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语 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语 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_第3页
【语 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_第4页
【语 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小文同学围绕“交友之道”专题学习活动,从课外又搜集了一则资料,与课内的文段组合在一起,她又有新的发现。请你与她一起,完成下面小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为人谋而不忠乎

(2)传不习乎(3)赐好说不若己者

(4)杨花落尽子规啼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不知其子,视其父。4.请对【丙】文“杨花落尽子规啼”作简要赏析。5.甲、乙、丙三文都谈到交友的话题,请分别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古诗文阅读,完成以下题目【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6.(1)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的哲理(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与友期行②下车引之

③子可去④子令吾去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断句,限断三处。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10.【乙】【丙】两文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班级开展“书声琅琅,诗韵飘香”文言文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甲《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南朝刘义庆11.智者读书,读字里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山岛竦峙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12.智者读书,明句中深意。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13.智者读书,品文章意蕴。想象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曹操《观沧海》饱含浪漫与激情,赋予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传达出。《咏雪》中兄女的回答想象奇妙,刘义庆借“公大笑乐”,体现了对谢道韫。文言文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乙】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①:“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②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注释】①陆士衡:陆机。后文陆逊是他的祖父,陆抗是他的父亲。②容:或许,也许。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太丘舍去:入门不顾:士龙失色:谢公以此定之: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17.参考示例,探究【乙】文归入《方正》篇的原因。示例:元方懂得交友诚信的道理,友人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元方据礼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他懂得“信”和“礼”的重要性,他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所以《陈太丘与友期行》归入《方正》篇。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陈季方:陈元方的弟弟。②荷:享有。③阿(ē):山的凹处,此处指山腰。④仞:古代高度计量单位。1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太丘舍去③元方入门不顾19.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下有不测之深B.有何功德

白雪纷纷何所似C.桂树焉知泰山之高

必有我师焉D.下为渊泉所润

为人谋而不忠乎2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22.同为陈太丘的孩子,《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元方和本文的陈季方在人物形象上有何异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乙】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3.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B.吾日三省吾身(shěng)C.友人惭

(cán) D.太丘舍去(shě)24.解释下列加点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相委而去()(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元方入门不顾()25.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6.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宋濂《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不久,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27.下列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的“去”与“冕因去”的“去”,意思相同,都是“离开”的意思。B.“元方入门不顾”的“顾”指回头看,“恬若不见”的“若”指像……一样。C.“门外戏”中的“门”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在句中指在门外。D.“父命牧牛陇上”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应该是“父命(其)牧牛(于)陇上”。28.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29.请翻译下列句子。(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2)友人惭,下车引之。30.【甲】文中的元方和【乙】中的王冕两个儿童的人物形象,各有其性格特点,你更喜欢哪一个?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3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饮酒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去后乃至

乃往,身自罢之C.陈太丘与友期行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魏于是乎始强3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是日,饮酒乐,天雨。(2)魏于是乎始强。3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乙】管宁割席管宁与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动)【注释】①管宁、华歆:均为人名。②轩冕:卿大夫的车乘和礼服,这里指穿着礼服的人坐在马车上。3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宁读书如故

温故而知新B.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C.学而时习之掷去之D.有乘轩冕过门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6.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3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38.乙文中的管宁和华歆是不是甲文中“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为什么?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9.文段是《论语》中的片段。《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篇40.请解释(甲)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1)人不堪其忧

(2)择其善者而从之(3)子在川上曰

(4)匹夫不可夺志4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1)其不善者而改之。

(2)切问而近思。4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的“斯”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43.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即使“,,”(选文中的原句),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4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②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折中:调和取证。(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

病从口入C.不能去云

太丘舍去D.自天子王侯

自言自语(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渭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C.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D.险躁则不能治性(达到)46.下列对甲文第⑥句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B.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D.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4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句中的“君子”与乙文中的“君子”意思相同,都指有才德的人。B.甲乙两文都强调了要重视品德修养,治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惜时。C.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D.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是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4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②,嶷然有声③。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④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注解】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②冠:指成人。③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④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49.下列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以荻画地学书

书:书写,写字。B.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C.触发之不顾

顾:回头。D.年与时驰

驰:奔驰。50.对文中画曲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B.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C.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D.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51.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B.乙文中“及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C.甲乙两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好好学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德才兼备的人。D.乙文中欧阳修家境贫寒,但他聪慧机敏、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的人。52.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诫外甥书》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然③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⑤,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⑥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⑦矣。【注】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犹豫不定。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明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淹留:滞停,停留。⑥窜伏:逃避,藏匿。⑦下流:地位低微。53.下列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志当存高远——联系甲文中的“夫君子之行”,可推知“夫”的意义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B.慕先贤——联系乙文中的“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可推知“慕”的意义为“追慕”。C.若志不强毅——查字典,“若”的义项有“好像”、“如果”、“你”等,此处应为“你”。D.徒碌碌滞于俗——联系词语“家徒四壁”、“徒托空言”,可推知“徒”的意义为“只,仅仅”。5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B.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C.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5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个条件是惜时。B.甲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C.乙文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D.结合甲、乙两文可以看出,诸葛亮认为:作为年轻人,不光要有崇高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志向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5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蜀相杜甫丞相祠堂①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③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丙】爱子弟者动曰:“幼小不宜劳力。”此谬极之论。从古名将相,未有以懦怯成功。筋骨柔脆,则百事不耐。闻之旗人教子,自幼即学习礼仪、骑射。由朝及暮,无片刻闲暇。家门之内,肃若朝纲。故能诸务娴熟通达④事理可副⑤国家任使。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节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注释】①丞相祠堂:武侯祠,在今四川成都。②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③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④通达:明白。⑤副:符合,相称。5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才须学也

(2)年与时驰

(3)幼小不宜劳力

(4)此谬极之论5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B.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C.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D.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5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60.同为写给子孙后辈的劝勉之文,【乙】【丙】两文分别强调了什么道理?61.诸葛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智者的代表。结合【甲】诗和【乙】文说一说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6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①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注释】①药石:良药。(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与人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B.淫慢则不能励精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C.若有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D.志趣自成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②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4)甲文诸葛亮主要从立志、A、B这成才必备的三个方面来训诫儿子;乙文陆游训诫儿子要有C、D的品德。(AB处写词语自己概括;CD处用原文词语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聊斋志异》)【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①,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xiá),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注释】①慭慭(yìn)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②㘎(hǎn):虎大叫6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眈眈相向()

(2)狼亦黠矣()(3)蹄之()

(4)计之曰()6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稍出近之B.投以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C.乃悟前狼假寐

尽其肉,乃去D.未若柳絮因风起

虎因喜6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66.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节选自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④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⑤!然野心不过遁逸⑥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⑦耶!(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啮:咬。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⑥遁逸:逃跑。⑦贻患:留下祸患。6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顾野有麦场(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犬阻之不使前也(4)乃杀而取其革6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69.甲文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7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阅读《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回答问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杞人忧天战国·《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7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语句释义方法释义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惊天地,泣(使……哭泣)鬼神(1)因往晓之【查阅词典】①依靠,凭借。②因为,由于。③于是,就。④沿袭,遵循(2)7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人道之。(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73.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说说这两则寓言分别给人以怎样的启示。请阅读下面两篇文言,完成下面小题。【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节选自《杞人忧天》)【乙】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②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③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⑤,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⑦而请之。(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注释】①突:烟囱。②徙:迁移。③嘿:同“默”。④灼烂者:灼伤的人。⑤上行(háng):上席。⑥录:邀请。⑦寤:同“悟”,醒悟。74.用“/”给下面的内容断句。(限两处)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7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2)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76.“杞人忧天”和“曲突徙薪”两个成语是从这两则故事里引申出来的,小文想不通同样是心有所忧,为什么后人对杞人和言曲突者评价不一。你知道为什么吗?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②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欲谢其邻人,灼烂者于上行③,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⑤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注】①突:烟囱。②嘿(mò):同“默”。③上行(háng):上席。④录:邀请。⑤乡使:假使。7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欲()(2)亡()(3)乃()7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2)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79.文中“客”认为“有火患”的依据是什么?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第一问用原文回答)参考答案:1.竭尽自己的心力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如,不及;柳絮2.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3.(1)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不了解他的儿子,就看看他的父亲。4.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或借景抒情),借“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点明时节,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5.示例:甲文:朋友之间相处要诚实守信,以真心换真心。学习旁人的优点,对照他们的缺点有则改之,无责加勉;乙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丙文:在人生失意的时候,真正的朋友是彼此关心和安慰的。6.事物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约定牵、拉离开你7.C8.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9.(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2)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10.乙文告诉我们交友要讲诚信,有礼貌。陈太丘的朋友与他约定中午见面,却失约,还对子骂父,既无信又无礼,元方据理驳斥,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丙文告诉我们交友要重情义,不背叛。荀巨伯在朋友病重有危险时,坚决不离开,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朋友的生命,他的义举感动了贼寇,保全了郡城和朋友。11.高高地耸立。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12.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漫天飞舞13.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赏识和赞美14.舍弃回头看脸色判定15.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16.①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门。②陆机严肃地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天下,他哪里会不知道?这鬼子竟敢如此无礼。”17.卢志在聚会之时,故作不解地询问陆机与其祖父、父亲的关系,陆机沉着冷静不卑不亢,以“如卿于卢毓、卢珽”来回答,反应迅速,反驳犀利。这一行为有力地维护了父亲和祖父的英名。所以这篇归入《方正》篇。18.约定。离开。回头看。19.①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②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0.B21.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22.相同点:聪明机智。在甲文中,陈元方面对友人的无礼指责,能够有理有据地反驳,让友人惭愧,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在乙文中,陈季方用桂树生长在泰山之阿,受甘露沾润、渊泉滋润来类比父亲的处境,巧妙地回答了客人的问题,展现出他的聪明伶俐。不同点:陈元方在友人表示惭愧并下车拉他后,仍然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毫不掩饰自己对友人的不满情绪,体现出他性格中的直率和真性情。而陈季方没有直接阐述父亲的功绩,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表达父亲声名远扬是因为自身品德高尚如同桂树有山川滋养一样,回答得比较委婉、谦逊。23.B24.“说”同“悦”,愉快;舍弃;诚信;回头看。2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6.与朋友交往应守信,按时赴约;对人应宽容理解,如友人知错能改,元方应适度谅解;交往中应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保持礼貌谦逊,避免无礼冲动,像元方虽有理但“入门不顾”稍显失礼,可委婉处理,以维护良好关系。27.C28.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29.(1)(王冕)傍晚回家,忘记了他放牧的牛,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2)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30.示例一:我更喜欢元方。他聪慧机智,讲诚信、懂礼貌,面对友人指责能据理反驳;刚正不阿,友人道歉仍“入门不顾”。其品质值得学习。示例二:我更喜欢王冕。他勤奋好学,放牛时偷入学舍,夜晚借光苦读,执着求知的态度令人敬佩。31.C32.(1)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2)魏国从此开始变得强大。33.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4.做人做事要讲诚信魏文侯遵守和虞人的约定35.A36.(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37.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38.不是.因为甲文中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而乙文中的华歆贪慕虚荣、不专心读书,管宁不慕名利、专心读书,二人志不同道不合。39.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0(二十)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