清表,现浇式桥梁宜实施一段清表一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在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桥下非施工区域可做为清表土的临时堆放区。桥下空间的地形平整,排水坡度宜不小于0.5%。桥下空间宜结合桥下光照和水分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恢复绿化。宜采用隔离栅与绿篱相结合的方式对桥下空间进行隔离。5.2.3互通枢纽工程应结合现状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治设计,控制填挖工程量,土方宜实现自平衡,多余土方宜提供路基填筑使用,地形整治设计应与主体专业同步出图,并与主体专业会签。平原水网地区地形整治宜结合互通排水,营造湿地景观。地形整治范围内的边坡应缓坡处理,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便于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提升互通整体美感。范围内路基边坡工程和桥梁工程的边建边绿要求应分别符合5.2.1和5.2.2条款要求。5.2.4房建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场地边坡、围墙与环形消防通道之间等区域。设计文件应提供边建边绿范围内预留预埋的管线图纸,为实现边建边绿创造条件绿化设计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绿化形式实施边建边绿。服务区宜结合国家政策和景观的要求,合理设计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5.2.5临时设施工程应协调各专业设计,对施工期采取的临时措施作出规划,实现永临结合,对临时用地的绿化作出技术要求。应对利用永久场地的的区域作为临时工程用地、堆放清表腐殖土等作出规定。路基取、弃土场的设置,应根据各路段所需取土或弃方数量作出统一规划设计。应明确路基弃土场堆放规则和压实要求,压实度宜达到80%以上,弃土堆的边坡不应大于l:1.5。5.2.6绿化工程应落实节约型绿化的原则,对具有保留价值的原生植被作出保护利用规定,并明确相应的工程量。应根据不同分项工程实施季节和立地条件,选择覆盖能力强、抗逆性强的适宜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植被的成活率。植物品种及配置宜选择抗污染、滞尘、净化空气性能好的植物品种。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禁止使用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外来入侵植物名录详见附录C。边坡植被恢复工程设计应符合GB/T38360的规定。绿化设计应根据施工季节采用不同方案,便于现场施工,提高绿化效果。宜选用合适先锋草种,尽早实现复绿。互通枢纽区绿化在乔木、灌木的基础上,可采用撒播草籽、花籽等进行全面复绿,秋冬季施工设计宜采用混播草皮或冷季型草籽。桥台锥坡等圬工防护宜采用绿化遮挡,弱化圬工防护。弯道内侧路段宜采用透景绿化,植物选用以低矮灌木或地被植物为主。0房建区围墙宜设计攀爬藤本植物。1加油站区域绿化不应选用油脂、毛絮植物,不应遮挡消防通道内行车视线,不应在加油站、加气站罐组防火堤内种植苗木,不宜在加油站与消防通道之间种植绿篱或灌丛。2施工期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应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优先利用乡土植物品种。6施工6.1一般要求6.1.1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现场环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满足边建边绿建设要求。6.1.2应建立健全各级参建单位协同管理机制。6.1.3应加强“四新”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工艺和精细化施工水平,应采取首件工程认可制,并按规定进行报批。6.1.4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土堆、建筑材料的区域应采取绿化或固化措施,临时堆放超过三天的区域应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6.1.5应通过边坡防护、临时排水工程、环保措施,实现临时绿化与路基永久性结构的有机组合,以及路基填筑、边坡防护、路基排水、边坡绿化同步实施。6.1.6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应符合以下要求:a)统筹利用土地、植被、表土、施工材料等资源,有效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b)路基清表应符合以下要求:1)场地清理、表土剥离应尽量减少地表扰动;2)路基跨越河塘地段且河塘未被完全占用时,应采取措施修筑围堰,排除积水及时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污染水体6.1.7原生植被与表土资源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a)贯彻落实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及大树等的保护要求;b)施工过程中坚持对表层腐殖土进行收集并集中存放,为后期绿化提供土源和复垦土等,最大限度保留和利用本地肥沃土壤,减少外购腐殖土;c)充分考虑施工设施用地和永久用地结合,减少临时占地数量。施工期间的各类场地应按JTGB04中的要求布设,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d)尽量回收、利用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挖方,用于路基填方,其余的挖方用于临时用地场地整平及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复垦等用途,实现土石方平衡。6.2施工准备6.2.1施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从技术交底、技术培训、材料进场、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编写满足边建边绿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6.2.2临时工程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保证主体土建工程影响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的使用功能,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等。6.2.3材料进场需要提供进场材料清单、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参数及检测报告、种子检疫证明、种子质量标准证明和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6.2.4应提前调研周边苗圃,落实边建边绿的苗源。6.3施工规定6.3.1路基边坡工程应根据不同填筑高度(h)和边建边绿设计要求,通过分段、分层刷坡,分层防护、分层绿化,与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应结合边坡高度和防护形式,优化施工时序。填方路段第一层填土前,应按照设计宽度每侧加宽50cm放出施工边线(挂线或划石灰线等),并全幅进行路基填筑。填方路基应逐段进行修整以满足后续路基压实度要求。填筑高度(h)3m以下:高度边坡修整分两次施工,详见附录A图1和附录Da)路基填筑路床顶后,按道路设计断面和位置,实施第一次刷坡。刷坡后,断面跟标准设计断面一致,并及时开展绿化施工。b)土路肩填筑完成后,实施第二次刷坡。按道路设计断面刷坡,刷坡范围为路床顶到土路肩,并及时开展绿化施工。填筑高度(h)3m以上高度边坡分三次施工,详见附录A图2和附录Da)路基填筑2.0-3.0m高度时,实施第一次刷坡。刷坡需预留30cm超宽填筑土,刷坡完成面为道路设计断面外30cm处,护坡道压缩30cm,坡比跟道路设计断面一致。刷坡后立即进行绿化施工。b)路基填筑路床顶后,实施第二次刷坡。自下向上刷坡,路床顶刷坡至道路设计断面路床顶边坡位置,并保护好下层已实施的绿化工程。刷坡完成面边坡比道路设计边坡略缓。刷坡后立即进行绿化施工。若有拱形骨架工程,按要求刷坡后,宜先开展绿化施工,满足边建边绿的要求,再开槽实施拱形骨架工程,开槽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已实施的绿化工程,避免较大破损。待骨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对绿化破损处进行补植。c)土路肩填筑完成后,实施第三次刷坡。刷坡范围为路床顶到土路肩,刷坡后应及时开展绿化施工。边坡植物防护过程中应分初期播种、中期补播、后期交工验收前补播三个时间节点分步实施。路堑段应做到开挖一级、绿化防护一级,护坡道、碎落台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外形应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路堑边坡面的修整应达到设计要求,坡顶部成圆弧形,侧坡修整与原坡体自然顺接。根据碎落台的结构形式,回填种植土,要求表面地势平缓,低洼地要填土整平。植物防护宜采用草灌结合,应选用当地优势群落。0坡面穴植灌木时,需保证灌木种植后坑穴填土饱满压实。1边建边绿的临时措施应采取以下措施:a)结合永久排水设施设置临时排水措施,排水设施应将隔离栅、边坡、边沟、急流槽作为整体考虑,路基顶面应设置拦水埂并通过临时急流槽与排水沟相连,有效排出施工过程中的雨水,避免形成坡面径流;b)雨季时,尚未绿化的坡面应采用彩条布苫盖。6.3.2桥梁工程桥下地形整理应满足边建边绿设计要求,桥下空间地形坡度满足设计要求。桥梁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统一部署,施工完成一段复绿一段,满足边建边绿的要求。跨水体桥梁段,水体驳岸、边坡受损处应及时进行防护,避免临河坡面的水土流失,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施工污染水体。桥梁拆除脚手架后应对桥下硬化部分破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应清理出去,按设计要求覆土后进行复绿。预制装配式桥梁,承台开挖前应对除墩台施工区以外的区域进行垃圾清理,不进行表土清理,先进行复绿,待墩柱施工结束后补播其他区域。预制装配式桥梁下可作为清表土的堆放场地,堆放高度以设计规定为准,用于后期绿化回填或永久堆放。行车视线内设置有收集桥梁径流的滞留池时,应通过绿化对其进行遮挡。6.3.3互通枢纽工程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地形整治。现状跟设计文件不符时,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地形整治开挖的土方宜用于路基填筑使用,与附近路段清表土、河塘淤泥土进行置换用于互通地形整治。利用河塘淤泥土作为绿化种植,应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或进行冻融晾晒,符合CJ/T340规定要求方可使用。互通枢纽区路基应优先填筑,宜尽快完成地形整治,为互通枢纽区边建边绿创造绿化施工条件。互通枢纽区域内不影响匝道或桥梁施工的区域,宜按照绿化图纸尽早实施或分批绿化。6.3.4房建工程房建工程应合理安排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提前做好预留预埋,最大程度的实现边建边绿的要求。工程施工前期,房建区可作为清表土的临时堆放场地,结合互通土方调运进行土方置换。房建区绿化土方填筑应根据施工组织、场地布置和管线预留预埋设计分区进行。场地边坡及主线和贯穿车道之间场地应提前进行绿化种植。场地内土建工程完成一处,应复绿一处,满足边建边绿的建设要求。6.3.5取土场、弃土场合理考虑取土场与路基之间的距离,避免取土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桥头引道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场。合理设置弃土场,不得影响路基稳定和边坡稳定。沿河弃土时,应防止加剧下游路基与河岸的冲刷,避免弃土侵占河道,并视需要设置防护支挡工程。取土场和弃土场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并采用防护支挡、防尘网进行覆盖或采取绿化等工程措施,保证边坡稳定,避免水土流失。6.3.6线外三改工程线外三改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复绿。6.3.7临时设施工程临时用地施工期功能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恢复。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生态复绿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复绿要求,在确保场地安全与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施工期临时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或其他较为肥沃的土地时,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视周边土壤类型及土层厚度而定,将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后期用于临时用地生态复绿。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生态复绿,应通过回填表土或翻松的方式恢复其土地生产力,厚度应满足植物生长基本要求。施工便道a)应在施工便道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及两侧裸露的土壤应复绿,排水沟与施工便道施工同步进行;b)工程完工后,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交付地方使用,恢复耕地,植草等措施对施工便道进行整治。施工驻地宜租用当地房屋作为施工驻地,项目经理部和生活区应绿化,绿化以灌木和花草为主,绿化应与施工驻地同步施工。6.3.8绿化工程土壤种植土质量应符合CJ/T340的要求。植物材料a)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b)所有种植物必须符合现行关于植物病害及昆虫传染检疫的法规,提供的种植物具有必要的检验检疫证明;c)选定的种植材料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规定;d)木本苗木的品种与规格、树形和草种选择、配比、播种和修剪质量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e)绿化木本苗应符合CJ/T24的规定要求,绿化球根花种球应符合CJ/T135的规定要求,种子应满足下列要求:a)乔灌木、草坪、花卉及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采收时间等;b)种子品质检验按GB2772执行;c)种子质量按GB7908执行。种苗检疫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按照国家有关规程,办理种子和苗木检疫手续,严禁使用不符合检疫规定的种苗;b)取得植物检疫证书的种苗方可进行调运。对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也应实施检疫;绿化施工应符合GB55014和DGJ32-TJ201的规定要求。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加强监控。外来入侵植物品种详见附录B;施工期养护a)应定期对边建边绿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现场巡查,不断改进优化,确保其正常运行,持续、有效发挥功能。b)根据土壤情况依照植物习性,边建边绿完成后一个月内,每天应加强检查保水情况并及时浇水,单次浇水以不出现明显径流为宜,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确定浇水频率和浇水量;c)绿化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d)加强病虫害观测,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防治应采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e)绿化植物养护按照CJJT287的规定执行。6.3.9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安全施工a)开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b)为了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监督监察制度;c)要结合季节特点,制定防洪、防雷电、防坍塌、防高处坠落等措施;d)严禁施工人员疲劳作业,禁止在施工机械附近休息;e)在开放交通状况下进行中央分隔带和改扩建绿化施工时,按JTGH30的规定做好渠化交通管控工作,施工车辆悬挂安全标识,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f)施工作业安全其他事宜按JTGF90和JTGH30的规定执行。文明施工a)加强文明施工教育,各个工序的施作应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坚决杜绝违规施工、野蛮施工的事故发生;b)工地材料堆放及机械布设应有序布置,严禁乱堆乱放,做到施工场地整洁,道路畅通,环境文明。施工现场环境保护a)施工单位应遵照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燃油、材料、设备和废水、废渣、废气等的控制与处理;b)绿化施工中应加强路面保护,散苗时应铺彩条布,指定专人负责路面卫生,及时清扫掉落的种植土、植物枝叶和垃圾等,并定期洒水,防止道路扬尘;c)对进场机械严格管理,禁止粗放施工和野蛮施工,不得破坏和污染高速公路设施。施工现场道路应制定专人每日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d)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减少和防止颗粒的飞扬;e)车辆开出工地要清洗,做到不带泥砂、不扬尘、不撒漏。7验收7.1根据工程施工及管理不同阶段,将工程质量验收分为施工过程验收、交工验收两个阶段。7.2工程质量验收应以批准的施工图、变更设计及相关文件为主要依据。7.3过程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回填的种植土应达到自然沉降的状态,地形的造型和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的低洼和积水处;b)植物生长期内,当生长达到60d时应进行过程验收,边坡绿化可允许非目标植物的进入,但进入植物影响目标植物群落生长时应进行控制,目标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应达到设计种类的70%以上。7.4交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边建边绿应与绿化工程同步验收,同步交工;b)工程质量评定按JTGF80/l的规定执行;c)绿化种植土壤应符合CJ/T340的要求,土层厚度、植被恢复应达到设计要求,植被覆盖率应符合DGJ32-TJ201的要求;d)对交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制定书而整改计划和缺陷责任期节养计划报送监理及项目质量监督机构。f)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相关部门备案。附录A(规范性附录)路堤边坡分层刷坡示意图路堤边坡分层刷坡示意图见图A.1图A.2图A.1路堤边坡分层刷坡示意图(h≤3.0m)图A.2路堤边坡分层刷坡示意图(h>3.0m)附录B(资料性附录)种子推荐组合目录表种子推荐目录表组合详见表B.1表A.1种子推荐组合目录表适用边坡类型选择条件推荐种子组合备选种子(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备选种子(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路堤填土高度(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