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盘锦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2021年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停产”通知,最近几个月以来,我国10多个省市发布“限电停产”公告。下图示意2020年全国电源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我国的电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火电的主要燃料来源是()A.石油 B.天然气 C.薪柴 D.煤2.上述主要燃料属于()A.可再生资源 B.清洁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新型能源【正确答案】1.D2.C【1题】读图可知,我国电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火电,火电主要的燃料来自煤炭,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森林、太阳能、风能、水和水能等,上述发电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不是可再生资源,A排除;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B排除;非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天然气、煤炭、石油、铁矿等,C正确;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D排除。故选C常规能源是指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裂变能,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等。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①—旱地 B.②—草地C.③—林地 D.④—水田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山地高原多,耕地少C.难以利用土地较多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正确答案】3.C4.D【3题】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①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②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③是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④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排除ABD,故选C。【4题】从图中看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季节性降水分布统计图(图1)和不同区域河流年径流量统计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如图2所示,下列对我国水资源判断正确的有()①空间分布不均②珠江流域多于黄河流域③长江流域水资源最为丰富④西北诸河多于西南诸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正确答案】5.B6.A【5题】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由图2可知,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珠江流域径流量多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资源最为丰富,占年径流量的36.11%,①②③正确;我国西北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雨西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④错误。故选A。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7.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下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 B.长江沿岸地带 C.其它地区 D.环渤海地区【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知,占比最大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南京、无锡、武汉等,这些均属于长江沿岸地带,B正确。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2021年“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1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上海的专家如果乘坐火车参加会议,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A.陇海线、兰新线 B.京哈线、京广线C.宝成线、陇海线 D.京沪线、陇海线9.会后,专家们去距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正确答案】8.D9.C【8题】从上海到西安乘坐火车参加会议,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是(从上海到徐州)京沪线,陇海线(从徐州到西安),D正确;而不是陇海线、兰新线,京哈线、京广线,宝成线、陇海线,ABC错误。故选D。【9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所以专家们去距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一“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州-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如图为我国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阴影是三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①油菜②小麦③水稻 B.①青稞②小麦③大豆C.①茶叶②水稻③小麦 D.①甘蔗②甜菜③小麦11.农作物②和③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条线重合()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一月0℃等温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正确答案】10.A11.C【10题】①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可知为油菜集中产区;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为冬小麦的集中产区;③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可知为水稻集中产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题】农作物②为冬小麦,③为水稻,二者的分界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A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不是秦岭-淮河一线,B错误。一月0℃等温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C正确。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东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西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不是秦岭-淮河一线,D错误。故选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图为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C.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13.近年来,图中乙地区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改种蔬菜、花卉,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 B.国家政策 C.科技水平 D.消费市场【正确答案】12.A13.D【12题】从图示来看,乙地较甲地地势低平,便于耕作,甲地坡度大,光照更充足,A正确,D错误;乙地距河流较近,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劳动力属于社会经济因素,C错误。故选A。【13题】乙地减少粮食种植而改种蔬菜、花卉,主要是考虑到附近是城市,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D正确;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改种蔬菜、花卉与自然条件、科技水平和国定政策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14.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因为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全年高温多雨③粮食商品率高④农业科技水平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正确答案】B【】东北三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的商品率高,农业的科技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三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则寒冷而干燥,故选B。15.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A.①修筑挡土坝,②修筑梯田,③种植优质牧草B.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C.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D.①开挖鱼塘,②种植谷子,③建设人工草场【正确答案】B【】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要做到因地制宜,①地地势起伏和缓,适宜修筑梯田;②地坡度较陡,不宜修筑梯田,需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防止水土流失。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16.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请根据所学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1)资源问题→探究原因→寻求解决措施①开源②兴修水库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④发展节水农业⑤温带季风⑥跨流域调水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我国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很多问题,请列举一条:________。(3)从某种意义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从生活角度说出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正确答案】(1)①.⑤②.③③.④④.①(2)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3)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分析】本题以华北地区缺水为材料,涉及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我国所生活的华北地区,春季缺水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华北缺水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因为该平原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暖湿的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同时春季气温回升快,加之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又正是冬小麦的返青季节,需水量大,易发生春旱;在水资源方面要F“开源”,如可以通过C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地区;同时D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缓解该地的春旱问题。社会经济因素:B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在水资源方面要“节流”,在生产方面,可以发展E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工业,防治水污染;生活方面,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小问2】我国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很多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小问3】从某种意义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节水措施有: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17.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 B.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水稻集中产区分布最广(2)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小麦集中产区以旱地为主冬季____,夏季高温多雨以____、高原为主秦岭—淮河水稻集中产区以____为主____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3)海南岛是我国冬季“育种天堂”,水稻种源的80%来自这里,是因为该地地处________(特殊纬线)以南,________充足。【正确答案】(1)C(2)①.平原②.寒冷干燥③.水田④.亚热带季风(3)①.北回归线②.热量【分析】本题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农业、气候、地形、耕地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及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秦岭—淮河线以北为小麦集中产区,该线位于小麦种植的南界,A错误;读图可知,玉米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均有分布,B错误;图中小麦和水稻均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C正确;图中小麦集中产区比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广,D错误。故选C。【小问2】小麦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高原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小问3】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热量丰富,可以缩短育种更新时间,作物可一年三熟。18.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探究。如图是北方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东北三省工业发展(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______基地,根据图中鞍山附近的矿产资源,推测其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工业。(2)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______。(写一条即可)探究二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及黄土高原的形成(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4)“黄土风成说”认为()A.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东南风 B.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西北风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搬运而成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吹蚀而成探究三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5)黄河中游流经甲地形区,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一点即可)。【正确答案】(1)①.重工业②.钢铁(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旅游业,寻找新能源等。(3)窑洞(4)B(5)黄土土质疏松,很多物质极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分析】本大题以北方地区区域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城市名称、工业部门、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的建议、传统民居、民风民俗、地形区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小问1】读图,①位于东北地区,既是工业中心又是省级行政中心,其名称是沈阳,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贸易中心。图中鞍山附近煤炭和铁矿等矿产资源,推测其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采矿、化学等,有丰富的原材料和燃料。【小问2】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的建议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更新设备,治理环境污染。【小问3】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就地取材,其特点是冬暖夏凉;信天游是黄土高原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小问4】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盛行风主要是西北风,故A错误;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盛行风主要是西北风,故B正确;黄土高原干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本区水土流失严重,故C错误;黄土高原干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本区水土流失严重,故D错误。故选B。【小问5】:读图,黄河中游流经的甲地区是黄土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