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_第1页
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_第2页
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_第3页
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_第4页
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三农村文化指导手册TOC\o"1-2"\h\u20619第一章:新型农村文化概述 2274601.1 2153881.1.1新型农村文化的内涵 2149691.1.2新型农村文化的特征 2125201.1.3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3277691.1.4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317117第二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4131481.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66691.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4173721.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4229011.1.8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路径 565391.1.9农村道德建设的方法 526844第三章:农村文化建设 5219181.1.10概述 589361.1.11图书馆建设 5218341.1.12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6124401.1.13体育设施建设 6173441.1.14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 6260481.1.15概述 6197851.1.16文化活动策划 7200311.1.17文化活动组织 710501.1.18文化活动实施 723043第四章:农村教育发展 7196601.1.19概述 7179461.1.20农村基础教育提升策略 760501.1.21概述 849621.1.22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措施 85385第五章:农村科技推广与应用 880821.1.23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9181551.1.24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9234751.1.25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976331.1.26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9131251.1.27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920281.1.28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104513第六章:农村法治建设 10188031.1.29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1080251.1.30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10289311.1.31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途径 11244821.1.32完善农村法治体系 1140621.1.33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 11220321.1.34推进农村法治化管理 11238661.1.35优化农村法律服务 1124362第七章:农村卫生与健康 11258611.1.36公共卫生体系概述 11313891.1.37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96721.1.38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2317751.1.39农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2242001.1.40农村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2551.1.41农村健康促进的策略 125339第八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3114041.1.4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3236961.1.4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13162351.1.44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301001.1.45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意义 13206331.1.46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主要任务 14148421.1.47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措施 1430134第九章:农村社会事务管理 14259391.1.48概述 14201551.1.49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 14183611.1.5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15254271.1.51概述 15189981.1.52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的方向 15164241.1.53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56005第十章: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16315701.1.54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1648281.1.55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16167821.1.56农村文化产业政策 16229041.1.57农村文化产业措施 17第一章:新型农村文化概述1.11.1.1新型农村文化的内涵新型农村文化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旨在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涵盖了农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1.2新型农村文化的特征(1)现代性:新型农村文化充分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反映时代特征,注重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2)传统性:新型农村文化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传统美德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3)人民性:新型农村文化关注农民需求,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4)科学性:新型农村文化倡导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推动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5)全面性:新型农村文化注重全面发展,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6)区域性:新型农村文化注重地域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建设。第二节: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1.1.3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1)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发展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增强民族凝聚力: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3)保障农民权益: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需求,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4)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农村,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1.1.4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通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品质。(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4)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5)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通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农村。第二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1.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1)加强理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培训、宣传栏等,向农民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使其深入人心。(2)融入日常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使其成为农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3)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渠道,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发挥榜样作用。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1.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1)推动经济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3)倡导文明风尚。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行为,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4)培养道德品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第二节:农村道德建设的路径与方法1.1.8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路径(1)政策引导。各级要高度重视农村道德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道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参与农村道德建设,形成社会、农民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3)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为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4)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民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农村道德建设的主体。1.1.9农村道德建设的方法(1)举办道德讲座。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开展道德讲座,向农民传播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2)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农民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提升道德品质。(3)强化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道德典型,树立道德榜样,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4)建立道德激励制度。对践行道德的农民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他们践行道德的积极性。第三章:农村文化建设第一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1.1.10概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行详细阐述。1.1.11图书馆建设(1)规模与布局:根据农村人口规模和地理位置,合理规划图书馆面积和藏书量。图书馆应位于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便于居民借阅。(2)资源配置:图书馆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注重更新速度,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3)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1.12文化活动中心建设(1)功能定位:文化活动中心应具备多功能性,包括演出、展览、培训、会议等,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2)设施配置:文化活动中心应配备音响、投影、舞台等设施,为各类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支持。(3)活动组织:文化活动中心应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1.13体育设施建设(1)布局与规模:根据农村人口规模和地形地貌,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布局,保证设施规模适中。(2)设施种类:体育设施应包括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等,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求。(3)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体育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施安全、有序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1.1.14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1)展示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应展示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2)展示形式:采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3)传承与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定期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活动,培养农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节:农村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1.1.15概述农村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以下将从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1.16文化活动策划(1)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把握时代脉搏,策划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2)内容创新:结合当地特色,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3)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有力支持。1.1.17文化活动组织(1)人员配备:组建文化活动组织团队,明确分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2)场地安排:根据活动规模和性质,合理选择场地,保证活动场地安全、舒适。(3)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度。1.1.18文化活动实施(1)活动流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2)活动现场管理:加强活动现场管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防止意外发生。(3)反馈与总结: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农村居民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第四章:农村教育发展第一节:农村基础教育提升1.1.19概述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才培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我国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求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振兴。1.1.20农村基础教育提升策略(1)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2)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3)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学校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4)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创新农村教育体制,推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5)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奠定坚实基础。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保障农村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为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1.1.21概述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助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劳动力转移。1.1.22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措施(1)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加强农村职业学校的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2)加大成人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水平。应加大成人教育投入,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正常运行,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质量。(3)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4)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5)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意识。通过政策宣传,使农村居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农村居民参与职业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教育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大投入、优化教师队伍、改革教育体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第五章:农村科技推广与应用第一节:农业科技创新1.1.23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1.24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1)种质资源创新:通过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2)农业技术研发:重点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节水灌溉、节能栽培、生物防治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3)农业信息化技术:利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25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1)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3)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二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1.26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1.27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1)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4)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1.1.28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1)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政策,明确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形成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3)加大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4)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第六章:农村法治建设第一节:农村法治宣传教育1.1.29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法治素质、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30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1)宪法宣传教育:普及宪法知识,让农民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权威。(2)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等。(3)法律常识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权、依法经营的能力。(4)法律服务宣传教育:普及法律服务知识,让农民了解如何获取法律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1.31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途径(1)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法治知识。(2)组织法治讲座、培训班,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为农民授课。(3)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如法治文艺演出、法治漫画展览等。(4)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创作法治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第二节:农村法治保障机制1.1.32完善农村法治体系(1)制定和完善农村法律法规,保证农村法治建设的制度基础。(2)建立健全农村法治实施机制,保证法律法规在农村得到有效实施。1.1.33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1)培养农村法治人才,提高农村法治队伍的专业素质。(2)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保证农村法治工作的顺利推进。1.1.34推进农村法治化管理(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2)深入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素质。(3)强化农村法治监督,保证农村法治建设取得实效。1.1.35优化农村法律服务(1)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网络,方便农民获取法律服务。(2)培育农村法律服务市场,引导农民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第七章:农村卫生与健康第一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1.36公共卫生体系概述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我国农村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全面、系统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等多个方面。1.1.37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健康的农村居民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卫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1.1.38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卫生设施,提高卫生服务水平。(2)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3)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法规,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权益。(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5)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第二节: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1.39农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农村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1.1.40农村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健康知识普及:普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2)健康行为干预: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3)健康环境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4)健康服务利用: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保障健康权益。1.1.41农村健康促进的策略(1)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农村健康促进的政策措施,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权益。(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健康促进工作,形成合力。(3)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4)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5)项目带动:实施农村健康促进项目,推动农村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第八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1.4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农民生存环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4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1)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2)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3)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防范生态环境,保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1.1.44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各级企业和农民的责任和义务。(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秩序。(3)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人人关心、共同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第二节: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1.1.45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意义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有利于提升农村环境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1.1.46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主要任务(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2)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3)整治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功能。(4)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1.1.47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措施(1)制定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期限,有序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工作。(2)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保证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3)创新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模式:积极摸索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新模式,如城乡一体化治理、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提高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效果。(4)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宣传教育:普及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知识,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九章: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第一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1.48概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基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基层组织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1.1.49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1)坚持的领导。充分发挥组织在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民主权利,提高农民福祉。(3)坚持依法治村。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法治化水平。(4)坚持民主管理。保障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权利,发挥群众自治作用。1.1.5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员队伍建设,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依法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明确职责,加强村务管理,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3)加强村民代表大会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监督、协调作用,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4)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加强对村务管理的监督,保障村民利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第二节: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1.1.51概述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是适应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要以提高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摸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1.1.52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创新的方向(1)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构建以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法治保障为支撑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2)深化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3)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关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4)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率,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