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细胞结构对仓鼠性腺细胞合成分泌性激素影响最大的是()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它负责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

内质网是细胞内一系列膜系统的网络,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参与

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平滑内质网则负责合成和代谢脂类、碳水化合物和类固醇等物质;高尔基体

是细胞内的分泌系统,位于内质网的末端。它接收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和脂类,进行修饰、分类和分装,

最终将它们运送到细胞膜表面或胞外;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在核

糖体中,mRNA通过与tRNA的配对,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最终合成蛋白质。

【详解】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细胞中的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如图为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活性蓝细菌水

凝胶贴片,其有助于慢性伤口的愈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水凝胶贴片无需添加有机营养物质B.该水凝胶贴片在使用前需要避光保存

C.该水凝胶贴片不可用于口腔溃疡伤口处D.该水凝胶贴片主要作用是保障伤口处细胞的有氧

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可以避免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有毒

物质。

【详解】A、蓝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该水凝胶无需为活性蓝细菌提供有机营

养物质,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该水凝胶贴片上的蓝细菌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故在使用前需要避光保存,B

正确。

C、口腔伤口一般不见光,该水凝胶贴片要有光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该水凝胶贴片不可用于口腔溃疡伤口

处,C正确。

D、该水凝胶贴片主要是为了避免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繁殖,伤口处细胞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血液的运

输,D错误。

故选D。

3.人体消化道某区域存在如图所示结构与成分,其中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表示体液,请分析如

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1消化道|、

TA(占体重的4%~5%)

DRtd

~|B(占体重的15%~20%)

C(占体重的40%~50%)b

A.组成c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B与D

B.饭后经过图中所示的消化道区域后,A中的葡萄糖含量会提高

C.若某人出现淋巴循环受阻,会导致图中A增多引起水肿

D.人体运送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经过的路径一般为A-aTB-b-C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

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

【详解】A、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D为淋巴液,C为细胞内液。c表示的是毛细淋

巴管壁,组成其的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淋巴液,即B与D,A正确;

B、消化道细胞起着消化吸收作用,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浆(A)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会提高,

B正确;

C、若淋巴循环受阻,会阻碍组织液进入淋巴管以及淋巴液向血浆汇入,会导致组织液(B)增多,引起水

肿,C错误;

D、人体运送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一般路径为:肺泡中氧气先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浆(A)中,再通过红细

胞运输到各个部位,穿过毛细血管壁(a)进入组织液(B),再通过细胞膜(b)进入细胞内液(C),故人

体运送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经过的路径一般为ATa—B—bTC,D正确。

故选Co

4.如图为DNA半保留复制相关示意图。DNA聚合酶不能催化DNA新链从头合成,因而需先借助引物酶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再在引物的3、0H末端聚合脱氧核昔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

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填补脱氧核甘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解旋酶断开氢键,其移动方向与滞后链的延伸方向相同

B.DNA在体内复制和体外复制(PCR)过程中均为边解旋边复制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在PCR过程中,除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外,还需加入DNA连接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甘酸

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

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详解】A、解旋酶断开氢键,其移动方向与前导链的延伸方向相同,A错误;

B、DNA在体内复制时为边解旋边复制,在体外是先变性,然后复性和延伸,B错误;

C、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0H上聚合脱氧核昔酸,当DNA整

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由此可知,DNA聚合酶既能催化

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正确;

D、在PCR过程中,先高温变性,不会出现冈崎片段,无需加入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C。

5.已知大麦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欲验证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使其不用发芽就可以

产生a-淀粉酶,下列结果、结论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

试管GA溶缓冲半粒种

水实验结果

液液子10个

步骤1步骤2

1011带胚++

25℃保温

2011去胚25℃保温++++

lOmin后各试

24h后去除

30.210.8去胚管分别加++

种子,在各

1mL碘液,

40.410.6去胚试管分别加+

混匀后观察溶

1mL淀粉液

不加种液颜色深浅

50.410.6++++

注:“+”越多表示颜色越深,液体体积单位为mL。

A.由于a-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可换用斐林试剂检测a-淀粉酶活性

B.试管1、2实验结果不同原因是带胚种子萌发可产生a-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C.试管2、3、4实验结果可验证GA溶液处理大麦种子不用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

D.试管2、3、4实验结果说明一定范围内GA浓度高对a-淀粉酶诱导效果好

【答案】C

【解析】

【分析】a—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表中步骤1加入淀粉,步骤2加入碘液用来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颜

色越深,说明剩余的淀粉越多,说明产生的a—淀粉酶越少,或没有产生a—淀粉酶,分析可知,第1支

试管为正常发芽的小麦种子,作为对照组,第5支试管为空白对照组。

【详解】A、由于a-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麦芽糖)可换用斐林试剂检测aT定粉酶活性,A正

确;

B、试管1、2实验结果不同原因是带胚种子萌发可产生aT定粉酶使淀粉水解,B正确;

C、通过试管2、3、5组(或2、4、5组)的实验结果对照,验证GA溶液处理大麦种子不用发芽就可以

产生a-淀粉酶,C错误;

D、试管2、3、4实验结果同时说明一定范围内GA浓度高对a-淀粉酶诱导效果好,D正确。

故选C。

6.如图甲,人类T细胞表面存在免疫检查分子,它们可以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特定分子,从而避免T细胞

攻击人体自身正常细胞,但也会被肿瘤细胞用来实现免疫逃逸。Taltirelin是一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类似物,科学家还发现在T细胞表面存在着TRH受体。为研究抑制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研究

者设置了四组小鼠,用不同溶液处理,结果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免疫检查7"免疫检免疫检查

分子抗体津分子分子的配体肿痛

细胞

T细胞

(缓冲液

释放毒素冒免疫检查分子抗体

抗原裂)Taltirelin

递呈分子解Taltirelin+免疫

蟆检查分子抗体

树突状起

细胞

吞噬

0246810

处理后时间(d)

甲乙

A.图甲中的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均有抗原呈递功能

B.由图甲与乙推测,肿瘤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分子的配体可以帮助其实现免疫逃逸

C.四组实验进行肿瘤细胞的培养时应放置于5%CCh与95%。2混合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D.为探究Taltirelin是否通过结合T细胞表面TRH受体来促进其发挥免疫功能,可设置两组实验,分别

用等量的Taltirelin溶液与TRH溶液处理T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

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

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

吞噬掉。

【详解】A、有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T细胞没有抗原呈递功能,A错误。

B、根据图甲可知免疫检查分子可以与免疫检查分子的配体结合,根据图乙可知,加入免疫检查分子的抗

体,会使肿瘤体积变小,说明阻碍两者结合可以提高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故推测肿瘤细胞表面

免疫检查分子的配体可以帮助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B正确。

C、进行肿瘤细胞的培养时应放置于5%CC>2与95%空气混合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C错误。

D、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以确保Taltirelin起到了提高T细胞

免疫功能的效果,D错误。

故选B。

7.醛固酮可以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与钾离子的排出,如图展示了机体内醛固酮调节血压的机制。原发性醛

固酮增多症(PA)是一种机体内醛固酮含量超标引发的疾病,其表现为血容量(血液总量)增大,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会出现高血压与低血钾症状。请分析如下选项正确的是()

神经-体液调节

血压升高©促进

。抑制

o血管紧醛固酮增多

、,张素原八—►血压上升时调节途径

球旁产生》肾素催他鼻磐.—►血压下降时调节途径

细胞1》肾素飞/张素口»肾上腺皮质

血管紧立行ACE

①张素I催化醛固酮减少

油"加'田珏血压降低

神经-体液调节---------

A.若图中血管紧张素n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为促进醛固酮分泌,则该机制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B.PA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出现兴奋性提高的现象

C.PA患者血容量增大可能与醛固酮含量高,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有关

D.若选用血管紧张素I含量作为PA诊断指标,可施用ACE抑制剂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血压升高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使肾上腺皮

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而血压降低之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醒固

酮,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由此可知,在神经一体液调节网络的作用下,正

常机体的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依赖于机体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A、血管紧张素n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带来的结果是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n产生过程

受到抑制,故为负反馈调节,A错误;

B、PA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钾离子被大量排出,导致细胞外液钾离子含量降低,细胞内外钾离子浓

度差变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细胞更难以兴奋,故兴奋性下降,B错误;

C、PA患者醛固酮分泌增多,会导致血钠含量提高,血浆渗透压变大,导致血容量变大,C错误;

D、据题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可知,PA患者醛固酮的升高会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到抑制,若选用

血管紧张素I作为诊断PA的指标,则应该着重关注因PA而带来的血管紧张素I产生量的减少,并以此作

为诊断依据,而ACE会催化血管紧张素I变为血管紧张素H,影响了对于血管紧张素I产生量的观察,

故抑制其活性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D正确。

故选D。

8.细胞在含有3H-脱氧核昔培养液中培养,3H-脱氧核昔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经特殊方法显色,可

观察到双链都掺入3H-脱氧核昔的DNA区段显深色,仅单链掺入的显浅色,未掺入的不显色。现将某男子

的精原干细胞进行掺入培养,DNA复制时局部示意图如图。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复制时,图示①②③一定是无色、浅色、浅色

B.第二次复制时,图示①②③一定是浅色、深色、深色

C.第三次复制时,每个细胞内有一半的DNA与第二次复制时显色情况相同

D.可观察到在一个正在复制的细胞内有23个核DNA分子,且它们的显色情况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

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详解】A、亲代DNA均无3H-脱氧核昔,①区域只含亲代DNA,所以为无色;第一次复制时,②③区

域新合成的DNA单链中有3H-脱氧核音而模板链中无,所以为浅色,A正确;

B、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中含有一条不含3H-脱氧核甘的链

和一条含3H-脱氧核昔的链,第一次产生的DNA分子可以作为第二次复制的模板,所以图①一定是浅

色,②③中一个是深色,一个是浅色,B错误;

C、第二次复制后,每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会被染成浅色、一条被染成深色,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被

纺锤丝牵引着移向细胞两极,但哪一种颜色的染色体被移向细胞的哪一极都是随机的,这导致一个子细胞

中46条核DNA的染色情况可以出现多种情况,被染成浅色的核DNA数目为0〜46(被染成深色的核

DNA数目为。〜46),这样的细胞再进行第三次复制,产生的子细胞中DNA的显色情况更是多种多样,无

法确定每个细胞内有多少的DNA与第二次复制时显色情况相同,C错误;

D、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含有23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为精细胞,精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

会出现一个正在复制的细胞内仅有23个核DNA分子的情况,D错误。

故选A„

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为显性,基

因I对基因B有抑制作用,使花色表现为白色,基因i不影响基因B和b的作用。现有3组杂交实验,结

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最不合理的是()

组别①②③

P甲(有色)子乙(白色)甲(有色)X丙旧色)乙旧色)j丙旧色)

F1有色品白色

B有色:白色白色:有色

3:13:1

A.组别①F2中有色花植株随机传粉,后代中白色花植株比例为1/9

B.组别②的F2中白色花植株随机传粉,后代白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比例为4/9

C,植株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iibb和IIBB,组别③F2中白色花比例为13/16

D.组别③F2中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有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为显性,基因I存在时抑制基因B的作用,使花色表现

为白色,基因i不影响基因B和b的作用",说明I_B/DI_bb为白色,iiB_为有色,iibb为白色。

【详解】A、由题意可知,有色基因型是iiB一,白色基因型是I_B_、I_bb、iibb,组别②中甲(有色)x丙

(白色),Fi都是白色,自交后白色:有色=3:1,说明Fi是单杂合子,F2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LBB,

说明Fi的基因型是liBB,据此可推知甲的基因型应是iiBB,丙的基因型是IIBB,同理可推出组别①Fi的

基因型为iiBb,乙的基因型为iibb。组别①的F2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iiB_,b的基因频率为1/3,故随机

传粉后代白色花植株占1/9,A正确;

B、组别②F2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LBB,自由交配后n:li:ii=4:4:1,白色花中杂合子占4/8,B错

误;

C、组别③中Fi的基因型为liBb,F2中的有色基因型是iiB_,比例为3/16,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色,比例

为13/16,C正确;

D、组别③F2中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基因型包括H__(HBB、HBb、Hbb白花,4/16),iiBB(有

色花,1/16),Iibb、iibb(白花,3/16),共8/16(1/2),D正确。

故选B。

10.如图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相邻叶肉细胞中部分的结构和物质代谢途径(①②③④表示场所)。气孔运

动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已知蓝光可作为一种信号激活膜上的质子泵运出氢离子,促进保卫细胞吸收K+,

而使气孔张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蓝光作为信号分子促进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

B.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用于细胞中除叶绿体外各项生命活动

D.Mal的合成和运输使细胞液浓度上升,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质基质,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液泡,④为叶绿体。

【详解】A、蓝光可刺激气孔张开,其机理是蓝光激活质膜上的质子泵,消耗ATP将H+泵出膜外,膜外

H+浓度升高,形成跨膜的电化学势梯度,驱动细胞主动运输吸收K+等离子,A正确。

B、保卫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产生ATP,则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

正确。

C、据图分析,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通过NTT(ATP转运载体)运至叶绿体中,参与叶绿体中的某些生

命活动,C错误。

D、PEP可在酶催化下合成OAA,再还原为Mal,使细胞液浓度上升,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D正确。

故选Co

11.植物的抱子和花粉壁(抱粉壁)含有耐性强的特殊蛋白不易分解,落入地面或沉入水底淤泥中,保留

成为微化石。古抱粉学家经过碳-14同位素定年法推算不同深度的泥心柱沉积年代,再分别辨识不同深度

泥心柱中的植物抱粉微化石,计算泥心柱各层的抱粉含量百分比,得到如图的抱粉相对丰富度图。根据图

文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X

W

碳同位素定年尺标3101040299031003800

(年前)J

+地添IIIIIIII____

髅黄90246810121416

A.该地区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的过程B.禾草为该地区植物类群的先驱种

C.香蒲为该地区过度群集的关键种D.红树林和香蒲在3100〜3800年前时应有不同的生

态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

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

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由题干信息,该地区植物类群发生了红树林及香蒲一香蒲一禾草的变化,此为次生演替的过

程,A正确;

B、据题图分析可知,禾草是后来出现的,不是该地群集的先驱种,B错误;

C、该地区植物类群发生了红树林及香蒲一香蒲一禾草的变化,故香蒲为过度群集的关键种,C正确;

D、每一个物种获得养分的方式、食物种类的选择、栖息地的分布、活动周期性以及与其他物种间的关系

等都不相同,故红树林和香蒲在3100〜3800年前时有不同生态位,D正确。

故选B。

12.根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情况,可以把自然选择分为三种:单向性选择指的是保留趋向于某一极端

的变异个体;分裂性选择指的是把种群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的方向保留下来;稳定性选择指的是把种

群中趋向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个体。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单向性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如盐蓬植物的耐盐碱性

B.美国卡茨基尔山只有轻巧型和粗壮型两种狼,应属分裂选择的结果

C.稳定性选择大多出现在环境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会使某一性状趋于一致

D,三种选择都会使种群基因库中所有基因的频率不断改变从而使种群不断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

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详解】A、单向性选择使种群中某些基因频率逐代增加,而它的等位基因频率逐代减少,种群的基因频

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盐蓬植物的耐盐碱性属于单向性选择,A正确;

B、美国卡茨基尔山只有轻巧型和粗壮型两种狼,说明种群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的方向保留了下来,

而中间个体被淘汰,应属分裂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稳定性选择大多出现在环境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稳定性选择指的是把种群中趋向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

汰,保留中间个体,最后会使某一性状趋于一致,C正确;

D、自然选择并不会一定使种群基因库中所有基因的频率都不断改变从而使种群不断进化,D错误。

故选D。

13.放牧、割草、焚烧等人类活动会造成草原植物凋落物(生长季结束后自然凋落的枯叶干枝等)减少,

对草原生态系统形成干扰。2015〜2021年,在内蒙古草原选取适宜的研究区域,分别进行凋落物不移除和

完全移除的处理,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NPP为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用于生

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2016和2017年,研究区域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2

O.。不移除

0♦完全移除

女2

6

34

d-0.6

d-0.

VN-

-0..

89

201201

A,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的同化量与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的差值

B.植物凋落物对干旱之后ANPP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C.植物凋落物对ANPP的作用在干旱年份和非干旱年份是不相同的

D.2016和2017年实验结果反映出凋落物能够缓解干旱对草原ANPP的降低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

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

外)、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A、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故净初级生

产力是生产者的同化量与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的差值,A正确;

B、2016和2017年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2018、2019年后各组的ANPP均提高,这说明干旱之后第一

年,各组的ANPP均开始恢复,且凋落物不移除组ANPP值要低于凋落物完全移除组ANPP值,说明植物

凋落物对干旱之后ANPP的恢复没有显著促进作用,B错误;

C、在干旱年份,凋落物不移除组ANPP值要高于凋落物完全移除组ANPP值,在非干旱年份,凋落物不

移除组ANPP值要低于凋落物完全移除组ANPP值或二者相同,这说明植物凋落物对ANPP的作用在干旱

年份和非干旱年份不相同,C正确;

D、由2016和2017年实验结果可知,凋落物能够缓解干旱对草原ANPP的降低作用,D正确。

故选Bo

14.自杀基因系统是指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会表达相应的酶,该酶可催化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化为有毒

物质,从而导致受体细胞被杀死。为探究外源基因TK与药物更昔洛韦能否组成自杀基因系统,研究人员

以肝癌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o

mv

)L

细胞培养时间(天)

A.培养肝癌细胞的过程中可向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细菌污染

B.肝癌细胞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没有接触抑制,因而无需进行传代培养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肝癌细胞是否导入TK基因,其他变量是无关变量

D.实验结果表明外源基因TK与更昔洛韦不可组成自杀基因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定期更换培养液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可以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因为随着细胞的生长

和代谢,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消耗;二是可以清除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乳酸等,避

免这些废物积累对细胞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可以维持培养液适宜的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为细

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详解】A、培养肝癌细胞的过程中向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可杀死培养液中的细菌,以防止细菌污染,A

正确;

B、肝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会有接触抑制,但受空间和营养物质限制,仍需要进行传代培养,B错误;

C、由题意和曲线图可知,自变量有肝癌细胞是否导入TK基因、培养时间以及是否添加更昔洛韦,C错

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更昔洛韦后,实验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变化不大,说明外源基因TK

与更昔洛韦可组成自杀基因系统,D错误。

故选A„

15.柑橘酸腐病是由白地霉菌引起的柑橘贮藏期常见的病害之一,抗菌肽是一种抑菌活性强、无环境污染

的生物多肽。为研究抗菌肽对白地霉菌的抑菌效果,现用金属打孔器在多个长势相似柑橘果实的相同部位

打孔,每个打孔处接种相同体积的处理液,比较15天后的病斑直径,各组处理及结果见表。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组别12345

接种一定体抗菌肽溶液与白先加入抗菌肽溶抗菌肽溶液与白

接种处积的白地霉地霉菌抱子悬浮液,2h后接种白地霉菌抱子悬浮

X

理方式菌抱子悬浮液混合后直接接地霉菌抱子悬浮液混合,培养2h

液种液后接种

15天后

病斑直41.313.929.328.711.2

径/mm

A.金属打孔器在每次打孔前需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表中X应为先接种白地霉菌抱子悬浮液,2h后再加入抗菌肽溶液

C.抗菌肽与白地霉菌抱子悬浮液先后加入的抑菌效果强于混合加入的抑菌效果

D.第5组比第2组抑菌效果好,原因可能是混合培养2小时有利于抗菌肽和白地霉菌抱子充分接触

【答案】C

【解析】

【分析】虽然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

的物质)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详解】A、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金属打孔器在每次打孔前需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

B、根据表中接种处理方式可知,1组只接种病原菌,为对照组,2、3、5组均接种了等量且适量的抗菌肽

溶液与病原菌抱子悬浮液,但每组的接种顺序不同,说明自变量为抗菌肽溶液与病原菌抱子悬浮液的接种

顺序,2组与5组均为二者先混合,但2组混合后直接接种,5组混合后先培养2h再接种,则结合第3组

先加入抗菌肽2h后接种病原菌抱子可分析得出,4组应与3组接种顺序相反,即先接种病原菌抱子2h后

再加入抗菌肽溶液,B正确;

C、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加入的抑菌效果强于抗菌肽与白地霉菌抱子悬浮液先后加入,C错误;

D、混合培养2小时,抗菌肽和白地霉菌抱子能充分接触,抗菌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由两个光反应系统即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相互配合来

完成。其中PSI和PSn为色素-蛋白质复合体,在吸收光能后可激发出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沿类囊体膜中

的一系列蛋白质复合体传递,最终实现水的光解、NADPH合成和ATP的合成,在植物应对逆境时发挥重

要作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高能电子

高能电子+H+NADP'

NADPH

卡尔文循环

ADP+Pi”

低能电子低能电子

■yO2+2lT'叶绿素、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

H.0复合体复合体

日光

日光

PSDPSI

甲乙

(1)据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光反应中最初的电子供体是,最终的电子受体是,直接参与

NADPH合成过程的是(填“PSI”“PSH”或“PSI和PSII”)。

(2)光抑制是指光照强度超过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限度而使光合效率下降的现象,包括PSII光抑制

(指标为Fv/Fm下降)和PSI光抑制(指标为AI/Io下降)。研究人员在4℃条件下利用不同光照强度的过

剩光照处理植物叶片,检测4℃条件下过剩光照对PSI和PSII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可得

出的结论是o

(3)PSI辅助复合物中含叶绿体中基因编码的D1蛋白能促进光反应。为增强植物应对高温胁迫的能力,

科研人员将控制合成D1蛋白的基因转入染色体DNA上得到M品系,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M品系小

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D1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常温高温

野生型M品系野生型M品系

D1■—一—

参考值————

据图可知,常温下M品系植物细胞中D1蛋白含量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野生型。结

合图示推测,常温下,野生型和M品系产量差别小而高温胁迫下M品系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

【答案】(1)①.HzO②.NADP+③.PSI

(2)低温条件下,过强光照对PSII和PSI都会产生光抑制,随光照强度增加,对光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

(3)①.高于②.D1蛋白能促进光反应,高温下野生型小麦D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M品系D1蛋

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导致高温条件下M品系D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增强植物应对高温胁迫的能力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版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

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

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

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光反应中水在光下分解为H+、Ch和e、e-经传递最终与H+和NADP+结合生成NADPH,因

此,光反应中最初的电子供体是HzO,最终的电子受体是NADP+;如图,参与NADPH合成过程的是

PSI;

【小问2详解】

分析图乙可知,在4(条件下,随着过剩光照强度的增加,Fv/Fm(反映PSH活性的指标)和AI/IO(反映

PSI活性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低温且光照强度超过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限度时,PSII和

PSI均会发生光抑制现象,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低温条件下,过强光照对

PSH和PSI都会产生光抑制,随光照强度增加,对光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

【小问3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常温下M品系植物细胞中D1蛋白含量等于野生型。结合图示推测,常温下野生型和M

品系中D1蛋白都能正常发挥作用满足光反应需求,产量差别小;而高温胁迫下野生型D1蛋白含量下

降,影响了光反应的正常进行,导致产量降低;而M品系由于将控制合成D1蛋白的基因转入染色体

DNA上,D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反应速率,从而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故常温

下,野生型和M品系产量差别小而高温胁迫下M品系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D1蛋白能促进光反

应,高温下野生型小麦D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M品系D1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导致高温条件下M品系

D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增强植物应对高温胁迫的能力。

17.生长素在发挥调节作用时需先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再进行信号传导,研究者欲探究几种生长素结合蛋

白的功能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拟南芥进行了相关实验。

(1)生长素主要由拟南芥的幼叶、芽与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合成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是,生长素在成

熟部位的运输称为,研究发现该过程不需要载体,且取决于两端生长素浓度,推测该过程(填

"耗能"或"不耗能”)。

(2)ABP1是一种最早发现的生长素结合蛋白,后续研究通过多维度分析,又在拟南芥中发现2种新的生

长素结合蛋白ABL1与ABL2,为探究三者之间的功能关系,构建了相关突变体及基因回补个体(将突变

基因对应的正常基因重新导入突变体中),表型结果如下表所示,结果表明ABL1与ABL2功能之间是重叠

关系,依据是;此外,结果显示ABP1与ABL1/2的功能之间虽然也有重叠,但有所区别,据表分

析,(填“ABP1”或“ABL1/2”)的功能在控制生长发育上相对更重要。

单突变单突变单突变双突变三突变体abpl;

材料野生型

体abpl体abll体abl2体abll/2abll/2

生长发育无明显缺明显缺

无明显缺陷(-)更明显缺陷(++)

缺陷情况陷(-)陷(+)

ABL1基ABP1基

回补基因\

因因

生长发育无明显缺明显缺

缺陷情况陷(-)陷(+)

注:单突变体仅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如abpl为ABP1基因发生突变);双突变体abll/2ABL1基因与

ABL2基因均突变;三突变体abpl;abll/2的ABP1基因、ABL1基因与ABL2基因均突变。

(3)已知在拟南芥细胞膜上存在一类典型跨膜激酶(TMK),为了探究其在生长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研

究者首先构建了一种突变体a,其中TMK与ABP1等生长素结合蛋白的结合受到影响,研究者发现突变体

a在生长发育上的表型为(填“有”或“无”)缺陷,从而说明了TMK是介导生长素信号传导的重

要物质;进一步利用上述物质与IAA进行结合实验,结果如图,请据此推测结合生长素的是细胞膜上的

<l曲n

S

W

I

【答案】(1)①.色氨酸②.非极性运输③.不耗能

(2)①.单突变体abll与abl2均无明显缺陷,双突变体abll/2却出现明显缺陷,说明ABL1与ABL2

存在其中一种即可正常生长发育,它们功能上具有重叠关系②.ABL1/2

(3)①.有②.生长素结合蛋白-TMK复合体

【解析】

【分析】生长素类通常是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托插的枝条生

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

【小问1详解】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由拟南芥的幼叶、芽与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合成生长素的过程中,需要色氨

酸作为原料。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成熟部位的运输被称为非极性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

协助,且运输方向取决于两端生长素的浓度差,因此推测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小问2详解】

为了探究ABP1、ABL1与ABL2这三种生长素结合蛋白之间的功能关系,研究者构建了相关突变体及基

因回补个体。根据表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突变体abll与abl2均无明显缺陷,双突变体abll/2却

出现明显缺陷,说明ABL1与ABL2存在其中一种即可正常生长发育,它们功能上具有重叠关系。然而,

当三突变体abpl;abll/2表现出更严重的生长发育缺陷时,说明ABP1与ABL1/2的功能虽然有所重叠,

但也有所区别。进一步通过基因回补实验发现,回补ABP1基因无法完全恢复双突变体abll/2的生长发

育,而回补ABL1基因则可以,这说明在控制生长发育上,ABL1/2的功能相对更重要。

【小问3详解】

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分析可知,已知在拟南芥细胞膜上存在一类典型跨膜激酶(TMK),为了探究其在生长

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研究者构建了突变体a,其中TMK与ABP1等生长素结合蛋白的结合受到影响。由

于突变体a在生长发育上表现出缺陷,这说明TMK在生长素信号传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相

关物质与IAA(生长素类似物)进行结合实验,结果推测结合生长素的是细胞膜上的生长素结合蛋白-

TMK复合体。这是因为如果ABP1等生长素结合蛋白是生长素的直接受体,那么突变体a中由于TMK与

这些蛋白的结合受到影响,应该不会影响生长素与ABP1等蛋白的结合,从而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实际

情况是突变体a表现出了生长发育缺陷,这说明生长素的信号传导受到了影响,因此推测结合生长素的是

细胞膜上的生长素结合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