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王维_第1页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王维_第2页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王维_第3页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王维_第4页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王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王维

【人物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在诗歌上与

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精通诗书音画,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

题。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因自小在一个佛教信仰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王维的禅悟领会能力

极深,中年奉佛后,他更是将自己的禅学思想熔铸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使得诗歌极具禅理意趣,因此被世人称为“诗佛”。

王维少年得志,十五岁时便誉满长安,二十一岁高中进士,被任

为太乐丞,声名才华冠绝一时。然而,因下属在王维面前私自跳了只

能给皇帝看的“黄狮舞”,导致王维仅供职数月,就被贬到了济州;

直到开元二十三年,王维得到宰相张九龄的赏识,被提拔为右拾遗,

才重新回到政治中心长安。然而不久之后,张九龄被贬荆州,奸相李

林甫把持朝政,官场日渐黑暗,王维因不愿与其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

只能隐居终南山和辅川,将所有情思寄托于山水之中,从此开始半官

半隐的生活。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俘后因先前才名过

盛,被安禄山派人拘至洛阳,硬委之以给事中的伪职。虽然在平乱后,

他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但看清了官场浮沉的王维,自此便将全部身心

倾注到了山水田园上,他在鸟鸣春润、浮岚暖翠的秀美风光中,为诗

歌营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空灵意境。

【思维导图速记】

幅唐LU水诗派代商

赤3・硕3^

积极进取,坚定信念

开元初始,唐玄宗英明果断、励精图治,使唐朝经济发达,文化

繁荣,政治清明,国力空前繁盛,满朝皆是意气奋发的蓬勃之景C在

如此盛世中,既孕育出了双日并耀的李白和杜甫,也催生出了王维这

颗璀璨如锦的星星。少年时期的王维绰厉风发,早早显露出了过人才

慧:十几岁时在诗坛已颇负盛名,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加之他又工

于书画、精通音律,在当时贵族世袭的社会中深受赞赏°

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王维考中了进士,正式步入官场;本以为

能在此大展宏图,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所差距的,在宦海浮沉中,

他看到了弹冠相庆的陋态、见到了官情纸薄的虚伪。在认识到掩盖在

繁荣外表下日趋污浊的现实后,他化身“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侠,

取过一杆狼毫,蘸满浓墨,毫不留情地戳破虚假的纸面,以一句“问

尔何功德”,掷地有声地质疑那些无才却“肉食登华轩”、只懂得依

仗“先人业”的纨绛贵族,一吐郁勃之气。

然而黑暗的官场怎容得下王维这样直斥不平的人,不久后,他便

遭到贬谪,不得重用,一盆冷水浇在了他的赤诚报国之心上,但是少

年人心中的火焰,岂是轻易能够熄灭的?王维固然肯作庸碌一生的徒

尔一男儿,经历挫折后,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济世致用的理想,沉

心积淀以待一展抱负之日。

开元二十三年,王维等到了任人唯贤、忠直不阿的宰相张九龄,

他将一首《献始兴公》献给他以求汲引,“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的直白之言打动了宰相,王维得以重回

政治中心。

示例:

在一条全新的道路上行走时,我们往往会在理想与现实中迷茫、

徘徊,疑惑和迷茫是路旁时常拂来的风,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当坚

定信念;似少年王维,豪气地与知己交杯、他斗志昂扬地奔赴沙场、

他英姿飒爽地直取敌首、终得以朝见天子,封侯拜将。正当最好的年

华,我辈少年应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年游侠

一样,立下鸿鹄之志,争做积极进取的奋斗者,才不枉青春少年一场。

回归自然,放松心灵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

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而不久之后,张九龄被贬荆州,

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朝廷上一片乌烟瘴气。曾发誓“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梁肉”的王维自然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于是他挥挥衣袖,带着

乾坤清气,远离黑暗污浊的官场,归隐终南山。正所谓“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在终南山中,王维诗意地栖居在精神家园中,潜心礼

佛以求心灵的清净与放松;他沉浸在山川河流、一花一叶所蕴含的佛

理禅道之中,觅得了心的归处。

然而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捕后被迫出

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但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

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

降为太子中允。但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满怀未能以死守节而深深忏悔的王维,越发认为“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问处销'',于是坚定地向朝廷上表陈情,愿“出家修道”。

将“遁入空门”当做灵魂的避难所,将以往的满腔政治情怀,安放在

宁静平和的山水田园之中。

在历经宦海沉浮和国家动荡后,王维选择跟从自己的内心,远离

世俗红尘、政治倾轧,将身心置于山水田园之中,为自己寻得一个闲

静隐逸之处,用禅宗佛学来解救干疮百孔的身心。

示例:

时常生活在红尘俗世的喧嚣倾轧之中,纷纷扰扰与声色犬马填满

了我们的每一寸呼吸,我们有多久没有为路边盛开的野花而停下脚步,

有多久没有为清晨的鸟鸣而展露笑颜,又有多久没有观照心灵深处、

享受闲暇时光了尼?

或许我们应该回归到自然的怀抱,感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

空”的宁静悠闲;领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恣意洒脱;欣

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写意,释放俗事重重枷锁之下

的灵魂,拂去明镜心台上的杂质尘埃。

【名家点评】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

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沈德潜《唐诗别裁》: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

如清风”。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右丞五言律有二种:一种以清

远胜,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也;一种以雄浑胜,如“天

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是也。当分别观之。

李因培《唐诗观澜集》: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颠气内充,由其天才

敏妙,尽得风流,气骨遂为所掩。一变而入郎、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

减,此风气之一关也。

姚鼐: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

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吴日: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

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

【佳句欣赏】

01.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语出王维的《秋夜独坐》。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

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

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

0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诗。走到水的尽头,坐二来看云雾缓缓升起。有人

说此二句诗,表现了绝处逢生,困时再待良机的理趣,故广为流传。

0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王维《青溪》诗。溪水在乱石中流动,发b激越的声音,深松里显出

了静谧的山色。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0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诗之一。山间小路,本来并没有下雨,但由于绿树成荫,

清翠欲滴,使人感到像是能湿衣衫。

0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朗居士家》诗。夜间隔窗听到风吹竹子的响声,清

晨开门一看,满山都是雪。

0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诗。空旷的沙漠中,烽火之烟,浓黑直插天空,长

长的大河上,西下的落日又红又圆。写出了边境雄奇壮丽的景色。

07.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

鹃的啼声。

0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诗。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

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

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0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场夜雨,树梢上水流倾下,犹如百

道泉水。逼真地描写出山中雨后的景色。

10.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诗。辛夷花形色皆似莲,故有此称。句意:辛夷树梢

开满花,好象莲花一样。山中寂寞无人欣赏,花儿自开自落。描绘了

山林中幽寂的景色C

11.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送邢桂州》诗。太阳落下去了,江湖水面上白茫茫的一片:潮

水涌来,碧水蓝天,浑然一色。

12.月出惊山鸟,E寸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月亮升起来了,惊醒了山鸟,不时于春涧中鸣叫。

写出了春夜山中的幽静气氛。

1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诗。劲风吹动角弓发出鸣声,这是将军在渭城出猎了。

诗句开端奇峰突起,有先声夺人之势。

14.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王维《寒食汜上作》诗。山林寂静花落鸟啼,岸边杨柳青青行人渡水。

1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诗。白云在远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可是走近一

看却没有了。

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诗。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

少女们洗罢衣服回家了;水面上荷叶摇动,那是打渔的小船从远处划

了过来。绘画出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

17.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王维《过杨氏别业》诗。兴致将尽了,另一种鸟又接着鸣叫起来;坐

的时间久了,身上和周围落的花也就多了。

1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诗。江水浩浩,好似向着天外流去,由于白云的飘

浮,山上景色时隐时现。

19.雨中草色绿堪染,水边桃花红欲燃。

王维《辆川别业》诗。春雨之中,浓绿的苴色简直可以染物,水边红

色的桃花,象燃烧的火焰。把雨中小草,水边桃花给写活了。红、绿

对比,色彩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

20.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之二。你从故乡来,应当知道故乡的一些情况吧?你来

时,雕花窗前那株梅树开花了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21.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送别》诗。只管离去,无须再问了,我将在白云深处永享大自

然的风光。

2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诗。夕阳返照的光辉,透过森林,斑斑点点地投射到青

苔上。这一丝夕阳短暂照射的景象更反衬出森林的幽暗沉寂。

2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诗。一轮明月照耀着松树林,清冽的泉水在山石上

流动。写出了清幽的境界。

2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酬张少府》诗。松林中的风吹拂着宽解的衣带,山中的明月伴

着我弹琴表现了悠然自得的闲适情绪。

25.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诗。相思之情就好像无边的春色,从江南到

江北,一直都跟随着您归去。诗人用无处不在的春色来比喻送别者的

一往深情,读之耐人寻味。

26.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王维《山中寄诸弟妹》诗。弟弟妹妹,你们从城郭遥望山里,只应看

到白云吧。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

2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诗。秋天的傍晚,新雨过后,山林空寂,凉风习习。

写出了山林明静、清冷的景象。

2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诗。明年春草发绿时,游子是否归来呢?虽不直写送别

时的依依不舍,但惜别之情已蕴含在希望别后再聚的热望之中。

29.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

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

天上的风起云涌。

3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诗。原野上的草枯干了,禽兽无处藏身,鹰很快就发现

了进击的目标;雪化尽了,马跑起来很轻快。

3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诗。山谷多石,水流不畅,仿佛发出幽咽之声。松

林茂密,气候阴凉,仿佛使阳光也变得清冷。

32.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王维《登河北城楼作》诗。暮色将临,登二城楼,望着辽阔寂静的天

地,心情极为平静、悠闲,如同所看到的广阔的河水一样。

33.深林人不知,E月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诗。我独自在幽深的竹林里,边抚琴边吟咏歌唱,可

有谁会了解我的心情呢?唯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34.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王维《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诗。老朋友在馆舍中对

寒灯而坐,秋雨淅淅沥沥,不时听到远处的钟声。诗句描绘出一幅友

人秋雨夜谈图。

35.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王维《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将落的天阳照着渡口,村落里升起

袅袅的炊烟。写出了农村傍晚的幽静景色。

【美文欣赏】

油香四溢独绝千古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造句之妙

作者:洞若

沉吟王维的诗,一段时间后,突然有一个惊奇的发现:

他的诗中,前面好像平淡,可是一进入后四句,就坠入奇妙,不

能自拔。

今天,终于从王夫之的《唐诗评选》中,找到了答案:

“右丞每于后四句入妙,前以平语养之,遂成完作。”

不是吗?其《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

一个,,直,,字,一枚,,园,,字,炼到了无痕迹,不琢而佳,得意而然。

远观,边景如画;近琢,工力悉敌。

锻造之句,独绝千古。

一边吟诵,一边回味,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

塞外之景,如在目前。

“直”“园”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近人王国维就非常推崇这种炼字境界,甚至认为这种境界,乃千

古壮观。

细细品来,第三联确实是千古名句。

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霄上腾,与天相接,显

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浮动,显得

格外浑圆。

点、线、面的巧妙配合,构成苍穹宽阔的画面,表现出塞上黄昏

之时特有的奇景以及诗人由此而触发的悲壮情怀,分明在有意为尾联

蓄势。

更奇妙的是:不写继续前进,而以路遇候骑、喜闻捷报收尾,化

苍凉为豪放,把落日的光芒扩展开来,照亮了整个大漠,那直上的孤

烟,也不再报警而是一报平安。

构思之奇,谋篇之巧,匪夷所思。

“大漠孤烟直”,虽然只是一个景物的描摹,但早已伸入烟以外

的事物和历史的联想。

漠大,但是空的,而烟因“直”字独具躯体之实。孤,不只是独

一,因为连风都停止了,所以又是孤寂与死寂。

在孤寂与死寂中,烟把我们引向看不见、听不到却感觉得到的眼

前景物之外的活动:边地的战伐,戍卒的怨声,风沙的翻腾。而且眼

前的烟不一定也不可能是炊烟,是狼粪烟,抑或是迁戍所遗下的烟。

文字的凝缩和简略,使读者突感景色外之景。这种空间的外延,妙在

意在弦外。

表面看来,这个“直”字,用于写烟,的确很不形似。

倘若为了局部的形似而把烟写成依依之恋,那又不能与整个一幅

壮阔的画面协调,有损于整个画面所综合呈现的苍茫辽阔的形象特征。

而他的高妙在于:不求形似,只写烟为直,既突出了烟的孤特态势,

语感的质朴又与圆字相应,这就有力地刻画了塞上景物的壮观,整个

画面,如入神境。

看来,有时正确运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反有利于突出事物的

主要特征,达到形肖神似的境界。

这种句式的锻造,妙在景物的布局。

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

深邃之感。

但这仅仅是平面的构图,正因接以“孤烟直”三字,才瞬间有了

立体感。一“孤”字,显出人烟稀少,正状其妙;一“直”字,表现

初到边塞对塞上景色的惊异,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

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

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他的确善于以线条的组合来表现景物之美。

大漠无垠,远望尽头,可以看到横向的直线一一地平线,其上的

孤烟,是一竖线;长河又是一横线,其上方的圆形落日则成曲线。

这一组线条构成的图景,既单调,又丰富;既简练,又粗犷,鲜

明地再现了大沙硬的荒漠、辽阔与雄伟。

历来盛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绝非偶然。这几笔

雄健粗放的线条,不仅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也有力地表现

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强烈赞叹,以及因它而变得无限开阔的胸襟。

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

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他的青春,一度闪耀着光彩,积极而活

跃。

看来,没有盛唐,就没有边塞诗;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

朝气,那边塞的风光也早就被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也就更不可能

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边塞诗。

王维的《使至塞上》,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油香四

、乂

Mo

这种油香,有嘴里说不出,仔细一想却是无比的逼真;有似乎无

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逻辑。

这种油香,一旦溢出,便悠然飘扬,飘向千秋,独绝千古。

【学生佳作】

走近王维

王维的诗,无论是写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抑或是写边塞的空旷

荒凉,小桥流水的恬静淡雅,都拥有一种慑人心魄的美感,这种美超

然世俗,又融汇于山水间。他的诗都像是浑然天成一般,没有一点经

过人工雕琢的痕迹C

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王维,我想“闲人”是再恰当不过的

因为“闲”,才有平适淡雅的心怀,才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因为“闲”,才有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才能看到“木末芙蓉花”

的“纷纷开且落”C

因为“闲”,才有一种禅意的生活,才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

长啸”。才能在“薄暮空曲”中“安禅制毒龙”O

王维的诗清新淡雅却又蕴意深厚。他笔下的山水都是活的,泉能

“咽”危石,月色能“冷”青松。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独立的山水长卷0

他的闲来自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王维精通佛学,也许,大多数

人都认为他的一生是舒适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当时的唐朝政治动荡

不安,王维那时虽在做官,但已经对当时的朝廷失望,开始过着半隐

半居的生活。“晚£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当时的内心真实写

照。之后他实在受不了,所以才寄情,也正是这美妙多姿的大自然给

了王维写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