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杜甫
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杜甫
【人物简介】
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
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
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
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
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
气干云。
【思维导图速记】
【人物事略】
爱国
杜甫的爱国诗句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佳句中的一、三、八都是有
关爱国的诗词,尽管他笔下的主题是宏大的情感,可是他却没有被这
种宏大所绑架。
换言之,杜甫真正的魅力是让后来人看到所谓的爱国,不是爱某
种空中楼阁的虚构,而是爱吾土斯民,为升斗小民,那些最卑微的叙
事,而摇旗呐喊。
他半生漂泊,饱经忧患的晚年,有如杜鹃啼血般的《秋兴》之作;
亦有通篇悲惋的《登高》之诗。这就是所谓的这是“民胞物与”的情
怀这是“穷而不困,忧而不衰,知祸福始终心不惑”的精神。
少年意气
其实杜甫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出生就是个迟暮的老人形象,他
也是很有少年意气和放肆的。24岁科举失败后,他也不难过,开开
心心回家收拾行李出门旅行。
路过泰山时,便写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路上遇到自
己仰慕已久的李白,就跟着一起:采仙草、炼仙丹、访仙人。求仙的
那半年杜甫和李白处成了睡一个被窝的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
同行
少年意气这里本身就能和很多内容结合,比如我们在作文里可以
在成长中体现风华正茂的时代精神,可以体现锐意进取,毫不畏惧前
路的“狂妄”与“自信”,这不是对现实的认识不足,而是初生牛犊对
世界的无可畏惧,是多少中年人求也求不来的锐意。
笑看困境
受的苦能笑着说,印象里的杜甫总是为天下苍生发着愁。不知道
的是,他也很幽默c家道中落后他靠朋友接济。
47岁那年找朋友借钱时,好面子。为了装作布点钱的样子,故
意在口袋里留一枚钱,什么时候都不花:“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在面对无数困境之时,他也只是笑对困难,如第七句“自夸足膂
力,能骑生马驹。一朝被马踏,唇裂版齿无。”活脱一幅漫画。甚至
幽默出了旷达。
他对来看自己的朋友们说:嵇康那么注重养生的人,还不是被砍
了头。这种历经千山而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主义才是当下多少转折困境
中值得追寻的。
[写作示例]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
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
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
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
2.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濯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
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
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
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
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
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地跟定了你。
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
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
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
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
3.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不
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
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
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
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辗转于旅途
的满目疮痍的忧愁c异乡的屋顶洒满月光知露水,露从今夜白,白发
连着秋草。而秋草瑟缩于一个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这世间唯一的栖息地,将在宿命中迎来一
个漂泊者的孤独灵魂。他不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
亲,在妻子无助的泪眼里,承受着稚子新亡的巨大哀伤。并承受着命
运,或被命运摆弄的结局。一个用身躯支撑着王朝的人,却被堂上坠
落的瓦片击伤,一个一生热爱祖国的人,始终被祖国遗弃。
没有什么再能够拯救,包括笔端的千万间广厦,也将注定坍倒。
所有的泪水朝向一个褴褛者滂沱,但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
最终依赖于歌吟,也最终湮没于歌吟。
4.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
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
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
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
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
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
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
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无奈,愤恨磨灭了你生活的信
念,但你的不朽的灵魂因你的诗而永远有青春活力。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当他的破茅屋被风吹走茅顶时,杜甫还能喊出“大庇天下
寒食俱欢颜”的话,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能迸发出奔放的热情和火热
的希望,多么大气!尽管他一生过得艰难,尽管他遭受了无数挫折,
但他没有意志消沉,无论何时,他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
6.杜甫把握了华夏的杠杆,立在诗歌的支点,缩紧眉头使劲一按,
便把深藏于富丽堂皇的大唐撬上犹如明镜的万里晴空。局外人惊异于
这种暴露的突然性和彻底性。以至于心中余悸在后代不断传承。杜甫
将司马迁和屈原合二为一,这更让人深深折服。一种穿透万物的洞察
力,一种广泛深入的沉思,一种至死不渝的赤诚,一种兼济天下的壮
志,一种了出口成章的才气,被集中,被组合,被凝练,轰然一声,
杜甫的形象升华为永恒,仁人志士都向他看齐,他屹立在历史的中心。
7.他爱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忠心耿耿。
他爱民,爱得舍己为人,可以看出他希望有一个大同,“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博大胸襟。因为他爱国爱民,所以他希望有一
个和谐的社会,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他希望国家到处都石“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之地,希望国民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希望国民们有一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纯朴民风。希望国民们“黄
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8.我们看到了一名无比伟岸的大家,他厚积薄发,广谙诗文,以
一支细腻的笔写尽世界疾苦,他心怀天下,用一颗广博雄厚的心,尽
揽天下大事,愿为天下寒士寻得容身之广庾。一一这就是杜甫,平凡
的角色,扮演的是无比高大的形象,我们感觉他可亲可近,触手可及,
又觉得他极仁厚,极宏大、值得尊重。
9.杜甫的生命有其章法,和他信仰的学问与作的诗一样,是不逾
越、不出格的。在条框与礼法的约束下,仍能表现自由的思想和灵魂,
是他的过人之处。李白是一曲歌行,随歌随行,浪漫得伟大。杜甫是
一篇格律。一格一律,严谨到辉煌。儒家文化给了他法度,原则和信
仰,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坚持。从当今来看“夷夏之别”之类的坚持未
免有些陈腐,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腐儒”的认识激发了他热切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一个人总该有所信仰,有所坚持,才能认清自
己的价值。杜甫是以孔孟之道为切入口,映射出了思想的影子,触摸
到了生命的价值。
10.若说李白是大唐站得最高的半边天,那杜甫就是站得最远的
一片地,他用放荡不羁又有些忧郁的笔触,挥散这晚唐之景,展现了
一位古仁人的铮铮铁骨和深婉柔肠。
11.你向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阔,
你向往“绝眦入归鸟”的惬意,但时代总是与梦想背道而驰。你郁郁
不得志,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你忧郁寡欢,只得叹谓“不尽长
江滚滚来”。
12.你,是一代诗圣,更是千万个爱国文人的缩影。少年时便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遇上安史之乱,是你的不
幸,“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你的悲苦;即便到了暮年,仍不忘
心系国家安危。说你的诗作豪情万千,不如说你的诗作是一部历史话
剧。
13.有一种雄心壮志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一种忧国
忧民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格一种穷愁潦倒叫"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就是一生忧君为民却又一生不得重用
的诗人杜甫。就像阳光总会被黑暗吞噬,杜甫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
他却活成了历史长河中永远令人仰望的人物。
14.“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通读这两句,我的热泪
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
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
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二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
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
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
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
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绛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
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15.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潜移默化着人
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杜甫继承古代文人士子的独善之志与济世
情怀,在江河安澜的太平时代表现出奋发有为的豪迈情调,在危机焦
灼的不安时期更彰显心怀天下的悲悯精神。如杜甫年少时立下“致君
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凌云壮志,更是在历经磨难后仍拥有深沉博
大的爱国之情,山河摇落时为国悲恸不已,收到捷报时为国落泪欢喜,
穷困家破时为天下百姓哀呼,一寸赤心能容天下,一己之身只为国家,
所谓家国情怀不过如此了罢。
【名家点评】
唐代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代白居易:(杜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与元九
书》)
唐代元稹: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
不著心源傍古人。(《酬李甫见赠》)
北宋司马光: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
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续诗话》)
北宋苏轼: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
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王定国诗集叙》)
南宋陆游:文道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游锦屏山谒少
陵祠堂》)
近代鲁迅: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人•杜
甫》)
现代诗人[美]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
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
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
然和亲切。(《中华五千年文学家评传》)
【佳句欣赏】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月夜忆舍弟》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望岳》
有一天我定要登上这高绝的峰巅,把你脚下的群山尽收眼底。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一杜甫《春望》
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
到鸟鸣而心惊胆战C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
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
样?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一《登高》
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望不到尽头的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一《蜀相》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
感慨泪湿衣襟!
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一一《赠卫八处士》
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
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一一《梦李白二首》
京城里都是高官显爵,权贵人家,偏偏只有你穷困潦倒,献身无
门。
9.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一一《登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1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一《旅夜书怀》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一
《绝句》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
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一《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1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一《秋兴》
花开花落已两或,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
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
系故园。
1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一一
《八阵图》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
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15.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一《春日忆李白》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
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1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一《江南逢李龟年》
正值江南大好的风景,在落花时节又与你重逢。
1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一一《阁夜》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
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1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一《曲江》
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一《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2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一《佳人》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美文欣赏】
杜甫诗歌的力量从何而来
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诗人高适、岑参、储光羲及薛
据等同登长安南郊慈恩寺塔(即今大雁塔)。事后除薛据外,其他四
人的诗都流传了下来“同为奏响盛唐之音的大诗人,在共登佛塔时,
其胸怀境界是不一样的:岑参感佛理,“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高适期仕宦,“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储光羲赞塔势,“崩方非
大厦,久居亦以危二唯杜甫不合时宜,万篇自嘲“自非旷士怀,登
兹翻百忧”;结尾哀叹“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
有稻粱谋”。三年后(755年)“安史之乱”,再回头看杜甫的诗歌,
就如“先知”一般预言着唐王朝的危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甫诗歌的睿智与力量从何而来?与
李白生性自由、狂放豪迈的天纵之才相比,杜甫的诗歌时刻着眼于社
会现实与人生百态,深深扎根于传统,用他宽仁博爱的儒家情怀与诗
歌巨匠的艺术手腕,烛照之、淬炼之、升华之,不仅使他的诗歌成为
士大夫笔补造化、佐时匡政的利器,也因其人格而成为后世文人眼中
的“圣贤”。
来之于现实
中华民族有着尊重传统、强调经验、借鉴得失的“修史”传统,
孟子赞”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将著史看作“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隋代已成熟的“经史子集”
四部观念则将诗歌归为“集部”,但《新唐书》称杜诗“善陈时事”,
“世号诗史二进而言之,上至庙堂卿相、国家大政,下至田夫野老、
引车卖浆,无不被杜甫纳为诗材,将江左发越清绮与河朔贞刚气质熔
铸为沉郁顿挫,从而将他所生活的时代最立体、最多维、最全面地呈
现出来,成就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最为辉煌、悲壮的一段历史。
然而尚不仅于比,杜甫的诗歌力量还在于他的“彩笔昔曾干气象”,
用他“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困顿记载了大唐盛世历经安史之
乱的前后变化。盛唐气象无法缺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
迈气概,始终铭记“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的昂扬自信,
珍视那“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进取精神,期许那“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理想;然而杜甫也嘲讽“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瞋”的不可一世,哀叹“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的
甚嚣尘上,更多的却是秉笔直书、鞭挞现实社会人生中的各种不合理
现象,哀悯劳动人民的辛酸艰苦,尤其是《北征》《羌村三首》“三吏
”三别”及《秦州杂诗》《同元使君舂陵行》《岁晏行》等篇章"
即便如此,杜甫从未丧失希望,“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默
思失业徒,因念远成卒“,无论战时或战后,他始终寄情于国家、寄
望于明主能臣。如果联系其他盛唐大诗人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杜甫不
修仙求道,不参禅求佛,不对人民疾苦不闻不问,不对社会变乱不究
不责,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品质和担当。《毛诗序》
称“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然而对
于杜甫,他用诗歌做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二正如西方哲
人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性。
来之于传统
杜甫是传统的集大成者。“集大成”最早由孟子颂扬孔子而提出,
它往往是某一时代枢纽性人物或思想的标志,荟萃传统的几乎全部优
点,以全新的“范式”或规则将其整合重铸,从而影响甚至改变它的
历史进程,孔子如此,司马迁、王羲之也如此,杜甫同样如此。
杜诗集大成的特点,最早由中唐大诗人元稹所总结,其最为脍炙
人口的一段话是:“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
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
苏轼也曾评道:“故诗至于杜子美……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二
非常准确地看到杜甫诗歌本身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杜诗集大成的另一特点则由北宋“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所点明,
他曾在《答洪驹父书》中说道:“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
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因此,强
调向古人取法也成为江西诗派诗歌创作的重要原则。
事实上,注重传统、复兴传统不仅是诗歌创作的源泉之一,甚至
也是文化变革、时代发展的表现方式,中唐“古文运动”、中世纪晚
期“文艺复兴”,以及当代现象学对古希腊哲学的重新阐释,都是通
过回归传统而开辟新境界。传统并不是僵化的陈迹,而是生命体验的
痕迹,通过与传统对话,激活其内在精神,从而将自我提升到更普遍、
更深广的境界。
杜甫自言“读书破万卷”“颇学阴何苦用心”,又总结自己“不薄
今人爱古人”以及“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创作经验,可谓深深扎根于
传统。然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立足唐王朝现实社会,从自
己的闻见思行出发,通过典故、炼字、炼意、拟句、拟篇等方式,借
助赋、比、兴、夸张、白描、抒情、议论等艺术手段,并首开诗歌夹
叙夹议之先河,在保持开放的历史构境中别出新意、自铸伟词,无论
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歌行乐府、古诗排律,一切都在表达着他的心
声,而一切的心声也都借他的诗句传达。杜甫延续了历史,也开创了
新的历史。
来之于儒家
儒家思想曾是汉代的指导思想,经历谶纬神学、魏晋玄学以及南
北朝和初唐佛学,杜甫时的儒家思想已经式微。唐太宗颁行“五经正
义”,杜甫远祖杜预所撰的《春秋经传集解》(即将《春秋》与《左传》
合编并进行注解)也成为孔颖达疏解的经典之一。杜甫曾因祖父杜审
言的缘故自道“诗是吾家事”,但在精神世界与情感本源上,则始终
本于儒家,将《左传》羽翼春秋、劝善惩恶、阐扬道统、提倡道义与
仁爱的精神,通过一物一事一感等细微之处,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
从而将儒家精神注入生活,奏响了韩愈李翱及宋代理学的先声。
儒家以“仁义”为本,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各自的社会角色践
行伦理道德规则,从而“成圣成贤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梁启
超称他为“情圣”,正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体现于他的表里两面。
青年时期,他昂扬奋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旅食京华,他
感受到“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爆发,他眼见百姓被强行征调兵役
的惨状,痛悼老弱妇孺甚至刚成婚就被拆散的夫妇;身陷贼中,他冒
死奔赴行在;进入朝堂,他不畏危难进谏而遭下狱;流落西南,他忠
君恋阙,“每依北斗望京华”;听说打了胜仗,他“初闻涕泪满衣裳"。
尽管他曾激愤地鞭挞“儒冠多误身”“德尊一代常坎坷”,然而另一角
度的怀疑和批判只增强他的儒家信念,“进亦忧,退亦忧”,强大的忧
患意识与诗歌创作的完美结合,不仅为封建士大夫树立了人格魅力和
拓宽了精神世界的深广度,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先秦士子干预现实的手
段一一以诗文辅教化,用笔墨救人心。
杜甫不仅有着强烈的家国之爱,在他的笔下还有对妻子儿女的尊
重关爱和对亲人朋友的关切与怀念,对村夫野老的真情厚意,甚至“无
食无儿一妇人"他也仁慈宽厚;而对于他敏感的诗人之心来说,“一片
花飞减却春”,一花一树、一物一事也仿佛从胸臆流出,“葵莓倾太阳,
物性固莫夺”,擎鲸碧海与翡翠兰苕等量齐观。杜甫真正践行了“民
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万物一体精神。
“杜甫红了”让世界认识文化的中国
(标题即观点,直接呈现事件及其意义。)
近日,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这部不
到1小时的纪录片中,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沿着杜甫的人生足迹,
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
用杜甫的15首诗,回溯了他落拓起伏的一生。这也是外媒少见地关
注到中国文化中“伟大的悲悯(开篇由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
国最伟大的诗人》引出外媒关注中国文化的话题。)
此时此刻,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许多人当下生活的困窘,与杜工
部诗中的人生不易,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有外国观众感慨,《梦李白》
尤其适合当下。虽然以国人视角来看,“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等诗句的英文翻译,并不足以传递杜诗独有的沉郁顿挫,更无法讲究
平仄韵律,但纪录片通过场景营造意境、以优雅莎剧腔实力演绎,还
是能让更多人体悟到不可言说的心灵相遇,懂得几分诗圣的悲悯情怀。
(现实性分析。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跨越时空产生共
鸣的原因: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许多人当下生活的困窘,与杜工部诗
中的人生不易有契合之处。)
这部纪录片,是传递中国文化的尝试,同时也折射出中西方文化
认知的严重不对称0片中有言,“在东方,他是不朽之一;在西方,
几乎没人听说过他J而不为西方人所知的,明显不只一位“诗圣”。
提起中国,很多外国人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长城、功夫、熊猫、美食等
浅表散碎的符号层面。一次在美国街头的随机采访让人惊讶发现,很
多年轻人对于中国的首都、人口等基本情况都不清楚;有人直言对中
国的了解都来自于唐人街。反观国内,知晓但丁、莎翁,了解欧美大
国人文历史常识的,岂在少数?
严重的“不对称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国
力渐衰,饱受西方霸凌。从“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
文化不如人”的思潮之下,国内有志之士主动向西方寻找救国之策,
“西学东渐”持续良久。“西方中心论”盛行,中国文化的价值难获认
同,即使进行跨文化交流,遭遇误读也是常事。相较于唐诗宋词之类,
小说已经相对好译,然而,《神雕侠侣》曾被译成《神圣的雕之罗曼
史》,《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度被错认成女孩。一方抱着取经心态、
认真学习,一方是抱着猎奇心态、随意“裁剪”,两相迥异的文化交
流姿态持续了长达一个多世纪,产生认知不对称实属必然。时至今日,
中西方实力格局早已不复当年,但文化影响力仍是“西强东弱”。(现
实性分析。论述纪录片的推出折射出中西方文化认知的严重不对称及
其原因。)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国崛起几乎必然伴随着文化影响
力的崛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这正是
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好契机。某种程度上,关于中国的种种谬论仍未消
散,也是缘于严重的不了解。“走出去”已成共识,“如何走”还需思
考。“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提升软实力的关键,就是打造更多能
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外国朋友在接受故事的过程中由浅
入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就拿李子柒讲述田园生活的视频
来说,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
传统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外国粉丝们读懂这些,也就能更好
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提升国际地位,
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
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
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让世界认识更多“杜甫”,让
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消融那些因无知产生的隔膜成见,人类文明将
拥抱更多可能。(照应题目,号召期待。)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吴江朱氏的《杜
诗辑注》是分量最大的一部,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
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夹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
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
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
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
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
住的草堂对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立了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
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
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
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
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
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
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
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
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
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
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
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了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
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
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
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Q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
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唐左拾遗检校工部员
外郎”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如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
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
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
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
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
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
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
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
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
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
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
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
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
一个最光辉的席位一一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
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
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
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
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
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
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
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
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
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
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学生作品】
肩膀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
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
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
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
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
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
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
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
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
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
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
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
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
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
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
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
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
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
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二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
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
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
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
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
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
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
水眼中礴。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
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
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我想握住你的手
在梦中,不知多少次,那双手,苍老的,皮肤已经打皱了,似乎
在诉说主人一生的饱经风霜。但那双手依然有力,青绿色的血管依稀
可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无数次,我多么想握住这双手,可那
都是在梦中。
又是一个细雨朦朦的深秋,脚下色湿的梧桐发出了响声,低低的
声音。细雨有点模糊我的视线,可隐约中我看到了那几个苍劲挺拔的
大字“杜甫草堂。"我一阵狂喜,加紧了步伐。梦中的手在我脑海中
清晰地浮现,那双手的主人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强烈地吸引着我。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
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
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
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
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让我抚平那皱纹,让我给那双
冰凉的手带去一丝丝的温度。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下。”是这样的吗?你就是个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穷困潦倒,
可你的心中一直装着老百姓啊。在你受冻的时候,你想着用铁枕盖天
下苍生;在你受饿的时候,你想着用米饭喂黎民百姓。当你的儿子因
饥寒交迫而死时,我看到你的那双受在颤抖着,当目睹民间疾苦时,
我看到你的内心在震颤。让我握住你的手吧。那双受冻的手是否寒冷
依旧?那双操劳的手是否皱纹密布?
你知道吗?我生活的年代在21世纪,时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
我快十八了,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可是我有些迷茫。在如今多元文化
的时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我有些彷徨。我知道你的那双手能带
给我力量,给我指明一条道路。因而,我更迫切地想要亲近你、抚摸
它。
怀揣着激动、兴奋、紧张,我跨过门槛,我看见了,那双大手,
那炯炯有神的双眼C可是顷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
上的大字“文章留后人,草堂著千秋°”
当我再次睁开眼,窗上已结成了密密的一张网,我的脸颊已布满
泪水。
心星点灯
淡淡的花香飘来,听见孩童吟诵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
人,不可以为道。”
衡量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他的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可贵的
行为和高尚的品德,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
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孔子曾说:“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J这句蕴含丰富哲理的话是在告诉我
们: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为了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
就不可以为道了。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
容,在当今社会中,诚信待人早已深入人心。但也有一些人喜欢投机
取巧,耍一些小聪明,干些伤害他人利益的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却没有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战国时机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凑,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
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
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于独凑,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
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当中装模作样的混在乐
队当中,尽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让自己凭真本事单独演奏时,他就
只好逃之夭夭了。
这个语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使用不好的
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就成了滥竽充数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他的行为
片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
诚实厚道是做人的美德,勤勤恳恳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对工
作和学习所具备的态度,你若做不到这两点,而或试图采取一些小聪
明,其结果往往是:“偷鸡不成,浊把米。”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诚实守信一直是华夏名
族应以自豪的品格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这种优秀文化熏陶了我们几千年。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
风早已融入名族文化的血液,成为中华文化基因中不可残缺的重要作
风,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突然发现,有些人的体现中诚信在消退,
利益取代了美德,成心让位于美德,就连被称为净土的校园,考试作
弊,欺骗家长老师等不诚实的现象也在同学们同学们身上突显,屡有
发生。有的同学为了玩电脑,他们可以欺骗父母;为了考试取得好成
绩,欺骗父母;为了考试成绩好,他们可以作弊,抄袭,不择手段,
这样既欺骗了老师,欺骗了家长,欺骗了同学,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失去了诚信,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面对种
种情景,我们很有必要来反思诚信得重要意义,来倡导诚实守信的学
风:在我们的净土上诚实学理想,诚实学道德,诚实学文化。因为诚
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才
能让世界更加美好,到时我们将发现:青草绿树,白云蓝天,鸟语花
香,美丽无处不在,但是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
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那人与人之间要怎样合作?国家怎么能发展?
社会怎么能变成和谐社会,失去了诚信,一切将如纸上谈兵。
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用你的诚信
来创造跟美好的人生!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这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
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
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
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文题导写】
这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
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
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
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
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
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
作为立论的切入点C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
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
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
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
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
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
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
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
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
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
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
余。在文学、艺术二,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
欣赏者的审美活动C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
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
命主要是为了经历C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
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
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
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
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
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
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L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词或
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词就可以把握材料主
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命题者
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
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
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
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
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
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
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
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人生何处不精彩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J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
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
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
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
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
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
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
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
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力,
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
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
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
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
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攻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
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
后来她招了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
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便
迅速壮大到了1200多人,产值将近3亿元。现在,“老干妈”公司累
计产值已经高达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5o
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
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
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一一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
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一一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
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相信“站在半高
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看风景,不该在山顶,因为东坡曾云:“高处不胜寒”。其实,我
更欣赏的是尼采的处世之道,也就是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油漆装饰外包加工合同2篇
- 2024年出租车司机就业协议3篇
- 2024年度三方仓储配送及仓储设施改造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更新版:快消品公司员工合同2篇
-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云平台技术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医科大学《光电与光化学转化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沙子开采与购销合作合同规范6篇
- 2024年无产证房产买卖合同书3篇
- 2024年版木屑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环保工程项目承包合同
- GB/T 19964-202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一(上)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初中班会课件: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暴力》
- 保险金信托培训课件
- 肿瘤科化疗患者护理PDCA循环案例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
- 烧伤科普讲座课件
- 2024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心外科疾病知识讲座
- 商务ktv项目计划书
- 《微机系统与汇编语言》-课程设计-实时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