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热点20碳达峰和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
这一概念起始于“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
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气
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经历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
气事件——气候问题已迫在眉睫。
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峰值。
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碳排放进入下降通道。我国目前碳排放虽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长
期增速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尚未达峰。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源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CCS)
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碳中和目标可以设定在全球、国家、城市、企业活动等不同层面,狭义指二
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二氧化碳,碳中和与净零碳排放概念基本可以通用,但
对于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情况比较复杂。由于甲烷是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只要排放稳定,不需要零排
放,长期来看也不会对气候系统造成影响。
根据2020年12月全球碳项目(GlobalCarbonProject,GCP)发布的《2020年全球碳预算》报告估计,
陆地和海洋大约吸收了全球54%的碳排放,那么是否全球减排一半就可以实现碳中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碳中和目标的吸收汇只包括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人为活动增加的碳汇,而不是
自然碳汇,也不是碳汇的存量。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造成海洋的不断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陆地生态系统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中性的,并非永久碳汇。如森林生长期吸收碳,成熟期吸收能力下
降,死亡腐烂后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气中。一场森林大火还可能将森林储存的碳变为二氧化碳快速释放。
因此,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通过人为增加的碳吸收汇清除,才能达到碳中和。
2015年巴黎会议前夕,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
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
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
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以及农林
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002)滞留在大气中,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二氧化碳之
外,具有增暖效应的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为了应对气候
变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力度,
加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促进绿色产业体系尽快完善;强化新能源规划顶层设计和分层衔接,持续提升系统
调节能力,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强新能源、电网和配套调节能力协调发展,实现新能源安全可靠替
代常规电源,从而推动“双碳”目标有效落地。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
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
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水平,是
我国新时代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保障。面
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
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一、选择题(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我国某新能源汽车公司表示将于2022年底前在挪威建设20座第二代换电站,覆盖挪威前5大城市及
主要高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能
2.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①加大煤炭进口量用于发电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③植树造林种草④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A.①②③B.②③④0.①②④D.①③④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
目标的重要抓手。读某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困,完成下面3-5小题。
3.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B.南商北低
C.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D.东高西低
4.造成碳排放集中且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少,消耗能源少B.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煤炭为主
C.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D.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大
5.下列不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A.减少林地,增加耕地B.发展低碳农业
C.提高汽车环保标准D.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2022年5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
能100亿千瓦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A.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B.交通不便
C.河流春季有凌汛现象D.山高坡陡,地形复杂
7.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义有()
①开发利用清洁能源②构建高效能源体系
③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低碳生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0.①②③D.①②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节能减排,很多路灯都换上装有太阳能电
池板,通过太阳能为路灯供电。下图为湖北省孝感市某中学生拍摄的一张公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8-9小
题。
8.该中学生拍照时大致面向()
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
9.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0.秋季D.冬季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图左
和图右分别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碳
排
放
量
2021年2030年
10.大气中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
1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可能是()
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使用太阳能③大力开发水能和风能④大量砍伐森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为实现“双碳”目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开发新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读我国太阳能分布图完成13-15题。
胄丰富区
港3岐丰■区
匚3可利用区
匚1欠S泡
13.对我国太阳能丰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B.降水丰沛C.地势高峻D.经济发达
14.淄博市属于太阳能资源的()
A.丰富区B.较丰富区0.可利用区D.欠缺区
15.从我国太阳能分布和能源主要消耗区分布判断,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输送方向可能是()
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向东D.自东北向西南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下图,完成下面1679小题。
16.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A.水能B.风能C.煤、石油D.太阳能
17.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B.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C.推动全球防疫合作D.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8.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B.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19.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0.加强治理,减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图为2020年我国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级行政区风
力发电量占比饼状图。读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L
Roz
20.风力发电量排名首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
A,塔里木盆地B.云贵高原0.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21.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科技创新B.取代火力发电0.增加就业机会D.促进节能减排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决议,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资金,以补
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损害。下图(a)示意碳达峰、碳中和。下图(b)为中国、英
国和美国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经历的时间。读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据图可知()
A.发展中国家已实现碳达峰B.美国将于2050年实现碳达峰
C.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为零D.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3.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
①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②资金短缺,受灾后重新建设困难
③排放二氧化碳多,应负主要责任④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补偿资金数额和分配等问题进行磋商,属于()
A.南北对话B.南北合作0.南南对话D.南南合作
二、综合题(按照每小题的要求,完成作答)
25.【气候•人类】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各
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下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各地景观图
(1)识气候判断对错,对的打“正确”,错误打“错误”。
①气候的两大组成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②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③甲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乙地和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2)析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衣食住行
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气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在欧洲西部,人们喜吃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
候④________这一特点影
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牛羊肉,因为当地⑤________,狗拉雪橇
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
气候的特点②________气候广布,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
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
①______________O③________业发达。式。
活。
(3)悟关系
2022年7月,格林兰岛冰川每日流失60亿吨冰,导致海平面疯狂上升。
①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双碳目标: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2060年将实现“碳
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气
候异常变化。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②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
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该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下图为广东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9月以来,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多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
浙江等地拉闸限电,上千家企业限产停工。
(1)风力发电属于其
发电量较大的季节是..季。(选填“夏秋”或“冬春”)
(2)对于拉闸限电地区而言,正确的做法是()
①提高能效,淘汰高耗能的用电设备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减排
③企业加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④政府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A.③④B.①②③0.②③④D.①②④
(3)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一条即可)
27.某中学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期“气候与人类活动”专题黑板报,供同学们思考学习。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气候分布图
探究主题:气候与人类活动
探究过程:
气候知识回顾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2)世界各地气候是复杂的,但是他们分布有一定规律。
I.把图中序号表示的热带气候类型名称填入下表(填写格式:序号:气候类型名称)。
分布地区图中序号表示的热带气候类型名称
热带—
II.把图中序号表示的分布在温带地区气候类型名称填入下表(填写格式:序号:气候类型名称)。
分布地区图中序号表示的温带地区气候类型名称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气候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请举例说明气候对日常生活、农业
生产产生的影响。(各举一例)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暖。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全球气温预
计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
(4)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
(5)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
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
对“零排放”)。下图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请为我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
目标献计献策。
碳达峰碳中和
M一个15型.二・化♦薄放■达到历史■♦or
之后建方回落。
♦碳达嶂
播/
saaa
28.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
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
夫连
冶
铁路
海苴
石油
环渤海经济圈简图
(1)环渤海经济圈临渤海和海,圈内铁路网密集,其中通过天津、济南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线,
(城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海陆交通便利。
(2)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3)由材料可知,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因素是缺乏资源,为此国家建设了工程。
(4)“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
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双碳”背
景下,请你为环渤海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2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最大输送功率为800万千瓦,途经青海、
甘肃、陕西、河南4省。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
达峰”和“碳中和”。下图是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青豫直流工程西部起点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工程所经地区自西向东地势呈现变化的趋势。
(2)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豫直流工程西部起点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____O
(3)青豫直流工程东部终点是河南,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其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4)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
一名中学生,你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O
30.辽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气候与人类活动”为题目开展主题式学习。阅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
布及部分地区生活景观图”,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逐整以带闲林气候
勿想“
m热化.
E3然带♦候
■
三」
品泡带于M气候
I-1热带沙漠气候
皿口地中海气候
匚二I温带海洋性气候
E,工热带车风气候
探究活动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青棵是一种适宜生长在低温条件下的农作物(如图a)o青藏高原成为青裸主要种植区的原因是
(从地形角度分析)。
(2)骆驼耐旱,是甲区域主要的传统运输工具(如图b),原因是甲区域为(填气候类型名称),常
年干旱。
(3)屋顶的坡度往往和降水有关。赤道地区的大多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陡(如图c),原因是:(从
降水的分布方面分析)。
(4)归纳:综上所述,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例如农业生产、、等。
探究活动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5)在2009年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太平洋岛国斐济一位女孩哽咽地说:“我有一个愿望:多年后我们还
可以拥有这些美丽的岛屿……气候变暖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你认为气候变暖对岛国斐济的影响是什么?
(6)将下图内容补充完整,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①②一
解烧煤、石油
人
类等矿物
活
动减少对二氧化碳
②的吸收
(7)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读下图,中国计划在
年实现“碳达峰”。同学们纷纷为我国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献计献策,请把你在日常生活中好的做法
分享给大家:O
什么是碳中和?
碳达峰
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达到历史最高值
排
放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
量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
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
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
20212030年裕破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热点20碳达峰和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
这一概念起始于“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
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经历干旱、
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事件——气候问题已迫在眉睫。
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
高点即碳峰值。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碳排放进入下降通道。我国目前碳排放虽
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增速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尚未达峰。碳中和是指人为
排放源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碳中和目标可
以设定在全球、国家、城市、企业活动等不同层面,狭义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
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二氧化碳,碳中和与净零碳排放概念基本可以通用,但对于非二氧化碳
类温室气体,情况比较复杂。由于甲烷是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只要排放稳定,不需要零排放,
长期来看也不会对气候系统造成影响。
根据2020年12月全球碳项目(GlobalCarbonProject,GCP)发布的《2020年全球碳
预算》报告估计,陆地和海洋大约吸收了全球54%的碳排放,那么是否全球减排一半就可以
实现碳中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碳中和目标的吸收汇只包括通过植树
造林、森林管理等人为活动增加的碳汇,而不是自然碳汇,也不是碳汇的存量。海洋吸收二
氧化碳造成海洋的不断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陆地生态系统自然吸收的二氧
化碳是碳中性的,并非永久碳汇。如森林生长期吸收碳,成熟期吸收能力下降,死亡腐烂后
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气中。一场森林大火还可能将森林储存的碳变为二氧化碳快速释放。
因此,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通过人为增加的碳吸收汇清除,才能达到碳中和。
2015年巴黎会议前夕,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
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20年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
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家自主
贡献新举措,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
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
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
过程以及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C02)滞留在大气中,是造成气候变化
的主要原因。除二氧化碳之外,具有增暖效应的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
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力度,加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促进绿色产
业体系尽快完善;强化新能源规划顶层设计和分层衔接,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积极推进
电力市场建设,加强新能源、电网和配套调节能力协调发展,实现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常规
电源,从而推动“双碳”目标有效落地。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加大力度规划建
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
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
和消费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水平,是我国新时代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保障。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
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二、选择题(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我国某新能源汽车公司表示将于2022年底前在挪威建设20座第二代换电站,覆盖挪威
前5大城市及主要高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B.石油0.天然气D.水能
2.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①加大煤炭进口量用于发电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③植树造林种草④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D2.B
【解析】1.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
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阳光、水能、草地、森林等。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
非可再生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实现“碳中和”,要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控制
煤炭消费总量,努力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同时大力发展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走绿色发展道路等,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利于
保护环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
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读某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困,完
成下面3-5小题。
3.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B.南高北低
C.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D.东高西低
4.造成碳排放集中且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少,消耗能源少B.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煤炭为主
C.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D.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大
5.下列不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A.减少林地,增加耕地B.发展低碳农业
C.提高汽车环保标准D.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答案】3.A4.B5.A
【解析】3.读某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北部有高强度,南
部有低强度,而东部以中低强度为主,西部只有新疆为高强度,因此总体碳排放强度南北差
异大于东西差异,故A正确,C错误;内蒙古东北地区有高强度,但南方贵州广西一带为中
高强度,因此总体并不是南高北低,故B错误;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东西变化不明显,
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对能源的消耗多,故A错误;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
阶段,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煤炭为主,造成碳排放大,故B正确;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
率高的话,碳排放应该比较低,故C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故D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5.减少林地,增加耕地,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故A符合
题意;发展低碳农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故B不符合
题意;提高汽车环保标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故C
不符合题意;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
故D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A。
2022年5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
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读图,
完成下面6-7小题。
C7
白鹤滩水电站分布位置示意图
6.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A.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B.交通不便
C.河流春季有凌汛现象D.山高坡陡,地形复杂
7.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义有()
①开发利用清洁能源②构建高效能源体系
③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低碳生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答案】6.07.A
【解析】6.白鹤滩水电站地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大,
交通不便,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建设难度大,ABD不符合题意;白鹤滩水电
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没有凌汛现象,C符合题意。
故选C。
7.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并且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利用水能发电能够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构建高效能源体系,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
进低碳生产,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节能减排,很多路灯都换
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为路灯供电。下图为湖北省孝感市某中学生拍摄的一张公
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8.该中学生拍照时大致面向()
A.正北B.正南0.正东D.正西
9.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8.A9.D
【解析】8.读题可知,湖北省孝感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
动,孝感市太阳能电池板要接收到更多的太阳光照,应该朝向正南方向,读图可知,太阳能
电池板朝向正南,故该中学生拍这张照片是就是大致面向正北方向拍的,故选A,排除BCD。
9.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离我们较远,太
阳光照最短,强度最弱,因此发电量最少。我国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是光伏发电
站发电最多的季节。故选D,排除ABC。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
和”目标。图左和图右分别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1072小题。
10.大气中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
1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可能是()
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使用太阳能③大力开发水能和风能④大量砍伐森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为实现“双碳”目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答案】10.011.D12.C
【解析】10.以上四种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但是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臭氧、
氟利昂等,以上四种成分只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其含量增多会导致气候变暖。故选C。
1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煤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大量砍伐森林导
致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量使用太阳能和开发水能、风能有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储量,
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故①④正确,故选D。
12.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错误。加大森林采
伐力度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错误。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
能源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
业会加重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错误。故选C。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开发新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读我国太阳能分布图完成
13-15题。
自丰富区
因政丰
匚3可利用K
口欠毓区
13.对我国太阳能丰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B.降水丰沛C.地势高峻D.经济发达
14.淄博市属于太阳能资源的()
A.丰富区B.较丰富区0.可利用区D.欠缺区
15.从我国太阳能分布和能源主要消耗区分布判断,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输送方向可能是
()
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向东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13.014.C15.0
【解析】13.由图可知,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位于青藏高原,人口稀少,大部分地区降水少,
地势高峻,经济不发达,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由图可知,淄博市属于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图可知,从我国太阳能分布最丰富的是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为能源主要消耗区,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输送方向可能是自西向东,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下图,完成下面
16_19小题。
16.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A.水能B.风能C.煤、石油D.太阳能
17.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B.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C.推动全球防疫合作D.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8.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B.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19.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加强治理,减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答案】16.017.D18.B19.A
【解析】16.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
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煤炭和石油不属于清洁能
源,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工业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
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o
18.读图可知,图中漫画说明的是“碳达峰"。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
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的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清
洁能源,低碳转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农业农药化肥供应及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年度城市经济适用房购置合同3篇
- 2025年度股东借款及股权激励计划合同3篇
- 2025年农村个人承包土地经营权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机械租赁与农业人才培养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耗材研发与创新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合伙经营中式快餐店合同书2篇
- 个人承包城市照明设施维护2025年度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猪肉直供基地合作协议合同3篇
- 公墓墓位买卖及墓园墓碑售后服务保障协议3篇
- 【个人简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篇
- 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 YS/T 1149.2-2016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酸溶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课件
-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课程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电解液新型锂盐材料之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市场潜力可观新型锂盐LiFSI国产化进程加速
- 年产10000吨一次性自然降解环保纸浆模塑餐具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战销售培训讲座(共98页).ppt
- 测控电路第7章信号细分与辨向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