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培优拔尖(科学)限时训练
须知:L满分160分,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本卷g取10N/Kg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12N-140-16S-32Cl-35.5Na-23K-39Ca-40Cu-64Fe-56Ba-137Ag-108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计45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小明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
醋变成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
质是()
01234567891011121314
柠檬汁雪碧食盐水肥皂水
一些物质的pH
A.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
3.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钢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
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4.如图所示,农业基地的技术员正在遥控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农药。若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过
试卷第1页,共12页
程中保持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则无人机(含农药)的()
C.重力势能减小D.机械能不变
5.王刚同学在体育活动中用60N的力将重为5N的足球踢出,足球沿运动场运动60m后才
停下来。则王刚同学踢球的过程中,对足球所做的功是()
A.0JB.3600JC.300JD.无法确定
6.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稀硫酸
A.实验②和③中产生的气体种类相同
B.实验④和⑤中溶液变色现象相同
C.由实验①的现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
D.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7.如图所示,小方在荡秋千,某次他摆动到右侧最高点N后,又开始向下摆动,经过点8
和最低点C,然后摆动到与3点等高的。点后返回。小方从/摆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12页
A.小方在B点和D点时的机械能相等
B.运动到C点时,小方受力平衡
C.从/点摆到C点,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当摆动到。点时,假设力全部消失,则小方将保持静止
8.如题图所示,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尸将重力为G的物体从粗糙的斜面底端拉到
斜面顶端,已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了,这些力中,没有对物
C.支持力尸支D.摩擦力/
9.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现象
A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酥试液溶液变红
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HC1有NaCl生成
D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11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A.AB.BC.CD.D
10.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f图像如图
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月和耳,功率分别为々和吕,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试卷第3页,共12页
B.F1=F2P/P]
C.F\=FE<P2D.F1<F21^>P2
11.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B.用Ca(OHk改良酸性土壤
C.用NaOH溶液检验CO?D.用NaOH固体干燥CO气体
12.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13.自行车是简单机械的巧妙结合,如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若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为R
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出该力的力臂的是
试卷第4页,共12页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15.如图所示,将一弹性小球沿一定角度斜抛出去,小球落地后被弹出,依次经过/点、B
点、C点和。点后又被多次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则该弹性小球在运动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
A.小球在8点时机械能为零
B.小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C时动能为零
C.小球经过相同高度的/、。两点时动能相等
D.小球在C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时的机械能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计40分)
16.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雨水食盐水厨房清洁剂洁厕灵
PH5.6711.8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能使酚酰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pH试纸测定洁厕灵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17.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画,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
在竹片上就得黑色或褐色的画,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试卷第5页,共12页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
色,属于浓硫酸的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下图,稀释浓硫酸
操作正确的是(选填"A”或"B”)。
18.如图甲所示,离手后的篮球在空中依次从N点运动到。点,在________点动能最大。
根据图乙的能量柱状图,可知B和。的高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而且篮球在8点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点的机械能。
19.小金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写出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微粒,其中“0”表示的微粒是(填微粒的符号)。
20.现有30捆书籍,每捆书籍的质量都为5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的四楼教室。
如图是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若用
最少的时间将这批书籍搬上教室,每次搬运的书籍的质量应是kg,每次上楼对
书做的功是J,除去小明搬起、放下以及下楼的时间,搬完这批书小明最少需要
分钟。(g=10N/kg)
试卷第6页,共12页
60
40
20
21.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Q
\
n
H
@
B
乙
(1)同时挤压图甲中/、3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
是:;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用如图乙所示的4,B,C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
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溶液),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22.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运动,如图所示,/点是最高点、2点为弹性绳自然伸长的位置,
蹦极人在C点受弹性绳的弹力与自身重力相等,。点是能下落的最低点。在蹦极人从/点
下落到。点的过程中,(填“2”、"。,或“D”)点动能最大,在这个过程中,蹦
极人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能,机械能(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不计空气阻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共计40分)
2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B、C、。四个
试卷第7页,共12页
实验。
(1)实验B结束后,小明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
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0H)2,猜想四:含
有NaOH、Ca(OH)2、Na2cO3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个猜想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的
猜想并说明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环由)
(2)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在试管甲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猜想二正确
(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性质,她们用
上述反应的C试管,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到现象,由此得出“碱酸能发生
反应”这种化学性质。
24.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山山采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完成
实验获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中忽略图钉插入橡皮泥中的摩擦力不同的影响及碰撞时
的能量损耗)
甲
试卷第8页,共12页
实验组球质量/球释放高度/厘图钉起始插入深度/厘图钉碰撞后深度/厘
别克米米米
①5500.52.5
②15500.56.5
③20500.58.5
④5400.52.1
(1)本实验通过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2)①②③组中,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根据①②③数据可以得
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根据①④可以解释汽车(选填“超速”或“超载”)会带来实际的危害;
(4)探究质量对动能大小的影响时,山山认为采用大小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会导致撞击位
置高低不同引起误差,秀秀认为可以采用图乙方式,假设所有图钉受到的阻力相同,然后根
据所有图钉插入橡皮泥的总长度就可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你是否认同秀秀的观点,请说
明理由o
25.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氯化钙、氯化钢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试卷第9页,共12页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
(填“显”或“不显”)碱性。
实验二:(1)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
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2)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
滴入几滴无色酚酥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
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填化学式)
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26.拉升的橡皮筋具有能。如图甲为“会跳的卡片”,A为卡片外侧,B为卡片内
侧,实验时应把(选填"A”或"B”)面朝下紧贴桌面,压平后松手,卡片会跳起
来。现将两张相同的卡片剪开相同深度的豁口,将橡皮筋固定在卡片上,如图乙、丙所示,
实验时分别将它们在桌面上压平之后松开手,小明认为乙卡片一定弹跳得更高一些,你―
(选填“赞成”或“不赞成”)他的观点,理由是0
橡皮筋
乙丙
27.小明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如图)。
KOH溶液
(1)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试卷第10页,共12页
(2)探究过程如下:
【建立猜想】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4和H2s。4;猜想三:有K2s。4和K0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Fe2C>3粉末、BaCb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中有H2s。4,猜想二
方案一-----------
Fe2O3粉末正确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产生白色沉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
方案二
BaCl2溶液淀正确
①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o
②对方案二的结论进行评价:=
【表达交流】
(3)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还可
以选择的试剂有。
A.MgB.CuOC.NaClD.Na2CO3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计30分)
28.请大致画出
①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值的变化曲线。
②向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其溶液pH值的变化曲线。
pHIpHI
7----------7----------
加水的量碳酸钠的量
29.某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6x104W,恰能以30m/s的速度行驶,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
速行驶6xl0,m。求:
⑴汽车的牵引力;
(2)这段过程牵引力做功。
30.稀HC1和NaOH溶液反应时的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试卷第11页,共12页
ApH
■k
加入溶液质量/克
(1)据图分析,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选填“稀HC1”或“NaOH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4克NaCL则有多少克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参加反应?(列式计算)
31.周末,重为的550N小海同学沿情侣路骑行,其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小海
所骑的单车如图乙所示,单车质量为20kg,g取10N/kg,试计算:
(2)单车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1.5X10-n?,求骑行过程中单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若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小海前5min的骑行功率。
32.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N两点,
对应甲图①②③点处的某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
⑴从小球的运动轨迹图可知,小球在①③位置机械能(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⑵根据图乙计算小球在N点的机械能是多少焦?
(3)通过计算分析说明,M点在对应甲图①②③的哪个位置?
试卷第12页,共12页
1.c
【详解】A、冰霜形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误;
B、灯泡通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吹制泡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D
【详解】依据题干叙述可知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醋酸是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
液会变成黄绿色,所以要想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pH>7的溶液显
碱性、pH=7的溶液显中性,pH<7的溶液显酸性,据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肥皂水
pH>7,显碱性;柠檬汁、酱油pH<7,显酸性;食盐水pH=7呈中性。
故选D。
3.B
【详解】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金属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氯化钏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盐酸,与稀盐酸不反应;
故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②③;故选B。
4.C
【详解】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保持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则无人机(含农药)的质量减
小,高度不变,速度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总和,则
机械能也减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距离已知,但这个距离是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还是
滚动的距离不得而知,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是多少不知道,滚动时不做功,所以无法判
断运动员对足球做功的多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C
答案第1页,共12页
【详解】A、②中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③中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
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不同,该选项不正确;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显黄色,铁和稀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颜色不同,该选项不正确;
C、实验①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红色,说明稀硫酸显酸性,该选项正确;
D、小苏打(碳酸氢钠)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稀盐酸)过多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③不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o
7.D
【详解】A.小方质量不变,在B点和D点时的高度相等,B点具有一定的速度,而。
点时速度为零,则8点动能大于。点动能,所以8点机械能能大于。点机械能,故A错
误;
B.小球从/点摆到。点,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改变,则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到C点
时,小方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从/点摆到C点,由于还要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重力势能
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当摆动到D点时,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假设力全部消失,则小方将保
持静止,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此过程中,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做了功,故A不
符合题意;
B.此过程中,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对物体做了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此过程中,物体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故C符
合题意;
D.此过程中,物体在摩擦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了功,故D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答案第2页,共12页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现象合理,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醐试液变红,现象合理,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HC1,发生中和反应,但反应中不会直接观察到有
NaCl生成,“有NaQ生成”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现象不合理,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现象合理,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由图像知道,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次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不
变,拉力不变。因此
F1=F2
由图像知道,在相同时间内,①经过的路程大,所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由
wFs
尸=7=7=8,拉力相同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钙是白色固体,
使墙壁变得洁白坚硬,可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用途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可用
Ca(OH)2改良酸性土壤,用途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用NaOH溶液检验
co2,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不能与CO反应,可用NaOH固体干燥CO,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所用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则稀盐酸有剩余,溶
答案第3页,共12页
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氯
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过支点作力尸作用线的垂线段。图示如下:
只有B选项正确。ACD错误。
14.C
【详解】A、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
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
法错误。
B、a克是指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D、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由于不知溶质质量分数,参加反应的NaOH溶
液质量和加入的稀盐酸质量不一定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15.D
【详解】A.小球在3点时,质量一定,高度最低,速度最大,所以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
小,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不为零,故A错误;
B.从轨迹来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竖直方向的速度,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
C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则小球在C点的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
C.小球在多次弹起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而/点在。点之前,因此小球在。点的机
械能小于在N点的机械能,由于N、。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等,所以。点的动能小
答案第4页,共12页
于/点的动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球在多次弹起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而C点在。点之前,所以小球
在C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点时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16.食盐水厨房清洁剂CO2+H2O=H2CO3偏大
【详解】(l)pH=7,溶液呈中性,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食盐水;能使酚酷试液变成红
色的溶液应是碱性溶液,pH>7,能使酚醐试液变成红色的是是厨房清洁剂;
(2)正常空气的成分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7O=H2CO3:
(3)洁厕灵的pH=5,显酸性,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酸性减弱,结果会偏大。
17.⑴脱水
⑵A
【详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竹片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析出从而使竹片碳化变
黑,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
色,属于浓硫酸的脱水性;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密度大于水,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沿着容器壁把浓
硫酸慢慢的倒入水里,同时不断搅拌以帮助散热,防止飞溅出来。故填:Ao
18.A一定大于
【详解】[1]离手后的篮球在空中依次从/点运动到。点,在/点时速度最大,则在/点动
能最大。
[2]根据篮球在等高点2和。的能量柱状图知道,篮球在8点和。点重力势能相等,所以,
8和。的高度一定相同;
[3]根据篮球在等高点3和。的能量柱状图知道,在。点的动能小于在C点的动能,由于动
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篮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
19.2NaOH+CUSO4=CU(OH)2;+Na2SO4SO=
【详解】(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NaOH+CuSO4=Cu(OH)2i+Na2SO4。
(2)该过程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微粒O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存在,存
答案第5页,共12页
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即该微粒是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而铜离子在反应后形成氢氧化铜沉
淀,所以微粒O为硫酸根离子,其符号为so;-,故填so;-。
20.15150075
【详解】⑴由图像知道,当搬运质量为15kg物体时,人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输出)最大,
其值为50W;30捆书籍的总重是一定的,搬运的高度一定所以搬运书籍需要做
的总功是一定的;为了以最少的时间将这批书籍搬上新家,应要求人始终在最大功率(输出)
状态下工作,所以,每次应搬运质量15kg的书籍。
⑵每次搬运的书籍的重力
G=mg=15kgxl0N/kg=150N
每次上楼对书做的功(克服书的重力做功)
W=Gh=150Nx10m=1500J
[3]由Q=各知道,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
^_1500J
=30s
P50W
总共有30捆书籍,1次搬3捆,所以,要完成搬运任务需要10个来回,则他最快完成搬运
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总时间
t息==10x30s=300s=5min
21.(1)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C02+2NaOH=Na2CO3+H2O>C02+H20=
H2cO3;
(2)A
【详解】(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和水,这两个原因引起的锥形瓶内气压变化肯定大于一个原因引起的,那么A中气球的体
积肯定大于B中气体的体积。同时挤压图甲中A、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
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C)2+2NaOH
=Na2cO3+H2O、CO2+H2O=H2co3;
(2)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可以区分二者,正确;
答案第6页,共12页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分,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时碱,滴入酚献试液都变成红色,无法区分,错误。
故选Ao
22.C动不变
【详解】[1]弹性绳绷紧后,开始阶段,拉力小于重力,人向下做加速运动,当拉力大于重
力后,人做减速运动,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拉力等于重力时,速度
最大,动能最大,即人到达C点时动能最大。
[2]人到达。点时,弹性绳伸长最长,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计空
气阻力),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弹性势能。
[3]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性绳发生了弹性形变,减小的
重力势能都转化为弹性势能;不计空气阻力,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人的机械能转化为
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所以人的机械能减小。
23.(1)第四个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Na2cO3+Ca(OH)2=CaCC)31+2NaOH
(2)不产生白色沉淀(或无明显变化)
(3)蓝色沉淀会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详解】(1)Ca(OH)2、Na2cO3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第四个猜想是错误的,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
(2)猜想三错误,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钙,Ca(OH)2、Na2cO3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
淀,在试管甲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产生白色沉淀(或无明显变
化);
(3)碱的通性: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
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根据上述实验可知,
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与酸反应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
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C试管中会有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若能与
盐酸反应,则蓝色沉淀会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24.(1)图钉碰撞后的深度
(2)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
越大
答案第7页,共12页
⑶超速
(4)同意,比较相同位置图钉碰撞后的深度更准确
【详解】(1)本实验应用转换法,通过图钉碰撞后的深度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2)[1]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⑵由①②③数据知道,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质量越大,图钉碰
撞后深度越大。说明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3)根据①④数据知道,小球质量相同,从同高度自由滚下,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
度越大,图钉碰撞后深度越大,说明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可以
解释汽车超速会带来实际的危害。
(4)根据控制变量法知道,采用图乙方式比较相同位置图钉碰撞后的深度更准确,同意秀
秀的观点。
25.不显有气泡生成CaCl2(合理即可)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详解】实验探究:
实验一:硫酸铜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
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不显碱性;
实验二:
(1)由于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
了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
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有
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2)足量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无法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应先滴加
足量氯化钙(CaCh)等能与碳酸钠反应而又不会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试剂除去碳酸钠,然
后再滴加酚猷检验氢氧化钠;若滴加氯化钙时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滴加酚麟时能观察到
溶液变红,可得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
如果氢氧化钠变质了,那么溶液中存在着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将
碳酸钠除去,并且不带入新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答案第8页,共12页
26.势##弹性势B赞成乙卡片皮筋弹性形变的程度更大一些,其弹性
势能更大一些,所以它能够转化的动能更多,跳的更高
【详解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
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拉长的橡皮筋具有由于其形变而储存的
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势能。
[2]由图知道,要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只有把橡皮筋拉开才会有弹性势能,所以要把卡
片B面按平后放在水平面上然后松开,松开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纸片的动能,所
以卡片能跳起来。
[3][4]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乙卡片皮筋弹性形变的程度更
大一些,其弹性势能更大一些,所以它能够转化的动能更多,跳的更高。
27.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不正确,是因为硫
酸钾也能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BD
【详解】(1)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即
氢氧化钾消失;
(2)①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铁和水);
②方案二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硫酸钾也能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镁(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
气泡)、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
色)、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气
泡);故选ABD。
(2)
【详解】①随着加水量的增大,盐酸的酸性越来越弱,pH值越来越大,则pH值会靠近7,
但是不会等于7,如下图所示:
答案第9页,共12页
0加水的量,g
②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氯化钠呈中性,因此混合溶液
的酸性逐渐减小,pH不断增大。当二者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即pH=7。接下来,碳酸
钠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公司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典型题】
- 钣金焊接素材褶边
- 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审定
- 2025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考点精练
- 2025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AB卷
- 2024-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全优)
- 2024-2025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突破训练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模拟题
- 2025至2031年中国硫代脲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源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测试报告
- 大学生思政课课件
- 2022年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肾脏移植课件
-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解读课件
- 医院“双培养”制度
- GB∕T 37370-2019 中国常见色色名和色度特性
- DB34∕T 1948-201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档案立卷标准
- 漫画教你精益生产课件
- 国内外桥梁垮塌事故案例分析
- GB∕T 20721-2022 自动导引车 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