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部分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北省云学部分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北省云学部分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北省云学部分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北省云学部分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11月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县官上计执法,执法上计取(最)皇帝所,皆用筭橐(suantuo),告嶲(xi)已,复还筭橐,令报言口县官。”大意为:执法汇总账簿之后,需统一上报中央,待审查结束后,执法会告知县官上计的结果,不合格者,要被免职。这种做法()A.提高监察效率 B.旨在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C.实行严刑峻法 D.有利于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和影响题。时空范围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中明确提到执法会对县官的上计进行汇总、上报、审查和反馈,不合格者会被免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地方治理的一种监督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治理水平,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对地方上计结果的处理及影响,而非侧重于提高监察效率,排除A项;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方上计的管理和监督,而非直接维护政权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严刑峻法,只是提到不合格者会被免职,这是一种行政处分,而非法律制裁,排除C项。故选D项。2.在唐代,道的设置起初是为了监察地方,并非实质性的地方行政区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节度使制度的确立后,道逐渐演变为具有实际行政权力的区划单位。这一变化表明()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革C.官僚体制日臻成熟 D.对官员的管理日益严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明确指出道的性质从起初的监察地方转变为具有实际行政权力的区划单位。这意味着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B项正确;节度使制度下,地方势力增强,道演变为有实际权力的区划单位,往往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这是对中央集权的削弱,排除A项;官僚体制主要涉及官员的选拔、考核、任用等方面,材料中道的性质转变与官僚体制的成熟与否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对官员管理的内容,道的性质变化与对官员的管理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所示,为《金史》中所记载的部分监察官员入仕时的信息,由此可知,金朝()提刑使民族入仕途径入仕时间入仕官职王启汉人科举正隆二年累迁户部员外郎吾母女真人荫补大定二年收充护卫蒲带女真人荫补大定末累官同签大睦亲府事李献可汉人科举大定十年累官户部员外郎张万公汉人科举正隆二年调新郑簿李愈汉人科举正隆五年调河南渑池主簿张大节汉人科举天德三年调崞县丞张亨汉人科举皇统六年调樊山丞贺扬庭汉人科举天德三年调范县主簿兼尉马百禄汉人科举大定三年武清主簿承晖女真人荫补大定十五年选充符宝祗候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B.官员选拔重视基层经验C.监察方式的多样性 D.人才选拔机制更加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金史》中所记载的部分监察官员大多是凭借科举入仕,体现了金朝人才选拔机制更加成熟,D项正确;金朝没有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金朝人才选拔机制更加成熟,未涉及官员的基层经验,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金朝人才选拔机制更加成熟,未体现具体的监察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为宋代的《茶马互市图》,据此可知茶马互市()A.反应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B.体现了宋朝各民族间的关系融洽C.茶马互市是内地与边疆地区商业贸易的重要形式D.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中国)。茶马互市是宋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之间通过以茶换马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反映了内地与边疆之间以茶和马为基础的重要贸易形式,C项正确;这种贸易形式稳定与否是和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而定,当关系融洽时,茶马互市就相对稳定,当发生战争时,就会中断,排除A项;宋朝各民族间的关系融洽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说法夸大了茶马互市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5.根据表格内容,说明明代山东乡约()天顺年间(1457—1464年)山东滨州知州何淡取《吕氏乡约》教人,“每乡慎选老人亲为演说大义,使训其闾里,按季稽考”嘉靖元年(1522年)文登知县杨镛申明乡约,“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万历年间(1573—1620年)阳信知县张志芳“置乡约所宣读圣谕,自为注疏千言□□,人情王法天道备极精详,刊布里社。初二、十六日亲临讲解,化美俗淳,邑无争讼”A.由沿用前代成果变为适时创新 B.宣讲主体由官员变为乡绅阶层C.推行的地域随时间变化而缩小 D.乡约的主要功能是为引导风俗【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山东滨州知州何淡取《吕氏乡约》教人,‘每乡慎选老人亲为演说大义,使训其闾里,按季稽考’”“阳信知县张志芳‘置乡约所宣读圣谕,自为注疏千言□□,人情王法天道备极精详,刊布里社。初二、十六日亲临讲解,化美俗淳,邑无争讼’”可知,天顺年间的乡约教化内容还在沿用着前代的成果,到了万历年间的乡约教化内容就变成了宣讲圣谕,并且还有官员为其注疏,可见明代山东的乡约教化由沿用前代成果到适时创新,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宣讲主体由乡里老人宣讲到官员讲解,排除B项;依据材料可知宣讲推行的地域不断扩大,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乡约宣讲承载功能增加,由劝善惩恶、引导风俗到宣讲圣谕,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秦汉时期颁布的两份法令文献及其中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规定法令免老(达到六十岁的老人)告人以为不孝,谒杀,不当环(宽宥),亟执勿失。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殴詈(骂)父母者,弃市(在人们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A.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B.旨在强化君主权力C.体现外儒内法的理念 D.注重维护家庭伦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规定老人状告不孝之人,被告者不能被宽宥,同时,殴打辱骂父母者,将被在人们集聚的闹市,执行死刑,说明国家通过法律维护家庭伦理,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维护家庭伦理,没有体现社会矛盾信息,也与强化君主权力无关,排除AB项;外儒内法在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却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全国掀起来一股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1905年,仅仅江苏一省,全省兴办的新式学堂的数目就有99所之多,类型也是十分齐全,从高等学堂至蒙养学堂各个等级的学堂具有相当数量。这一现象的出现()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理念 B.改变了教育落后局面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5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废除科举制后,全国掀起了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这一现象是晚清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不仅满足了新兴阶层对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也推动了教育制度的近代化,从而更好地适应了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废除科举和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是对教育制度的变革,并非单纯的技术和方法的借鉴,排除A项;新式学堂的兴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的落后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排除B项;虽然新式学堂的兴办对封建职官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并不能直接颠覆这一制度,封建职官制度的瓦解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8.从1941年起,边区政府先后培养了一大批选举工作干部,他们奔赴各地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并不断重申:在当前战争形势下,必须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与阶层……要学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表现出与非党人士合作的诚意。这种宣传旨在()A.落实党的“三三制”原则 B.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C.提高群众对党的认同感 D.战后建立联合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当前战争形势下,必须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与阶层……要学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表现出与非党人士合作的诚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原则正是为了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共同抗日而提出的政权建设原则,边区政府的这些工作是在推动“三三制”原则的实施,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概念,1941年已经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边区主要是抗日根据地,这种宣传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与党外人士合作、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参与政权建设,重点不是提高群众对党的认同感,虽然这可能是附带的结果,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1941年时的主要任务是抗日,战后建立联合政府是抗战后期提出的目标,1941年还不是这种宣传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9.图中是1951年一位农民在分到土地后,举着牌子拍下的照片,牌子上写着他的名字,与分到的土地的数量。该图中所反映的事件()A.实现了农民的翻身解放 B.在农村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巩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据本题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废除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实现了农民的翻身解放,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并不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而是将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从1949年到195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我国公共部门职工数和公共就业职工比例变化情况,据表可知()年份公共就业职工数(万人)全社会职工数(万人)公共就业职工比例(%)19781671949917.61986255812809200199130901250821.3199635051484523.61999365911773311注:本表的公共职工数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职工;社会服务业职工;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业职工;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职工。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职能不断扩大C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D.政府重视民生工作【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9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我国公共就业职工比例、公共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主要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关,起到激发经济活力,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公共就业职工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就业的分布情况,不能据此推断政府重视民生工作,排除D项。故选B项。11.从6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援助的数额不断增加,到70年代时对外援助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统计,1971年,中国援外支出已经占到当年中国财政支出的5%,这一比例到1973年突破7%的大关,其占当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已超过2%。这表明了()A.对外援助需要反思 B.对外援助同经济水平相适应C.国际处境显著改善 D.对外援助服务国家政治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据材料可知,1971年,中国援外支出已经占到当年中国财政支出的5%,这一比例到1973年突破7%的大关,其占当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已超过2%。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为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赢得更多国家的支持,我国加大了对外援助的数额,故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从6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援助的数额不断增加,到70年代时对外援助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我国国际处境改善的结果,不需要进行反思,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从6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援助的数额不断增加,到70年代时对外援助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材料并未涉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容,B项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多,我国国际处境显著改善,C项与六十年代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哈蒙德在《希腊史》中谈到梭伦改革时提到,“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的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这表明梭伦改革()A.使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B.强调公民意识C.人人享有平等政治权力 D.体现寡头政治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题意“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的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可知,梭伦此举是为了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提高公民素养,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提升集体主义的意识,B项正确;文艺复兴提倡人文精神,排除A项;只有雅典城邦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力,排除C项;寡头政治是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并不是寡头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13.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因争夺殖民地,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1493年划定一条从北极到南极的分界线(教皇子午线)。但葡萄牙对此不满,1494年两国外交代表经过一年多平等协商与谈判,签署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并由教皇批准,将分界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全球土地进行划界和安排的尝试。这一过程()A.表明教皇的权威下降 B.两国完成对世界的瓜分C.体现了国际法的萌发 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和影响题。时空范围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平等协商与谈判,签署条约并由教皇批准来划分势力范围,这一过程体现了国际法的萌发,C项正确;材料中教皇批准了两国的条约,不能表明教皇的权威下降,当时教皇权威还比较大,排除A项;此时两国并未完成对世界的瓜分,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两国对殖民地的划分,不能直接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4.1855年帕麦斯顿内阁上台以后,以枢密院的形式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国王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枢密令明确指出:该命令是绕开议会以枢密院的形式颁布法令,不会触动现有的任用和推荐方式;考试不是严格的竞争,而是有范围的限制竞争;委员会负责选拔所有人员,但是具体标准需要与各部门领导协商后决定;这一规定有利于()A.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 B.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C.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D.维护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5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不会触动现有的任用和推荐方式”“有范围的限制竞争”“委员会负责选拔所有人员,但是具体标准需要与各部门领导协商后决定”可知,文官制度改革的这个法令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官员选拔的实用性,排除B项;这一规定是关于文官制度的,属于国家治理方面,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不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排除D项。故选A项。1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在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问题上,美法产生严重分歧,法国主张恢复固定汇率制以及美元与黄金可兑换性,实现国际货币体系中所有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美国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并将黄金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最后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建立了牙买加体系。这表明()A.美国与法国之间矛盾重重 B.法国经济对美国构成强力挑战C.国际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D.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依旧强势【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并将黄金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最后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建立了牙买加体系,说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依旧强势,D项正确;材料围绕着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个问题上,美法产生严重分歧,不属于“矛盾重重”,排除A项;美国仍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法国经济对美国没有构成强力挑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也没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外世界秩序观】材料一“天下观”是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观。古人心目中的天下,首先是指海内,也扩展到海隅,还延伸到海外、方外。海内之为天下,是指中国文化的核心区;海隅是其外围;海外就是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外,与海内一起构成了整个世界。古人的“天下观”首先就是统治者的天下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强调王权在所有统治地域的权威性。汉代初期,为强化君权,巩固大一统,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由于政权并立,它所面对的不仅是少数民族的频频入侵,还包括儒家所建构起来的,作为正统依据的大一统观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熹提出以文化优劣来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张。认为可以用先进的文化感化“夷狄”,从而实现天下为一的理想目标。到明清时期,以“天下观”为基础的“天下体系”达到顶峰,尤其是清朝立国之初,奉行“厚往薄来”、“抚藩字小”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材料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少奠定了一种欧洲体系的基础,而在当代,这一体系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和约建立了作为民族国家分立的标准——主权。主权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并不承认任何国家内部其他政治实体,也不承认任何来自外部的更高实体。西方有民族国家观念、无天下观念,因此难以走向一体化。事实上,现代国际关系秩序是基于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法之上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缔结后,欧洲仍然战乱不断,他们似乎更愿意接受刀光剑影后达成的平衡。欧洲国家间的战争都是以捍卫民族国家利益的名义而战。国家之上不再有一统天下的权威,哪怕是神权。无论战争如何血腥残酷,战胜国从战争中攫取到多么巨大的利益,在表面上它们都信誓旦旦地尊重主权和平等的原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为了解决各国在势力范围方面的争端,建立能达到某种平衡的世界秩序,由列强主导又签订了许多和约,建立了各种体系,包括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摘编自刘丹忱《中国“天下观”和世界秩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中国“天下观”演变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天下观”与近代西方世界秩序的不同。【答案】(1)地理环境认知的扩大;君主权力的增强;儒家思想的影响;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宗藩体系的影响。(2)古代中国:地域性;儒家文化的影响;包括不同少数民族和周边藩属国;维护了国家和边疆稳定。近代西方:世界性;建立在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法之上;包括不同主权民族国家;虽能解决各国在势力范围方面的争端,但仍导致战乱不断。【解析】【小问1详解】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古人心目中的天下,首先是指海内,也扩展到海隅,还延伸到海外、方外。海内之为天下,是指中国文化的核心区;海隅是其外围;海外就是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外,与海内一起构成了整个世界”可知,地理环境认知的扩大;根据材料一“古人的‘天下观’首先就是统治者的天下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强调王权在所有统治地域的权威性。汉代初期,为强化君权,巩固大一统,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君主权力的增强;根据材料一“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熹提出以文化优劣来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张”可知,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宋代,由于政权并立,它所面对的不仅是少数民族的频频入侵,还包括儒家所建构起来的,作为正统依据的大一统观念”可知,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到明清时期,以‘天下观’为基础的‘天下体系’达到顶峰,尤其是清朝立国之初,奉行‘厚往薄来’、‘抚藩字小’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可知,宗藩体系的影响。【小问2详解】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不同: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古人心目中天下,首先是指海内,也扩展到海隅,还延伸到海外、方外。海内之为天下,是指中国文化的核心区;海隅是其外围;海外就是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外,与海内一起构成了整个世界”和所学知识可知,地域性;根据材料“一汉代初期,为强化君权,巩固大一统,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由于政权并立,它所面对的不仅是少数民族的频频入侵,还包括儒家所建构起来的,作为正统依据的大一统观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熹提出以文化优劣来区分‘华夏’和‘夷狄’的主张”可知,儒家文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宋代,由于政权并立,它所面对的不仅是少数民族的频频入侵,还包括儒家所建构起来的,作为正统依据的大一统观念”“尤其是清朝立国之初,奉行‘厚往薄来’、‘抚藩字小’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可知,包括不同少数民族和周边藩属国;根据材料一“从而实现天下为一的理想目标”可知,维护了国家和边疆稳定。近代西方:根据材料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少奠定了一种欧洲体系的基础,而在当代,这一体系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可知,世界性;根据材料二“事实上,现代国际关系秩序是基于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法之上的”可知,建立在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法之上;根据材料二“和约建立了作为民族国家分立的标准——主权”可知,包括不同主权民族国家;根据材料二“主权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并不承认任何国家内部其他政治实体,也不承认任何来自外部的更高实体。西方有民族国家观念、无天下观念,因此难以走向一体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缔结后,欧洲仍然战乱不断,他们似乎更愿意接受刀光剑影后达成的平衡。欧洲国家间的战争都是以捍卫民族国家利益的名义而战。国家之上不再有一统天下的权威,哪怕是神权。无论战争如何血腥残酷,战胜国从战争中攫取到多么巨大的利益,在表面上它们都信誓旦旦地尊重主权和平等的原则”可知,虽能解决各国在势力范围方面的争端,但仍导致战乱不断。17.【财税变革】材料一清代前期财政收入结构表—表1年代田赋盐课关税杂赋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顺治九年(1652)2,1268721291004——康熙二十四年(1685)2,7278827691204——雍正三年(1725)3,00786443131354——乾隆十八年(1753)2,938727011743011——乾隆三十一年(1766)2,99161574125401174915嘉庆十七年(1812)2,953745791448112——道光十九年(1839)2,943717471843511————摘编自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材料二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表—表2年份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184229,5767649813——41311188532,35748739111,281191,44722189432,6694367491,329182,31730190337,188381,305131,625173,05332191148,101274,631264,319244,31423——摘编自夏令蓝《近代中国财税改革的进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前期财政收入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清代前期相比指出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原因。【答案】(1)特点:田赋占据主导地位;税收结构相对单一;财政收入增长缓慢。(2)不同:田赋比重下降;税收结构多元化;新税种兴起且比重增加。原因: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开始发展,经济结构变化;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概括分析的材料题。时空是清朝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清代前期财政收入结构表”“田赋比重:8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赋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田赋”“盐课”“关税”等信息可知,税收结构相对单一;根据材料一“顺治九年:2,126”“道光十九年:2,943”等信息可知,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小问2详解】本题是概括分析类材料题。时空是清朝后期的中国。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田赋”“比重:1842年,76%”“1911:比重,27%”可知,田赋比重下降;根据材料二“关税”“厘金”与“盐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税收结构多元化;根据材料二“厘金”的变化可知,新税种兴起且比重增加。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关税”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田赋”的比重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开始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开展。18.【干部管理与政权建设】材料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党的干部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及时的反思,创建了数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新的形势和任务急需加快培养训练党的干部显得尤为切。为此,中央苏区党政组织创办了一批干部学校,有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并办有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瑞金女子大学,在中央的努力下,大批翻身解放做自己主人的劳动妇女,通过实践锻炼迅速走上各级党政领导岗位。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训练班以适应残酷的战争环境。为加强苏维埃干部能力建设,苏维埃政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出台系列尊师重教的政策举措,解决教员实际困难。同时还在苏维埃大学专门设有“实际问题研究”课程。红军大学明确规定“红大”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苏区干部教育注重研究苏区的各种实际问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之后,苏区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干部培养体系。——摘编自薄谊萍《延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陕甘宁边区为例》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对边区各级干部的培养,为此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指示和决定,先后创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等干部培训学校,加强对干部轮训与培训。同时,为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先后制定与实施了干部考核条例,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原则性、工作积极性、业务熟练性、作风民主性和学习先进性等,这些严格的标准有效控制了干部队伍的规模。边区先后四届政府,均基本保证任命行政干部在千人左右。此外,这些条例和法规要求对干部进行平时考核、临时考核和固定考核。边区政府还对各级干部队伍实行每年两次定期鉴定。针对考核和鉴定情况,政府确立了一套干部奖惩依据的具体办法,并广泛听取本机关和群众意见,对奖惩审批持审慎态度。同时,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奖惩为辅的原则。——摘编自闫世桓《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纪30年代初期苏区干部任用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作用。【答案】(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特点:创建干部学校进行专门培养;注重培养劳动妇女干部;举办相应训练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体系完善。(2)作用: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精简了干部队伍,提高了行政效率;改进了党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赢得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党的干部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可得出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根据材料“新的形势和任务急需加快培养训练党的干部显得尤为切”可得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特点:根据材料“中央苏区党政组织创办了一批干部学校,有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可得出创建干部学校进行专门培养;根据材料“大批翻身解放做自己主人的劳动妇女,通过实践锻炼迅速走上各级党政领导岗位”可得出注重培养劳动妇女干部;根据材料“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训练班以适应残酷的战争环境”可得出举办相应训练班;根据材料“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苏区干部教育注重研究苏区的各种实际问题”可得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材料“苏区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干部培养体系”可得出培养体系完善。【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针对考核和鉴定情况,政府确立了一套干部奖惩依据的具体办法,并广泛听取本机关和群众意见,对奖惩审批持审慎态度。同时,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奖惩为辅的原则”并结合所学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