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工程与试飞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242第1章航空航天工程概述 3232591.1航空航天工程基本概念 325991.2航空航天器分类与组成 3261571.3航空航天器设计原则与流程 410123第2章试飞基本原理 4270272.1试飞的目的与意义 5158092.2试飞环境与条件 5113502.3试飞方法与步骤 512649第3章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 6146303.1气动基本概念 61943.1.1气动力 6251963.1.2气动力系数 6217933.1.3气动热 6128843.2气动特性参数 6177803.2.1阻力 6276143.2.2升力 6310883.2.3侧力 7117033.2.4俯仰力矩 770683.3气动模型与实验方法 732483.3.1气动模型 7144313.3.2实验方法 7273963.3.3数据处理与分析 723213第4章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 7150634.1结构强度基本理论 7315104.1.1结构强度的定义与分类 734704.1.2结构强度的基本原理 7154204.1.3结构强度设计准则 879114.2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820374.2.1弹性力学计算方法 8169074.2.2塑性力学计算方法 8314124.2.3断裂力学计算方法 820274.3结构强度实验与评估 9140494.3.1结构强度实验 9290834.3.2结构强度评估 918507第5章飞行器动力系统 9221645.1动力系统概述 9163485.2发动机工作原理与功能 997345.2.1发动机工作原理 9128525.2.2发动机功能参数 991115.3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 9224895.3.1动力系统匹配 98375.3.2动力系统优化 1017430第6章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 1095526.1飞行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1040466.1.1引言 10313016.1.2飞行控制系统的组成 10327026.1.3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 1063156.2飞行控制算法与策略 11107626.2.1姿态控制算法 1163756.2.2轨迹控制算法 11320176.2.3飞行功能控制算法 11126126.3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 11229856.3.1仿真模型 1169876.3.2仿真方法 11179886.3.3实验验证 11217096.3.4实验数据分析 118454第7章飞行器导航与制导 1187827.1导航与制导基本概念 11174877.1.1导航 1196497.1.2制导 12165287.2导航系统原理与误差分析 12131377.2.1导航系统原理 12203827.2.2误差分析 1284387.3制导系统原理与设计 12282567.3.1制导系统原理 12259177.3.2制导系统设计 1314602第8章飞行试验准备与实施 13213528.1飞行试验任务规划 13179628.1.1任务目标 13242598.1.2试验内容 13243298.1.3试验流程 13271248.1.4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3102908.2飞行试验设备与设施 1325378.2.1试验设备 1389938.2.2设施保障 1485308.2.3设备校验 14313298.3飞行试验实施与监控 1483868.3.1试验前准备 14214118.3.2试验实施 14227598.3.3数据采集与处理 14326648.3.4试验监控 14305888.3.5试验后评估 1423957第9章飞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14196899.1飞行数据采集方法 14146609.1.1传感器布置与选择 14101459.1.2数据采集系统 14232809.1.3飞行数据记录 15153009.2飞行数据分析技术 1518439.2.1数据预处理 151509.2.2数据分析方法 15207489.2.3数据可视化 15314209.3飞行试验结果验证与优化 15311429.3.1飞行试验结果验证 15249369.3.2飞行试验优化 15131449.3.3持续改进 1515828第10章飞行器安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 16247110.1安全性评估基本理论 162451910.1.1安全性评估概念 163233410.1.2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 16587110.1.3安全性评估方法 161116410.2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162465910.2.1风险识别 163242210.2.2风险评估 162872610.2.3风险控制策略 162870110.3飞行试验安全管理与措施 16104710.3.1飞行试验安全管理 16634610.3.2飞行试验安全措施 16146510.3.3飞行试验安全监控与改进 17第1章航空航天工程概述1.1航空航天工程基本概念航空航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涉及航空、航天两个重要分支。航空工程主要研究在大气层内飞行器的研制、设计、生产、试验及其飞行技术;航天工程则致力于研究在太空及星际空间飞行器的研制、发射、运行和回收技术。两者在理论体系、技术方法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共同为人类的飞行梦想和宇宙摸索提供科学技术支持。1.2航空航天器分类与组成航空航天器根据其飞行环境、用途、动力装置等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飞行环境分类:航空器、航天器、跨介质飞行器;(2)按用途分类:军用飞行器、民用飞行器、科学研究飞行器;(3)按动力装置分类:活塞式、涡轮式、喷气式、火箭式等。航空航天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结构系统:承担飞行器的受力、支撑和连接作用,包括机身、机翼、尾翼等;(2)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推进系统等;(3)控制系统:保证飞行器的稳定飞行和操纵性,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制导系统等;(4)生命保障系统:为飞行器上的乘员提供生命支持,包括供氧、温度控制、废物处理等;(5)任务载荷系统:根据飞行器的用途,携带相应的任务设备,如遥感器、实验室、武器系统等。1.3航空航天器设计原则与流程航空航天器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保证飞行器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环保性:减少飞行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4)先进性: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飞行器的功能和竞争力;(5)兼容性:充分考虑飞行器与其他系统、设备的兼容性,提高整体协同效能。航空航天器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预研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设计需求和目标;(2)方案设计阶段:提出飞行器总体布局、气动外形、动力装置等方案;(3)初步设计阶段: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结构、系统、设备等;(4)详细设计阶段:完成飞行器所有部件和系统的详细设计;(5)生产制造阶段: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飞行器的生产制造;(6)试验与验证阶段:进行地面试验、飞行试验,验证飞行器的功能和安全性;(7)交付使用阶段:完成飞行器的交付、使用和维护。第2章试飞基本原理2.1试飞的目的与意义试飞是航空航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验证飞行器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考核飞行功能是否满足预定的设计指标,以及检验飞行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具体而言,试飞具有以下意义:(1)检验飞行器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2)验证飞行器各系统、部件的功能和功能,保证飞行器整体功能满足要求;(3)发觉并解决飞行器在研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获取飞行器在实际飞行环境中的功能数据,为飞行器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2.2试飞环境与条件为保证试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飞应在以下环境与条件下进行:(1)气象条件:试飞应在能见度、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条件满足飞行器飞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2)空域条件:试飞应选择合适的空域,避免对其他飞行活动造成影响,同时保证试飞安全;(3)地面设施:试飞场地应具备完善的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地面设施,为试飞提供保障;(4)飞行器状态:试飞前应保证飞行器各系统、部件工作正常,满足飞行条件。2.3试飞方法与步骤试飞方法与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飞准备:制定试飞计划,明确试飞任务、目标、方法、步骤等,组织试飞队伍,进行试飞前检查;(2)飞行器组装与调试:按照设计要求组装飞行器,进行各项调试工作,保证飞行器状态良好;(3)飞行试验:按照试飞大纲和飞行试验程序,开展飞行试验,包括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等阶段;(4)数据采集与处理:在试飞过程中,实时采集飞行器功能数据,如速度、高度、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5)问题排查与解决:针对试飞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6)试飞总结:对试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试飞报告,为飞行器设计、改进提供依据。第3章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3.1气动基本概念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是研究飞行器在飞行状态下与空气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功能特点。本章首先介绍气动基本概念,为后续气动特性参数分析奠定基础。3.1.1气动力气动力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空气的阻力、升力、侧力和俯仰力等作用力。气动力是飞行器设计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对于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具有决定性影响。3.1.2气动力系数气动力系数是描述飞行器气动特性的无量纲参数,包括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侧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等。通过分析气动力系数,可以评估飞行器的气动功能。3.1.3气动热气动热是指飞行器在高速飞行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和压缩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动热对飞行器的结构、材料和电子设备等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需在气动特性分析中予以考虑。3.2气动特性参数本节主要介绍气动特性参数,包括阻力、升力、侧力、俯仰力矩等,以及它们随飞行状态变化的关系。3.2.1阻力阻力是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需的力。阻力与飞行速度、飞行器形状、迎角等因素密切相关。减小阻力是提高飞行器气动功能的关键。3.2.2升力升力是飞行器垂直向上的力,与迎角、飞行速度、飞行器形状等因素有关。升力是飞行器实现离地、悬停和爬升等飞行状态的基础。3.2.3侧力侧力是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垂直于飞行方向的力,主要由侧滑角、飞行器形状和迎角等因素引起。侧力对飞行器的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具有重要影响。3.2.4俯仰力矩俯仰力矩是飞行器绕横轴产生的力矩,主要由迎角、飞行速度和飞行器形状等因素引起。俯仰力矩对飞行器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3气动模型与实验方法为了分析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本章介绍气动模型与实验方法。3.3.1气动模型气动模型是研究飞行器气动特性的理论工具,主要包括势流理论、涡流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等。这些模型可以预测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系数。3.3.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验证气动模型和获取飞行器气动特性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风洞实验、自由飞行实验和地面效应实验等。通过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系数,为飞行器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3.3.3数据处理与分析本节介绍气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气动力系数提取和气动特性曲线绘制等。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评估飞行器的气动功能,为飞行器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第4章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4.1结构强度基本理论4.1.1结构强度的定义与分类结构强度是指飞行器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应变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根据作用力的性质和作用时间,结构强度可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强度。4.1.2结构强度的基本原理结构强度的基本原理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等。这些理论为分析飞行器结构在受力时的变形、应力分布和破坏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4.1.3结构强度设计准则为了保证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构强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1)强度准则:结构在设计寿命期内,不应发生破坏;(2)刚度准则:结构在受力后,变形应满足使用要求;(3)稳定性准则:结构在受力后,应保持稳定,防止失稳破坏;(4)耐久性准则: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抗腐蚀功能。4.2结构强度计算方法4.2.1弹性力学计算方法弹性力学计算方法是基于弹性理论和胡克定律,对飞行器结构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力学模型,简化结构;(2)确定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3)求解弹性方程,得到应力、应变分布;(4)根据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评估结构强度。4.2.2塑性力学计算方法塑性力学计算方法主要针对飞行器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计算方法包括:(1)建立塑性力学模型;(2)确定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3)求解塑性方程,得到应力、应变分布;(4)根据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评估结构强度。4.2.3断裂力学计算方法断裂力学计算方法主要针对飞行器结构中存在的裂纹或缺陷进行分析。计算步骤如下:(1)建立断裂力学模型;(2)确定裂纹长度、位置和受力情况;(3)求解断裂方程,得到应力强度因子;(4)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评估结构断裂风险。4.3结构强度实验与评估4.3.1结构强度实验结构强度实验主要包括静力实验、疲劳实验和断裂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验证结构强度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4.3.2结构强度评估结构强度评估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飞行器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1)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结构强度薄弱环节;(2)结合设计准则,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3)针对强度不足的部位,提出改进措施;(4)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保证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第5章飞行器动力系统5.1动力系统概述飞行器动力系统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燃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本章节将对飞行器动力系统进行概述,分析其主要功能、分类及发展现状。5.2发动机工作原理与功能5.2.1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是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核心,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进气过程是指发动机吸入空气;压缩过程是指将进气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燃烧过程是指在燃烧室内将燃料与压缩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排气过程是指将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产生推力。5.2.2发动机功能参数发动机功能参数主要包括推力、燃油消耗率、功率、热效率等。这些参数决定了发动机的工作功能,对飞行器的飞行功能具有重大影响。5.3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5.3.1动力系统匹配动力系统匹配是指根据飞行器的飞行任务、飞行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发动机类型、燃料系统和辅助系统,以实现最佳功能和经济效益。匹配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因素:(1)发动机类型:包括活塞式发动机、涡轮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2)发动机功率:与飞行器所需的推力或功率相匹配;(3)燃料特性:选择燃烧功能好、热值高、储存稳定的燃料;(4)系统重量和体积:与飞行器设计要求相适应。5.3.2动力系统优化动力系统优化旨在提高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优化:优化发动机结构,降低重量和体积,提高功率密度;(2)控制系统优化:提高发动机控制精度,实现最佳燃烧效率和推力调节;(3)燃料系统优化:提高燃料喷雾质量,优化燃烧过程,降低燃油消耗率;(4)冷却系统优化:提高冷却效率,保证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通过以上匹配与优化措施,可使飞行器动力系统达到最佳功能,为航空航天工程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第6章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6.1飞行控制系统基本原理6.1.1引言飞行控制系统是飞行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飞行器的姿态、轨迹和飞行功能进行实时调控,以保证其安全、稳定和高效飞行。本节主要介绍飞行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概念。6.1.2飞行控制系统的组成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和反馈环节。传感器负责采集飞行器的姿态、速度、位置等信号;控制器根据这些信号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执行机构将控制策略转换为对飞行器的控制动作;反馈环节对控制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为控制器提供调整依据。6.1.3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姿态控制、轨迹控制、飞行功能控制、故障检测与隔离、飞行器重构等。6.2飞行控制算法与策略6.2.1姿态控制算法姿态控制算法主要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这些算法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快速、稳定控制。6.2.2轨迹控制算法轨迹控制算法主要包括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模型预测控制(MPC)等。这些算法能够根据飞行任务要求,优化飞行轨迹,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功能。6.2.3飞行功能控制算法飞行功能控制算法主要包括增益调度控制、动态逆控制等。这些算法能够实时调整飞行器的飞行功能参数,以满足不同飞行阶段的需求。6.3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6.3.1仿真模型建立准确的飞行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包括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传感器模型、执行机构模型等,为飞行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基础。6.3.2仿真方法采用数值仿真、半物理仿真等方法,对飞行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6.3.3实验验证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飞行控制系统实验验证。实验包括地面实验和飞行实验,以验证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6.3.4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为飞行控制算法的改进提供依据。第7章飞行器导航与制导7.1导航与制导基本概念7.1.1导航导航是指飞行器在空间中的定位和航迹引导。飞行器导航的主要任务是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实时准确地确定飞行器的位置、速度、飞行姿态等信息,并引导飞行器沿预定或实时规划的航迹飞行。7.1.2制导制导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预定或实时的路径规划,进行飞行控制,实现飞行器精确到达目标地点的技术。制导系统通常包括制导律、控制装置和执行机构等部分。7.2导航系统原理与误差分析7.2.1导航系统原理导航系统主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INS)、卫星导航系统(GNSS)、天文导航系统、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各类导航系统原理如下:(1)惯性导航系统: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积分得到飞行器的速度、位置和姿态信息。(2)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根据信号传播时间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速度等信息。(3)天文导航系统:利用天文观测数据,如太阳、月亮、恒星等,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4)地形辅助导航系统:利用飞行器下方的地形信息,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7.2.2误差分析导航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误差:包括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安装误差、标定误差等。(2)信号传输误差:如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多路径效应等。(3)算法误差:导航算法在处理测量数据时产生的误差。(4)环境因素:如大气、电磁干扰等对导航系统功能的影响。7.3制导系统原理与设计7.3.1制导系统原理制导系统根据制导律控制指令,通过执行机构对飞行器进行控制。常见的制导律包括:(1)比例制导律:根据目标位置与飞行器位置的偏差,比例控制指令。(2)比例积分制导律:在比例制导律的基础上,引入积分环节,消除静态误差。(3)比例微分制导律:在比例制导律的基础上,引入微分环节,提高系统响应速度。(4)复合制导律:结合多种制导律,以适应不同飞行阶段和任务需求。7.3.2制导系统设计制导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制导律:根据飞行器类型、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制导律。(2)设计控制装置:根据制导律和控制需求,设计控制器结构和参数。(3)设计执行机构:根据控制指令和飞行器特性,设计执行机构,实现飞行器控制。(4)系统仿真与优化:通过仿真验证制导系统的功能,并进行优化调整。(5)实际应用验证:在实际飞行试验中验证制导系统的有效性。第8章飞行试验准备与实施8.1飞行试验任务规划8.1.1任务目标根据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的需求,明确飞行试验的任务目标,包括飞行功能、飞行品质、结构强度、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验证。8.1.2试验内容详细规划飞行试验的具体内容,包括飞行高度、速度、过载、飞行姿态等参数,以及各种试验科目的设置。8.1.3试验流程制定飞行试验的总体流程,包括试验准备、试验实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阶段,保证试验过程顺利进行。8.1.4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对飞行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试验安全。8.2飞行试验设备与设施8.2.1试验设备选择适用于飞行试验的设备,包括飞行试验平台、测量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等,保证设备功能稳定、精度高。8.2.2设施保障对飞行试验所需场地、设施进行规划与保障,包括跑道、机库、试验室等,保证试验环境满足要求。8.2.3设备校验对试验设备进行定期校验,保证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3飞行试验实施与监控8.3.1试验前准备完成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试验设备调试、试验人员培训、试验科目预习等。8.3.2试验实施按照试验流程和计划,有序开展飞行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8.3.3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采集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8.3.4试验监控对飞行试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对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8.3.5试验后评估飞行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评估试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为后续试验和工程改进提供依据。第9章飞行数据采集与分析9.1飞行数据采集方法飞行数据采集是航空航天工程与试飞作业中的一环。本章首先介绍飞行数据采集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9.1.1传感器布置与选择在进行飞行数据采集时,首先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合理布置与选择。根据试验需求,选用适当的传感器类型(如加速度计、角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并将其安装在飞机的关键部位,以获取飞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9.1.2数据采集系统介绍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针对不同飞行阶段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频率和采样精度。9.1.3飞行数据记录详细阐述飞行数据记录的方法,包括数字式飞行数据记录器(DFDR)和模拟式飞行数据记录器(AFDR)的原理及使用。9.2飞行数据分析技术采集到的飞行数据需经过分析处理,才能为航空航天工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节介绍飞行数据分析的技术和方法。9.2.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数据插补、数据平滑等,以提高数据质量。9.2.2数据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开发合同
- 仓库出租协议合同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2024版智慧城市网络安全防护采购补充协议3篇
- 2024版房地产投资顾问服务合同规范2篇
- 2024版新能源汽车冲压部件生产外包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退房协议书中的公共设施使用规定3篇
- 2024年度教材翻译与出版合作合同3篇
- 2024版房地产项目土地开发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 2024版房地产自由经纪人信用评价与约束合同3篇
- 设备验证工作年底述职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医学伦理学全套课件
- 证券投资购买(出售)授权书
- 小动物怎样过冬课件
- 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选树实施方案
- 电商平台产品质量保障服务合同
- 小学生人际交往篇-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 电气工程预算课程设计
-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教官协作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